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南旅游實習報告

時間:2024-09-26 08:18:00 實習報告 我要投稿

洛陽城南旅游實習報告

這次人文考察的第二站是十三朝古都洛陽,三千多年的歷史積淀吸引著我們一群向往著感受她厚重文化的的莘莘學子,一睹這自古以來,墨客騷人云集,有“詩都”之稱的城池。已近六月,無緣感受牡丹香氣四溢“花都”的芳容,在欣賞了她的晚裝之后,翌日清晨我們便直奔她文明的保存之地,洛陽市博物館、天子六駕,午后便奔向那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崗石窟,合稱我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享譽世界的龍門石窟。 未至龍門,便看到伊水湯湯,遠遠地望去,綠蔭片片中,香山與龍門山隔河相望,宛如一座天然的門闕,想必這便是“伊闕”一詞的來源了吧。昔日大禹治水,鑿開龍門山,方得伊水暢流,澤國化為良田沃野,耕桑之民乃得免于魴鯉,一個美麗的傳說為我們裝點了眼前的美景。沿伊河而上,就到了著名的龍門石窟,那密布在伊水兩岸長達1公里的兩山崖壁上的“蜂窩”,蘊藏著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文化寶藏。 龍門石窟始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前后,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國、隋、唐和北宋諸朝四百多年的在規(guī)模營造,兩山窟龕,密如蜂窩。其代表作有北魏時的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唐代的潛溪寺、萬佛洞、看經寺、奉先寺等。據龍門石窟研究所統(tǒng)計:東西兩山現(xiàn)存窟龕2345個,碑刻題記2870余塊,佛塔40余座,造像10萬余尊。那一窟窟佛像龕的群像雕造,神態(tài)各異,風格不同,栩栩如生整體布局結構嚴謹,氣氛莊嚴肅穆;石刻中的飛天,或在流云中自由翱翔,或在山水中凌空飛舞,或捧果獻壽,或天女散花,體態(tài)之輕盈,神情之優(yōu)雅,令人嘆為觀止。魏碑精華“龍門二十品” 和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所書“伊闕佛龕之碑”, 則是書法藝術史上的珍品。     來到龍門,就不能不提奉先寺,到奉先寺就不得不說盧舍那大佛。盧舍那意即光明遍照。奉先寺的不平凡,就在于中間那尊巨大的盧舍那雕像。盧舍那佛像總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是龍門石窟中最高最大的佛像,面容豐腴飽滿,豐頤秀目,嘴角微翹,呈微笑狀,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流露著對人世的關注和智慧的光芒。幾個世紀了,在盧舍那的仁愛守望中,世界有沒有按照武則天的設想在延伸,呈現(xiàn)風調雨順,男耕女織,怡然自樂的絕美畫卷?

  沿著石階一步步走向大佛,當我終于站在大佛的腳下仰頭看佛的時候,青山無語,青翠逼人。我欲問佛,而佛無語,依舊是那淺淺的微笑。山也還是那座山,佛也還是那座佛。江河浩浩,奔騰不息。逝者如斯,不舍晝夜。

洛陽城南旅游實習報告

  春日濃郁,豫西燦爛的陽光,照見旅人的身影。青山隱隱,盧舍那大佛像那淺淺的、微微的一笑,無言中化作我心海的柔波,輕輕地蕩漾。

  與龍門山一衣帶水的是因白居易而聞名的香山,長橋臥波,將兩岸相連。山光水色,詩意畫境,渾然一體,更增添無限魅力。 訪遍東山石窟,拾級而上,我們來到香山寺,白居易曾醉心的地方:“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十寺,觀游之勝,香山首焉”,他曾對香山寺多次修葺,并撰寫《修香山記》,然后將自己在洛12年所寫800首詩《白氏洛中集》存放香山寺藏經堂內。對于這里的喜愛讓他在致仕后就常住寺內,自號“香山居士”,與文人學士題詩唱和。以至于去世即葬香山寺附近琵琶峰頂,從此便有了今天的“白園”,香山也因此和白居易結下了不解之緣。

    走在這片青山之中,看綠樹隱隱,聽鳥鳴悠悠,體悟著那份曾經吸引著詩人的那份清靜。漫步于在白園,正直初夏,蔥郁的綠樹遮去了午后的陽光,配合著道旁小音響里流淌著的清音樂,這里沒有楓葉荻花的蕭瑟,有的只是那份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喜悅。

拾級而上,山腰有亭,名曰“聽伊”,系白居易晚年與其好友元稹、劉禹錫等對奕、飲酒、品茗、論詩之處。聽伊亭而上,在危巖翠柏中有一古樸典雅之閣廬,題額“樂天堂”,旁有楹聯(lián):“西湖筑白堤龍門開八灘倡樂府詩諷諭志在兼濟天下;履道鑿園池香山臥石樓援絲竹賦青山樂于獨善其身”,基本概括了白居易的一生,杭州、洛陽兩個城市也昭示了他一生的兩個階段,而他們又何其相似,山寺桂子、枕畔潮頭不只是杭州才有的美景,自然清靜的獨善其身,這般美景、這般自得才是他骨子里所向往的。只是中國文人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讓他在早年不得不聲嘶力竭地兼濟天下,而晚年的香山,那種完全的融入自然的生活或許才是他真正的渴望,真正的歸宿。看著樂天堂內漢白玉雕成的白居易塑像,素衣鳩杖,栩栩如生,飄然欲仙之態(tài)。我們不難想象晚年的白居易歸隱山林,三五好友相隨,以詩竹相伴,唱和飲酒,那份怡然自得,自是賽似神仙了! 琵琶峰頂便是香山居士的長眠之地。登高望墓,形似琵琶,白墓所在之丘為“琴箱”,長長的芳草墓道,四周齊整的冬青,翠綠色的草地中央,三根“琴弦”清晰可見,亦即琵琶的“曲頸”,暗合琵琶曲之意,不禁讓我們想起“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的詩句,眼前也再現(xiàn)了詩人昔日的輝煌。而今這里翠柏蔥郁,奇花飄香,有的只是一份幽靜,人們或駐足于墓旁的碑前默吟著上面的詩句,或站立于刻有“唐少傅白公墓”的墓碑前緬懷這位偉大的詩人。墓道向左、下至峰腰平緩處,即是古雅的九曲回廊,廊壁盡嵌現(xiàn)代詩人墨客吟詠的詩作以及白居易《琵琶行》全文石刻,刻滿了江州司馬春衫濕的凄涼,放下了兼濟天下的使命,獨善其身,怡然自樂,得以長眠于自己深愛的清幽之中,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吧。告別白居易,走過龍門橋,回望這山上翠柏成林,郁郁蒼蒼。山下伊水潺潺,清澈見底,在心中印上一幅伊闕全景圖,然后便將她留在身后。

【洛陽城南旅游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洛陽城南旅游實習報告04-29

洛陽實習報告05-08

洛陽實習報告(精選11篇)05-27

洛陽,洛陽溫庭筠,洛陽的意思,洛陽賞析 -詩詞大全10-03

洛陽,洛陽杜甫,洛陽的意思,洛陽賞析 -詩詞大全10-25

洛陽旅游經濟發(fā)展的現(xiàn)狀及對策04-28

旅游實習報告09-24

旅游的實習報告09-08

旅游實習報告08-29

旅游實習報告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