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教學反思

時間:2023-05-17 23:40:37 珩琦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教學反思(精選11篇)

  在辦理事務和工作生活中,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如何把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教學反思(精選11篇)

  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教學反思 篇1

  成功之處:

  將游戲活動貫穿其中是低段教學的重點

  1、讓孩子對數(shù)學學習產(chǎn)生了愉悅的情感體驗

  在教學時,我把復習舊知識融入游戲活動中,利用學生好奇心強的心理特點,通過富有兒童情趣的變魔術從口袋中依次變出四種立體圖形(正方體、長方體、圓柱、三棱柱)讓學生來猜猜它們都是那些數(shù)學朋友,猜對了我就用展示它們,再人人動手、動腦,通過摸,初步感受物體的面,一下子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學生的好奇心、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了,使學生輕松地進入了新課,同時對數(shù)學充滿了興趣,達到了復習舊知的目的。

  2、在活動中讓孩子學到了知識,培養(yǎng)了能力,發(fā)展了思維

  在探索階段(體,到,面的認識)我設計了找、畫、說、做、拼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學生通過找、描、分,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認識這幾種平面圖形并體會面在體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描一描,畫一畫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設計富有童趣而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激發(fā)了學生主動思考和創(chuàng)造的欲望。如:師:這些圖形的家都安在這些物體上,你能想辦法把他們從物體上搬下來嗎,單獨留在紙上嗎?孩子們積極開動腦筋想到了很多的`辦法,可以把立體圖形放在紙上,用鉛筆沿著立體圖形的邊畫出來。可以把物體用紙包住,然后使勁按他的邊,這樣就可以看到圖形了。在學生或自己、或合作在其他物體的面上尋找平面圖形時,他們用剛才找到的那幾種辦法很快就找到了,極易地體會到了面從體出,并讓孩子說說是從哪個圖形上面搬下來的,從而融化了教學難點。而且,在探究合作的過程中,觀察能力、動手實踐、語言表達、合作交流等能力都得到了鍛煉,體會到了解決問題方法和策略的多樣性。

  3、讓孩子體會數(shù)學就在生活中,感受數(shù)學美

  在學習了新知之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平面圖形,利用平面圖形組成漂亮的圖畫時,孩子們明顯很興奮,在最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還安排了讓孩子們用自己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出一個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有趣圖形他們都感受到了數(shù)學在生活中不僅很有用而且數(shù)學還很美!

  不足之處:

  1、教學常規(guī)管理方面有待提高,特別在學生對于學具的操作上,大部分孩子很聽話的按照老師的話去做了,還有一小部分的孩子總在擺弄自己的學具,等我講到下面的部分時,這部分孩子就沒有聽到,也就達不到好的學習效果,課堂效率也降低了。

  2、小組合作和全班交流中的引導不夠明確,使少部分學生在操作時無目地,教學設計時沒有充分的考慮到實際操作時,孩子們卻是截然不同的表現(xiàn),例如有的孩子在小組活動時僅僅是個旁觀者,而沒有真正的投入到活動交流中去。這也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注意關注每一個孩子,力求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和提高。

  3、多關注學困生的掌握情況,有些孩子在幼兒園時就已經(jīng)學會認識了這幾種圖形的特征,但對于學習較差的那部分孩子而言,掌握起來相對就要困難許多,由于學困生大部分也是學習習慣較差的孩子,所以對于他們的關注我還做的不夠。

  今后需要加強的地方

  1、加強孩子的常規(guī)訓練,例如在操作學具方面,能很好地鍛煉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讓孩子在這方面做到有收有放,該拿出來的時候就整齊快速的拿出,該收起來的時候就迅速的收好并擺在指定的位置。

  2、數(shù)學課堂教學,要給學生提供自我思考、自我探索、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實現(xiàn)的實踐機會和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在一種心理自由與心理安全的狀態(tài)下,自主的學習,大膽的創(chuàng)新,主動的發(fā)展。例如在用什么方法找出物體的面,讓學生小組合作解決問題,在展示學生的探索結果是不急于評價是很好的做法,讓學生自己評價,讓學生成為主體,老師是引導者。如果老師直接講授,學生可能比較難以理解,只有通過自己的探索,找出方法所在,這樣掌握的知識是比較扎實的。

  這節(jié)課我覺得教學的最大特點在于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數(shù)學;在活動中交流,建構數(shù)學;在活動中發(fā)展,創(chuàng)新。通過學生的這些反應,讓我真切地感受到,新課改下的數(shù)學教學一定要從孩子們出發(fā),勇于開拓、敢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設孩子們喜歡的各種實踐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增長知識,獲得各種能力。

  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教學反思 篇2

  一直任教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今年根據(jù)學校安排任教一年級的數(shù)學,知識很簡單,但是怎么教給一年級的小學生,說真的很難,處于幼兒園與小學銜接的階段,教學中抓住孩子的特點很重要。

  這次公開課,我講的是蘇教版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這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其實是在孩子已經(jīng)對所認識的長方形、正方形、圓等一些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所以本節(jié)課讓學生抓住立體圖形的主要特征很關鍵。一堂課下來,我覺得自己做的比較好的.方面是:

  第一、導入新課的設計,通過一個箱子,設置懸念,“猜猜老師今天帶來了什么好東西”立即把學生帶入到課堂中去;

  第二、課堂環(huán)節(jié)形式多樣,抓住重點反復強調,通過讓學生看積木、分積木、摸一摸研究積木自己總結四個物體的特征、并通過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抽物體歸類再次辨認,接著閉目回憶,然后有針對性的練習,以及最后通過猜謎語,觀看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建筑圖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很強,課堂效果整體比較好。

  當然,這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還是很多的,很感謝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聽課的李校長和老師們,在自己對一年級教學很困惑的時刻,給自己點亮了一盞明燈,感激每位老師的知無不言,讓自己受益良多,F(xiàn)將各位老師的寶貴建議總結如下:首先,對一年級的學生,在課堂簡述的時候,專業(yè)術語應盡量避免,應換成學生所能理解的,例如課堂中在詢問學生長方體的“特征”的時候,應換成長方體長什么樣?通俗易懂,孩子們才會更好的接受。第二,在講述長方體和正方體特征的時候應把握好度,學生對于物體面數(shù)的認識還很抽象,不能作為重點,了解就可以。第三,課堂鼓勵性語言太少,對于學生的回答沒有及時的點評,以簡單“很棒”“很好”的評語,過于膚淺。第四,在課堂環(huán)節(jié)的處理上大意,有趣的活動,但沒有收到好的效果,學生在抽到物體的時候,扎堆站到一塊兒,不能很好的進行物體的分類。最后,李校長給我們所有數(shù)學老師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建議就是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多用一些生活化的圖片走進課堂,讓孩子們學以致用,更能激發(fā)孩子們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教學是與智慧并存的,不管是低年級課還是高年級的課,每一節(jié)課都是值得深入鉆研的,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只要用心,相信在教學這條道路上會走的越來越好的,為自己加油吧!

  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教學反思 篇3

  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這一課的內(nèi)容是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等立體圖形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在描一描,畫一畫的基礎上體會從立體圖形中抽象出平面圖形的過程,并能夠正確指出物體的某一個面是什么圖形。

  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從情景圖中觀察,找出認識的立體圖形。再要求學生拿出學具盒中找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以及一個我們沒有接觸過的三棱柱,要求學生在紙上描出來,并給他們命名,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初步感知這些圖形的特征,然后讓學生說一說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見過這些圖形,并指出是物體的面,而不是這個物體是,在學生舉例的過程中不斷糾正,讓學生完整的描述,例如。數(shù)學書本的封面是正方形,時鐘的'表面是圓,黑板的面大致是長方形等等。接著讓學生在釘子板上圍一下新認識的幾位朋友,并追問可以圍出圓嗎?為什么?讓學生想一想為什么,說出這幾個圖形和圓的區(qū)別。接著,讓學生試著在方格紙上畫一畫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在畫的過程中進行適當?shù)闹笇,進一步明確這幾個圖形的特征。為之后進一步學習這些圖形奠定基礎。

  在本節(jié)課中,通過操作,探究,畫一畫,描一描等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的教學中,時間的把握還不夠到位,作業(yè)的練習沒有分層,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充分體現(xiàn)。

  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教學反思 篇4

  認識圖形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各種操作活動。一是通過動手操作復習學過的圖形,在學生動手的過程中回憶學過的知識,“從老朋友中來找新朋友”。二是動中擺圖形,這一過程讓學生通過擺小棒,對幾個圖形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對邊數(shù)命名圖形有更深的理解。通過這些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悟,在快樂的課堂氣氛中融入學習活動中,也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思考探究的能力。

  這部分對于學生來講并沒有很大的難度,許多學生在學前已基本認識了這些圖形,但對于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還很模糊。在做題時,要求他們把四邊形涂上顏色,他們把正方體也涂上了顏色。因此,在認識圖形的練習課上我很注意這點,要求學生看清題分清圖形。由于學生的年齡問題,有的時候學生在邊數(shù)多的圖形面前不是很自信,也怕他們在數(shù)邊的時候多數(shù)或少數(shù)導致錯誤,我在布置練習前教授了在學生做題方法中提煉的'一個好方法:

  比如一個這個圖形,我們事先不知道它是幾邊形,用個這好方法可以有準確又快,你想學嗎?學生積極性很高。方法介紹:為了不多數(shù)每條邊也為了不漏掉每條邊,每數(shù)一條邊的時候在它的邊上畫個小豎條,這樣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就不會犯重數(shù)或少數(shù)的錯誤了,也不會把圖形認錯了!

  這種方法學生很快用到了練習中,錯誤率大大減少。新方法掌握的都很快很好。

  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教學反思 篇5

  認識圖形這節(jié)課教學目標是學生通過辨認實物感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主要特征,知道這些形體的名稱,并能完整的表達出來,以及能夠辨認出不同的形體。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與生活中的知識聯(lián)系比較緊密,因此,我在教學中,認真遵守“數(shù)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這個宗旨。在上這節(jié)課之前,學生對于這些立體圖形已經(jīng)有了一些認識,因此我在教學的過程中,從實際生活出發(fā),我準備了生活中一些常見物體的包裝盒、玩具之類的物體,通過這些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通過引導學生觀察這些物體,使他們能大致概括出每種物體的.名稱,教師再加以總結。再讓學生動手操作,從學具盒中找出這幾種圖形,進一步通過摸一摸,感知每種圖形的特點,建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表象。最后通過列舉生活中常見的物體,有利于學生把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生活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

  本節(jié)課不足之處:這節(jié)課涉及到學生自己動手觀察、操作,所以會有一些好動的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光顧著玩學具盒中的東西,而教師沒有及時提醒,影響課堂進度,對于班級的紀律也要加以約束。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對于長方體的教學力度還不夠,因為長方體的形狀種類很多,讓學生完全掌握還有一定的困難,對于長方形的舉例較少,以至于在后面的練習中,對于很扁的、很長的一些長方體,學生不認識了。

  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教學反思 篇6

  周四我開了《認識圖形》公開課,通過各位老師的聽課,評課,我對我的教學有所反思。

  本課我以復習舊知,導入新課來喚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在操作活動中,初步體驗了立體和平面的轉換。

  本節(jié)課的設計中,我借助于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挖掘數(shù)學外在的情感因素,發(fā)揮情感魅力來感染學生,讓學生感到學習數(shù)學是很有趣的。這節(jié)課,我設計以“交朋友”為主線來串聯(lián)知識的教學活動,給學生一種親切感。學生學得有趣、活躍、自然,使全體學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

  我安排了大量的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獲取知識,教學中教師注重從感知入手,通過“看、摸、描“和討論、交流、認識平面圖形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到“面在體上”,獲得對圖形最直接的體驗。學生學習興趣深厚,同時在數(shù)學活動中讓學生親自動手量一量,長方形、正方形的四邊長來親自體驗感悟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區(qū)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分析、比較、概括的能力。

  這節(jié)課我也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

 。1)我的.教學語言不夠嚴謹,如圓柱的下面那個面應該叫“底面”

 。2)在將下一個要點時,要先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過來。

  (3)在有學生回答問題時,要提醒學生做一個傾聽者。

  (4)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回答。

 。5)評價學生的能力還要加強。

  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教學反思 篇7

  本單元要求學生認識四種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了解他們的名稱和特征,能正確區(qū)分和辨別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和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我設計的是一堂開放,活潑,更富挑戰(zhàn)性的課。我將學生分為11個學習小組,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將小叮當禮物盒中的物體進行分類,通過分一分,摸一摸,搭一搭等自主,活潑的游戲,讓學生動手操作,大膽嘗試,自主探索。反思自己的這一堂課:本節(jié)課教學我認為比較好的方面是:

  1、創(chuàng)設小叮當送禮盒的情境,較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2、教學設計思路清晰,分一分,摸一摸,搭一搭,循序漸進,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3、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體驗,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自主探究的空間。

  4、通過教師提供的大量實物(乒乓球、茶葉筒、牙膏盒等)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對要認識的圖形有了最直觀的感受。

  對于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變化永遠比計劃快,這堂課我認為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存在諸多不足之處:

  1、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時,要求不夠明確,不夠細致。有的學生沒聽清楚就操作。

  2、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隨意玩桌上的物品。

  3、教學時間把握不好,導致搭一搭沒時間做了。

  我覺得本堂課有以下幾方面需要改進:

  1、課前要加強小組合作的意識,不至于出現(xiàn)各玩各的局面。

  2、增強駕馭課堂及課堂應變的能力。

  3、合理安排教學時間。

  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教學反思 篇8

  今天我?guī)ьI學生學習了《圖形的認識》,這個是一個探究性的教學,首先讓學生準備了學具。在進行學習期間學生的學習效果不是很理想,學生沒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平面圖形什么是立體圖形,課堂紀律也不好,現(xiàn)在反思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效果,結論如下:

  1、課前準備不到位。課堂上很多學生沒有拿到學具,造成最佳學習時間拖延。以后學習用具提前準備充分,每人一份。

  2、探究環(huán)節(jié)設計不合理。有的環(huán)節(jié)應該嚴謹,層層遞進最終獲得想要得到的結果。以后科學嚴謹設計學習環(huán)節(jié)。

  3、趣味性不強。本節(jié)課沒看有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讓每個學生真正的去參入其中體驗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應該讓學個學生都真正參與并且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同時把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慢慢學會發(fā)散地思考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增加學生用數(shù)學的樂趣。

  4、課堂紀律較差。上課時學生好動、注意力不夠集中。學生的紀律性不強,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5、教師準備不充分。自己沒有做到備學生,個別問題沒有從學生的認知角度去提出。同時我在提問問題時我沒有做到關注每一個學生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高。

  6、給學生動手的機會不多,應該給學生提供充分動手實踐的機會,通過觀察、操作、發(fā)現(xiàn),用感觀來體驗不同立體圖形有不同的特點,加深對各立體圖形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做,用腦想的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合作與創(chuàng)新。

  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教學反思 篇9

  今天進行了認識圖形(二)例一的教學,在這節(jié)課上,我提前讓學生從家里帶來了茶葉罐、皮球、香皂盒、魔方等物品。

  教學空間一:想一想。以四人為一小組,觀察自己手中的立體圖形,想一想如果把它放在紙上,能畫出什么樣的圖形。這個教學空間的目的是訓練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動筆之前先動腦,以思導行!

  反思:學生以前對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平面圖形是有一定的知識基礎的,所以通過"觀察與猜想",學生基本都能對要畫的平面圖形有比較正確的認識。只是對球是否能畫出圓形有不同的意見。

  教學空間二:畫一畫。以四人為一小組,利用自己手中的立體圖形,在白紙上畫一畫平面圖形。

  反思:動手的活動是學生最喜歡的,通過畫一畫,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有了比較深入的認識。由于圓錐形的物品生活中不太常見,我給每組補充了一個圓錐的教具。通過實踐,學生發(fā)現(xiàn)圓柱和圓錐能畫出圓形,而球是畫不出來圓形的`。此外,利用長方形教具,我一抻拉,變成了平行四邊形。

  教學空間三:分一分。以四人為一小組,給小組內(nèi)畫出的幾個平面圖形分分類。通過分類,進一步認識各種圖形的特點。

  反思:為了讓學生正確的給圖形分類,這里我拓展了認識圖形的知識,和學生一起來發(fā)現(xiàn)不同圖形的不同特點。

  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教學反思 篇10

  在“認識圓柱”時,我首先安排學生觀察老師帶來的新朋友,提出問題“這個物體有什么特點?”引起學生思考,然后,引出“圓柱由兩個平平的圓面,和一個彎彎的曲面”,再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還見過哪些圓柱形的物體,至此,為了進一步讓學生感受圓柱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第一節(jié)課上課時,我是這樣發(fā)問:“我們生活中有這么多的圓柱形物體,你們能說說它的優(yōu)點嗎?”結果,沒人舉手,一個個雙眼茫然,迫于無奈,直接叫起一個同學,他只說出了“它們都是圓形”的特點。我立刻反思自己,這么簡單的問題為何卻沒人能答呢?問題是不是在我?是不是我的發(fā)問語言有問題?大概我的發(fā)問讓學生摸不住方向。因此,第二節(jié)課,上課時,我改變了我發(fā)問的問題:“我們生活中有這么多物體,它們都是圓柱形的,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如此一來,孩子們一個比一個說的`起勁,有的說它美觀,有的說它實用、方便,有的說它可以滾動等等。一節(jié)課下來,氣氛活躍,學生都積極主動。

  通過這兩節(jié)課,我的最大感受是:發(fā)問時必須注重問題有效性的設計,如果設計好了,會給教學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徒勞無功,甚至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效的發(fā)問應該是能引起學生主動學習的發(fā)問,有效的發(fā)問要具有一定的開放度,要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只有有效發(fā)問才能讓學生更積極有效地參與課堂,做課堂的真正主人!

  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教學反思 篇11

  《認識圖形》這節(jié)課堂教學是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初步認識,這節(jié)課的教學,要求學生能夠在實際情境中識別這些圖形,但不要求學生準確的表述這些圖形的特征。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基于學生在學習以前,對這些立體圖形已經(jīng)有了一些認識,所以在教學時我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讓學生通過觀察圖形,動手摸。通過教學活動,加深學生對圖形的認識。

  本節(jié)課的突出特征,主要是通過前置性作業(yè)的布置,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實物、動手分類、對各類圖形的特征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課上又通過小組合作、概括總結出四種立體圖形的名稱,使學生更進一步加深了對圖形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想象、動手操作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使學生初步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值得學習推廣的方面是:在上課時周老師用學生喜歡的小叮當引入以談話的形式不知不覺中進入所學內(nèi)容,設計的情境自然,有吸引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導入部分是順理成章。通過讓學生認識、觀察生活中經(jīng)常見到的物體動手操作等經(jīng)常見到的物體根據(jù)不同的形狀進行了分類。另外能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所分物體的不同概括出了球、圓柱、正方體、長方體的名稱,從現(xiàn)實的生活中引出數(shù)學內(nèi)容。通過教師提供的大量實物有了最直觀的感受,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了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通過小組合作、動手給物體分類、觀察分類后每種物體的特點,抽象概括出了每種立體的名稱。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04-12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04-22

教學反思:認識圖形04-28

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的教學反思(精選16篇)11-23

《認識物體和圖形》教學反思11-08

認識立體圖形教學反思04-11

《平面圖形的認識》教學反思05-02

《認識圖形》反思03-14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通用33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