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時間:2024-10-18 18:15:47 名著讀后感 我要投稿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精選45篇)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lǐng)會了不少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精選45篇)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1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第51條:要使知識“活起來”。文中說到:兒童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識往往變成了不能移動的重物,知識被積累起來似乎是“為了儲備”,它們不能進入周轉(zhuǎn)。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運用。當知識脫離學生的精神生活,脫離他們的智力興趣,掌握知識就變成了毫無樂趣可言的事,變成了為知識而知識,學習成了一件乏味的事情。

  在音樂課教學中,我也常常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學生們對于學歌很感興趣,但是如果樂理知識占據(jù)時間多了,孩子們就有點心不在焉了,一下子興致低了下去。為什么會這樣的呢?學歌那么的吸引孩子而一到樂理知識就無興趣了呢?在課堂上我們沒有抓住樂理知識的“交集點”,去引領(lǐng)孩子們,而是把知識變成了教授的“死東西”。因此他們就失去了興趣。

  那么在音樂課上,我們要怎么讓學生學習樂理知識也“活起來”呢?我想,教學活動的設(shè)計要活而有序,要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一堂課既要考慮其多樣性和靈活性,更要考慮其有序性,所以課堂活動要做到富于變化,在音樂的`輕松環(huán)境中讓孩子們輕松的掌握樂理知識。可以插入一些有關(guān)樂理知識的活動,讓他們在參加活動、學歌的同時自己體會到一種無形卻又必須存在的東西——樂理知識。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同時達到教學的目的。

  總之,我們教師要依據(jù)所學知識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多學習,精心設(shè)計教學活動,做到適時適度,切實可行,讓學生的激情飛揚,讓知識“活起來”,讓快樂的課堂中加入“死知識”后同樣是學生學習的樂園,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2

  蘇聯(lián)當代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jīng)驗的教育理論學家。他寫的《給教師的提議》一書中一共談了一百條提議讓作為剛進入教育崗位的我受益匪淺讀著此書就好像這位智者就站在我的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憂解惱給我指點迷津。他又好像一位平易近人而又學識淵博的老人在我遇到種種困難時及時給我以幫忙讓我有了明確的方向給我以極大的`鼓勵他就像一盞明燈一樣讓我對未來的事業(yè)前景充滿信心。

  "書到用時方恨少是非經(jīng)過不知難。"對于剛踏入教育行業(yè)的我而言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而我明白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當有一桶水。如若這桶水不及時予以添加也會有用盡的那一天。"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不足"所以我此刻的任務(wù)不僅僅是認真盡責地做好自我的教育工作及時的充電是必須的僅有多讀書多增加自我的文化底蘊才會將教育工作完成得更出色。并且教師是否熱愛讀書精神世界是否充實對學生有很深的影響。

  教師知識淵博談吐不凡會讓學生對教師充滿敬佩之情對知識充滿渴望。所以想要成為一名好教師自我首先要熱愛讀書和你的學生一同走進書記的世界在世界里遨游!以往有一個問題一向困擾著我讀書需要必須的時間那么我們的時間怎樣夠分配呢每一天八小時的工作排得滿滿的:備課上課批改學生作業(yè)輔導學習本事稍差的學生還要時常接待家長處理學生之間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級的環(huán)境布置完成大隊的部的任務(wù)等等這些已經(jīng)讓我有點應接不暇還要空出時間來完成布置給新近教師的一些任務(wù)晚上回家也會有這些那些的瑣碎之事教師讀書的時間哪里來帶著這個疑問我仔細閱讀了蘇霍姆林斯的書。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3

  未讀這本書前,我是抱著“啃”硬骨頭的心態(tài),打算去“啃”這本書的。因為,一直覺得蘇霍姆林斯基是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貌似所有的“家”們的學術(shù)著作都滿紙理論,很難讀懂。打開書,卻發(fā)現(xiàn)其實不然。開始幾篇就深深吸引了我的視線,說到了我的心里。

  請記。簺]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剖析了為什么早在一年級就會出現(xiàn)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有時候還會遇到落伍到無可救藥,因而老師對他放棄不管的學生,強調(diào)了教師要善于確定每一個學生在此刻能夠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并在文章的最后,分享了他如何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小秘訣,就是設(shè)法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進行腦力勞動!

  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本篇讓我產(chǎn)生了很大的共鳴。一晝夜只有24小時。〈_實,做教師的都知道,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備課、上課、改作業(yè)、課外輔導,完成學校各項任務(wù)。帶著這個問題,我閱讀到書中所寫:怎樣進行呢?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文中那位用一輩子來備課的歷史老師,仿佛給我打開了一扇窗,使我窺見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奧秘。

  蘇霍姆林斯基不愧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實踐經(jīng)驗的教育理論家,本書中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 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他能結(jié)合兒童學習的規(guī)律,舉出實際的例子,深入淺出地指導老師們在每一個學習細節(jié)上應該如何處理,關(guān)于本書的閱讀還在進行,關(guān)于教學的思考還將繼續(xù)。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4

  作者在一開始就提出了一個教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情況:學生昨天上課時都懂了,但今天上課時,卻已經(jīng)模糊甚至忘記了。

  這是因為“懂得還不等于已知,理解還不等于知識”。

  上一章作者說到學習新教材不能讓學生停留在膚淺的理解層面,并避免在第一次學習時犯錯誤,而今天文章的重點在于“為了掌握知識,還必須進行思考”。這是一個學習的遞進。

  因為作者是前蘇聯(lián)人,書中例舉了很多他在教授語言語法方面的例子,看起來有些讓人不明深意,但我們只要將俄語換成漢語就不難理解。

  看到這些語法,我就想起初中的語文老師給我們講語文課本后面的附錄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都沒有正式印在課文正文里,但她也帶著我們仔細地從頭學到尾地學習了一遍,其實這些恰恰是語文學習的基礎(chǔ)。

  還有初中的政治老師在講解原始社會的一些篇章時,就采用了列出問題讓我們分組討論尋找答案的方式。這也印證了作者所提到的“在歷史課上和語文課上,對新教材的思考,多半是讓學生尋找剛剛講過的教材中的`因果聯(lián)系和意義聯(lián)系!

  學習新教材時思考得越多,越有助于對教材內(nèi)容的理解,看來關(guān)鍵就在于提出什么樣的問題可以讓學生思考得更高效,不僅可以減少完成家庭作業(yè)的時間,還可以縮短回課的時間,增加講解新內(nèi)容的時間。這將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的過程;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在家庭教育方面,閱讀可以讓思考更充分,特別是持續(xù)的親子閱讀。一個較長的故事往往需要許多天才能讀完,每天不僅需要傾聽,還需要對過去故事情節(jié)的回憶,還有故事前后發(fā)展的關(guān)聯(lián)。這時,就可以提出一些問題,作為承前啟后的鋪墊。在一個故事講完以后,留下的就不只是“又聽完了一個故事”這樣的簡單印象,還有這個故事值得被書寫的那些因素。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5

  在這一條里,蘇霍姆林斯基提到,除了平常的學;顒印⒂^察和興趣范圍以外,學生還應當有一種豐富的、多方面的智力生活。就是指學生的(課外)閱讀,特別是在少年期。

  把每一個學生都領(lǐng)進書籍的世界,培養(yǎng)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這些都取決于教師,取決于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種地位。不應當把學生的'智力生活理解成個人的狹窄的小天地。

  一個人既在豐富集體的智力生活,同時又在享受集體的精神財富。學習困難的孩子也可以參加科學——學科小組的活動和晚會!谛〗M里,那種豐富的智力興趣的氣氛,激發(fā)他們?nèi)ラ喿x,而對他們來說,閱讀正是達到順利學習的最重要的補救手段。

  蘇霍姆林斯基把學生的課外閱讀當成學生的智力生活,又一次強調(diào)了閱讀對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的重要性。而要把課外閱讀落到實處,最好就是在班級建立“圖書角”。

  自從我校開展新教育以來強調(diào)讀書,建圖書角,把自己的書放在班上大家一起交換看,事實證明這種做法其實挺不錯的。這條建議還談到了教師閱讀對學生的影響。大家最常說的就是:“愛讀書的老師才能培養(yǎng)出愛讀書的學生!彼俅翁嵝盐乙嘧x書,堅持讀書才好。

  除讀書外,蘇霍姆林斯基還建議通過成立各種學科興趣小組這種集體的智力活動來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但是興趣小組的成員,往往都是學習能力比較強的,這就把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排除在活動之外,其實是一種很殘忍的做法。今后要多注意讓后進生從閱讀開始,由淺入深,增強理解力,通過活動激發(fā)他們的閱讀和思考。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6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我受到了深深感觸。的確,這些建議使作為教師的我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它就象一盞指路明燈一樣。

  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干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教師的苦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jié)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余,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著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于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著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是事。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說,絲毫不顯過時。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今天,我淺談了讀《給教師的建議》后的一些感想,其實它里面的很多經(jīng)驗都值得我去一一聆聽和反思!這些都將成為我一生將享用不盡的財富!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7

  今天我讀了《給教師的建議》第17條,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必須教會學生:要思考,不要死記!我們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明確說過:學而不思則罔。的確,要思考,不要死記!多年的教學使我對這一點深有體會:平時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疑惑的問題。

  作為教師就應該適時地引導學生如何面對問題,如何思考,如何更好地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來培養(yǎng)學生思考能力,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從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犹剿,從而達到發(fā)展思維學會思考的目的。

  托爾斯泰曾說:“知識,只有當它靠積極的思維得來,而不是憑記憶得來的時候,才是真正的知識!笔堑,只有當學生經(jīng)過自己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措施,他才會面對問題暢所欲言,無拘無束地發(fā)表自己見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地參與課堂,才是真正的學習。

  在教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有這樣的困惑:為什么孩子們要記住學過的教材這么困難呢?在不斷的觀察與思考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沒有充分思考過的知識進行死記,只能獲得表面的知識,而表面的知識是很難在記憶中保持的。不懂的東西像雪球一樣,一節(jié)課接著一節(jié)課,越滾越大。是!如果我們沒有讓學生自主的探索,真正的理解知識,學生就會很快的.把我們教過的知識“還給我們”。 因此,讓學生經(jīng)歷思考,教會學生一些思考的方法,能促使學生會學、會思、也是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關(guān)鍵。

  有人說:“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以后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我也會重視把思考方法滲透在自己教學中,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學會思考,逐漸養(yǎng)成善于思考的習慣。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8

  和大家不一樣的是我的這本書是在網(wǎng)上買的。因為我感覺這本書值得我們細細的去讀,去感悟,去學習,它很有必要成為我工作生活閑暇時的精神食糧。

  拿到書以后,我就迫不及待的瀏覽了一遍。心里不由感慨蘇霍姆林斯基這位偉大的教育家,他的思想,他的教育理念是多么的偉大、超前。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的一個特別顯著的建議,就是讓我們多讀書。首頁的一段話就讓我感慨頗深!皩W校教學大綱的知識對于教師來說,應當只是她的知識事業(yè)中的起碼常識。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的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的能手、藝術(shù)家和詩人!苯(jīng)常聽課的時候,我就感慨,為什么優(yōu)秀的老師的課總是那么的自然,幽默,得心應手。那是因為他們不僅要有扎實的學科專業(yè)能力,最主要的是他們知識的淵博,才使得他們課堂上游刃有余。在‘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幾個問題’的建議中,蘇霍姆林斯基明確提出‘教師知道的東西應當比他要講給學生的東西多10倍、20倍,那樣一來,她在上課時的言語就會運用自如,學生感知這些信息就不太費力。這時,處于教師注意中心的就不是自己的講述,而是學生的.思維情況。’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修養(yǎng),乃是教師勞動修養(yǎng)的一面鏡子‘而對于學生來說,如果他不能體驗到自己的思考的自豪感,那么他就不喜歡進行腦力勞動。’可見,我們教師的知識量的重要性。

  蔡校長一再告誡我們要有一個空杯的心態(tài),去學習,去提升自己。是呀,為人師表,學高為師。只有有了東西才能給學生倒出來。社會在不斷地要求我們,我們就應與時俱進,不斷地提升自己。干一行愛一行。讓讀書、學習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吧!充電自己,影響孩子。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9

  ”在閱讀的同時能夠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夠閱讀!碧K霍姆林斯基的這句話道出了學習的真諦。我始終認為,學習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閱讀能力,有思考的閱讀。

  小學中高年級開始,很多學生的學習障礙首先就出現(xiàn)在閱讀上。讀不懂課本,讀不懂材料,讀不懂新聞,讀不懂評論。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我每個字都懂,但就是不知道這句話在講什么!贝藭r,一般我都會問一句:“你具體哪個地方不理解呢?”大部分學生都會說:“都不懂!”

  “都不懂”三個字正正說明了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沒有思考。或懶于思考,或不懂思考。懶于思考的,是學習習慣的問題,改掉習慣即能提高學習效果。不懂思考的,則是學習能力問題?赡芫腿缣K霍姆林斯基所言,這是從小學就拉下的問題,從小就沒有鍛煉好理解能力。也有可能是知識面太窄、視野不夠開闊的緣故。古語云:“見多識廣”。見得多了,才會識得廣,想得深。見都沒見過,談何思考?!

  在學習上,有一個理論叫“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由維果斯基提出。他認為,學生的學習水平,分為現(xiàn)有的水平和可能達到的水平兩個方面。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

  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讓最近發(fā)展區(qū)成為現(xiàn)有水平,進而不斷提高可能達到的`水平的過程。

  如果有兩位同學,一位同學從小大量閱讀,他的現(xiàn)有水平是5,;另一位同學從小閱讀量不大,他的現(xiàn)有水平是1。那么,要想這兩位同學都達到10的可能達到水平,顯然前者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要小一點。前者比后者將更容易實現(xiàn)10的水平。

  最后,如何有效地做到有思考的閱讀?寫讀書筆記是個不錯的方法。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10

  蘇聯(lián)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jīng)驗的教育理論家。他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共談了一百條建議,讀著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在第一節(jié),蘇氏提出了一個至今令許多老師頭疼的問題:就是為什么早在—年級就會出現(xiàn)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有時候還會遇到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因而教師干脆對他放棄不管的學生呢?這個問題不光是在蘇氏所處的那個年代存在,就是在今,絲毫未見減少。說起這里面的原因,教師大都歸結(jié)為學生不知道學習或者腦子笨,家長不配合。而不是積極地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那么造成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這是因為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領(lǐng)域——腦力勞動的領(lǐng)域里,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tài)度的緣故。這句話說白了,就是我國的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應該說,這條教育原則,對每一個從事教育的人來說都是耳熟能詳。我們在制定計劃時也經(jīng)常說,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而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有幾人能做到這一點呢?

  在書中也提到了教師的'語言問題。教師的語言要純潔、文明、健康;教師的語言要準確、鮮明、簡練;語言作為一種感人的力量,它的真正的美離不開言辭的熱情、誠懇和富于激勵性;教師的語言要含蓄、幽默、富于啟發(fā)性。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話還是有它的道理的,不僅要多看書,還要把書中獲得的啟示用到實踐中,那才是真正的看書了。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11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讓我感觸頗多,尤其是第46條關(guān)于教育日記的建議讓我感受到在教學實踐中寫教育日記的作用和意義。作為教師,我們把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有所觸動的瞬間和教育故事變成文字記錄在案,不僅是對流逝歲月的美好回憶,更是進行教育反思從而提升自己的寶貴財富。

  教育日記可以幫助我們學會觀察。因為記錄的基礎(chǔ)是觀察,要想有事可寫,就必須做個用心觀察的人,在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捕捉到細微的教育現(xiàn)象。寫教育日記就可以讓我們更有目的更細致地去觀察。

  教育日記可以幫助我們學會思考。教育日記既可以記錄教學反思,也可以記錄教學活動、班級管理中的問題、和家長溝通的過程等,把觀察和記錄的情況進行總結(jié)、分析,使我們在思考中學會改變和創(chuàng)新,從而指導我們以后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活動。

  教育日記可以幫助我們學會堅持。很佩服蘇霍姆林斯基能夠從當教師的.第一天起就開始記教育日記,并做到一輩子都在堅持。他重視對學生表象資料的記錄,特別重視對后進生的記錄,這種持之以恒的精神,令人敬佩。

  其實,我們上完課后,也經(jīng)常和同年級同辦公室的老師探討一堂課下來的得與失,有時交流得也挺熱烈,只是都沒有記錄下來。常常也會發(fā)現(xiàn)學生一句真誠的話語、一個有趣的舉動、一個燦爛的笑容時不時地撥動我們的心弦,引發(fā)我們的一些感慨,但因為沒能及時記錄下來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被逐漸淡忘。

  作為老師,我們要學習蘇霍姆林斯基,做教育生活的有心人,記錄教育現(xiàn)象、自己的在工作中的感受和思考,把教育生活中一顆顆散落的“珍珠”穿起來,為自己的教育事業(yè)編一串美麗的項鏈。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12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是前蘇聯(lián)著名的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為了提高中小學的實際問題,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專為中小學教師寫的書。而譯者根據(jù)我國的情況和需要選擇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精華部分,另從蘇氏的其他著作里選譯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條目,作為補充,全書仍有一百條,改稱《給教師的建議》。

  翻開本書,單單看目錄,就極大的激發(fā)了我的好奇心,這其中很多問題不正是自己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嗎?究竟如何解決,迫不及待去書中一探究竟。

  一個月的'時間,終于讀完了,每條建議所談的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實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讀完之后真的受益匪淺,感悟良多。

  感受最深的是教師的時間問題,作為一名新手教師,我常常感到手忙腳亂,覺得時間過的很快,時間不夠用。。。。。。時間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戳恕督處煹臅r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這條建議后,好像突然明白了,學無止境,只有不斷學習、不斷閱讀,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才能夠在需要的時候很快提取出可以幫助自己解決問題的內(nèi)容。正如本文中所舉的例子,一位有30年教齡的歷史教師上的公開課非常成功,問他用了多久時間備課時,他說一輩子,但對這課題的直接準備是15分鐘左右。聽完這位歷史老師的回答后,細細想來,真的是這樣的,如果我們一直不斷的學習,為自己“充電”,學習和自己生活、工作息息相關(guān)的知識,那就能在碰到具體問題時快速解決,不用再臨時抱佛腳。雖然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但是我們更希望打有準備之仗。讀書,終身學習是我們永恒的主題。

  讀書,學習他人的智慧,就是在節(jié)約我們的時間。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13

  初讀這本書,感覺作者是個樸實謙和的人,前面的序言作者把自己放的很低,說自己寫此書不會是出于惡意,不妨讀讀,是一本無害的書。然后謙稱自己是一個沒有資格給老師提什么建議的人,但從這字字句句中我更能讀出鄭杰的一片赤子之心。他不能容忍任何一個字是不真誠的,他把自己放在一個善意的幫助者和溝通者的`角度上,自然文章就多了情感,少了說教。

  人們常說親其師,信其道,鄭杰更是深諳此道。為了能“奢望”給讀者一點點影響,鄭杰自表家門,陳述了自己從業(yè)經(jīng)歷及建校根基:一是困難中的學校如何生存;二是這樣的學校中的人們的生命質(zhì)量如何;三是尋找到幫助學校和學校中所有人擺脫困境的原創(chuàng)力在哪兒。從他關(guān)注的問題就可以看出他是什么樣的人。第一條決定了他要做一個放低姿態(tài)、服務(wù)社會、多做實事的人;第二條決定了他是一個尊重生命、敬畏知識真理,關(guān)注師生需求以人為本的人;第三條決定了他是一個注重構(gòu)建校園文化底蘊,喚醒人們靈魂,從精神層面激活人們尋求幸福的原動力得人。

  這樣一個人文、低調(diào)、謙遜的校長,他的書也處處說到人的心坎上,許多東西感覺似曾相識,或是又得到了一次印證,似乎在與一位老友暢談,有點他鄉(xiāng)遇故交的感受。

  本來我也不敢寫些評論他人的話,正是基于作者是一個真誠的人,一個懂得尊重和敬畏的人,是一個有一顆滾燙的赤子之心的人,我在這里也發(fā)自肺腑的妄談自己的感受,也保證沒有一個字是不真誠的,這篇小文如果有緣奢望被鄭杰校長看到,相信一定不會被人腹誹的。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14

  我讀了這本名叫《給幼兒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這是一本用我們的愛和經(jīng)驗寫出的書,是我們幼兒教師職業(yè)的真實寫照。我讀了之后讓我感到既親切又實用,既感動又欣慰,既切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又有較大的成就感,欣慰的.是能為自己指明一個正確的方向,讓我深深領(lǐng)悟到怎樣才能當好一名幼兒教師,我們是怎樣來當幼兒教師的,使自己的所做所謂有了一個鮮明的對比,使自己心中有了一個書中有很多教育成功的案例,讓我從中書中找到了不斷完善自己的金鑰匙。

  從小受媽媽的影響我喜歡上了幼兒教師這個行業(yè),小時候就常常聽媽媽說:“寧愿少打三斗糧,也不當著孩子王”,而我卻偏偏喜歡上了幼兒教師這個行業(yè),我有莫大的成功和無限的喜悅,其實,我們的職業(yè)"站起來是老師,蹲下來是媽媽"。的確如此,我們每天的工作練就了我們不怕吃苦、勇于承當?shù)牧己闷焚|(zhì)。幼兒園工作的核心是"愛",我們要學會熱愛,用無限的愛去關(guān)心每一位孩子,關(guān)心每一位家長。"

  因此,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要用自己無微不至的愛去主動關(guān)心每一位幼兒,用我們廣博而無私的愛去理解、寬容、尊重和關(guān)心每一個幼兒,使他們感受來自老師的母親般的溫暖的同時也要和我們的學生成為好朋友,努力讓每一位幼兒在快樂中得到感知、獲得進步的同時,使每位孩子在幼兒也能享受到家的溫暖,使每位孩子都能夠喜歡上幼兒園。使每位孩子享受到我們幼兒教師們偉大的“愛”,這種愛就是偉大的“師愛”!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15

  這次我又重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品嘗出它些許的味道,如此香醇。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其中有一條提到“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大綱寬的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的能手,藝術(shù)家和詩人”。這個目標對于我們普通一線教師來說似乎有些高不可攀,我認為如果在教學、教育上能更進一步,雖然這進步可能很小,但也是你成功的開始。此條建議要求我們老師不斷地學習、積累,豐富自己的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在我國的教育領(lǐng)域中,很長一段時間就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要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得有一桶水。而現(xiàn)在又有一種新的說法:要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得是一股源源不斷的清泉。這些說法無不說明教師學習的重要性。如果教師不學習,吃老本,那只會是一潭死水,那它一定會被蒸發(fā)掉,一定會變色、變味,直至變質(zhì)。因此說教師的學習、讀書,對他所從事的特殊職業(yè)來說有多么重要。

  一位善于學習的教師越是能夠自如地掌握教材,那她所講述的東西就越是鮮活,學生在教師的引領(lǐng)下思維活躍,情緒飽滿,教師精力充沛、心情舒暢。對學生也好,對自己也好,提高40分鐘的效率是在新課程時代下為學生減負,爭取更大發(fā)展空間的一條捷徑,是我們教師永遠不放棄的追求。

  大家知道,任何一種動植物,要生存下去,都必須靠自身機體不斷吸取外界的營養(yǎng)而生存。同樣,作為從事教育事業(yè)的一名教師,要想永不落伍,時刻充滿朝氣,充滿活力,做一名適應于時代發(fā)展需要的教師,只有永不間斷的學習。正如別人所說:“一個月,一本書,讓閱讀成為我們行走的方式;一輩子,一節(jié)課,讓課堂成為展示你我生命價值的舞臺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16

  讀了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一書。作為一線教師,書中許多的經(jīng)驗都很值得我去學習和反思。下面談?wù)勎业囊恍┬牡皿w會:

  書中提到:“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 “學習的.愿望是一種精細而淘氣的東西。形象地說,它是一枝嬌嫩的花朵,有千萬朵細小的根須在潮濕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著,給它提供滋養(yǎng)。我們看不見這些根須,但是我們悉心地保護它們,因為我們知道,沒有它們,生命和美就會凋謝! “愛,是一種責任”。

  反思一下自己七年的教學,自己又做到了哪些呢?每次寫論文絞盡腦汁,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呀!在平時教學中我也往往不自覺地有偏愛一些成績好的學生;對一些學習成績差、平時又經(jīng)常搗蛋的學生則總是認為"孺子不可教也",經(jīng)常大發(fā)脾氣。其實靜下心來想想,每個學生都擁有自己的天空,每個人身上都有潛能,只是我們把學習成績看的太重,沒有發(fā)現(xiàn)而已。要善于發(fā)現(xiàn),這就需要我們對他們同樣的傾注一份愛、一份尊重。

  在教學中,善于贊美學生,愛護和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教師只有不斷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多讀書,才能冷靜地、設(shè)身處地處理好師生關(guān)系。用全面的眼光來看我們的學生,從內(nèi)心來熱愛他們,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世界上最樸素的形象是土地,他不需要任何裝飾,永遠是那么渾厚博大,那么質(zhì)樸自然,默默地哺育著一切,不思回報的奉獻著一切。教師,何嘗不需要這樣的胸懷呢?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17

  讀了《學科教學中的學生積極活動的內(nèi)容》后頗有感受。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調(diào)動學生積極的參與,我應當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

  師生間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皭凵弊鳛榻處煹奶炻殻墙逃ぷ鞯幕A(chǔ)與前提。作為教師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學生喜歡你,他就會在你的課上特別認真,換而言之就是能積極與你進行互動。這是學生的一種傾向,也是對教師愛生的反應,要熱愛、關(guān)心每一位學生。須用自己的語言和行動來表達對學生的愛,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到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教師的注意重視、關(guān)懷和鼓勵。

  二、教學形式要豐富,教學方法要多樣化

  運用多種手段組織教學,如適時的講故事、做游戲、聽音樂、看錄像等,讓學生在活動中親身體驗主題活動,在有意無意中觀察到主題的活動畫面,在頭腦中形成形象,使學生感到上語文課很有意思,培養(yǎng)了對語文課的情感。還要盡可能的利用各種教具進行教學:多媒體課件、范畫、幻燈、實物等,讓學生對對象有直觀的印象。有時也可進行角色更換,引導學生充當小老師等。

  三、要及時的肯定學生

  學生的學習動機雖然多種多樣,但成就動機無疑是學習活動的主要動機。學生了解結(jié)果,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有激勵作用。成功了,學生在學習上會更有信心。熱情了失敗了,學生會看到不足,激發(fā)上進心,從而更有效地促進學習,因此我們應及時反饋學生學習的結(jié)果,多運用“表揚”這種方式。對于學得不太好的學生不能諷刺挖苦,吹毛求癡。踏踏實實,認認真真盡責任。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18

  我們平時常常提出要提高學生的腦力勞動,要讓學生能夠通過思考來獲取知識,這種觀點是非常正確的,我想起了自己的經(jīng)歷。比方說學習自行車或者游泳,盡管別人把所有的原理都教給了我,但是當時我還是一點進步都沒有,但是一個偶爾的靈感和體會,就使我一下子學會了這些技能。也許會說我是無師自通,但是我知道這都是通過自己的動腦和親自實踐才學會的。我們的教學也常常會發(fā)生這些事情,明明給學生詳細的解說、細致的分析,可是該讓學生展示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很失望,看著當時拼命點頭的學生,現(xiàn)在都一個個低下了自信的頭。上臺解說也是吱吱嗚嗚,斷斷續(xù)續(xù)的,這時候的我們才知道原來剛才費了好大功夫,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接下來就對著學生大發(fā)脾氣,倒霉的還是學生。所以太詳盡的.向?qū)W生傳授知識,反而是吃力不討好。

  特別是概念性的知識點,如果讓學生死記硬背,效果更差。任何知識點如果不是建立在學生理解的基礎(chǔ)上,一味的傳輸是徒勞無意的。比方說音樂中的連線作用,單單從概念上講解,學生怎么都理解不了,可是當我舉了幾個例子,運用生動的事例,并給學生相應的練習,讓學生在思考中完成對概念的理解。學生對這一知識點就能掌握的很好。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常常會這樣,通過理解和思考才能真正的掌握技能。在我讀書的時候,對于某個數(shù)學概念一直不能理解,對老師的一味講解甚至覺得有很大的壓力,我想這也是所有學生的心態(tài)吧,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每個教師都應該做到激發(fā)學生的腦力勞動,讓學生能夠真正的成為一個學習的主人!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19

  讀完《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話是:教師走進課堂不僅帶著"智力"、"體力"去,還得帶著"心"去,盡力忘"我",忘了我的身份,忘了我的年齡。

  讀了這些,我恍然大悟,我才意識到我們平時上課也正是缺少這些呀,新課程給師生雙方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一方面,它要求孩子要改變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記憶、模仿的過程變?yōu)橹鲃犹骄,自主發(fā)現(xiàn),合作交流的過程;另一方面,要求教師的教學方式也發(fā)生變化,教師不再告訴,不再包辦代替,教師成為孩子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

  作者認為幸福分三層,第一層樓是物質(zhì)"生活保障",第二層是"藝術(shù)生活",而第三層則是"獨立思想"。而這三層分別代表三種教師類型,第一類將教師工作僅僅當作應付的工作,不得已混口飯吃,這類教師不大可能有很大長進,他們平時表現(xiàn)出來的就是有錢的多干點,不給錢的少干些,甚至不干;上班最好晚點來,下班最好早點走。因為他們的.精神生活這二、三層還沒建起來,所以他們活著未必真正幸福。第二類教師以教師工作為樂趣,他們覺得教書就是藝術(shù)。這類教師會把課盡量上得生動些、新穎些,他們和孩子有著影子般的感情,因為愛而無比幸福。第三類教師將教育工作當作思想的起點,在一生的教育活動中,不斷探索,不停地追問自己,非常理性而充滿智慧地安排自己的工作,經(jīng)常會有一些心得,經(jīng)常會求教于書本和理論,若干年后他們會成為專家,教書對他們而言簡直就是對生命的一次次體驗,他會很幸福和滿足。

  愿每一位教師朋友都能擁有幸福人生。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20

  幼兒老師每天面對著三十多個孩子的吵吵鬧鬧聲,常常一天下來覺得身心疲憊,喉嚨更是變得嘶啞,于是怎么讓自己不累,輕松地來帶著這些小家伙們學、玩自如,是我們每個老師每天都在不斷思考的問題。當看到《給幼兒教師的建議》這樣一段時,不禁讓我有豁然開朗地感覺。

  “常規(guī)教育活動中,首先要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shè)一種輕松、愉快的心理環(huán)境,運用幼兒感興趣的形式,寓教于樂,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中形成初步的規(guī)則意識。經(jīng)驗證明,在對幼兒進行常規(guī)培養(yǎng)時,將要求和相關(guān)常規(guī)要領(lǐng)滲透在富有情趣的兒歌中更易讓孩子接受,更易引起幼兒的興趣!

  的`確如此,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幼兒園里都會表現(xiàn)出自己個性的一面,如果老師一味以“不可以這樣……”“不能做……”不如稍稍改變一下說法如幼兒走路時不妨說:“小小貓走路靜悄悄,不推不擠慢慢走”;幼兒入廁洗手時可以說:“輕輕打開水龍頭,小小肥皂擦一擦,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縫里搓一搓,輕輕水沖一沖,小水池里甩一甩!边@幾句朗朗上口的兒歌很形象地讓孩子們知道了洗手的程序,以及避免了他們長時間的玩水的行為。當每天午睡時,與其說“不能講話,閉上眼睛”,還不如說:“輕輕閉上小眼睛,不吵不鬧休息好”在老師用兒歌的形式來提醒幼兒遵守這些常規(guī),幼兒不僅能接受,更能明確正確的行為,當這些兒歌成了約束幼兒的某些行為時,那么我們老師在帶完一天下來就會變得輕松自如。

  孩子們都是天真無邪的,他們需要的是老師的耐心引導,與其埋怨他們的不懂事,不如發(fā)揮一下我們的語言智慧,尋找一些適合他們,也能夠他們接受的語言指令,相信我們會越來越輕松地面對一天的帶班!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21

  這兩周我讀了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的教育學循環(huán)一級兩套教學大綱部分,他的教育理論深深地鼓舞著我,讓我在教育道路上走得更加有信心、更加有激情。我覺得它真的是教師的必讀書,讀好它,可以做教師,可以做名教師;可以做教育家,因為它是教育的智慧結(jié)晶。

  蘇霍姆林斯基當過30多年的小學、中學的教師,所以寫出的東西沒有深奧的教育理論,非常貼近教師的工作與生活,就如同一位身邊的良師益友在耳邊娓娓道來,道出我們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絕大多數(shù)問題與困惑。這里有差生轉(zhuǎn)化的問題,有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問題,有課堂教學管理的問題,有班主任工作的問題……并且有著各種問題的解決辦法。

  蘇霍姆林斯非常重視師生的讀書問題,這本書大約有400多處提到讀書。他認為師生讀書可以解決太多的問題。教師讀書問題已不是教師個人的問題,小處來說是教師本身工作的需要,大處來說是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是民族生存與發(fā)展的需要。為此,有人曾說:“我一直認為,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實質(zhì)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

  讀書,是一種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和自我超越的.手段,也是一條重要的幾乎是唯一的渠道。教師的備課不能僅局限于教科書,應建立一種宏觀的備課觀,這就是多讀書,讀好書。教師傳播的是知識,也是在傳播做人的道理,也肩負著教給學生生存的責任!敖處熓侨祟愳`魂的工程師”,也在從事著塑造學生靈魂的光榮的、艱巨的使命。唯有多讀書,讀好書,才不致使自己的思維枯竭,讀書是涵養(yǎng)水源,唯有此,才能“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22

  《給幼兒教師的建議》是一本親切、可讀、實用且有益的書。這本書所收文章的作者以幼兒園一線教師為主,書中建議是他們對日常工作的經(jīng)驗提升,內(nèi)容全面,涉及幼兒專業(yè)成長的各個方面。這事一本關(guān)于如何做好幼兒教師的工作手冊,這本書得到了我的共鳴,我也在書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在潘瑩老師《向孩子張開你的懷抱》中有這樣一段描述,讓我又回到了過去的一段記憶中。書中是這樣描述的:當孩子說老師等我長大以后送一幢房子給你,送一輛汽車給你?吹饺瞻㈤T說話時認真嚴肅的表情,老師心里是暖暖的,那時一種欣慰的喜悅。這也讓我想到了大班畢業(yè)時的.情景。六月送走梧桐寶寶時,孩子們抱著親愛的老師依依不舍,淚流滿面。孩子們哭著走進幼兒園,哭著畢業(yè),但是兩種哭卻是截然不同的含義。前者是一種陌生與無助,后者是感激與不舍。這所有一切的改變是三年來老師溫暖的懷抱,無私的愛換來的幸福。

  書中還提到幼兒教師的儀表要美,每位教師應該都應把儀表美作為極其重要的事情來對待。一次,我燙了一個新發(fā)型,走進教室,孩子們很新鮮的圍著我轉(zhuǎn)了半天,都說老師好漂亮呀,比媽媽還要漂亮,這是至高無上的贊美了。孩子們?nèi)杠S圍著我,討論著新發(fā)型,小手摸一摸卷發(fā)的感覺,說一說新發(fā)型像什么。我們開心了一整天,忽然覺得和孩子們單純的小幸福是最令人珍惜的。我們要帶給孩子美,和孩子一起尋找美,發(fā)現(xiàn)美。

  愛,不在花費的時間有多長,而在于相處的品質(zhì)有多高。讓我們教師發(fā)揮自己的教育特長,陪伴著孩子們快樂成長吧!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23

  “提到教學中的“后進生”,每一位教師都會有大段大段的言語要表達,而且大多是抱怨。在我們的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工作中,我們把‘后進生’的轉(zhuǎn)化看作是“最難啃的硬骨頭”。那蘇霍姆林斯基對此是如何闡述的呢?

  他認為30多年的教育工作使他深信,對于這類兒童,最有效的手段是擴大他們的閱讀范圍,這是對他們進行智育的十分重要的條件。而且在他們所讀的書籍和所遇到的事物就當經(jīng)常讓他們發(fā)現(xiàn)是使他們感到驚奇的贊嘆的東西。因為用驚奇、贊嘆可以治療大腦兩半球神經(jīng)細胞的萎縮、惰性和虛弱。并且作者還舉了一個他教過的讓他遠難忘的學生,這名學生叫費佳,這個孩子遇到的最大障礙是算術(shù)應用題和乘法表。

  作者于是編了一本特別的習題集,這本習題集約有200道應用題,主要是從民間收集來的,解答這些習題首先要求動腦筋思考。費佳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明白:這些故事就是習題,并且他慢慢認為解題原來是這么普通的事。再后來,費佳漸漸地成績趕了上來……蘇霍姆林斯基強調(diào)他從來沒有一次給學生補過課,他只教學生閱讀和思考。

  在我們的'實際教學工作中,一般遇到這種情況的做法與他是相差甚遠的,我們通常是認為這些后進生,只能以本為本來要求,所以在輔導時,我們總是默寫詞語,背誦課文,做與課本配套的練習……可結(jié)果仍不是我們所期望的,收效甚微!看了蘇霍姆林斯基介紹的方法后,我恍然大悟,我所做的,只是表面工作而非像他那樣從根本解決所謂的“后進生”的學習困難的根本。他說:請記。簝和膶W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應當更多地閱讀!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24

  我讀了《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書中每一條建議都充滿教育智慧,事例生動、分析精辟,啟人深思。從中我明白了許多鮮明的教育觀點,在此從微觀細節(jié)方面扼要談?wù)勛x書感悟。

  感悟之一:成功教師應具備較高的綜合素養(yǎng)

  何為教師素養(yǎng)呢?蘇霍姆林斯基從三個方面闡述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這首先是指教師對自己所教的學科要有廣博的知識。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懂得各種研究兒童的方法。教育素養(yǎng)還有一個方面,談到它不能不使人焦急,這就是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問題。

  感悟之二:成功教師應善于引領(lǐng)學生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沒有興趣的指引和鋪墊,學生會覺得學習是枯燥無味的,從而產(chǎn)生厭學心理。

  因此,教師要在培養(yǎng)學生學科興趣方面要多下功夫,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他們順利獲取知識,在體驗一次次成功之后,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習的動力;教師要鉆研教學方法,用科學的教法引領(lǐng)學法,例如,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那樣,我們?nèi)裟馨褞в杏螒蛐再|(zhì)的作業(yè)、科技知識、百科知識、趣味故事、趣味實驗等列入教師備課的內(nèi)容,一定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感悟之三:成功教師應善于思考

  善于思考才能有創(chuàng)新,讀《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我們可以看到蘇霍姆林大師的教育智慧,似乎能看到他正在凝神思考,鄭重地審視著學校教育的每一細節(jié),我覺得善于思考是他精彩人生中最具魅力之處。

  讀過這本書,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勤于讀書、善于思考,做一名成功的教師。通過讀書,提升教育素養(yǎng);借助思考,使教育充滿睿智。因為只有智慧含量較高的教育才算得上是一種陽光的沐浴、雨露的滋潤,才能真正滌蕩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25

  幸得學校領(lǐng)導的安排,今年我接任一年級的班主任。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自制力差,注意力保持時間短。教過一年級的老師一定還記得,有些同學在課的后半段要么發(fā)呆,要么玩橡皮、鉛筆,要么亂動、坐不住,即使自己想認真聽課,但管不住自己。也就是說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在整堂課上都能認真的聽老師講,能維持的時間大約是在十五到二十分鐘左右。培養(yǎng)孩子們的注意力是我重要任務(wù)之一。

  《給教師的建議》中給我們提出了很好的建議。書中這樣闡述:“要能控制注意力,就必須懂得兒童的心理,了解他們的年齡特點。要能把握住兒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條途徑,這就要形成、確立并且保持兒童的這樣一種內(nèi)心狀態(tài)即──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狀態(tài),使兒童體驗到自己在追求真理,進行腦力活動的一種自豪感。”細讀之下,反復思考,理解為:我們要想使學生在課堂上保持比較長的注意力,你就要將學的內(nèi)容與他所掌握的與這一部分有關(guān)的知識讓他們發(fā)生聯(lián)系,他就會想法去了解其中的前因后果,注意力也就會越集中。

  實際操作中,我讓自己站在學生的角度,感受我需要的和喜歡的,讓學生處于一種相對積極的狀態(tài)中。在教學設(shè)計中,我努力營造閱讀期待,教學提問指向認知沖突,力求使問題有思維沖擊力,有探究價值。在課堂上,我放低師道尊嚴的'架子,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把自己當成他們的學習伙伴,適時地穿插幾句幽默的話語,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收一收學生的心。

  這些措施的實行,有效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內(nèi)需力,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我們班的孩子常常會說:“哎呀!這節(jié)課怎么這么快就結(jié)束了!我都還沒上夠呢!”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26

  我覺得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它猶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它仿佛是我的一面鏡子,時刻映照著自己;它又好像是我慈祥師長,不斷地給初入教師崗位的處于茫然中的我以指引。

  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的加以賞識”。詹姆斯還發(fā)現(xiàn):一個沒有激勵的人僅能發(fā)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過激勵后,其能力是激勵前的3至4倍,因而在學習過程中,激勵的存在,至關(guān)重要,任何學生都需要不斷的賞識。被賞識就是被信任、被希望,就會產(chǎn)生一種被鼓舞、被期待的積極心理效應,就會更加向善向美。可見,賞識教育在學生的學習中是至關(guān)重要的。

  如今,我也試著用賞識的眼光來看待我的學生,不用分數(shù)的高低來作為衡量一個學生的唯一的標準。我試著從課堂的點滴中來發(fā)現(xiàn)學生點滴的進步,并為他的進步欣喜。當然,我會將我的欣喜化為語言、化為動作來讓他知道,使他明白:“別人能行,我也能行!蔽以囍屛业膶W生始終能看到自己的進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學生花費了力氣而看不到成果”。我要讓每一位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并讓快樂能夠延續(xù)。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告誡教師們的那樣:“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nèi)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

  不過,我們在賞識教育過程中不應該忽視孩子的缺點和退步,該指出的問題應當及時指出,該批評的問題應當及時批評,該制止的問題應當及時制止,這是不能含糊的。否則,會導致孩子在自我意識的建立過程中產(chǎn)生偏差;稍遇不順就可能一蹶不振;同時,也會導致他們過于自私、驕橫,在集體中很難與別人相處,進而產(chǎn)生一系列問題,這會違背我們“賞識教育”的初衷。

  “知識就是力量”,確實,讀《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教育好學生的信心和力量,我也會讓我的學生們從知識的海洋中獲得力量,幫助他們揚起未來理想風帆。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27

  一本好書能啟迪人的智慧,滌蕩人的靈魂。我覺得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它猶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它仿佛是我的一面鏡子,時刻映照著自己;它又好像是我慈祥師長,不斷地給初入教師崗位的處于茫然中的我以指引。大師的形象雖然模糊,但大師的指引卻是那么具體。如何在教師崗位上能夠?qū)⒐ぷ髯龊,如何能讓自己在這份事業(yè)上有所發(fā)展,我從中總結(jié)出幾個我首先必須要努力的方向。

  一、讀書,讀好書

  有句話我一直非常喜歡:“要想給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這在我們教育事業(yè)中尤為重要。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就必須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教師應該要不斷培養(yǎng)自己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下心來,善于對書本中的內(nèi)容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chǔ)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游刃有余,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能量,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讓自己的“一桶水”永遠取之不不盡、用之不竭。

  二、關(guān)心學生

  其一要關(guān)心學生的思想,建立師生友誼。蘇霍姆林斯基寫道:“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是要付出巨大的勞動,花費很多精力的。有些人認為,要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只要帶領(lǐng)兒童去參觀旅行,跟他們一起座在篝火旁烤土豆吃,跟他們一起分享歡樂就行了,這些看法都是錯誤的。建立跟學生的友誼,必須具有巨大的.豐富的精神財富。缺乏這種精神豐富性,友誼就會變成一種庸俗的親昵關(guān)系,而這對教育是一種危險的現(xiàn)象。教師要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談心,了解學生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從中知道學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

  其二要關(guān)心學生的學習。當學生學習上遇到困難,要及時、耐心、細致地輔導,努力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發(fā)展。相信我們付出的努力總會有回報,灑下的甘霖總會澆灌出燦爛的花朵。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28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我受到了深深感觸。的確,這些建議使作為教師的我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它就象一盞指路明燈一樣。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蘇霍姆林斯基說的一句話:“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蔽以俜词∽约海何矣挚戳硕嗌贂?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jié)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余,我也豁然開朗。

  我們總在抱怨著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于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著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是事。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腳”。有時為了一節(jié)公開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wǎng)上和雜志上搜索著相關(guān)的圖片和知識;有時為了寫一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想起來真是可悲!我想這就是平時不學習,急來“抱佛腳”的后果。書中提到:“讀書是節(jié)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fā)展,這是作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說,絲毫不顯過時。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今天,我淺談了讀《給教師的建議》后的一些感想,其實它里面的很多經(jīng)驗都值得我去一一聆聽和反思!這些都將成為我一生將享用不盡的財富!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29

  在新學期為了更好更有效地工作,我讀了《給班主任的101條建議》這本書。書中,一個個閃爍著教育智慧的教學案例讓我受益匪淺,也刷新了我很多教育教學觀念。其中一條讓我記憶尤為深刻,也將成為我今后教學和管理班級的主體原則。

  在師愛篇案例中提到一句話:教育需要愛,教育需要智慧。乍一看,這是個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話,但是仔細思考,我們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真正能把它做好是非常不容易的。這里的愛是指我們給了學生什么樣的愛,這樣的愛有多少,這些愛是通過什么方式給學生的,而最終學生又感受到了多少。其實,真正的愛應該是指最終學生所感受到的'那部分。

  在平日的工作中,有時候老師們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卻忽略了這個過程中帶給孩子們的感受?傄詾橹灰霭l(fā)點是好的,方式粗暴一點也是合理的?戳诉@本書后,我才知道,以前有些想法和方向跑偏了不少。我們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孩子們雖然還未成年,但是在人格上絲毫不低于任何一個成年人。如果我們教育孩子時,雖然把正確的觀念給了他們,卻使用的是錯誤的方式,那么,無疑這種教育是失敗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也可能是負面的。這種錯誤的方式甚至會影響孩子們以后的為人處事的方式方法。

  記得有一次,我們班一個叫木子祺的學生因為屢次不寫作業(yè)還撒謊又被叫到了辦公室。我當時火冒三丈,長久以來壓制的耐心終于消耗殆盡,狠狠地批評了他一頓。我數(shù)落完了以后,他蔫蔫兒地回班級上課去了。我以為這件事情就這么過去了。但是,第二天他在清錯本里夾了一封寫給我的信,信中深刻而又詳細地訴說了他當時的內(nèi)心感受。原來,他是那么渴望被尊重,那么渴望被認同。這件事情讓我內(nèi)心感到很震撼!后來,我和他平心靜氣地進行了幾次談話,同時又在適當?shù)臋C會給予了他幾次表揚。慢慢他不再拖拉作業(yè),上課的狀態(tài)也有了改善。這時我才明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學生幼小的心靈需要我們溫柔的愛來呵護。

  這本書還有很多精髓值得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慢慢實踐,慢慢咀嚼品味。我期待著自己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有著提升和進步。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30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共有一百條建議,每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這是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為了解決中小學的實際問題,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以自身三十多年的教育實踐經(jīng)驗為指導所寫的一本教育專著。

  今天我所看的是第二個問題——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

  書中提到了這樣一個例子:一位有30年教齡的歷史教師上了一節(jié)公開課,課題是《蘇聯(lián)青年的道德理想》。課上得非常出色,聽課的老師們和視導員本來打算在課堂進行中間寫點記錄,以便課后提些意見,可是他們聽得入了迷,竟連做記錄也忘記了。他們坐在那里,屏息靜氣地聽,完全被講課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變成了學生一樣。

  課后,鄰校的一位教師對這位歷史教師說:“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傾注給自己的學生了。您底每一句話都具有極大的.感染力。不過,我想請教您,您花了多少時間來備這節(jié)課?不止一個小時吧?”

  “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

  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一節(jié)課,這是怎樣的一種境界?我們每天都在忙碌的工作著,我們也經(jīng)常抱怨沒有時間,確實,我們每天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上課,批改作業(yè)……可以說,用來備課的時間少之又少,我們在抱怨的同時,也在不斷的思考,怎么才能處理好時間,怎么才能進行終生備課的準備呢?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的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

  當然,讀書也并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應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海洋。

  如果我們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就要讀學術(shù)著作。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的那點知識,應當是我們知識海洋里一滴水!

  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保活力,就要在以后的閱讀中來尋找答案了!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31

  今年暑假,我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確實受益匪淺。讀了這本書,就好象有一股清泉不斷沖擊著我的頭腦,讀完之后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多年來深深困惑著我的問題突然間有找到了方向。

  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chǎn)生了很大的共鳴。是啊,一晝夜只有24小時啊!作為老師我們每天都要備課、上課、放學、回家,晚上回到家可能還有些瑣碎之事要處理,有時候忙起來真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我茅塞頓開,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guān)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在 “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中蘇霍姆林斯基講到,只有學生喜歡上了某一學科,這些學生才會在這門學科上下功夫。作為老師,自然希望學生喜歡上自己所教的學科,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在課堂上積極思考,踴躍參與,才能主動地思考、學習,從而學好這門課。如何讓學生喜歡你的學科呢?它所需要的.條件太多了,教師靠高尚的人品,積極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藝術(shù)吸引了學生,學生喜歡你,自然會愛烏及屋,從而喜歡你任教的這門學科。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他希望你去爭取自己學生的思想和心靈,跟其他學科的教師來一番競賽。很多家長都說,看到孩子回家先做哪一門的作業(yè),就說明他們最喜歡哪門功課。我調(diào)查了一番,學生們確實是把自己最喜歡科目的作業(yè)放在第一位。因此我特別注意激起學生的興趣,加強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改善作業(yè)的形式,適當減少了作業(yè)量,一段時間下來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同學開始把語文作業(yè)放在第一個做,語文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給教師的建議》一書,讓我精神為之振奮,其中,有很多例子很值得我們借鑒,效仿。讀了這本書,感覺蘇霍姆林斯基帶給我的收獲實在太大,我要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中不斷學習,充實和豐富自我,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工作,呵護與珍愛孩子幸福的童年。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32

  蘇聯(lián)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jīng)驗的教育理論家。他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共談了一百條建議,讀著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每一個問題都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這些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可以讓自己開闊眼界,提高水平。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一看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

  是啊,我們經(jīng)常聽到老師們這樣談?wù)摗拔颐Γ瑳]有時間啊!逼綍r我也經(jīng)常這樣地抱怨。-晝夜只有24小時,每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只有8小時,而且這8小時是排得滿滿的:備課、上課、批改學生的作業(yè)、輔導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等,感覺焦頭爛額。書中也介紹了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說500人的調(diào)研,只有14人愿意讓孩子做教師!原因也是教師工作忙沒有時間,連一分鐘休息的時間都沒有。而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這要看教師工作本身的方式和效率。以一個公開課為例,這位老師的公開課上的非常的出色,聽課的老師和學生完全被課堂吸引。課后一位老師問,對于這節(jié)課您是不是準備了很長時間?這位歷史老師說,對于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于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

  通過書中的這個實例,我似乎明白了一些教育技巧的一些奧秘。怎樣進行這種準備呢?就是通過不斷地閱讀,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對知識的渴求。通過讀學術(shù)著作豐富自己基礎(chǔ)知識,不斷補充自己知識的大海,提升自己的能力,是自己不是總是嘴里總是沒有時間的老師。

  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靈塑造心靈。希望我們都不被教育所困,都能如魚得水,給孩子一片天空一片海,給他們一次機會一方小小講臺。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33

  “陳老師,看看你班的娜娜,地理課上又睡著了!卑Γ洸磺暹@是科任老師第幾次跑來我的辦公室告她的狀了。

  娜娜,長得倒是挺不錯的,白皙的皮膚,高挑的身材,活脫脫的美人胚。但是一上課,她的狀態(tài)就令人頭疼,逢課必睡,每睡不醒。至于她的'學習成績嘛,若是哪次考試能夠考及格,那便是見證奇跡的時刻。

  為此,多少次,我氣急敗壞地沖進教室。當著眾多學生的面點她的名,大聲呵斥,甚至敲打她的桌子,把她的書翻倒在地。而今,歷史還要重演嗎?那么,之后呢,之后的之后……她依舊趴在桌子上,怎么辦?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終不得其法。

  就在我躊躇焦慮之際,學校給我們八年級語文組送來了《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從此開啟了我們快樂閱讀的智慧之旅。通過我們語文組的這些活動,我們與偉大的教育家對話,汲取養(yǎng)分,解除困惑,走出迷茫。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好老師意味著什么?首先意味著他是這樣的人,她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時是一種樂趣,真是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于跟他們交朋友,關(guān)心孩子的快樂與悲傷,了解他們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弊x到此處,我頓時心頭一熱,有了一種“眾里尋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于是,我從抽屜里取出一個紙杯,在辦公室里倒上一杯熱水,不動聲色地來到娜娜身邊,把她輕輕地喚醒,然后慢慢彎下身子,輕撫她的額頭,對她低語:“娜娜哪不舒服呀?不舒服可一定要告訴老師,這樣趴在桌子上,老師會很擔心的!

  聽到我如此一反常態(tài)的話語,娜娜驚愕了,抬頭望著我:“老師,我錯了,我保證以后不會再犯!”“老師,相信你!”我堅定地笑了笑。有時候,教育很復雜;有時候,教育又很簡單。簡單到只需一句問候,一個關(guān)切的眼神。過去,我為孩子們無厘頭的吵鬧,各種大大小小的錯誤傷透了腦筋。我不喜歡這樣,他們偏要這樣。有時候,我不得不聲色俱厲地予以禁止。但情況并未因我的急躁而好轉(zhuǎn)。還好,我想起了這個故事。還好,我遇見了——《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34

  一、要教會他們思考

  從書中我深深地領(lǐng)悟到,我們教師要重視自身角色的轉(zhuǎn)變,將課堂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千萬不可越俎代皰。當有些知識在學生中有人了解,有人不懂時,教師的最佳角色就是活動的組織者、協(xié)調(diào)者,讓“知道的人講給不知道人的聽”。愛因斯坦也指出:教師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勵學生去實際行動。因此,我們應通過建立合作學習的共同體,讓學生在心與心的交流中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盡管他們的語言很幼稚、很可笑、甚至不完整,但他們傳達的思想?yún)s是一致的,只要教師不時地矯正、提升,教學的效果應是十分明顯的。唯有這樣,我們才能“找到孩子最佳的學習方式”,才能更加正視“教師的身份”。

  學習上存在困難,首先是兒童不愿意動腦筋,將學習當成一件苦差事,確實,學習是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的!盁o論一個兒童感到如何困難,他都應當學會思考。應當使書籍成為他的歡樂的源泉。語言應當進入他的精神世界,成為他個人的財富!睂W習落后的兒童,我們在幫助他們時,不是直接給予他答案,而是一步步引導他去自己尋求答案,使他學會思考。

  二、珍視他們的好奇心

  人的思維是從疑問開始的,我們要特別珍視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對事物所具有的好奇心,“好奇心的根源,就在于我們成年人不斷地把物品、事物、現(xiàn)象展示在兒童面前,我們在兒童面前展示的物品、事物和現(xiàn)象越多,他應付產(chǎn)生越來越多的.疑問,他就越加感到驚奇和高興!蔽闹杏羞@樣一段話:“也許,真要把學生的心留在學校,不盡快設(shè)法讓知識本身吸引孩子,還真不行!笔堑,教師只有設(shè)法讓知識本身吸引學生,我們的教學活動才可能在體驗課程的基礎(chǔ)上,綻開出艷麗的花朵。

  三、帶他們到大自然中去,讓他們認識到事物之間的各種各樣的聯(lián)系

  “對于學習困難的兒童,就在于使周圍世界的物品、事物和現(xiàn)象,經(jīng)過思維和情感的棱鏡的折射,變成使兒童的昏錯欲睡的大腦蘇醒過來的一種刺激物!辈⑶疫@種觀察,要越早越好,當然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相信一個勤于思考的教師,有一雙慧眼的教師,一定會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教師。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35

  蘇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視勞動對教育的作用,他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沒有兒童的勞動的幸福,就沒有教育”。他認為,教育的任務(wù)就是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者,要讓走進的社會的每個人都能體驗到勞動的幸福。

  我們的教育是面向未來的,未來的孩子就要面對現(xiàn)實,而現(xiàn)實絕對不僅僅是練習題、考試、分數(shù),他要生活、工作,要創(chuàng)造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這些都離不開勞動,不管是腦力的還是體力的。所以,要想讓我們的孩子長大后能勝任工作、幸福生活,就要讓他們能夠積極地參與勞動,就需要他們有勤奮、努力、創(chuàng)新的品質(zhì),這就需要在他的童年時期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怎么勞動、怎么創(chuàng)造,讓孩子從小就知道勞動是光榮的`,讓孩子從小就愛上勞動。

  但是,蘇老并沒有把繁重的體力勞動作為勞動的主要形式和目標,而讓兒童在勞動中學會思考和創(chuàng)造才是主要目的。他說:“緊張的體力勞動從來就不是目標,而只是實現(xiàn)既定竭力的手段。思考是主要的。但雙手也不是消極的執(zhí)行者。”從這里可以看出,他并沒有把勞動從教學和教育中分離開來,勞動就是教學,勞動就是教育,勞動是智力發(fā)展和道德成長的重要手段。也正是如此,兒童由于在勞動中不僅付出了汗水,也付出了思考,不僅收獲著創(chuàng)造,也收獲著對自己的力量的認識。這樣,孩子才會從勞動中感到勞動的快樂,才會感到勞動帶給他的自豪感、自尊心、尊嚴感,才會愛上勞動,才能“全神貫注地迷戀于一種艱巨而激動人心的勞動”,這是一種最大的自我教育的力量。

  在我們的實際教育工作中,勞動被看成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家庭,本來是現(xiàn)代社會孩子能參與勞動的屈指可數(shù)的場所之一,但這里的家務(wù)也基本上被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承包了,因為他們怕臟了孩子、怕累孩子、怕浪費了孩子的學習時間。結(jié)果,等孩子上大學了才發(fā)現(xiàn)他不會洗衣服,不會做飯,不知道剪刀是干什么的,不知道紐扣掉了怎么辦……

  沒有勞動,我們的孩子的生活才單調(diào)乏味;沒有勞動,我們培養(yǎng)出的人才“跛腳”、才“殘疾”;沒有勞動,我們的教育才不完整、才充滿了缺憾。

  把勞動還給孩子,讓孩子的生命更豐滿;把勞動還給教育,讓教育出來的人們的生活更幸福。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36

  看了第一條我就特別的喜歡,同時感受到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家的高度,也從此決定好好把這本書讀完。

  “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告訴我們一個很淺顯但是我們會經(jīng)常忽略的道理:每個學生都是有差異的,我們應將學生看做具體的人來進行教育,應該做到因材施教。

  “學習上的成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種相對的東西”:對一個學生來說,‘五分’是成就的標志,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說,‘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師要善于確定:每一個學生此刻能夠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边@句話告訴我們,學生是一個具體的人,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要具體分析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最近發(fā)展區(qū)。維果斯基認為學生的發(fā)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fā)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為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nèi)容,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其潛能,超越其最近發(fā)展區(qū)而達到下一發(fā)展階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下一個發(fā)展區(qū)的發(fā)展。因此我們應該進行分層教學,記得上周我們理科教研會上提到了分層教學,只要用心相信我們應該可以取到很好的效果。

  但,除了分層教學,在教學上我們還需要做些什么?當學生上課做小動作、玩玩具、說閑話……的.時候(這里只是說輕度班的學生),我們經(jīng)常抱怨:就算我們的課堂調(diào)控能力再好,我們也不可能讓學生在每節(jié)課或者每一秒鐘都能認真聽課,因為學生的障礙決定著他們注意持久度不會長久。我們是否再深入地想一下:或許還有其它更主要的原因嗎?蘇霍姆林斯基說:“親愛的同事們,能夠認真地思考一番,怎樣設(shè)法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在進行腦力勞動,那么上述的情況是絕不會發(fā)生的!”是呀,如果我們在課堂上讓每個學生都有事情做,讓他們投入到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中去,他們壓根就沒有多余的心思用在其它地方。

  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把每個學生看作具體的人,根據(jù)每個學生的情況設(shè)計不同的具體的教學方法,為他們設(shè)計不同的作業(yè),使他們能夠得到最快最好的發(fā)展,加油吧!我們還年輕,我們需要在教育事業(yè)上探索進步。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37

  看了《給教師的建議》,蘇霍姆林斯基的100條建議,從中學習了不少,也懂得了不少。

  文中說到?jīng)]有也不可能會有抽象的孩子,這一天建議其實就是告訴我們: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是缺少個別對待學生的教師。所謂個別對待不是不公平對待,而且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孔子就曾說到,但是就目前中國的教育現(xiàn)狀,一個50人以上的大班,如何讓老師根據(jù)每一個學生的特點來制定教學計劃,這顯然就是不可能。那么這就涉及了學習的興趣。蘇霍姆林斯基在建議中有說到興趣在于對知識加以運用。在新課改中提到老師真正的本領(lǐng),不在于教授知識,而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欲,這是異曲同工的。那么對于教師來說如何才能激發(fā)大多數(shù)的的學習興趣,如何才能使每個學生的腦力勞動發(fā)揮到最好的狀態(tài)。這需要教師對所教的學生的知識和認知理解能力有一定的了解,在備課的時候抓住讓學生感興趣的點,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探索問題進而解決問題,這也是讓學生在課堂上保持活力的源泉。讓學生的力量和可能性發(fā)揮出來。另外我們知道在教學上不存在什么對于所有學生都試用的設(shè)計。所以再好的設(shè)計都不可能適合每一個學生,而且每一個班級都有自己的學習氛圍和風格。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求教師有一定的知識厚度來應對教學過程中的意外。如果你的知識厚度達不到不到,那么你最好有兩套教學方案。設(shè)計出適用于大多數(shù)學生的方案,針對個別學生在課堂或者課后根據(jù)學生特點去引導他們學習。

  閱讀是獲取知識的一種途徑,教會學生閱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讀書要從娃娃抓起,低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心的時候,抓住這一點,給學生推薦一些好的,有趣的書讓學生去閱讀。這里的閱讀重質(zhì)不重量。好的閱讀使人明智,閱讀教會人思考,而思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智力。學生讀的越多,他思考的就越多,對于知識的渴求也越多。

  在教育的問題上學習和創(chuàng)新都是不停歇的,學無止境,學生需要學習,教師也需要學習?吹脑蕉,學到的越來,對知識的渴求就多。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38

  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我讀了前蘇聯(lián)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在閱讀的過程中,令我受益匪淺。要想做一個好老師,不但是知識上的給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熱情,來感化每一個學生,挖掘他們的巨大潛能。

  只要智力正常,天下沒有笨的學生,學生的心靈都是美好的、善良的。要毫不猶豫地愛自己的學生,不管這個學生是誰,不管這個學生成績?nèi)绾,不管這個學生性格如何,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愛他們。為什么呢?當我們自己是一個學生的時候,就深知這種愛的力量對一個學生來說是多么的重要。每個人總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師忽視、遺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師面前表現(xiàn)一下自己,證明給大家看,我是多么的優(yōu)秀。其實這種需要是每個學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為老師,是不能忽視這一點的。班里最近開展讀書分享,梁華同學是一個平時不愛發(fā)言,成績又不好的后進生。但是在老師的鼓勵下,她站在講臺上一口氣分享了3分鐘讀《西游記》讀后感,讓我感到非常吃驚,那一刻我感受到天下沒有笨學生,只要多鼓勵多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加上認真準備,每一個孩子都能把自己優(yōu)秀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的想象力是無窮的,讀完《西游記》,學生們開始自創(chuàng)《西游記》后續(xù)。孩子們寫得是生動有趣,形象逼真,想象豐富,充分體現(xiàn)了孩子的創(chuàng)新能力。

  教師要想獲得學生尊重和愛戴,教師就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最好的方法就是要讀書。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隨著時代的進步,小孩子獲取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樣化,他們再也不“安分守紀”,課堂上與教師唱反調(diào)的`學生大有人在,教師說答案應該是這樣的,學生卻爭論不休,仔細想想,學生也是有理有據(jù)。如果教師能退一步,放下面子,在和學生一起探討的過程中,自己也會學到許多。課堂上,當教師在傳授知識出現(xiàn)錯誤時,要勇于承認,及時改正,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蘇霍姆林斯基用真誠的筆調(diào)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于不同的年代,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來說,一點也不顯過時。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具有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而改變或消失。所以我們教師要不斷讀書,不斷成長,這樣才能適應現(xiàn)代教育。才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39

  今天這個主題我想更適合教師朋友們仔細研究,因為這里提到了更多對學生的了解。我想這些都要基于教師們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了:上課的時候,看看學生們的眼神和表情便能知道他們是不是都懂,在哪里不懂。

  但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提到了一個幫助學生獲取知識的辦法,即抽取已有的知識來解決疑問的辦法。這一方法經(jīng)常發(fā)生在講課過程中。說起來,這個方法好像是顯而易見的事情,但從作者的角度看,他覺得能很好地實踐確實需要有高度的技巧和藝術(shù)的。

  有很多時候,教師喜歡用提問的方式來驗證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推導出或者總結(jié)出新的知識,但就像作者說的,這樣做有時只能造成表面的積極性,而不能調(diào)動每一個學生的真正的思維積極性,因為有些學生在思考,而有些學生在旁聽。

  為什么是這樣的`?因為有些學生已經(jīng)在第一時間從自己的知識庫里找到了寶貝,而有的學生還在尋找打開寶庫的鑰匙。在這種情況下,后者面對教師的提問就會手足無措,而這樣的手足無措就成了教師捕捉的重點對象,同時學生的思想?yún)s只集中在“我不想被提問”這件事上,而非跟隨指引一步步探索。

  從教師的角度,我對課堂上發(fā)生的這些沒有更多體會,但我想我還是可以從孩子如何在生活中獲取知識這個角度進行仔細的思考。就像有時候我和女兒在讀一本書時,她經(jīng)常會跑去拿來另一本書,并告訴我我們剛剛講到的內(nèi)容也出現(xiàn)在這本書上一樣。知識的積累不就是這樣不斷重復、積累而最終產(chǎn)生了關(guān)聯(lián)嗎?

  我想我對她所掌握的知識已經(jīng)有了充分的了解,知道什么樣的內(nèi)容對她來說就像故事一樣,而什么樣的內(nèi)容卻需要費些腦筋。對于那些從她臉上看起來困惑的東西,我會再多講一些,于是就讓她小腦袋里的東西彼此間有了關(guān)聯(lián),因為困惑的東西并不是完全陌生的,而是需要有些線索。就像在課堂上的孩子們一樣,當他們困惑時并不一定是不懂,而是不知道那個知識的交匯點在哪里,而教師所要做的就是找到那個交匯點,并引發(fā)思考的興趣。

  這里,還希望更多的教師朋友給我一些你們的經(jīng)驗和體會,教育的藝術(shù)也需要更多的父母們了解學習。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40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是一本教育名著,我仔細閱讀了《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的前十章后,覺得這本書的內(nèi)容對教師的工作和生活大有裨益。書中文字深入淺出,通順流暢。生動的實際事例和精辟的理論分析讓我受益匪淺。

  在第二條建議“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二十四小時”中,蘇霍姆林斯基建議我們要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如果你還要擁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shù)著作。這樣做的目的,是要使你所從事的這種工作所需要的知識成為你所具備的知識海洋的滄海之一粟,這樣在教學生活中你才能面對一切而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你不會將你的工作當成一種負擔?吹竭@條建議,我回想一下自身,畢業(yè)后參加工作到現(xiàn)在,自己真正讀過幾本書呢?除了教學必備的幾本教材和教學參考書外,其他的書可以說是屈指可數(shù)......

  在第三條建議里,蘇霍姆林斯基反復強調(diào)學會觀察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他說,觀察對學生來說的重要就像空氣、陽光、水分對于植物生長一樣不可或缺,他說觀察是智慧的重要源泉,他還形象的將觀察比作是思考知識和識記知識之母。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往往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之所以學習跟不上別人,就是缺乏觀察或者不會觀察的`緣故。比如我們的語文,很多語言環(huán)境就來源于生活實際,如果每個學生都學會留心觀察,注意思考,閱讀就會更通達,而恰恰在這方面,許多學生過不了關(guān)。這里面固然有學生自身的原因,但恐怕更多地還是教師缺乏有效的引導。

  實際上樂于觀察世界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我們可以看到那些未成年的孩子他們往往會在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我們許多成年人沒有看到的細節(jié),他們會為花的無聲開放而欣喜,會為雨后躺在地上的一條蚯蚓而擔憂。可隨著年齡的慢慢長大,卻逐漸失去了這種興趣。所以我們老師必須善于觀察,注意引導,在教學過程中多組織一些活動,讓學生去觀察,去思考。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教育好學生的方法和信心,我也會讓我的學生們從知識的海洋中獲得力量,幫助他們揚起未來理想風帆。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41

  老師們片面地認為學生只要在每堂課上獲得了知識就是成功的,一味地把知識當成了孩子們學習的最終目標,而忽略了其他的重要方面。

  獲取知識是最終目的嗎?

  孩子來到學校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習知識,這一點毋庸置疑。怎樣考核孩子學到了知識與否呢?就得靠提問、作業(yè)、測試等方法來檢驗,所有的表現(xiàn)優(yōu)秀則是學到了知識,否則就是沒有。這就很容易誤導老師把注意力都關(guān)注在作業(yè)、考試分數(shù)高的人身上。但有一點我們需要記住:我們的工作對象——學生是不斷變化的,永遠是新的。

  《易經(jīng)》第一卦《乾卦》中象卦第一句即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說乾卦的形象就像天一樣,天的運行是剛健的,所以君子需要自強不息。后半句還有一個字——自,說明一個人要變強,一定得自強,別人不能讓你永遠強下去的。這跟孩子們的學習是一樣的道理,如果是老師、家長催著他們?nèi)W習,而沒有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自發(fā)性,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是不能持續(xù)保持的。

  如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老師提出了一個認識方面的考驗。

  知識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很多老師認為:我把知識傳授給我了學生,他們能考出一個高的分數(shù)就是功德圓滿,這樣的老師僅僅把“知識”當成了教學的目的,忽略了學習的最終目的應該是——運用!爸R”只是讓學生們“知道”了某個知識點的定義、性質(zhì)等等,如果僅僅停留于此,他們則會對學習失去興趣。

  老師要做的就是不讓孩子腦海中的“知識”變成靜止的`、僵死的學問,而要經(jīng)常起作用于學生的腦力勞動、集體的精神生活和學生的相互關(guān)系,起作用于生動和連續(xù)不斷的精神財富交換過程。讓學生在平時的腦力勞動中,不是熟背、死記別人的思想,而是讓他們自己進行思考,這種思考是一種生氣勃勃的創(chuàng)造。就像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提到的學習語言的事例,他先講述相關(guān)詞和詞組的豐富含義和感情色彩,然后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說出自己的詞語,只有當孩子們思維活躍和豐富起來,思考能力真正被培養(yǎng)起來,才能嘗到思索的無比快樂和認識的極大喜悅。這樣才是把獲取知識這個目的進行延伸,變成進一步獲取知識的手段,才是真正的教育,才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善于思考的學生,才能讓他們的學習興趣一直保持下去。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42

  教師的使命是光榮的,也是艱巨的。教師是“教育戰(zhàn)線前沿的主力軍”,年輕教師決定了未來教育事業(yè)的成敗,使我倍感壓力,同時也認識到自己的責任重大。

  年輕人最大的財富是年輕,因此容易讓人產(chǎn)生一種錯覺,總覺得“來日方長”,不必忙于學習、提高專業(yè)技能,弄得自己太辛苦。自以為目前的工作就是勝利的果實,到了收獲的季節(jié),是享受人生的時刻。其實,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面對緊張的工作時,我們首先要規(guī)劃人生,既要有長期目標,又要有短期安排;其次,要活在當下,今天的事情絕不拖到明天去做。要善于過好每一天,要學會抓緊每一分鐘。新教師剛剛踏入工作崗位需要面對的工作與挑戰(zhàn)很多,例如:各種培訓、公開課、備課、聽課、評課等。有的事情可能重疊擠壓在一個時間段,這就對我們教師提出了小小的挑戰(zhàn)。如何把事情順利的做完和做好才是關(guān)鍵。因此,我們面對不同工作時,一定要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既要把工作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而且還要保質(zhì)保量。說到這里又不得不說:順利完成每件事,不是自己有能力就行的,還要每一位同事的信任和配合。所以,要樂于助人、不求回報,因為團隊的力量是強大的。另外還要服從領(lǐng)導的決策及安排,少抱怨、多做事。總之,踏踏實實做好事情才是硬道理。做完每件事情要及時總結(jié),對有瑕疵的地方進行改正,爭取下次做的更好。還要及時的反思,只有及時的總結(jié)和反思才能提高我們的辦事效率。

  作為年輕教師,我們不能把自己在大學里取得的成績帶到新的.工作崗位上。踏入工作崗位,要及時的“歸零”。我們的身份由學生變成教師,剛剛轉(zhuǎn)變,只有對工作更有責任心,對學生充滿愛心,才能做一個好老師,另外,我還要加強自己的基本功訓練,認真?zhèn)、聽課,課后及時的總結(jié)、反思。爭取把同樣的課,上出不同的風采。

  回顧過去,我發(fā)現(xiàn)我在教學中還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我很慶幸,我身邊有很多優(yōu)秀的教師,給我許多指導,使我在遇到挫折時有明確的風向標。我會繼續(xù)努力,為教育爭光添彩。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43

  轉(zhuǎn)眼間,我已經(jīng)在教師崗位上渡過了半年,感觸頗深,但是深知自己的不足,在假期我讀了《給年輕教師的建議》這本書,這本書從年輕教師該如何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怎樣發(fā)展自己、怎樣上好每一堂課、怎樣做科研等方面給青年教師提出了很多建議。

  愛是教育的根本。愛孩子是父母的本能,愛學生則是老師的品德。教師是一種很特殊的職業(yè),面對的是人,是弱小、稚嫩、正在發(fā)展的人。這個工作的最根本的性質(zhì),是影響人的精神世界。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更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注意愛學生,平等去愛每一名學生,有些東西需要老師去講,可是有些則是需要教師去做。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是對正在成長中的中小學生而言。

  烏申斯基說:“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以教師的人格為依據(jù)。因為教育的力量只能從人格的`活的源泉中產(chǎn)生出來!苯處煹娜烁窠^不是為了教育誰而刻意表現(xiàn)出來的。教師的人格融進了自己的血液,鑄進了自己的靈魂。作為一名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學生有時的學習是在不經(jīng)意間的。

  書中90頁提到良性的師生互動是課堂管理的基礎(ch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師的精力應當放在思考學生、有效地指導學生上面,基本原則是“為了不教而教,讓學生自己成長”。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確定計劃、教學進度。書中還提到了“愛在細節(jié)”。 教師要學會愛,愛在細節(jié),因為教育就是一堆細節(jié)。比如,對待生活在當今社會環(huán)境的學生,教師缺少的不是強力和果斷,缺少的是教養(yǎng)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細心!半S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尤其對所謂的學習、心理有“障礙”的學生,要學會做“寒里”和“雪中”去“送炭”的人,更要成為學生在困難或痛苦中及時送去精神安慰的人。

  作為教師,重要的是要上好每一節(jié)課,備課也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書中對怎樣提高備課質(zhì)量也做出了總結(jié),也給出了一些建議,從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三個方面。書中還提到了根據(jù)兩大教學大綱備課,第一套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里的材料, 第二套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資料?傊谧x完這本書之后,我受益匪淺,在以后的教學中慢慢運用。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44

  越來越感到知識含量的不足文化底蘊的蒼白。讀書是唯一的出路讀書是迫切的希望!但由于平時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讀書一直沒有去讀。這個暑假我終于實現(xiàn)了這個愿望。早就聽說過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書蘇聯(lián)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jīng)驗的教育理論家為了解決中小學的教育實際問題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他專為中小學教師寫了一本《給教師的建議》一書。

  書中給教師提出了一百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閱讀完《給教師的建議》之后感觸頗深啟發(fā)非淺。 印象最深的就是書中提出了一個令老師頭疼的問題就是:為什么早在一年級就會出現(xiàn)一些落伍的考試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的時候還會遇到落伍的不可救藥的學生。這個問題在蘇霍姆林斯基所處的那個年代存在就在現(xiàn)在也一點也沒減少。在上學期我所教的班級中最高分與最低分之間就相差了40多分。

  說起這方面的原因以前我總是歸結(jié)為學生不用功腦子笨而沒有積極從自身上找原因。那么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蘇霍姆林斯基做出以下解答:這是因為學校生活的最主要領(lǐng)域—————腦力勞動的領(lǐng)域里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tài)度的緣故。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是要"因材施教"也就是學校一直提倡的"即備教材又備學生"。要想因材施教就必須對"材"進行細致的了解諸如性格脾氣家庭背景學習方式思維特點等加以熟知從而在課堂上為不同的學生創(chuàng)造能發(fā)揮他們自身能力的`學習情境。

  就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fā)揮出來使他們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這樣他們就會感覺到他們也是在不停地進步才會"點燃起成為一個好人的火花。"讀完之后,我反省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呢,在不同的班級對不同的學生提著相同的問題,留著相同的作業(yè)考的是相同的試卷做錯之后,也不能及時個別交流。所以差生的存在就成了現(xiàn)實。學生不會聽不懂老師講的課程就會違反紀律,最終導致惡性循環(huán),教師每天被學生折騰的心浮氣躁筋疲力盡。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45

  暑假伊始在網(wǎng)上找到《給教師的建議》一書。起初只是隨便地瀏覽了一下,但就是這樣一看就我把給吸引住了,這讓我對現(xiàn)在我們的小學教學產(chǎn)生很大的感觸,蘇霍姆林斯基用他幾十年的經(jīng)驗給我們極大的啟發(fā),這使我不得不對從事多年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工作作重新的審視!印象中記得以前是叫做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經(jīng)典始終是經(jīng)典,以前零零散散的讀到一些,今日重新整理完整地閱讀一遍,又當是另一番不一樣的感觸。作為青年教師,讀讀這本書,是很有必要的,甚至可以說我們應該把它當作手邊書,工作之余時常翻翻,困惑的時候不妨再讀,或有新的理解和收獲。

  作為我們的教育對象,孩子們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差異的。一個暫時只能提5 桶水的孩子如果非要讓他像有的孩子一樣提20桶,那么他會累倒,設(shè)若能夠讓他循序漸進、逐漸增加一些份量,就會有好的效果,今天提5桶,明天試著提6桶,長此下去,相信20桶的目標也不是很難達到。同樣如此,孩子們的智力勞動也有著類似的規(guī)律性:在我們身邊,無論是在初中階段,還是進入了高中,在我們的班級里總會存在著這樣比同齡人“慢半拍”的學生;其他學生只需要花30分鐘能熟練掌握的問題,他們一般是要花費兩倍甚至數(shù)倍的時間,有時候效果還不一定好。我們常常聽到老師們會這樣抱怨:這孩子怎么就這么笨啊,看著也在學啊,為什么就是學不會?記得有人說過,我們對待牙牙學語的孩子時,總是不厭其煩地糾正他們說話的發(fā)音,即便他們錯了,我們也不會生氣,仍然耐心地再次糾正。不知道為什么等到孩子長大了,開始學知識了,我們倒失去了這樣的`耐心和寬容了?顯然,孩子在學習上的先后快慢正是蘇霍姆林斯基提到的他們在腦力勞動上所需要花費的力量各有不同。這樣的客觀事實,作為教育者的我們豈可視而不見?

  作為教師,我們有著許多人不會有的繁瑣、苦惱,我們平凡而簡單,然而我們也有著許多人不會有的幸福,我們精彩而充實。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精選37篇)04-29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體會03-21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2-16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范文03-27

有關(guān)教師讀書心得體會05-30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模板04-20

音樂教師讀書心得體會04-20

關(guān)于教師讀書心得體會04-20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體會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