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時間:2024-01-17 17:31:5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語文教案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語文教案5篇

語文教案 篇1

  【導學新概念】

  新教材強調培養(yǎng)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在學習本單元時,要注意實詞的積累,注意多義詞的辨析,尤其要重視對課文的熟讀背誦。

  學習本文,要在著重了解燭之武說退秦師的理由的同時,注意欣賞包括本文在內的《左傳》的文學價值。

  【教學設計ABC】

  設計A

  文言文的教學重在解決提高閱讀水平的問題,而較之現(xiàn)代文,我們更應該激發(fā)學生熱愛文言文的熱情。因為文言文在它出現(xiàn)的年代上,在它所要表達的與今人類似的思想感情上卻能用如此精美的語言形式,實屬難能可貴。于是宜有以下導言:

  同學們,如果說在社會發(fā)展的總趨勢之下,大凡事物總是現(xiàn)在的比過去的好的話,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在文化藝術的某些方面,有沒有與一般規(guī)律相反的情況呢?(這樣一來一往的問答,并不難引導學生想到西方文藝復興時期以羅馬為代表的雕塑,比如據(jù)說維娜斯女神的斷臂今人就無法設想能夠補得很好,以及中國古代的文言文似乎不是今人可以寫出當時那樣的水平的。然后接著說。)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本冊的第一篇文言文,看它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精美以至妙不可言呢!

  于是可讓大家聽本文的錄音帶或教師以較高的水平先把課文誦讀一遍。然后承接第二單元所學的“理清思路”理論,實際上也就是本課后面的練習題二,用課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問題,而實際上等于在熟讀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各段大意,即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說“秦、晉兩國為什么圍攻鄭國”的問題,第二自然段是說“鄭伯是怎樣說服燭之武”的問題,第三自然段是說“燭之武是怎樣說服秦伯退兵的”,第四自然段是說“晉文公為什么不愿向秦進攻的原因”。

  在上面問答練習的基礎上,可讓學生以多種形式誦讀,之后再讓他們在已經看過課本中注釋的情況下提一提文中還有哪些實詞的意義不清楚,還對哪些虛詞的用法或古漢語現(xiàn)象不理解。這其中由學生提也好,由老師問也好,宜將第一段中兩個“于”均解為“對于”之意,兩個“軍”字均為名詞活用為動詞的現(xiàn)象,當“駐扎”講。且“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兩句均為古漢語中所謂省略句,即均在“軍”字之后省掉一個介詞“在”,而就這一點,已能證明古今語言形式上的不同習慣,這對讓學生逐漸習慣看文言文是大有好處的。

  同理,在第二自然段中應讓學生弄清楚:“言于”當“告訴給”講;“若使”中的“使”當“讓”講;“臣之壯也”中的“之”是典型的結構助詞夾在主謂結構之間起“取消主謂獨立性”作用的例句;“也已”不僅注釋上有“已,同‘矣’”的字樣,關鍵是要解釋這種“語氣詞連用”的古漢語現(xiàn)象;從“今急而求子”中不難看出,根據(jù)上下文,“而”在此只能當副詞“才”講;至于“是”通常在古文中多當代詞“這”講,只是為了上下文意思的通順而把它整個譯作“這是”罷了;最后“然鄭亡”一句,和今意相對照,顯然是個被動句。

  第三自然段:“夜縋而出”里的“而”強調是起前對后修飾作用的,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地”;“若亡鄭”中“亡鄭”是“亡”的使動用法;“越國以鄙遠”一句的注釋中雖然說明了其中的“鄙”,“邊邑”是名詞活用為動詞的用法,而“遠”是形容詞活用為“遠地”的名詞用法,但整句意義的通俗理解應該是“越國以遠鄙”;“鄰之原,君之薄”中的兩個“之”直譯時,還是應當看作是起“取消主謂獨立性”作用的;“夫晉,何厭之有”中的“之”此時是起“動賓倒置”標志作用的,即意義上應看作“有何厭”;“既東封鄭”一句應強調就其直譯而言,“既”當“等到……以后”或“已經”之類意思講,“東”是古漢語中典型的名詞當狀語,譯作“向東”,“封”,名詞“疆界”,此處當動詞用,譯作“作疆界”,而“鄭”作為句子的'補語,也是以名詞當狀語的形式理解的,應譯作“以鄭”,于是整句的確切直譯應該是“等到向東以鄭國作了疆界以后”等。

  最后一段中則應該讓學生承認,看過書上的有關注解之后,剩下的就沒有什么可感到難解的地方了。

  上述程序之后即宜讓學生在反復誦讀課文的基礎上背誦全文,其中不乏用多種形式背誦。比如教師先領背、分段集中背等,因為字面意思過得較為徹底了,所以背誦起來就應該相對容易。同時在熟讀背誦的過程中,有意識地讓學生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表達反映在遣詞造句、語言組織上的精妙,比如可以對比同樣或類似意思表現(xiàn)在古今語言形式的不同上,應該承認文言文形式上的言簡意賅和音韻方面的朗朗上口等,而這些,也正是《左傳》等的文學價值。

  至于課后練習中關于多義詞辨析的題,應該說在上述教學全過程之后,難度是不大的。

  設計B

  與“設計A”相比,本設計在導語、教師的誦讀和按理清思路完成課后練習二前半個問題上的內容以及程序均可完全相同。只是在進行練習二后半個關于“背誦全文”的練習時,教師完全可以從此把全課講授的重點都放在這上面,即可以用“以背代講”的辦法來授課。也就是教師在學生理清課文思路并回答了課文段落大意的基礎上,教師一段一段地領背,當然在領背時,往往是先一句一句地,然后是一段一段地,在背的過程中教師以提問或自己講解的形式完成文中實詞的積累,至于古漢語語法可少涉及甚至可不涉及,即在學生預習過注釋的情況下,真正實踐“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的母語學習特色。

  至于在背誦中應該主要積累哪些實詞,那就基本以課前學習的提示和課后練習第一題的要求作為標準。

  在領背若干次之后即可讓學生先集體背誦,進而再可分小組,乃至單個人背誦等?傊,按照文言文每課平均三課時來分配,其中專門拿出一課時半來實現(xiàn)最終的全面(指課文的全部和全體同學兩方面說)背誦,應該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最后可用半課時左右的時間讓學生完成課后練習中關于“歸納多義詞義項”的題目,同時還可讓學生討論文言表述方面的精美和由此而對《左傳》的文學價值方面的看法。此時可靈活掌握,既可讓大家暢所欲言,又可簡單舉例點到為止,總之以課時為限。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要求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人、火、文、六”4個字。認識2個偏旁“”“”。

  2、了解“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

  二、教材說明

  本課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整幅畫面給人以山水相襯、鳥語花香的美感。課文以“畫”這個謎底為中心,抓住山水畫的形象特征展開描述。圖文對應,妙趣橫生。讀讀這首詩,使人仿佛看到了詩中所描繪的充滿勃勃生機和濃濃春意的畫面。

  教學的重點是練習朗讀,認字。教學的難點是了解詩句和畫的關系。三、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1、帶領學生到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去游覽,讓他們看看山、水、花、鳥,親身感受大自然的美。

  2、準備一幅山水畫。

  (二)認字、寫字

  1、認字

  學生在初讀課文時,要求他們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利用生字卡片,通過開火車讀的方式檢查字音是否讀準,注意容易讀錯的.字音,如“色”的聲母是平舌音,“聲”“春”的聲母是翹舌音,“近”“春”“人”的韻母是前鼻音,“聽”“聲”“驚”的韻母是后鼻音。如果有的學生讀錯,就指名學生當小老師幫助正音。

  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可能已認識了一些漢字,教師應盡量啟發(fā)學生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字形。如“元”加上“辶”是“遠”,“斤”加上“辶”是“近”,“不”加上“辶”是“還”!啊薄啊笔切聦W的偏旁,學生認識它以后,讓他們自己認記“春”“驚”的字形。此外,要指導學生比較區(qū)別“人、八、入”和“無、天”的音形義。

  2、寫字

  本課要求會寫的四個字,筆畫都比較簡單,可在學生對字形有了印象的基礎上,指導他們把字寫勻稱。“人”的第二筆從豎中線和橫中線交叉處偏左一點起筆!盎稹币笇W生掌握它的筆順,第四筆“捺”從豎中線和橫中線交叉處起筆。

  (三)詞句

  要讓學生借助拼音反復讀熟詩句,然后引導學生弄懂每行詩在字面上說的是什么意思,再結合看圖和啟發(fā)學生回憶郊游時看到的景物,讓學生思考:詩中說“山有色”,那么山會是什么顏色?流水會發(fā)出嘩嘩的聲音,為什么詩中卻說走近流水仍聽不到聲音?使學生弄清詩句說的是畫中的山和水。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己理解第三、四行詩句與畫上內容的關系,然后再讓學生把課文完整地讀一讀,說一說為什么這首謎語詩的謎底是畫。

  詩中有幾對反義詞,要指導學生通過比較,理解它們的意思。如“遠”和“近”意思相反,是比較來說的?梢耘e例說明,如“小明的家離學校遠,小英的家離學校近”,讓學生知道遠和近所表示的距離不一樣。

  (四)朗讀、背誦

  1、學生理解詩意后要反復朗讀。朗讀時要注意掌握好停頓和重音。

  遠看/山/有色,

  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

  朗讀的形式要多樣,可以自由讀,分組讀,指名讀,還可以教師引讀,如“遠看——,近聽——,春去——,人來——”。

  2、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指導他們根據(jù)板書“山、水、花、鳥”,回憶詩句的順序和內容,自己先小聲試背,再齊背,最后指名背。

  (五)實踐活動

  1、把“我會說”中六對反義詞做成頭飾,給學生戴在頭上,在“找朋友”音樂伴奏下跳舞,做找朋友的游戲。

  2、布置學生回家找謎語,課后開展謎語競猜活動。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誰說得多,猜得對,并說清楚是怎么猜出來的為優(yōu)勝。先以小組為單位,評出優(yōu)勝者,然后在全班比賽,評出優(yōu)勝小組。

  (六)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1—2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一)指導看圖

  先讓學生整體觀察圖畫,再由遠到近地觀察,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

  (二)理解詩句

  讓學生借助拼音讀熟詩句,然后啟發(fā)他們說說每行詩的意思。最后完整地讀一讀,說出這首謎語詩的謎底,并說說是怎么猜出來的。

  (三)創(chuàng)設情境

  指名一位學生扮演小詩人,先站在教室后,一邊看畫面上的山,一邊說“‘遠看山有色’,這山上一片翠綠,真美啊!”又走近圖畫,一邊聽一邊說“‘近聽水無聲’,畫上的流水一點聲音也沒有”。小詩人指著畫上的花說:“春天過去了,花還在盛開!彼肿鲒s鳥的動作,大家一齊說:“人來鳥不驚!

  (四)指導朗讀、背誦

  (五)復習鞏固字詞

  1、用生字詞卡片檢查字詞讀音。

  2、做反義詞找朋友的游戲。

  (六)指導寫字

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薄⒁龑瑢W探究、發(fā)現(xiàn)“加一加,減一減”的識字方法,體會發(fā)現(xiàn)的快樂,激發(fā)同學自主識字的興趣和愿望。

 。病⒃谧x詞語、背詩歌的過程中積累詞語。

 。、能以“六一”兒童節(jié)的慶;顒訛樵掝}進行口語交際,并在口語交際中做到講文明、有禮貌。

  4、通過展示課外識字情況,激發(fā)同學主動識字的興趣,培養(yǎng)同學自主識字的能力。

 。怠W習正確運用音序法查字典。

  【課前準備】

  1、收集在課外書上認識的字,準備在展示會上交流。

 。、準備過“六一”節(jié)的照片。

 。、生字卡片,小黑板,新華字典,慶!傲弧钡匿浵。

  第一課時

  〖我的發(fā)現(xiàn)

 。、出示三組字。自身讀一讀這些字,仔細觀察、比較,看看誰能發(fā)現(xiàn)這三組字各有什么特點。

 。、指名說三組字的規(guī)律:

  第一組:“減一筆”

  第二組:“加一筆”

  第三組:“加兩筆”。

 。、認讀生字,讀準字音。注意:

  “廠”翹舌,后鼻音

  “申”翹舌,前鼻音

  “甲”是三聲“jiǎ”。

 。、教師示范:同學試著創(chuàng)編兒歌,識記生字。例如:

  師:“廣”字頭上去一點,廠廠廠;

  生:“日”字中間下一豎,甲甲甲;

  “日”字中間有一豎,申申申。

  字形魔術:給“口”字加兩畫,能變化成……。

 。、練習給生字組詞。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開火車讀。

  〖日積月累

 。、我會讀:

 、 出示詞語小黑板,自讀詞語。

 、 接力讀,分小組讀,競賽讀。

 、 自由選詞說一句話。

 、 齊讀詞語。

 。、我會連:

 、 出示三組字和其拼音,自身練習讀字。

 、 指名認讀,并連線。

 、 同桌互讀,男女分組讀。

 。、讀讀背背:

 、 小黑板出示詩歌,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⑵ 詩歌告訴了我們什么?(祖國南北同一季節(jié)不同的景色)

 、 自由朗讀背誦。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怎么過“六一”兒童節(jié)

  一、讀題,明確要求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交際欲望,引導積極討論

  要求:勇敢發(fā)表自身的看法,舉止文明,態(tài)度自然,語言清楚明白。

 。薄(chuàng)設情境一:

 、 播放錄像,情境引入:

  (播放一段幼兒園小朋友慶“六一”活動的錄像)

  小朋友們在做什么?他們?yōu)槭裁催@么快樂?

 、 點撥啟發(fā),回憶過去:

  上幼兒園的時候,你是怎么過“六一”兒童節(jié)的?把你過得最高興的“六一”節(jié)的情況跟大伙交流交流。

  以“我是優(yōu)秀解說員”的方式進行。把過“六一”節(jié)的照片展示給大家看,并介紹當時的情景,讓大家分享快樂。其他同學對他的解說做出評價。評價要求:態(tài)度大方,語句完整,語言清楚明白。如達到要求,評為“優(yōu)秀解說員”。

  2、創(chuàng)設情境二:

  ⑴ 播放本校今年“六一”活動的錄像或投影片,向同學介紹大哥哥、大姐姐“六一”節(jié)活動的'內容。引導同學說說小學的第一個“六一”節(jié)準備怎樣度過。

  ⑵ 說說自身準備怎樣過小學階段的第一個“六一”節(jié),讓大家顧問顧問,看看設計方案行不行。再回家跟爸爸媽媽說一說。

  第三課時

  一、識字加油站

 。、讀題,明確要求:

  讀學習伙伴的話,了解題意。

 。病⒄故菊n外認識的字,與大家交流:

 、 實物投影顯示,當場點讀給大家聽。

  ⑵ 做“摘蘋果”游戲:

  出示小黑板,同學“摘蘋果”認讀漢字,并說說是從哪里知道的。

 、 “識字角”展示自身打印或剪貼出來的在課外認識的字,與同學交流。

 、 用認識的字組詞說話。

  二、比比誰最快

 。薄嵨镅菔,激發(fā)興趣:

  ⑴ 介紹字典。

  ⑵ 按順序背熟漢字拼音字母表,注意對應的大小寫字母,為音序查字做好準備。

 、 引導同學一步一步學習音序查字法。

 、 同學試查,先慢后快。

  2、老師總結音序查字法,提出注意事項:

 、 看清要查的音節(jié)第一個字母是什么,在字典的《音節(jié)表》里查到這個大寫字母。

 、 在查到的大寫字母下面找到音節(jié),再看它右邊標的頁數(shù)。這個數(shù)字就是這個音節(jié)在字典里的頁數(shù)。翻到指定的頁碼,查到音節(jié)以后,再按四聲的順序,找到所查字的音節(jié),就查到要查的字了。

 。场⒏傎惒樽值洌

 、 看誰先從字典里找到這幾頁:20、187、206、395。

 、 看誰先從字典里查出下面的字:寬、溪、往、解、準、樓。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歌,體會其形象化的語言。

  2、過程和方法:聯(lián)系生活實際及個人經歷,理解詩歌的主旨。

  3、情感和價值:樹立遠大理想,并為之奮斗。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歌,體會其形象化的語言。

  2、 理解詩歌的主旨。

  【教學方法】講授法、點撥法、演示法、談論法

  【教具】白板

  【教學過程】

  一、教師導航 激發(fā)學趣

  同學們,我們朗讀、研討和賞析了這首詩歌,掌握了詩歌的基本結構,理解了詩歌的主要內容,體會了詩歌的形象化語言,并深入地談了學習體會。理想猶如航標燈,它指引著我們的人生之旅。愿大家從小樹立崇高的理想,并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斗。我想,一個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個精神生活很充實的人,也一定是一個很高尚的人。

  二、自學互助 合作探究

  朗讀課文,自主完成。

 。1)第8節(jié),你能從現(xiàn)實生活或個人體驗中找出實例,說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絕處逢生”的含義嗎?什么是“大寫的人”?

  (2)第9節(jié),這一節(jié)與上一節(jié)有什么關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點?作用是什么?作者列舉“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義?

  (3)第10、11節(jié),這兩節(jié)詩歌在結構上是什么關系?在內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將“蛻”字改換成“變”字?為什么?

 。4)第12節(jié),這一節(jié)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它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交流展示 詮釋疑難

  四、梳理歸納 強化訓練

  語言運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詩節(jié),寫幾句話)

  教師示例:

  愛心是風,卷來濃密的云;

  愛心是云,化作及時的雨;

  愛心是雨,滋潤久旱的樹;

  愛心是樹,為你撐起綠陰。

  五、課堂檢測 評價反饋

  怎樣理解“理想既是一種獲得,又是一種犧牲”?

  “理想使不幸者絕處逢生,”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布置作業(yè)】

  舉行一次朗誦比賽,看誰讀得最好。

  【板書設計】

  真正的人

  崇高的人

  真正的人

  【教學反思】

  重視思想基礎準備。比如,上課之初,我要求學生談一下自己的認識:什么是理想?結果發(fā)現(xiàn),學生對理想的理解大都比較片面狹窄,F(xiàn)在通過師生交流,有了更加準確完整的認識。

  2、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導學案的指示閱讀、討論,做圈點批注,老師不做過多的講解,學生大部分時間自主活動獨立獲取知識,得到了鍛煉。

  3、注重課文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比如,課文最后一節(jié)的內容學生理解比較膚淺,老師及時補充那個時代的生活知識,并跟當下的社會環(huán)境進行比較,啟發(fā)學生想老一輩學習,樹立遠大理想,不懈奮斗。

  不足之處是,老師對導學案的使用不夠熟練,有時候以講解代替了學生的討論;學生對自主討論的課堂組織形式不熟悉,課堂教學進度推進很慢。

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分析

  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為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29課《呼風喚雨的世紀》,本課是第八組課文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文章的作者僅用短短的幾百字就清楚地介紹了20世紀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fā)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這是一篇科普說明文。教學這篇課文,我覺得本課的設計應該始終圍繞理解、品味、運用語言來進行,在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突顯語文學科的特點,在引領學生理解、品味、運用語言的同時,讓學生體驗20世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體會說明文的特點。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搜集信息,共同討論的能力,為了讓學生在已有的認知基礎上構建新知,課前我布置學生搜集閱讀了有關20世紀重大科技發(fā)明的資料,培養(yǎng)了學生課前參與的能力,體現(xiàn)了生活中學語文的大語文關。本課的重點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本課的第三、四自然段是學生習得語言、學習表達方法的好材料。教學時在運用視頻資料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及詞語辨析訓練,使學生對重點句子的理解水到渠成,輕松順暢,體驗也更加深刻,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呼風喚雨、洞察、依賴、奧秘、改觀、探索、聯(lián)系、哲學"等詞語。

  2、有感請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閱讀感受。

  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創(chuàng)造的奇跡及威力,感受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驚人速度,及給人類帶來得巨大變化,激發(fā)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1、本課教學的重點是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2、教學的難點是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四、教學過程

 。ㄒ唬R讀課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呼風喚雨的世紀,一同去感受絢麗多彩的生活吧。R讀課題:呼風喚雨的世紀)

  (二)直奔主題、總體感知課文

  師:通過讀書你了解到課文的哪句話與課題的意思相同呢?

  出示中心句:(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指名并齊讀中心句(理解呼風喚雨的意思)

  師評價過渡:那么在這篇文章中呼風喚雨的是誰呢?又是靠什么呼風喚雨的.呢?

  (三)指導精讀、積淀感悟

  1、學習第二自然段: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段: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這兩個問題告訴我們的?(設問)

 。2)師生對讀設問句(師問生答)

 。3)師:那么為什么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呢?用課文中的語言來告訴大家?

  出示重點句子,進行詞語的辨析

  句子:在20世紀一百年的時間里,人類利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獲得那么多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

  指名讀句子,初步理解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

  師過渡:同學們真會學習,那么20世紀人類都取得了哪些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呢,誰能從課文中找到答案?(第四段)

  2、學習第四自然段

 。1)指名回答、出示片段

 。2)為什么說這些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都是奇跡呢?(學生回答)

 。3)播放科技短片,進一步理解20世紀的奇跡般的科技成就和發(fā)明。

  畫面播放:(人類登月球、潛入深海、原子核等;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wǎng)以及民航飛機等)

 。4)出示課件:同學們,20世紀的科技發(fā)明還遠不止這些,老師將同學們搜集的關于20世紀科技方面的發(fā)現(xiàn)與發(fā)明的資料做成了課件,看完后你對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5)搭配課件詞語練習,進一步理解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圖在上,文字在下)

  指名讀短語

  師小結:20世紀出現(xiàn)了如此多的奇跡般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看完以后你對20世紀有一個怎樣的評價?(20世紀真是太偉大了,太了不起了。真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師過渡: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使得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

  出示句子:正是這些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

  A指名讀句子,說說“改觀”是什么意思?它和“改變”的意思有何不同?

  B齊讀句子,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師過渡:正是這些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那么上百萬年前的農耕社會又是什么樣子呢?

 、倌x課文:用“——”畫出描寫人類上百萬年歷史中生活狀態(tài)的語句

  ②出示句子: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

 、垭S即媒體出示———農耕社會圖

 、芤詧D為背景覆蓋文字: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那時沒有()沒有()沒有(),也沒有()!

  師:想象一下沒有()沒有()的生活該怎么過呀?

  師:一百多年前,人們的生活就是這樣的,讀出你的感受!

  師過渡:可盡管如此,人們還是渴望能夠擁有神奇魔力,那么人類是借助什么來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的?

  出示句子: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的神仙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指名讀句子

  師:你在哪里聽說過“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神話西游記)

  讓學生說說故事情節(jié),活躍氣氛。

  師:可是在20世紀以后,人類社會真的有了“千里眼、順風耳,你們想不想看一看啊?

  出示課件圖片:上下對比出圖片(千里眼——天文望遠鏡、順風耳———雷達、騰云駕霧——民航飛機)

  師過渡:因為有了這些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在20世紀短短的一百年中,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速度之快,變化之大足以令我們驚嘆,用文中的一句經典的古詩來表達你此時的感受好嗎?

  屏幕出示句子"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齊聲朗讀

  A理解詩句

  B師范讀:聽老師讀,同學們仔細品味,同學們細細品味其中的含義

  師過渡:科學在改變著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我們的祖先大概誰也沒有料到,在短短的一百年中,人類那么多幻想紛紛變成了現(xiàn)實,難怪作者發(fā)出這樣的感嘆:

  齊讀中心句:(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3、學習最后一段

  師過渡:1923年,英國數(shù)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說:“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八十年后,這段話依然適用。

  屏幕出示句子:1923年,英國數(shù)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說:“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卑耸旰,這段話依然適用。

 。1)指名讀句子

 。2)師:1923年,著名數(shù)學家、哲學家的這句話到八十年后的20xx年,這句話仍然適用,那么到今天、明天、后天乃至將來這句話是否依然適用?

  此時,就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一同來感受并暢想21世紀的美好明天吧!

  課件:播放科技短片(衛(wèi)星探測月球、太空出艙)

  (3)小組合作說話練習:看了短片后,展開你想象的翅膀,暢想21世紀的科技發(fā)展美景吧。ǹ梢允钱愊胩扉_)

 。4)匯報交流

  師總結:同學們,你們真聰明,你們真會想象,相信,在你們刻苦的努力下,這些想象一定會變成現(xiàn)實,我們堅信,21世紀更將是一個偉大的世紀,也更將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ㄋ模┯行Ь毩,擴展文本

  布置作業(yè):以小組為單位,要求每組成員共同合作,查找資料,然后選擇題目,完成一篇科學小短文。選擇題目如下,也可以自擬。

  五、教學媒體運用的說明

  1、上課伊始,播放畫面,教師隨畫面內容,一方面將學生引入文本,另一方面激發(fā)學生想了解科技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興趣。

  2、引導學生直奔主題,課件出示中心句,初步理解“呼風喚雨”這個重點詞語的意思。

  3、在指導精讀、積淀感悟的環(huán)節(jié)中,學習第二自然段。利用課件出示重點句子進行詞語辨析,進一步區(qū)分“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改變和改觀”兩組近義詞的意思和用法。

  4、課文的三、四自然段是學生習得語言、學習表達方法的好材料。本課的重點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利用課件中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引出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在學習第四自然段時播放科技短片,配樂課件展示了大量的關于20世紀科技方面的發(fā)現(xiàn)與發(fā)明的資料,讓學生了解20世紀的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進一步理解、品味語言,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媒體的使用,使20世紀的高科技發(fā)明一一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像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等畫面給了學生很直觀的視覺感受。

  5、在學習第四段的基礎上進行對比學習引出課文第三自然段,媒體出示農耕社會圖,運用課件進行排比句的品析及朗讀指導,運用課前搜集到的《西游記》中的“千里眼”“順風耳”的圖片與20世紀的天文望遠鏡、雷達等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明及發(fā)現(xiàn)的圖片進行對比學習,圖片的呈現(xiàn)使學生一目了然,深切地體會到了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6、在教學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時,利用課件出示重點句子,在運用視頻資料播放科技短片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使學生對重點句子的理解水到渠成,輕松順暢,體驗也更加深刻,媒體的使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運用多種媒體與語文課進行整合的過程中,媒體的使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學生在學習運用語言、積淀感悟的過程中深刻地體會到科學技術給人類的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運用媒體出示重點句子加以理解并隨機指導朗讀,突破了難點,受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07

【經典】語文教案11-03

關于語文的教案02-02

語文教案07-21

(精選)語文教案10-02

(精選)語文教案09-16

語文《趙州橋》教案12-05

(經典)語文教案07-30

語文教案[精選]08-24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