《長津湖》讀后感

時間:2021-11-30 08:24:32 讀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長津湖》讀后感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長津湖》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長津湖》讀后感

  《長津湖》讀后感 1

  最近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著名戰(zhàn)役長津湖戰(zhàn)役的一部小說《長津湖》引起的廣泛熱議,我也抽空拜讀了這部極具震撼力的心血之作,心靈受到極大震動,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對于書中所描繪的長津湖戰(zhàn)役一直以來在整個抗美援朝戰(zhàn)爭有著特殊的意義,在中美兩國軍事史上同樣有著重要的地位,也一直是軍事研究領域的一個永遠繞不開的話題。

  長久以來,長津湖戰(zhàn)役被稱之為中美兩國精銳部隊在朝鮮戰(zhàn)場上改變歷史格局的一次強強對決,這場被稱為“中美兩國都不愿提及的血戰(zhàn)”,因其背后所引發(fā)的我軍在戰(zhàn)役準備和展開階段的倉促和局限,使得這段飽含志愿軍官兵可歌可泣血戰(zhàn)史一直鮮為人知。對于長津湖戰(zhàn)役,網(wǎng)上各種媒體都有許多熱議,但是當這部由軍旅作家王筠傾其全部心血創(chuàng)作的小說,以藝術的寫實手法再現(xiàn)了當年這段原本應該流傳頌揚的戰(zhàn)爭往事,立即引起了巨大的波瀾。

  一直以來,我們都普遍認為,抗美援朝戰(zhàn)爭我們的志愿軍戰(zhàn)士打出了國威、軍威,展示了中國人勇敢頑強的不屈精神。

  然而,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引以為豪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背后的種種深層次的故事,顯然是一個禁區(qū),我們一直在采取回避的辦法對待這些有瑕疵的血淚之戰(zhàn)。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這部小說的火爆發(fā)售和熱銷,應該是一個正本清源的好事,值得一書。

  翻開此書,從字里行間跳躍出的是在那個朝鮮半島叫長津湖的酷寒地帶,毫無準備、幾乎是倉促應戰(zhàn)的我志愿軍將士在冰天雪地的數(shù)九寒冬里,依然穿著春季的單衣單褲,吃著干硬的炒面,抓一團雪塞在嘴里,手里拿的仍然是極其簡陋的武器裝備,憑借著打敗蔣介石國民黨反動派的萬丈豪情,以一往無前的大無畏精神和鋼鐵般的意志,一次次向武裝到牙齒的美軍發(fā)起沖鋒,殺出了中國軍人令敵聞風喪膽的威風。

  心在顫抖,人在震撼。

  這樣的戰(zhàn)士,這樣的軍隊,所擁有的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是我們民族的驕傲,是所有軍人的榮耀,不愧是一部感天動地的英雄傳奇,這種不朽的民族精神應當大書特書,讓先輩們的這種精神,去感染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樹起我們民族的精神豐碑。

  本書所展示的是1950年冬天,我志愿軍第九兵團第20軍、第27軍和第26軍與美國海軍陸戰(zhàn)1師在長津湖狹路相逢,展開了一場震驚世界的大決戰(zhàn),“長津湖戰(zhàn)役”在美國戰(zhàn)史被稱為“最艱苦的戰(zhàn)役”,而我們用稱為“被遺忘的戰(zhàn)爭”形容它絕不為過。

  歷史上稱這場戰(zhàn)役是整個朝鮮戰(zhàn)場局勢被徹底改變的重要拐點,志愿軍官兵一舉打破了美國人試圖在1950的圣誕節(jié)前夕發(fā)起“結束朝鮮戰(zhàn)爭總功勢”的計劃,迫使當時世界上最為強悍的軍事超級大國美軍,經(jīng)歷了有史以來最遠的一次敗退。

  令人可喜的是,這樣一部史詩般的戰(zhàn)爭小說,并沒有一味靠描寫戰(zhàn)爭的殘酷和血腥,而是通過志愿軍某部前衛(wèi)營一群可愛的官兵們的形象,以營長吳鐵錘,教導員歐陽云逸為代表的志愿軍戰(zhàn)士英雄的偉岸群像。

  書中的曹連長、孫友壯、老王頭、李大個、吳一六、陳阿毛等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從剛剛結束的解放戰(zhàn)爭的硝煙中,帶著勝利者的必勝信心,“雄赳赳、氣昂昂”的跨過鴨綠江,面對當時世界上最精銳的美國軍隊,在極度寒冷的嚴酷冬天里,這群可敬的志愿軍戰(zhàn)士,克服了難以想象的重重困難,在行進途中不斷自我調整,在極其艱危的環(huán)境下仍然奮起抗敵。

  說這是一群可愛的人,是因為書中出現(xiàn)的是一群有著鮮活個性、生動活潑的年輕人,包括了營長吳鐵錘,教導員歐陽云逸在內,原本都是三十出頭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在開拔的過程中,盡管明知前方等待自己的是生命的付出和一腔熱血的噴涌,但仍然不失年輕人的天真和幽默的本性,于是才有了“在鴨綠江邊撒開了尿”,等戰(zhàn)爭結束之后再回到這里“每個人澆上一泡尿”的感人而細微的描寫,使作品在宏大的戰(zhàn)爭背景下,有了更多的人間溫情的微觀描寫。這種點面結合,融局部于全局之中的生動畫面,使得每一個戰(zhàn)士個體的形象更為凸顯,也因此而更加為他們后面的極悲壯的犧牲場面所鋪墊,閱讀起來既頗具感染力,也有很強的沖擊力。

  寫到這里,我不得不要重提那些不愿被揭開的傷疤,只是為了永遠銘記這樣一群共和國的軍人,他們用自己的黨和國家的無限忠誠,奉獻了自己的一切。

  新中國剛成立之后的朝鮮戰(zhàn)火,讓百廢待興的中國措手不及,而書中的我志愿軍九兵團入朝參戰(zhàn)顯然是臨危受命,極其倉促上陣。

  由于根本沒有準備時間,陳舊的武器裝備沒有更換,過冬必備的棉裝被都沒有,加上許多官兵的心理狀態(tài)還停留在打垮蔣介石軍事集團的心理優(yōu)勢上,沒有戰(zhàn)前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跟進,離開了這些原本我軍戰(zhàn)無不勝的法寶,就讓無數(shù)年輕的士兵在幾乎毫無準備的前提下,走出國門,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去和最強悍的敵人作戰(zhàn),可以講,以營長吳鐵錘,教導員歐陽云逸為首的志愿軍某部前衛(wèi)營官兵,近乎就是一支“裸戰(zhàn)”的敢死隊。

  這種強烈的對比反差,讓讀者從一開始就帶著很不平衡的戰(zhàn)爭對比心態(tài),從內心為我們這些參戰(zhàn)的官兵們提心吊膽,同時也為志愿軍官兵“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絕世勇氣與犧牲精神所折服。從這個角度出發(fā),我認為作者是站在了人性的光輝上,努力謳歌了志愿軍戰(zhàn)士在極度艱難環(huán)境下所迸發(fā)出的超強意志力和忍耐力,傳遞了無堅不摧強的信仰力量。

  我們的志愿軍官兵,在沒有棉衣御寒、后勤保障不足的情況下,忍受又凍又餓的極端困難,在連生存都難以保證的情況下,義無反顧地撲向長津湖戰(zhàn)場,在三天四夜的激烈戰(zhàn)斗中,雖傷亡慘重,部隊嚴重減員,仍配合兄弟部隊重創(chuàng)美軍一個整團,反復攻占死鷹嶺主陣地,擊落美軍飛機,他們依托的是無比堅強的鋼鐵意志與崇高品質。

  看看這樣畫面就知道戰(zhàn)爭的空前殘酷與慘烈:吳鐵錘營長因部下傷亡太多主動放棄攻取的陣地,被降為連長后帶領剩余的戰(zhàn)士奪回陣地;戰(zhàn)士吳大個和孫友壯等傷病員因等不到救援,便自行朝北方向一路爬去……

  最為心靈震撼沖擊力的畫面恐怕早已被人們熟知,以教導員歐陽云逸為首的一百多人搶占美軍必經(jīng)戰(zhàn)略要地1081高地后,因遭遇罕見暴風雪突襲,仍然頑強的堅守在陣地上,沒有一個人逃脫或退縮,最后全部以俯臥戰(zhàn)壕的姿勢壯烈犧牲,成為一個個永遠不倒、巍然屹立的冰雕。

  當后來趕到1081高地的美軍趕到志愿軍守衛(wèi)的陣地時,完全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積雪覆蓋的戰(zhàn)壕之中,是一具具中國軍人僵硬的身體,他們一個挨一個地臥在自己的戰(zhàn)斗位置……”此情此景也使美軍的里茲伯格團長肅然起敬,“對著靜靜趴臥在陣地上的中國人行了一個莊嚴的軍禮”。

  看到這里,我的眼淚再也止不住了,我的渾身汗毛都豎立起來,人在顫抖,這種撞擊心靈的畫面久久停留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

  很久沒有過這樣的發(fā)至靈魂深處的震撼了,更沒有因一部小說而長久的激動不已。許多時候,我一閉上眼就會浮現(xiàn)那些經(jīng)典的冰雕形象,真希望能夠把這種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和之生死于度外的革命樂觀主義藝術而直觀地重現(xiàn)在銀幕和銀屏上,讓一代又一代后輩們永遠不忘這些原本就不該被遺忘的英雄們。

  好在聽說八一電影廠已經(jīng)在積極籌劃了,我要為那些長眠于長津湖山頭的`英雄們大聲禱告,讓他們不死的精神成為今天我們不可替代的支柱和豐碑。

  安息吧,先烈們!

  《長津湖》讀后感 2

  《長津湖》深深吸引我,抗美援朝的戰(zhàn)斗事跡看了不少,而這本書也通過主人公營長吳鐵錘和指導員歐陽云逸的前衛(wèi)營的戰(zhàn)斗故事,把整個長津湖的主要幾個戰(zhàn)場串了起來,慘攻下碣隅里機場、智奪死鷹嶺、屈敵乾磁開、覆沒黃草嶺,而書中的幾位關鍵人物也隨著戰(zhàn)斗的深入而不斷消失在讀者的腦海里,讓我們每讀一處,不禁潸然淚下。

  小說以指導員歐陽云逸帶著最后125名疲憊不堪、饑寒交迫的戰(zhàn)士死守黃草嶺1081高地,阻止聯(lián)軍南逃,結果未廢一槍一彈,志愿軍指戰(zhàn)員們活活凍死在陣地上為結局,這樣的結局如一顆鋼釘深深刺痛讀者,讓我們痛哭流涕!

  慘烈的戰(zhàn)斗,無數(shù)的無名英雄倒下了,然而更多的是犧牲于惡劣的天氣和志愿軍毫無保障的后勤供應。這群大都來自暖和的華東子弟兵,穿著薄棉襖和膠鞋匆匆入朝參戰(zhàn),而面對的敵人則是美國最精銳的陸戰(zhàn)一師,人家有強大的后勤供應系統(tǒng),從天到地,從湖到海,都是最現(xiàn)代化的裝備。冷了,可以生火煮咖啡,不用擔心空襲;餓了,有高熱量的罐頭和巧克力,不用去啃只有牲畜吃的冰冷堅硬的熟土豆;困了,鉆到鴨絨睡套里,不用大家圍成一團靠相互體溫取暖!為了防止槍被凍住,可以肆無忌憚的放槍,不用靠手不斷的拉槍栓;收傷了,可以迅速被抬到直升機,迅速送往后方,乃至日本,而不用靠意志自己爬著去尋找后方的部隊!爸驹杠姶虻阶詈,軍找不著師,師找不著團,團找不營,營以下基本打光了!

  這樣的懸殊較量,換了清軍或者國軍,也許早就不擊而潰,但同樣的人,換了共產(chǎn)黨的領導,結局卻不一樣。這是信念的力量,是保家衛(wèi)國的信念支持著這些中華兒女面對死亡卻置之度外,忍受饑寒也要戰(zhàn)斗到底絕不屈服!

  志愿軍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友情、有親情還有愛情。但他們的愛情不是當代人火烈的,而是把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優(yōu)先,把自己的愛情藏起來,含沙射影,朦朦朧朧的愛。

  營長吳鐵錘和指導員的妹妹歐陽如雪都是大大咧咧的人,注定天生一對,然而兩人之間沒有什么恩恩愛愛的言語,能把兩人牽起來的是在旅途救下來的孤兒喬靜子,一個成了臨時阿爸吉,一個成了臨時阿媽尼,但愛情之果卻如此短暫,吳鐵錘最終不知所終,喬靜子也在戰(zhàn)后交給當?shù)乩相l(xiāng)撫養(yǎng)。

  指導員歐陽云逸和文工隊員藍曉萍之間的愛情符合當時大多數(shù)知識分子的心境,彼此愛慕對方,但因為戰(zhàn)爭,兩人只有在偶爾相遇時相訴衷情,可有情人終未成眷屬,極寒的天氣把兩人殘忍的撕開,指導員歐陽云逸凍死在1081高地上,而藍曉萍冒著嚴寒為他織的手套和毛衣也未能幫他驅散寒魔。

  唯一讓人欣慰的是機槍班長孫友壯和護士李桂蘭的結合,兩人都是山東沂蒙山區(qū)土生土長的農(nóng)民,憨厚而樸實,李桂蘭沒有結過婚,但舉手投足都體現(xiàn)了母性,當孫友壯因凍傷被截肢,留下大半個腿時,李桂蘭充滿深情地望著孫友壯說:“俺不嫌你,一輩子做牛做馬,俺不嫌你!本瓦@么樸實的話,讓人熱淚盈眶,真心祝福他們最后活下來并一起到老。

  書中還提到了動物,人尚且在這種嚴酷的天氣無法生存,更何況動物,李桂蘭為救一只迷路的黑狗被敵機當成了活靶子,幸好孫友壯挺身相救,才得以生還,而黑狗則被敵機打成了螞蜂窩;吳鐵錘因為了給戰(zhàn)士們戰(zhàn)前打牙祭,殺掉了無人認領的朝鮮耕牛,被降級處分;而最為可憐的是騾子“大清花”,從抗戰(zhàn)起就跟著老紅軍老王頭,一直到冰天雪地的長津湖,這些年來,老王頭把“大清花”當成親人一樣看待,可戰(zhàn)打到最后,百十號人堅守1081高地,無糧可吃,老王頭狠心殺了自己的“親人”,可當老王頭把煮熟的騾肉帶到陣地上,眼前卻是一個個保持戰(zhàn)斗姿勢的“冰雕”。

  前衛(wèi)營只是參加長津湖的戰(zhàn)役的第九兵團的一個代表,戰(zhàn)役從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6日共進行了10天,第九兵團以傷亡5.6萬人的代價,將聯(lián)軍從鴨綠江趕到三八線,并有力的配合東線完勝聯(lián)軍,粉碎了麥克阿色的鉗型攻勢,無論現(xiàn)在網(wǎng)絡有多少人對志愿軍的戰(zhàn)績表示不屑,但當年這些戰(zhàn)士的氣質永遠值得我們尊敬!

【《長津湖》讀后感】相關文章:

《長津湖》觀后感10-19

長津湖之水門橋心得02-10

《長津湖》觀后感范文10-16

《長津湖》的觀后感10-09

長津湖觀后感范文10-09

《長津湖》觀后感10篇02-09

《長津湖之水門橋》優(yōu)秀心得02-09

長津湖觀后感9篇02-14

《長津湖》觀后感11篇01-05

《長津湖》觀后感8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