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1
本周,我校開展了語文教研活動。我對老舍的《濟南的冬天》進行了第一課時的教學。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美文。學習這樣的美文,既能讓學生得到語文的滋養(yǎng),又可以得到審美的陶冶。所以,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讓學生讀美文,賞美文。
所謂“讀美文”,就是以讀貫穿教學的始終。如,讀課題,讓學生初步感知作者對濟南的深情;讀濟南的三大特點,讓學生從中真正感受到作者發(fā)出內心的:“濟南真得算個寶地”這樣的感嘆,同時學習老舍對“故鄉(xiāng)”的這種深情,并學會用這種深情去閱讀這篇文章;讀優(yōu)美的語句,讓學生品味語言美……
所謂“賞美文”,就是對文中的優(yōu)美語言進行賞析。作為“語言藝術大師”老舍,其語言的精煉、純凈是值得學生去探究的。同時,作為初一的學生,應該逐漸學習對語言的賞析。所以,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預設了多個句子,是學生能夠充分的發(fā)揮他們的學習能力,細細品味這些優(yōu)美的句子。如擬人句:“請閉上眼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很暖和安適的睡著;只等春風來把他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的品析;比喻句“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钡钠肺;重點字詞的品析——“鑲”(“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等。
但是,在整個教學中還是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和缺點。首先是對文本的研讀不夠到位。在對陽光朗照下的山和薄雪覆蓋下的山進行教學的時候,我覺得對幾個句子的賞析還是不到位的,如對“請閉上眼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很暖和安適的睡著;只等春風來把他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這句話的賞析。其實,老舍給讀者鋪設了一個很美的意境?墒牵覅s只是分析了“睡著”“喚醒”的擬人手法,而忽視了“閉上眼睛”這種優(yōu)美意境的感受。
其次是在這種美的學習中缺乏了美的享受。其一體現(xiàn)在板書上。我覺得板書的字太多了,白色的粉筆字使美文黯然失色。其二體現(xiàn)在對薄雪覆蓋下的山的教學上。在這塊知識點上,我特地注意了其中的色彩運用。白色、青色、銀色、藍色、彩色、粉色……給人的視覺感受已經(jīng)很美了。遠望這座薄雪覆蓋下的的山:看山上,它是白的,“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松的翠與雪的白相映生色;看山尖,它是銀的,“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雪相映生輝;看山坡,它是彩色的,“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是它的色;看山腰,它是粉色的,“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在傍晚雪光的渲染中微微泛紅:讓讀者以美的視覺享受?墒牵诮虒W中,我只注重了這些色彩的詞語,卻忽視了與整個文章的結合,不僅是文章的美失色,更讓語言失去了魅力。這一失誤,我覺得使得這堂課失去了美的陶冶
第三,是自身引導語的問題。在一年的教學中,我的引導語雖然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一些小問題上還是出現(xiàn)了一些缺陷。比如對薄雪覆蓋下的山解讀之后,我進行了一個小練筆。我說:“假如給你一座山,你會怎么寫!边@樣的引導語,我自己在課后也覺得很難想象。換個語言,也許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假如讓你寫你心中的山,你會如何去描繪呢?”所以,在引導語方面,我還需要不斷改進。另外,“兒”化音的朗讀做的不夠到位。自己雖然注意到了這一點,可是,學生在這方面沒有感受到。
以上是我在這次教學后的反思。我以為,語文教學是不斷發(fā)展的,更需要我不斷學習,加強自身的教學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2
《濟南的冬天》是老舍的散文名篇,篇幅短小,構思精巧,語言優(yōu)美。學習這樣的美文,既能讓學生得到語文的滋養(yǎng),又可得到審美的陶冶。文章先總寫了濟南冬天的溫晴的特點,再從山和水兩個方面分別寫濟南的冬天,思路清晰,安排有序。
因此,我在教學設計時,抓住濟南冬天的溫晴的特點,通過對山和水的描繪,來抒發(fā)老舍先生對濟南冬天的贊美之情。
我整體課堂的設計是兩個課時,由于之前學過了朱自清的《春》,學生大致掌握了寫景散文的學習方法,因此,我安排了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感受老舍先生對濟南的冬天的熱愛之情,運用自己在《春》這一課中學到的寫景的方法,自學這一課。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主要體現(xiàn)了教學的主體性原則,讓學生主動學習。
優(yōu)美散文的.學習如果沒有學生讀書,或學生讀書不充分,那么,即使教師講得精妙絕倫,學生也不會有多少收獲,更難有真切的體會。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還應是學語文的根本;谶@樣的認識,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反復朗讀課文,先是教師范讀學生朗讀整體感知,再是重點朗讀品味賞析,最后是集體朗讀深入體驗。在反復朗讀中學生既領略了濟南冬天的景色之美,也領略了老舍作品的語言之美。
在課堂討論中,我根據(jù)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了一些問題,如“濟南的總特點是什么?”“濟南總特點是從那些方面來表現(xiàn)的?”等等,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學生去深入探究作品的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然后讓他們自己選擇喜歡的景物、喜歡的語句段落來進行品味,給學生以較多的空間,更進一步激發(fā)了他們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當然,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由于經(jīng)驗不足,一些問題還是由老師越俎代庖地向學生進行了講授,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今后的教學中還應更多的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3
老舍的這篇散文,可謂是寫景的經(jīng)典之作。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美美地讀,發(fā)現(xiàn)其韻律美;讓學生細細地品,體味其語言美;讓學生靜靜地寫,模仿其寫景美。
我在教學這篇文章時,我擬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①飽含深情地誦讀課文,發(fā)現(xiàn)并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隗w會比喻、擬人手法的妙用,學習表現(xiàn)美的方法。
③仔細揣摩作者對平凡景物的獨特感受,寄予的深情。
通過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來達成目標,其分析如下:
1、在新課程大談合作的前提下,也注重學生的自學能力。“獨學抓特點”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通過分析“寶地”、“溫晴”、“奇跡”、“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這幾個詞,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從而讓學生明白對比的寫作手法。在教學中,因為這個題設計簡單,學生通過預習之后,無需討論,就能直接完成,占用時間不多,完成情況較好。
2、因材施教,分層設題。在“對學品美句”環(huán)節(jié)中,我為了做到因材施教,進行了分層設題,分別對ABC三個層次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求B層學生能在A1地帶領下,通過對學,能運用老師我教的賞析句子的方法,完成一兩個句子賞析;C層學生能在A2地帶領下,通過對學,能出一兩個句子賞析題給其他組;A層學生能針對C層出的句子賞析題,能即興進行賞析。學生在表達的時候有點緊張,特別是即興賞析的時候,表達的語言不夠凝練。同時因為每組對ABC三層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所以由于各組需要三層同學都舉手參與,以致于有幾組不敢積極參與其中。
3、難點突破,通過小組群學的方式來達成。通過“群學理方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發(fā)揮小組力量,來弄清在文章中的“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由于前面第二環(huán)節(jié)占用的時間過多,導致這部分過于倉促,學生討論不夠充分。
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讓我明白了兩點:
1、在以后的教學中,應給更多孩子展示和說話的機會。在以前的教學中,每個小組的發(fā)言人幾乎是固定的,導致許多學生沒有機會發(fā)言,也不能訓練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應該給這些孩子發(fā)言的機會。
2、在課堂教學引入之前,應該激發(fā)學生的激情。一節(jié)課的成敗在于學生的表現(xiàn),學生的表現(xiàn)完成在于教師的引導。在教學前,教師應該把學生帶入學習情境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確保一節(jié)語文課的成功。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4
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是一片寫景的散文,文章先總寫了濟南冬天的溫晴的特點,再從山和水兩個方面分別寫濟南的冬天,思路清晰,安排有序。
因此,我在教學設計時,抓住濟南冬天的溫晴的特點,通過對山和水的描繪,來抒發(fā)老舍先生對濟南冬天的贊美之情。之前學過了朱自清的《春》,學生大致掌握了寫景散文的學習方法,因此,我安排了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感受老舍先生對濟南的'冬天的熱愛之情,運用自己在《春》這一課中學到的寫景的方法,自學這一課,然后,做一個老師,在課堂上傳授給其他的同學。
我整體課堂的設計是兩個課時,第一個課時的安排是:美讀課文,整體感受老舍先生對濟南冬天的熱愛之情,理清文章的結構:總—分,然后是學生回憶在《春》中學習到的寫景散文的學習方法。自己選取2,3,4,三段中的最喜歡的一節(jié),寫一篇小教案。第二課時:講清楚講課的規(guī)則,開展“教師大比武”比賽,由學生點評,最后老師總評,總結這節(jié)課的得與失。
從教學設計上看,這節(jié)課的設計完全遵守了新課程的理念,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傳授給學生文章的學習方法,“授之以漁”,在小組合作的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探究性,最后,形成自己的研討成果,在課堂上和其他的同學進行交流,以便取他人所長,補比自己之短,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然而,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由于個人的課堂調控能力有限,沒能很好地進行課堂調控,以致于出現(xiàn)了一發(fā)難收的局面。氣氛之熱烈,效果之顯著,固然讓人欣喜,但個人的課堂調控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5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寫景散文,為了上這篇課文,我曾經(jīng)反復思考,但是到今天為止,仍然沒有個明確的結果,不知道該怎么樣才能讓學生喜歡,并且上好。
一班先上,開始我打出了一張圖片,下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家家泉水,戶戶垂楊”,讓學生猜猜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哪個城市,學生猜出是濟南,于是明確本課課題:《濟南的冬天》。然后按部就班的介紹作者及本文的寫作背景。接著回歸文本,學生朗讀課文,一遍結束后,我說,老舍滿懷深情的寫下了這篇文章,正是源于老舍對濟南的熱愛,下面請同學們有象老舍一樣懷著對濟南的熱愛把文章再讀一遍,于是學生又讀了一遍,兩遍結束后我說,請幾為同學把課文再朗讀一遍,一共三位同學把課文讀了一遍,三遍讀完后,我說,你喜歡濟南的冬天嗎?有同學說喜歡,有同學說不喜歡,對于反對的聲音我置之不理,然后我說請拿出筆記本,以“我喜歡濟南冬天的 ,因為 ”句式寫出你對濟南的印象,五分鐘后,我讓學生讀一讀自己寫的句子,有喜歡小山的,有喜歡日光的,有喜歡水的,基本上反映了他們對文本的理解和把握,闡述的原因用的基本也是從文本上摘錄的語句,自己的感受和加工較少,做了簡單的評價之后,進入了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我說:老舍是個語言大師,濟南的山水的在大師的筆下充滿了詩情畫意,因此本文的語言很值的我們欣賞品味,找出你喜歡的句子,并說說為什么?對于描寫優(yōu)美的.句子,學生基本能找出來,而且對于修辭的運用也基本能說出來,但不夠深刻和到位。一堂課在沉悶的氣氛中結束了,相比以前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我自認為這堂課特別失敗。
下課后我調整了自己的情緒,希望下一節(jié)課會有所改變。上課后,我照例介紹了作者及寫作背景,接著讓學生自己把課文讀了一遍,一遍結束后問學生:讀了本文后,你有什么要說的?有學生說,我特別佩服老舍,他把并不怎么樣的濟南的冬天的景色寫的這么美;有學生說,這篇文章的語言很美;有學生說,濟南的冬天的水很美……很多學生都說了自己讀完文章后的初步印象。聽得出來,學生是喜歡這篇文章的。我順勢就問,你們喜歡這篇文章嗎?大家都回答,喜歡。那么接下來我們能不能帶著喜歡的感情再去把課文讀一遍呢?于是所有的學生都放開嗓子又把課文讀了一遍,讀完后我問:你們在讀的時候,有沒有哪些句子和語段的語氣是特別處理過的,你是怎么讀的?短暫的平靜后,有學生舉手了,說:我覺的第一段應該用比較平緩的語氣來讀。你可以示范一下嗎?我問。他把第一段讀了一遍,讀的確實很到位,相信他已經(jīng)走進老舍的感情了。然后有學生說第二節(jié)應該用緩慢的語氣,輕輕的讀,于是他也示范讀了幾句,結果其他同學哈哈大笑,抓住這個契機,我說你們覺的他的理解對嗎?到底應該用什么語氣來讀?在大家的討論和幾位學生的示范朗讀后,同學們都明確了應該用愉快,溫馨的語氣去朗讀。又有學生說第三節(jié)應該用輕快的語氣來讀,于是他讀了一遍,讀出了歡喜和愉快的感情,理解的非常到位,同學們也表示認同,在確定了各自的朗讀基調后,我說,現(xiàn)在請大家用我們剛才探討過的語氣把課文再讀一遍好嗎?結果所有的學生都非常愉快的把課文再讀了一遍,最后我讓學生完成那個句式,并當堂展示,結果大部分學生闡述的理由除了引用了課文內容,同時還加進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比一班學生的理解要深入和透徹的多,下課鈴聲響了,還有很多同學躍躍欲試。一堂課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結束了,我和學生們都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比較這兩堂課的得失,我發(fā)現(xiàn)調動學生的興趣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第一堂課我沒有為調動學生的興趣做任何鋪墊和引導,所以學生可以說是很被動的把課文讀了三遍,在被動的情況下閱讀文本,得到的啟發(fā)和感受幾乎等于零,所以后面的環(huán)節(jié)完成的都不成功。而在第二堂課上我比較注重學生的感受,所以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設置都是在學生感受的基礎上隨機生成的,有了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的基礎,學生的興趣也就隨之而來,這堂課就是在學生的牽引下變成了一堂朗讀課,而朗讀的到位和成功,又促成了下個環(huán)節(jié)的成功,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行。而“花不開”和“柳成行”的關鍵就在于興趣這塊土壤。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6
老舍的這篇散文,可謂是寫景的經(jīng)典之作。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美美地讀,發(fā)現(xiàn)其韻律美;讓學生細細地品,體味其語言美;讓學生靜靜地寫,模仿其寫景美。
我在教學這篇文章時,我擬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①飽含深情地誦讀課文,發(fā)現(xiàn)并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隗w會比喻、擬人手法的妙用,學習表現(xiàn)美的方法。
、圩屑毚ψ髡邔ζ椒簿拔锏莫毺馗惺,寄予的深情。
通過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來達成目標,其分析如下:
一、在新課程大談合作的前提下,也注重學生的自學能力。
“獨學抓特點”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通過分析“寶地”、“溫晴”、“奇跡”、“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這幾個詞,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從而讓學生明白對比的寫作手法。在教學中,因為這個題設計簡單,學生通過預習之后,無需討論,就能直接完成,占用時間不多,完成情況較好。
二、因材施教,分層設題。
在“對學品美句”環(huán)節(jié)中,我為了做到因材施教,進行了分層設題,分別對ABC三個層次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求B層學生能在A1地帶領下,通過對學,能運用老師我教的賞析句子的方法,完成一兩個句子賞析;C層學生能在A2地帶領下,通過對學,能出一兩個句子賞析題給其他組;A層學生能針對C層出的句子賞析題,能即興進行賞析。因為是公開課,所以學生有點緊張,特別是即興賞析的時候,表達的語言不夠凝煉。同時因為每組對ABC三層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所以由于各組需要三層同學都舉手參與,以致于有點組不敢積極參與其中。
三、難點突破,通過小組群學的方式來達成。
通過“群學理方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發(fā)揮小組力量,來弄清在文章中的“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由于前面第二環(huán)節(jié)占用的時間過多,導致這部分過于倉促,學生討論不夠充分。
四、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讓我明白了兩點:
1、在以后的教學中,應給更多孩子展示和說話的機會。在以前的教學中,每個小組的發(fā)言人幾乎是固定的,導致許多學生沒有機會發(fā)言,也不能訓練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應該給這些孩子發(fā)言的機會。
2、在公開課教學引入之前,應該激發(fā)學生的激情。一節(jié)課的成敗在于學生的表現(xiàn),學生的表現(xiàn)完成在于教師的引導。在教學前,教師應該把學生帶入學習情境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確保公開課的成功。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7
閱讀教學主要以課文作為憑借,因此讀書是閱讀教學的最重要一環(huán)。如果沒有學生讀書,或學生讀書不充分,那么,即使教師講得精妙絕倫,學生也不會有多少收獲,更難有真切的體會。讀的過程是學生對文章感受、理解、吸收的過程,也是想象、加工、創(chuàng)造的過程。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反復朗讀課文,先是教師范讀學生朗讀整體感知,再是重點朗讀品味賞析,最后是集體朗讀深入體驗。在反復朗讀中學生既領略了濟南冬天的景色之美,也領略了老舍作品的語言之美。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來說,學生反復讀了,背誦了,自然對文章的主旨、內容、寫作技巧、價值等都會有一定的認識。
通過“讀”感知課文,這只是閱讀教學的第一層面,要進一步知其然,就需要質疑和釋疑了。在課堂討論中,我根據(jù)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了一些問題,如 “濟南的總特點是什么?”“濟南總特點是從那些方面來表現(xiàn)的?”等等,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學生去深入探究作品的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特別是在研讀賞析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沒有給學生過多的限制,而是讓他們自己選擇喜歡的景物、喜歡的語句段落來進行品味,給學生以較多的空間,更進一步激發(fā)了他們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討論中學生自己思考,互相答辯,主觀能動性得到了發(fā)揮。
在學生反復研讀課文,并對課文有了自己的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我又適時地予以引導,幫助學生總結出一些閱讀寫景抒情散文的方法和寫好此類文章的方法,這樣讓學生能舉一反三,學會對同類文章賞讀,學會觀察描寫景物,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整堂課下來,感覺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的'還算流暢,教學目標也基本落實了下來。但是在解決本文的難點——品味語言這點上,做的還不夠到位,在引導學生品位的時候沒有做好示范性的教學,學生品和教師引導的時候顯得有點散亂不夠集中。基于這個問題,我覺得自己平時缺少對學生語言品味的教學指導,因此,語文課也少了很多的語文味。于是,對于如何品味語言,如何讓語文課更有語文味,將是我今后教學中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8
這是一篇寫景散文,為了上這篇課文,我曾經(jīng)反復思考:怎么樣才能讓學生真正了解老舍先生對濟南的深厚感情,真正體會老舍先生的文章之美。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盡可能的讓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思考,互動交流,合作探究。整節(jié)課按照六步教學法“導入新課—明確任務—整體感知—重點研讀—拓展延伸——梳理總結”的思路,先是教師范讀學生朗讀整體感知,再是重點朗讀品味賞析,最后是集體朗讀深入體驗。在反復朗讀中學生既領略了濟南冬天的景色之美,也領略了老舍作品的語言之美。特別是在研讀賞析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沒有給學生過多的限制,而是讓他們自己選擇喜歡的景物、喜歡的語句段落來進行品味,給學生以較多的空間,更進一步激發(fā)了他們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討論中學生自己思考,互相答辯,個性得到了發(fā)揮。
整堂課下來,感覺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地還算流暢,教學目標也基本落實。但是在解決本文的難點——品味語言這點上,做的還不夠到位,在引導學生品味的.時候沒有做好示范性的教學,學生品味和教師引導的時候顯得有點散亂。對此我有了以下思考:
1、重朗讀。朗讀是學生進入課文的橋梁,語文課就是要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感受文章的語言美,進入文本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在讀中學習,在讀中感受語文的本色美。
2、重方法。在引導學生品味的時候,應做好示范型教學,并學會從哪些角度對句子進行品味,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9
經(jīng)過七年級語文教研組的討論決定,由我來講一堂公開課,于是,我選擇了《濟南的冬天》這篇文章。在七三班全體同學的配合下,這節(jié)公開課得以順利進行。
首先要感謝同事們對我的支持和幫助。由于我工作以來一直任教的是初中英語這一學科,這是第一次講語文公開課,所以雖然我進行了精心的準備,但還是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和不足。是前來聽課的同事們發(fā)現(xiàn)并指出了這些不足和缺點,我才能得以進步和提高。比如問題設置的梯度不夠,問題難易程度差距較大,不能很好地帶動學生學習。再比如對學生的關注度不夠,小組化學習進行的不充分,很多學生不能真正的融入課堂。這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要更多地向優(yōu)秀的同行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更好的為學生服務。
其次,我也要感謝我的學生。上課之前,同學們做了充分地預習。在課堂上學生們都在盡自己所能的配合老師,對于老師設置的問題積極思考,踴躍作答,課堂氣氛相當熱烈,當堂訓練完成的`很有效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做得相當好。
通過這次公開課,在改正和克服自身缺點、弱項的同時,我看到了自己與優(yōu)秀同行們的差距,這更激發(fā)了我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斷提高的斗志。我相信,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會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取得更大的教育成績,成為一名合格的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10
這節(jié)課我預定的教學任務當然是沒有完成,還有一個寫作探究環(huán)節(jié)因沒有時間而只好延遲到下一節(jié)課。但我覺得這節(jié)課還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因為在教學過程中本來就存在一個“預設與生成”的'問題。當課堂中出現(xiàn)有價值的資源時,要善加利用,允許臨時生成,按照課堂中當時的情況發(fā)展下去,而不是完全按照教師自己的教案一路宣講,將學生宥于預設的軌道。學生質疑探究的熱情被激發(fā)起來以后,如果教師因擔心過多地花費課堂時間而簡單強制地掐滅它們,無疑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當然也不可完全任由學生自由去發(fā)展,教師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要起好適時引導和調控作用。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11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詩意盎然的抒情散文,作者抓住了濟南冬天“溫情”的主要特征,描繪了陽光朗照下的山的 溫暖安適,薄雪覆蓋下的山的秀氣美麗的及綠萍浮動下的水的 清透空靈的景象,賦予了 濟南的山山水水以 感情 和 生命。文 章文質兼美,適合朗讀,因此本 課設計了齊 讀、自讀、小組讀、默讀等方 式,采用以讀帶講的教學方法。
從教學目標上看,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設置知識、能力、感情目標、循序漸進易于實施。從 教學流程上來看,用第一課時所學內容及本課將 學內容作溫故而知新,導入語言富有詩意和內涵,極具感召力。研讀賞析,問題設計由淺入深。
《濟南的冬天》給我們展示了四幅畫面:三幅山景圖和一幅水景圖。第一幅為我們展現(xiàn)的 是“小山搖籃圖”;第二幅為我們展現(xiàn)的是“雪霽晴巒圖”;第三幅為我們展 現(xiàn)的是“城外遠 山圖”;第四幅為我們展現(xiàn)的是“空靈水晶圖” 。作者通過這四幅優(yōu)美的圖畫,再讓我們通過優(yōu)美的語言的啟示,使優(yōu)美的感情與文中的景物 和語言之美獲得充分的交流,從中受到美的享受和熏 陶,得 到精 神愉悅。因此, 在教學過 程中,不僅僅 讓學生欣賞到畫面 美, 還要品味到語言美,感受到情感美,最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審美, 這才是語文教“ 美”的意義所在。
在本課教學中,沒有機械,繁瑣地逐一 分析四幅畫面,而是以薄雪覆蓋 下的下山圖為例,交給學生 方法,讓學生自己論述學習其他畫 面;并設計 了三幅山景圖之間的比較閱 讀,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 主觀 能動性,體現(xiàn)了新 課程標準以學生為主體的目 的,這里也體現(xiàn)了 教學過程中“活”的特點。
本課教學將品味鑒賞優(yōu)美的語言作為本課的學習重點。老舍的文章之所以吸引人,不是言語講 究 ,而是對所寫對象極為熟悉,并 有深切獨到的體會,它是帶著一般發(fā) 自內心的`真實的喜歡勁兒向人們述說的。 《濟南的冬天》一文,正表現(xiàn)出作者對濟南氣候的了解,對濟南景物的熟悉。“濟南人們在冬天 是面上含笑的”捕捉得十分準確,也十分生動。他寫山、寫水、寫雪、寫陽光、寫 各色人等舒適而又快活。他的心情正是這樣,他的喜悅融入了自然景物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感同身受”,用讀一讀、找一找、議一議、說一說的方式,讓學生對語言真切的 體會,體會字里行間蘊含的作者的喜愛之情。
在品讀鑒賞優(yōu)美的語言 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初次設計由學生 自己品 讀、鑒賞。本以為這樣設計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 性,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卻發(fā)現(xiàn)沒有預先考慮 到學生的語文水平,作為七年級 剛入校新生,學生還沒有自我學習的能力,沒有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 ,因此 在課堂中茫然無 所知。在第二次的教 學過程中,我采用教師引導、講解、分析、鑒賞的方 式,但發(fā)覺本來是課堂引導者的 我變成了課堂的主導者,學生沒有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因此,幾經(jīng)修改,由 教師引導、學生主導來品讀、鑒賞這篇文章的語言。
拓展延伸部分,安排欣賞美景,借鑒本文寫作方法,當堂作文的練習,注重鍛煉 學生抓住景物特征 描寫 的想象能力和寫作能力,用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啟迪教育對學生進行思想熏陶 。
語文教學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養(yǎng)成學 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本課安排學生課前摘抄描繪 冬天景色的優(yōu)美語段,就是啟 發(fā)學生多讀書,養(yǎng) 成積累詞句的學習 習慣,為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而齊讀、自讀、小組讀、默讀等多種、多次朗讀的設想,則是對語 文學習 的延展, 深化語文學習成果。無論是 課堂寫作訓練還是課前資料積累,其最后的目的都是為了 讓學生牢牢掌 握住學習語文的方法,教“實” 不是讓學生牢牢記住書本上的知識,而是讓學生牢牢掌握學習的方法,這才是教“ 實”的目的及意義所在。
最后,不足之處也是明顯的:(1)由于目前網(wǎng)絡的限 制,教師制作的課件過于單調、枯燥, 缺少與本文相關的圖片、資料的展示;(2)對于學生 的發(fā)言,缺少 適當?shù)募钚栽u價。把課文教“美”, 教“ 活”,教“實”,這才是《濟南的冬天》一文的教育價值。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12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散文,也是教材中非常經(jīng)典的一篇文章。但對于我這個“新手”來說,很難。首先是難在文章整體的把握,其次是感情的抒發(fā)與景物的交融,再次是寫作手法的探討與借鑒。在上這篇課文之前,我一直在想這樣兩個問題:怎么樣才能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這篇文章的美,知道這篇文章到底好在哪里;如何通過品讀這篇文章對學生的作文有所幫助,讓他們從中受到一些寫景抒情的啟發(fā),如何真正把讀和寫結合起來。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學習了余映潮老師的教學方法,從教會學生如何去讀一篇文章出發(fā),先整體,再局部,再精段。設計了三個主要的問題,通過三個層次的品析,使學生初步認識了文章賞析的一些方法和角度,訓練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與方法的結合對文章的精彩句、段的賞析。并在課堂上要求他們寫下一點賞析的文字。盡可能的讓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思考,并即時將自己的思考落實于筆端,希望可以通過這種訓練縮短學生的思維活動和真實的寫作之間的距離。再有就是強調這種文章閱讀的方法,首先使他們有這樣一個意識:“喔,文章原來可以這樣讀”,在未來的學習中,我會進一步訓練他們用這種方法閱讀課文以及補充的選文,希望能使他們得到一把閱讀美文的鑰匙。
整堂課下來,感覺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地還算流暢,教學目標也基本落實。但是我的問題在于課堂的組織上——在品析的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的品味和教師引導的時候得有點亂了,沒有將其他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有的學生趁機開小差了,課堂的秩序不好,學生的.學習效果自然也不理想了。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深深覺得,作為一名新老師,對課堂的把握是最難的部分。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必須要在這方面多花功夫了。
目前我有這樣的思考:
1、重方法。在引導學生品味的時候,應做好示范型教學,并學會從哪些角度對句子進行品味,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
2、試著用情緒去調動學生。這很難,但如果做到了必定效果很好。用強制的方式只能使學生被動接受,要是能夠明白他們的想法,去引導他們,讓他們積極主動得聽課、思考,不搗亂,不游神就好了。但目前我只是能意識到這一點,卻做不到。
這一個月又要結束了,深深感到時間過得飛快,不免有一種“日暮途遠”的感覺,于是告誡自己,“一定要再勤快一點兒!”雖然存在的許多的不足,但我會繼續(xù)努力,多鉆研多學習,不斷提高自己。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13
老舍的這篇散文,可謂是寫景的經(jīng)典之作。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美美地讀,發(fā)現(xiàn)其韻律美;讓學生細細地品,體味其語言美;讓學生靜靜地寫,模仿其寫景美。
我在教學這篇文章時,我擬定了如下教學目標:①飽含深情地誦讀課文,發(fā)現(xiàn)并體味濟南的冬之美。②體會比喻、擬人手法的妙用,學習表現(xiàn)美的方法。③仔細揣摩作者對平凡景物的獨特感受,寄予的深情。
通過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來達成目標,其分析如下:
1、在新課程大談合作的.前提下,也注重學生的自學能力。“獨學抓特點”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通過分析“寶地”、“溫晴”、“奇跡”、“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這幾個詞,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從而讓學生明白對比的寫作手法。在教學中,因為這個題設計簡 單,學生通過預習之后,無需討論,就能直接完成,占用時間不多,完成情況較好。
2、因材施教,分層設題。在“對學品美句”環(huán)節(jié)中,我為了做到因材施教,進行了分層設題,分別對ABC三個層次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求B層學生能在A1地帶領下,通過對學,能運用老師我教的賞析句子的方法,完成一兩個句子賞析;C層學生能在A2地帶領下,通過對學,能出一兩個句子賞析題給其他組;A層學生能針對C層出的句子賞析題,能即興進行賞析。因為是公開課,所以學生有點緊張,特別是即興賞析的時候,表達的語言不夠凝煉。同時因為每組對ABC三層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所以由于各組需要三層同學都舉手參與,以致于有點組不敢積極參與其中。
3、難點突破,通過小組群學的方式來達成。通過“群學理方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發(fā)揮小組力量,來弄清在文章中的“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由于前面第二環(huán)節(jié)占用的時間過多,導致這部分過于倉促,學生討論不夠充分。
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讓我明白了兩點:
1、在以后的教學中,應給更多孩子展示和說話的機會。在以前的教學中,每個小組的發(fā)言人幾乎是固定的,導致許多學生沒有機會發(fā)言,也不能訓練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應該給這些孩子發(fā)言的機會。
2、在公開課教學引入之前,應該激發(fā)學生的激情。一節(jié)課的成敗在于學生的表現(xiàn),學生的表現(xiàn)完成在于教師的引導。在教學前,教師應該把學生帶入學習情境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確保公開課的成功。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14
基本信息 | |||
課題 |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與反思 | ||
教材分析 | |||
本文是老舍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所寫的一篇情辭并茂的寫景散文。文章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冬天的濟南氣候溫和、度冬如春、美麗如畫的景色,抒發(fā)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全文思路清晰,安排有序。先總提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再從濟南的山、水兩方面寫出濟南冬天的這一特點,最后以一句簡明有力而耐人尋味的話結束全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優(yōu)美的意境中,表達出作者贊美的真情。 | |||
學情分析 | |||
七年級的學生對于一些問題已有自己的看法,但對文章的內容沒有具備概括和分析能力。雖能初步把握文章內容,但對散文的學習方法尚不熟悉。初一學生抒情感悟較低,但剛剛學了朱自清的《春》,學生隊抓住特征有層次的進行景物描寫以及情景交融這種學法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本課中將對學生作進一步的引導,加深他們對寫景散文寫法的指導。因此,注重課前指導,課堂引導,課后訓練。 | |||
教學目標 | |||
1.知識技能目標: ①通過文章閱讀學生能理解和運用“響晴、溫情、設若、空靈、澄清、清亮”等詞語 、趯W生能在閱讀中積累文中優(yōu)秀語句 2.能力方法目標: ①在反復閱讀過程中能理解分析文中描繪濟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寫中情與景的融合。 ②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自覺培養(yǎng)自讀寫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目標: 通過閱讀教學,學生能體會作者對濟南,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思想感情 | |||
教學重點和難點 | |||
學習重點: 體會濟南冬天與老舍情感的緊密結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難點: 欣賞并學習本文的寫作手法和語言特色。 | |||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很清楚地再現(xiàn)。) | |||
教學環(huán)節(jié) | 教師活動 | 預設學生行為 | 設計意圖 |
一、新課導入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簡介作者并解題 四、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五、體味美 六、探究美 七、作業(yè)布置 | 春游芳草地, 夏賞綠荷池。 秋飲黃花酒, 冬吟白雪詩。 一年四季都有許多美景 ,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 同學們,北國的寒冬多是朔風怒號、冰封雪飄;江南的冬天溫柔可人,那么地處中原的濟南呢?它有一番怎么別致的性格呢?老舍在《濟南的秋天》里曾這樣說過:“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賜給西湖,秋和冬全賜給了濟南!苯裉欤妥屛覀円黄鹱哌M《濟南的冬天》去見證老舍先生的評判。 1.了解濟南冬天的景物特點; 1.看課文解釋①后補充:老舍的主要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話劇《茶館》等,寫該文時,作者就在山東濟南任教。 2.解題 1.聽課文朗讀,學生邊讀邊圈點,感受課文:題目限制了地方和時令,濟南的冬天有 什么可寫的呢?先看課文,把有關描寫濟南冬天的詞句劃出來。 2.師生互動,評點第一段 濟南的冬天有哪些特點?第一段是通過什么方法來寫出濟南冬天的特點的? b.文中哪一個詞寫出了濟南的冬天獨具一格的風貌? 【補充:統(tǒng)觀全文可以看出“溫晴”“寶地”兩詞是貫穿全文的主線,“溫晴”偏重特點,“寶地”偏重感覺】 3.你能看出老舍帶著我們欣賞了冬天濟南的幾幅美景,能用精練的詞句給每一幅圖擬一個名稱嗎? 1、 2、 3、 4、 選擇你喜歡的段落朗讀,并說說這段主要寫了什么景物,你感受到了怎樣的特點? 推薦一句你認為寫的好的句子,說出推薦的理由。 例:山上的矮松越發(fā)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 這句話含有兩個比喻,一是將樹尖的雪比作“白花”; 二是將樹尖頂雪的矮松比作“日本看護婦”。比喻貼切得表現(xiàn)了雪后樹的秀美。 例: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句中用“曬”“睡”“醒”形象地突出了小村莊舒適、溫暖的環(huán)境。 想一想,為何老舍先生這些文學大師們能描繪出如此精彩的畫面,他的語言能如此優(yōu)美?我們寫景時要向他學習什么呢? 啟示 細致觀察 角度多樣 情景交融 運用修辭手法 | 學生回答春夏秋冬的可能都有,教師要有意識引導。 讓學生感受一下北國的冬天那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情形,然后讓學生猜想一下濟南的冬天該有什么特殊呢? 學生默記 閱讀注解① 小說《駱駝祥子》,話劇《茶館》等 聽讀全文,同時把有關描寫濟南冬天的詞句劃出來 整體感知,理清思路,邊讀邊圈點,感受課文 閱讀第一段,找出特點及方法:“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和北平、倫敦、熱帶對比,贊美濟南的冬天” “溫晴” 閱讀感知,學生擬題 小山搖籃圖 薄雪覆蓋圖 城外遠山圖 空靈水晶圖 閱讀尋找自己喜歡的描寫語段,并簡述理由 主要技巧是運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 動詞的使用,如: 樹尖用“頂”,山尖用“鑲”,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幾個字各得其所 采用多角度(視、嗅、味、觸)描寫手法,恰當運用修辭在課堂練習本上寫一段景物描寫。 | 設疑引入,激發(fā)興趣 讓學生在學習本文是有一個總體方向 補充文學常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帶著問題去聽、讀課文,可增強學生閱讀使得目的性 師生互動,展開探究,感受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概括 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概括取題能力 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高對于祖國文字的理解能力,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字詞 將寫景特點這一知識點隨課文教學加以強調 |
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 | |||
濟 南 的 冬 天 老 舍 無風聲 小山搖籃圖 溫 山 雪霽初睛圖 無重霧 溫 晴 水 空靈水晶圖 綠 無毒日 藍 | |||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 |||
學生行為評價方案 1、看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否被激起,能積極地以多種感觀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精神振奮,有強烈的求知欲望。 2、看學生的參與狀態(tài),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中的數(shù)量、廣度和深度是衡量主體地位發(fā)揮的主要標志,學生要全員參與,有效參與。 3、看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否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是否由個體學習到主動合作學習;是否由接受性學習變?yōu)樘骄啃詫W習。 4、看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上的表現(xiàn)。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是否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積極解決問題,是否敢于質疑,善于合作、主動探究并有實效,是否圍繞某一問題彼此間能交流、討論、傾聽,提出有效建議。 5、看學生學習的體驗與收獲。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90%以上的學生能夠相互交流知識、交流、體會,交流情感由自悟——覺悟——感悟——醒悟,在獲取豐富知識的同時形成了一定的學習能力。 附: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表 | |||
教學反思 | |||
《濟南的冬天》是老舍的散文名篇,篇幅短小,構思精巧,語言優(yōu)美。學習這樣的美文,既能讓學生得到語文的滋養(yǎng),又可得到審美的陶冶。 |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15
上完這節(jié)課后我得到了兩點經(jīng)驗:
一、小組如何合作
現(xiàn)在我們的課堂座位的形式與傳統(tǒng)的課堂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這樣做的初衷是為了便于小組合作交流,如何讓小組合作取得有法、有序、有效,就要求我們在這方面做點探究,因而我把本學期的微型課題就確定為《“三環(huán)節(jié)、雙點式”語文課堂有效小組合作的探究》。
1、小組分工
小組合作前要做好分工,即要有組織人(一般是組長)、中心發(fā)言人、記錄人、確定展示人。這也是借鑒何炳章先生的做法。我把課文分成六個板塊,即作者簡介和生字生詞、陽光朗照下小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遠山、評析濟南的水、優(yōu)美語句賞析,各小組承包一個板塊進行預習、展示。
2、合作時機
我們經(jīng)?梢钥吹胶芏喙_課,老師給學生3-5分鐘時間討論,場面熱熱鬧鬧,實質流于形式,學生的討論合作應該建立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然后才有合作。
3、如何合作
應該說,小組合作應該貫穿于整個三個環(huán)節(jié),但我個人認為,預習環(huán)節(jié)尤其離不了小組合作。我在與預習是讓每個小組各承包一個板塊內容,先讓學生自主預習,然后組內交流,由組長組織,預習最充分的.同學作為組內中心發(fā)言人,其他同學進行補充,由專人加以記錄,然后確立本組的展示人。從實際效果看比較理想,但過程需要耐心指導。
二、展示環(huán)節(jié)如何不流于形式
以前我們在展示環(huán)節(jié),只是單純的展示本組的預習成果一下子就把成果告訴了全班同學,其他同學沒有思考的過程,難以深入理解。因而,我讓每組展示的時候應以問題引領,展示的同學盡量能夠模仿老師上課的做法,帶領大家學習。這樣,展示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能力。葉圣陶老先生說,教是為了達到不教,我們也喊了很長時間: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這就是要給他落到實處。
事實證明,學生的老師當?shù)眠是像模像樣的,葛藝勛同學就如何設計臺詞回家想了一晚上,第二天還在跟馮老師說,汪貴旗同學展示的認真負責,唐逸、王雅嫻、孫偉等同學的展示也可圈可點。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在展示時爭相質疑互動,小組展示不夠充分的地方或難以回答質疑的地方,我給以了適時的“點撥”,如對于濟南的冬天為什么是“溫晴”的,這一特點如何貫穿全文始終的,學生難以找出規(guī)律,其實這牽涉到散文的特點,即“形散而神不散”,我給了學生以點撥,對于小組的展示,我和同學進行了恰當?shù)摹包c評”。
課后我跟他們說,你們的展示比我初當老師的時候還成功。
一點不足:
讓每組承包一個板塊,同學們大多致關注本組的板塊內容,對其他足的內容較少關注,因而影響了整篇文章的學習,上完后我在第二節(jié)課予以了糾正,規(guī)定以后預習,每個板塊大家都要預習,在此基礎上各組在進行承包預習、展示。這一點組內老師在評課時也給與了指出。
總之,課改就需要我們不斷動腦筋去探究,隨時加以總結。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在課改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反思]《春》教學反思10-03
[教學反思]《背影》教學反思10-03
[教學反思]《凡卡》教學反思10-03
[教學反思]《撈鐵!方虒W反思10-03
[教學反思]《美猴王》教學反思10-03
游濟南作文08-19
教學反思10-02
[教學反思]《行道樹》教學反思10-03
[教學反思]辯論賽教學反思10-03
[教學反思]《小巷深處》的反思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