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實用的中班教案7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談話欣賞活動使幼兒自由想像、大膽繪畫.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新意識;
2.引導幼兒選擇適當?shù)姆椒、顏色表現(xiàn)星空。
3.培養(yǎng)幼兒審美情趣,激發(fā)幼兒對藝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梵高-《星空》
2.繪畫工具、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你見過美麗的`夜空吧?夜空中有什么?
教師:你見過的星星是什么樣的?
2.幼兒交流教師提出的問題。
。ㄓ行苄、望遠鏡、飛機星、機器星。)
二、欣賞名畫作品
1.欣賞梵高的《星空》
請幼兒談談自己的感受。
教師引導幼兒欣賞畫面中的形象,筆觸及色彩。
2.欣賞范畫
教師眼中的星空是五彩繽紛的,有菊花星、仙女星。
引導幼兒了解老師是如何表現(xiàn)星空的?如何把想像的星空用畫筆描繪出來。
三、幼兒創(chuàng)作與交流
1.教師引導幼兒相互交流想像中的星空分別是什么樣的?
2.幼兒繪畫,教師觀察,指導幼兒繪畫。
四、作品展示
展示幼兒的作品,師生共同欣賞評價。
活動結束。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兒歌《蟲蟲蟲蟲爬》簡單、有趣,每一幅圖畫聯(lián)結起來就像是一幅慢慢展開的分格漫畫,陸續(xù)出場的角色將兒歌內容一波一波地推進。采用了循環(huán)兒歌的形式,有很強的節(jié)奏感。每一句的末尾和下一句的開頭呼應,非常有利于幼兒進行預測。同時在知識經驗方面,還展現(xiàn)了不同動物的生活習性特征,用“爬、飛、跳、游”等動態(tài)詞描繪了小動物的活動方式。
針對同一教學內容,讓教師根據不同的年齡層次調整活動的設計,重新組織重、難點,這對于幼兒教師來說也是一次不同尋常的“經歷”。這一活動設計我們根據兒歌的節(jié)奏框架,在難度和重點方面進行了調整,使它更適合中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并根據語言學習領域里提倡的:“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币虼,將這個學習活動的目標定位在:
1.通過游戲和表演的形式,感知圖片的內容,體驗兒歌的韻律和節(jié)奏。
2.感受圖片分格線的格式,以此猜測兒歌的內容并學習仿編兒歌。
3.體驗參與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片、伴奏旋律、動物卡片
活動過程:
。ㄒ唬┞犚魳纺7滦游
老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很好聽的音樂,咦,我們一起聽聽這段音樂中可能藏了哪些小動物,這些小動物又是怎樣走路的?(老師提醒幼兒用節(jié)奏來念)帶領幼兒聽音樂模仿小動物的“爬、飛、跳、游”4種走路方式。
。ㄊ紫,創(chuàng)設情境,以一首聽上去輕松而且節(jié)奏感很強的旋律導入,并借助于問題:這段音樂中可能藏了哪些小動物,他們又是怎樣走路的,來調動幼兒最直接的經驗回憶。帶領幼兒模仿小動物,雖然這個環(huán)節(jié)比較簡單,但需要幼兒不斷適應新的動作模式,因此老師的示范、鼓勵等策略由而此介入:看,誰來了,它是怎樣走路的呀?等等,幫助幼兒初步感知了兒歌的節(jié)奏型,為后面的活動做了很好的經驗準備。)
(二)看圖學兒歌,了解分格線的格式
老師:“剛才你學了哪些小動物,它是怎樣走路的?”
老師:“我們還可以把這個好玩的游戲變成一首很有趣的兒歌呢?這首兒歌在哪兒呢?就藏在老師帶來的圖片里,我們一起來看看!
1、出示第一張圖片:
老師:“圖片上有誰?它在干什么?它爬到誰的家?”
。ㄟ@張圖片可以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蟲蟲蟲爬,爬到蝴蝶家!崩蠋煄ьI幼兒集體學說。)
2、出示第二張圖片:
“蝴蝶是怎樣走路的?它又會飛到誰的家呢?”
。ㄟ@張圖片也可以像第一張圖片一樣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誰來說說,請幼兒個別講述——“蝴蝶蝴蝶飛,飛到青蛙家。”)
。▽⒌谝环偷诙鶊D片放在一起講述因為這兩幅圖片的內容、畫面、句式有著許多相似之處。問題簡單明了,對幼兒來說,圖片兒歌的內容是簡單的,富有節(jié)奏的句式是有趣的。因此,這個環(huán)節(jié)我不斷地提醒幼兒將注意力集中在兒歌的句式節(jié)奏上。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幼兒也會初步感知到這種首尾呼應的句式。)
3.了解分格線的格式
。1)請幼兒比較第一、二張圖片:“這兩張圖片和我們平時看的圖片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你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小秘密嗎?”
(2)向幼兒介紹分格線。
老師:“這個分格線有什么用呢?”
小結:當我們把幾幅小圖片放在一起,用分格線隔開,我們就可以看出這些小動物在做這些事情的連續(xù)過程了。
。3)出示第三幅圖片:
老師:“這幅圖片上也有分格線,誰來用一句好聽的話把這幅圖片的內容像前兩幅圖片一樣說出來呢?”
——“青蛙青蛙跳,跳到小魚家!
。ㄟ@個環(huán)節(jié)重點是解決分格線這個難點。分格線對于幼兒來說知識性含量大,所以我把它放在第一個大環(huán)節(jié)中單獨解決掉,同時也是想讓幼兒帶著初步掌握的知識經驗潛移默化地在后面的環(huán)節(jié)中慢慢地消化理解。)
4.第四、五張圖片:
老師:“咦,小青蛙跳到小魚家,它找小魚干什么呢?”原來,青蛙要告訴小魚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們一起來看看。
老師:“在小魚的`身邊出現(xiàn)了什么呀?”———魚網要來網小魚了。
“小青蛙會對小魚說什么?”
“小魚會害怕嗎?”
“小魚小魚游,游到誰的家呢?魚網是它的家嗎?它的家又在哪兒?”
“小魚究竟有沒有被抓走?我們一起看看”
“小朋友在干什么?哦,小朋友跑呀跑,跑回了自己的家!
。ㄟ@兩張圖片的內容和前面圖片的內容相比略有不同,因此一系列的提問采用了遞進的形式讓幼兒在聯(lián)系自己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猜測、推斷。建構了有效的師生互動。)
5.完整地學說兒歌一遍。
老師:“我們一起來聽著好聽的音樂把兒歌完整地說一說!
。ㄐ蜗笊鷦拥膱D片配上韻味十足地旋律,能在瞬間調動起幼兒的視聽感官,培養(yǎng)了幼兒欣賞性的傾聽能力,促使幼兒在傾聽和欣賞畫面過程中油然而生一種愉悅感。給了后面創(chuàng)編活動帶來無限想象的空間。)
。ㄈ﹦(chuàng)編兒歌
1.集體創(chuàng)編。
老師:“在這首兒歌中講了4種小動物不同的走路方式,在一開始的游戲中我們已經知道了很多小動物的走路方式。咦,我們能不能把這些會爬的、會跳的、會走的小動物編進兒歌中,讓它變成一首會變化的兒歌。我們來試試,好嗎”
“好,我們先來看第一張圖片,除了毛毛蟲會爬,還有誰會爬?”
。ㄓ變赫f出小動物的名稱,老師相應地貼上圖片。)
幼兒一起把新創(chuàng)編出的兒歌說一說。
2.個別創(chuàng)編
老師:“大家想不想自己來試一試,老師給大家準備了許多圖片,大家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放在圖卡上來創(chuàng)編新的兒歌。
要求:
。1)新兒歌中幾種小動物走路方式要不一樣。
。2)貼圖片的時候,想一想,前一幅分格線后面的圖片應該和后一幅分格線前面的圖片怎么樣?你的新兒歌能不能連貫地講下去。
幼兒分別操作。
3. 幼兒展示自己的兒歌
(這個大環(huán)節(jié)應該是整個活動的高潮部分,由集體創(chuàng)編——小組展示幫助孩子更好地遷移作品經驗。這也是實現(xiàn)教育活動目標的一個重要手段。這種講述遷移更好地幫助幼兒把書本經驗轉化為實踐生活經驗。同伴之間的合作,創(chuàng)編出一個個有趣的兒歌。一個幼兒的表述,有啟發(fā)了其他幼兒的想象,開拓了思路,從而引發(fā)更多的新組合。)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借助物體來辨別前后、兩邊等方位。
2、在游戲中學習完整講述句子,學習方位詞:上下、前后、里外。
活動準備:
各種毛絨小動物或頭飾。
活動重點:
感知前后、兩邊等方位。
活動難點:
能完整的講述句子。
活動過程:
1、初步辨認以自身為中心的方位:
—“你的鼻子(耳朵、屁股)在哪里?”(在前面、在后面、在旁邊)
2、游戲—找方向:
—“你們做兔寶寶,我來做兔媽媽。我捏捏鼻子你們就到我的.前面來;我拍拍屁股你們就到我的后面來;我拉拉耳朵你們就到我身體的兩旁來。好,我們現(xiàn)在來試試吧!
教師邊拍屁股邊說:
—“快到我的后面來。”
依次:邊捏鼻子邊說:快到我的前面來。
邊拉耳朵邊說:快到我的旁邊來。
幼兒根據老師的指令行動。
教師轉身,改變方向,只拉耳朵不說話。
—“為什么還是拉耳朵,你們要變方向?”
師生共同小結:改變了方向,旁邊也跟著變了。
3、游戲—捉迷藏:
—“動物們在森林里玩捉迷藏游戲,讓我們趕快把它們找出來!”
請幼兒找出并說出小動物躲藏的準確位置。
分組游戲:請一半幼兒抱著動物們躲藏,另一半幼兒尋找并說出躲藏地。輪換進行游戲。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熊可愛的憨態(tài),能根據故事的情節(jié)積極參加討論活動。
2.知道樹蔭的位置是會變換的。
3.初步理解故事情節(jié),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復性特點。
4.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1.教具:小熊、大樹、小花、小狗、小鳥,會發(fā)光的太陽
2.幼兒在戶外活動觀察各種物體的影子,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影子會隨著太陽的移動而改變位置。
活動過程:
1.回憶對樹蔭的認識,引起幼兒對聽故事的興趣。
。1)提問:夏天到了,人們喜歡站在哪里?為什么?
。2)小結:夏天,小朋友喜歡在樹蔭下活動,因為樹蔭下涼快。有一只小熊也喜歡在樹蔭下休息,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聽一聽小熊和樹蔭的故事。
2.欣賞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1)教師講述故事。
(2)教師提問:故事中主要說的誰?說了一件有關小熊的什么事情?
3.再次欣賞故事,對故事內容加深理解,感受小熊的可愛、憨厚。
(1)教師邊操作教具邊放錄音,引導幼兒討論:你喜歡故事中的小熊嗎?為什么?
。2)根據幼兒講述的`情況適當提問,加以補充。
4.通過提問引發(fā)幼兒積極的為小熊的想辦法。
(1)再次欣賞故事后,提問:小熊最后被太陽燙醒了,太陽真的壞嗎?為什么?
。2)啟發(fā)思考:你能幫助小熊想個好辦法,讓他睡一個又香又涼快的覺?
5.引導幼兒給故事起名字。
建議:
1.在日常生活中玩“踩影子”的游戲。
2.散步活動中開展尋找各種“樹蔭”的游戲活動。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時間掐的很準,具體時間分配還不是很合理,導入活動采用了開場白式,太過直白,語言太羅嗦。
中間部分有三次層層深入理解的聽故事,第一邊講小朋友聽得很認真,問題互動氣氛也很好,到了第二第三次,倦怠情緒就又開始出現(xiàn)了。
中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大熊的儲藏室》是一本有趣的數(shù)學繪本,通過有趣的童話情景,巧妙地把幼兒階段的分類知識融人到繪本故事中。中班上學期的幼兒在已有感性經驗的基礎上,開始能對具體事物進行概括和分類,但概括分類的水平還很低,因此本次活動目標的制定、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以繪本情節(jié)為主線,以感知與操作體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力求通過活動讓幼兒能夠概括出食物的外部特征,根據物體的兩個特征進行分類,并感受分類的`重要性。發(fā)展數(shù)學思辨能力。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做做中,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嘗試概括食物的外部特征,學習按物體的兩個特征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教具:繪本故事PPT、日常物品分類PPT、顏色標記、大小標記。
學具:各種食物圖片、操作紙人手一份。
活動環(huán)節(jié)
一、談話導人
1.師:天氣漸漸涼了,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有只大熊肯尼準備了大量的食物要放到儲藏室里過冬。
2.請幼兒猜猜大熊會在儲藏室里放些什么食物。
二、播放畫面一至四:感知食物的外部特征
1.師提問:大熊都準備了哪些食物?(引導幼兒說一說什么樣子,什么顏色。)大熊準備的食物可真多啊!于是他準備把所有的食物都放進儲藏室里,可是儲藏室堆不下了,大熊決定整理一下。
2.師提問:要怎么整理呢!誰來幫大熊出出主意?小朋友想的辦法真不錯。
我們來看看大熊是怎么做的。大熊說:讓我來把所有的東西都分類放吧!
三、播放故事畫面五、六,概括顏色特征,認識顏色標記
1.師提問:大熊他怎么分的呢?是按什么分類的?(顏色)大熊把食物按顏色分成了幾種?(黃、紅、綠三種、
2.認識顏色標記:大熊按食物的顏色來分,可以用顏色標記來表示。如:香蕉、梨子、小魚干黃黃的。就用黃色標記來表示。
3.游戲“找錯誤”:大熊按顏色分,好像有一個錯了,誰來把錯誤找出來?大熊按照顏色分類?墒沁@個方法好像不太合適。儲藏室放不下。
四、播放故事畫面七、八:概括大小特征、認識大小標記
1.師提問:這回大熊又是按什么分類的?(大小)
2.認識大小標記:大熊按食物的大小來分,可以用大小標記來表示。
3.游戲“找錯誤”:這回大熊分對了嗎?請你把錯誤的找出來!大熊按大小分類,可是儲藏室的空間好像還是不夠!
五、操作活動:幫大熊按顏色、大小特征給食物分類
師:大熊按顏色分,按大小分,都遇到了困難,那我們來幫幫大熊吧!
1.交代要求:桌子上有許多大熊帶來的食物,請你把大熊的食物既按顏色又按大小來分一分。
3.示范操作(集體與個別),根據操作紙上的標記進行分類。
4.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提醒幼兒看清標記進行分類。
5.講評:展示幼兒操作結果。
六、繼續(xù)閱讀故事,了解二次分類的方法
師:小朋友真能干,根據食物的顏色、大小兩個特征幫大熊把食物進行分類,可是故事里的小猴子還有另一種方法來幫大熊分食物呢,你們想知道嗎’
1.閱讀故事后提問:小猴子用了什么方法?第一次是按什么分的?第二次呢?
2.小結:小猴子第一次是按食物的種類,第二次是按食物的大小來分的,這是一種二次分類法,我們以后會學到的。
七、觀看日常物品分類PPT,了解分類在生活中的運用
1.觀看PPT,師:運用分類的方法,使大熊的儲藏室看起來整整齊齊的,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地方要用到分類,我們一起來看看!
2.師總結:原來分類有這么大的用處,讓我們回到教室把圖書、玩具等物品分一分、理一理,讓班級看起來更整潔好嗎!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有節(jié)奏的朗誦兒歌,感受兒歌的韻律。
2、幼兒能用的不同形式表現(xiàn)兒歌,體驗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故事《小老鼠上燈臺》
2、小老鼠頭飾,小貓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引出課題)
1、教師:“嘰嘰嘰嘰,誰來了?”原來你是一只小老鼠。“哎呀、家里面好悶啊、我們整天藏在又黑又悶的地洞里,多難受呀!今天,不如趁大貓不在家,到洞外面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活動一下身體、走呀走、突然小老鼠聞到了香味(嗅嗅鼻子)、小老鼠四處的找、然后發(fā)現(xiàn)了桌子上有一盞燈。哇,燈油好香呀。小老鼠四處的看看,沒有貓的身影。小老鼠偷偷的飛快的爬上了燈臺、大口大口吃了起來,小老鼠吃飽了,想回家了,可是小老鼠吃的'太飽了,肚子鼓鼓的,爬不下來了,怎么辦呀?突然,“喵喵”小貓回家了、小老鼠嚇的、“嘰里咕嚕,從燈臺上滾了下來。
2、以提問形式,加深幼兒對兒歌內容的印象。
(1)請小朋友說說看,剛才老師表演的這個故事里有誰?(小老鼠、小貓)教師就出示小老鼠和小貓的圖片)
(2)真棒,那你們有沒有聽清楚小老鼠它在干什么呀?(引導幼兒說出:瞪著小眼睛,偷偷上燈臺)。
(3)最后,小老鼠是怎么下來的?(引導幼兒說出:滾下來)
二、完整欣賞動畫,帶領幼兒念兒歌
1、教師結合動畫完整念兒歌。
2、與幼兒已學的兒歌進行對比,逐句引導幼兒念兒歌。
三、用的不同形式表現(xiàn)兒歌
1、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兒歌;
用拍手、拍頭、拍肩、拍肚子,拍腿、跺腳等肢體動作逐句來表現(xiàn)兒歌。
2、引導幼兒練習動作表演兒歌。
老師說:“你們覺得兒歌中的小老鼠好不好玩啊?(好玩)那我們戴上自己的小老鼠頭飾來學學小老鼠好不好?”
(1)啟發(fā)幼兒來表演小老鼠是什么樣子的?(兩手食指在胸前相對做小老鼠走的動作。)
(2)啟發(fā)幼兒瞪著小眼睛的動作,(兩手在眼睛前打轉)
(2)啟發(fā)幼兒做一做上燈臺的動作。
(3)啟發(fā)幼兒學一學小老鼠偷油吃的樣子。
(4)引導幼兒做一做嘰里咕嚕滾下來的樣子。(教師提示幼兒將兩手放在胸前從上向下做繞拳動作,同時身體下蹲。)
四、游戲“貓來了”
幼兒理解游戲規(guī)則,學玩游戲,體驗游戲“貓來了”的緊張情緒和迅速跑回家的快樂情緒。
1、教師說明游戲規(guī)則
師:現(xiàn)在我先說明一下游戲規(guī)則,請小朋友們注意聽:先請二個小朋友來當老鼠,老師來當貓,老鼠要出來找吃的,但是要躲起來(可以躲在任何一個地方)結果被貓發(fā)現(xiàn),貓大叫一聲,然后跑回自己的家(回到自己的小板凳上)這樣貓就抓不到你們了。
2、教師扮演貓,幼兒扮演老鼠,根據規(guī)則進行練習
3、幼兒扮老鼠或“貓”一起表演。
五、結束語
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當小老鼠躲到外面去,貓去捉老鼠。
附兒歌:
小老鼠上燈臺
一只小老鼠,瞪著小眼睛。
偷偷上燈臺,為吃一口油。
喵喵喵,貓來了。
嘰里咕嚕滾下來。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大膽仿編詩歌。
活動準備:
兒歌動畫PPT、幼兒操作圖片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導入:“我喜歡的小動物”,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知道小朋友們很喜歡小動物,你喜歡什么動物?知道它有什么本領嗎?
二、 引導幼兒欣賞并理解詩歌。
1、 邊播放PPT邊朗誦兒歌,請幼兒欣賞。
2、 提問:你聽到誰來過了?它是怎么來的?做了什么?
3、 學習兒歌,完整的與幼兒一起朗誦詩歌。
4、 請個別幼兒分別朗誦自己喜歡的一句及完整朗誦兒歌。
三、 大膽想象,仿編兒歌。
1、 討論:猜猜還有誰回來呢?它怎么來的.?
教師與幼兒共同仿編兒歌。
播放(小兔子課件)這是誰?它會到什么地方?干什么?
2、 播放(大象圖),引導幼兒自己嘗試仿編。
3、 每人自選一張圖片,大膽仿編兒歌,教師指導。
4、 嘗試在集體面前朗誦自己編的兒歌。
附:詩歌《小動物本領大》
小青蛙,跳跳跳,跳到池塘捉害蟲,
小麻雀,飛飛飛,飛到樹上唱歌謠,
小魚兒,游游游,游到水里吹泡泡,
小白馬,跑跑跑,跑過小河運糧食。
小動物本領大,我們大家夸夸它。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中班教案03-01
中班的教案01-08
中班教案[經典]10-08
[經典]中班教案01-09
中班教案[精選]07-28
中班教案(經典)09-04
中班教案(經典)10-06
中班教案【經典】10-06
中班教案【精選】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