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頤和園旅游后感悟與心得(通用15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頤和園旅游后感悟與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頤和園旅游后感悟與心得 篇1
頤和園原名叫清一園,是圓明園中最大的一個公園。它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走過頤和園的大門,便見到了五彩繽紛的長廊,它長700米,分成273間。綠的樁,紅的桿,橫檻是各式各樣的圖畫,人物、花草、風景,變化萬千,古色古香,充滿了詩意。
走完長廊,來到了層林盡染的萬壽山腳下。抬頭望去,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光彩奪目,金碧輝煌,聳立在半山腰。五顏六色卻又不失莊重之感,讓人仿佛置身于公元前,與皇宮融合了,那建筑便是佛香閣。下面是一排排熠熠生輝的宮殿,便是排云殿,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fā)光,在青山綠水的映襯下格外耀眼。
萬壽山后便是游人如織的十七孔橋,它是最吸引人眼球的'建筑。柱子上是栩栩如生的小石獅子,神態(tài)生動,動作各不相同,十分惹人喜愛。欄桿下是一幅又一幅雕刻精細的畫,有孔雀,有龍,也有各種人物花草。
十七孔橋下是一潭清粼粼、碧泱泱的湖水,它叫昆明湖。它藍似天空,卻比天空藍得活潑;它藍似大海,卻比大海藍得深沉;它藍似泉水,卻比泉水藍得柔美。昆明湖的水,藍得那么純凈,像一顆純真的藍寶石灑落人間。一陣微風吹來,湖水碧波蕩漾,波光粼粼,龍頭船在湖面游過,好一幅畫中才有的景象。
頤和園旅游后感悟與心得 篇2
今天我來到了聞名中外的頤和園。頤和園原名清漪園,始建于1750年,歷時15年完工,是大清北京著名三山五園中最后興建的一座園林。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1866年開始重建,1888年改名頤和園,1895年工程結束,是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修建的。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嚴重破壞,1902年再次修復。
我們走過宮殿區(qū)就看到了昆明湖,湖邊就是長廊,這個長廊是吉尼斯世界記錄的保持者,是史上最長的景觀步道有700多米長,長廊枋梁上有彩畫14000多幅,它還分別有四個亭子代表著春、夏、秋、冬。我們還坐船游了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橋,最大的橋洞上刻有一幅對聯可惜已經看不清了。
慈禧太后是中國第一個用上電燈的',中國最早的電燈就在頤和園。當時李蓮英為了討好慈禧太后就把燈都涂上不同的顏色對慈禧太后說:“我給太后帶來了一些寶石,寶石還會亮,并且我讓哪個亮哪個就亮”。慈禧太后不相信就來到了頤和園的樂壽堂,李蓮英說:“紅寶石亮,紅寶石亮,紅燈亮了,綠寶石亮,綠寶石亮,綠燈也亮了”慈禧不明白,李蓮英才道出緣由。古時候沒有發(fā)電站,為了讓頤和園里的電燈亮每天都有十幾個人在騎一輛“發(fā)電自行車”才能保證頤和園燈火通明。
看完頤和園我不禁贊嘆古人的鬼斧神工,更反感慈禧太后的奢華,正是因為這才使得大清朝一步步走向了滅亡。
頤和園旅游后感悟與心得 篇3
坐游船來到頤和園的昆明湖,導游領我們游覽了長廊、十七孔橋和排云殿三個景點。
長廊果然很長,是一條五顏六色的畫廊,廊間的每根枋梁上都畫著不同的彩畫,每一幅彩畫都有著神奇的魔力,讓我們穿越時空,仿佛回到了古代。
到了十七孔橋,弟弟妹妹先開問了。導游笑著介紹,“十七孔橋是頤和園內最大的`石橋。橋由17個孔組成,長150米,橋上石雕極其精美,每個橋欄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態(tài)各異的獅子,大大小小共544個,沒有兩個獅子是完全一樣的。至于為什么要修17個孔,那是因為不管從哪一邊數過去最中間的橋洞肯定是第九個,象征著皇家的九五之尊!薄芭,原來是這樣啊!贝蠹一腥淮笪颍和尜p處處皆學問!
在排云殿里,我們左瞧右看,覺得不大不小的排云殿很有氣勢!芭旁频罱ㄔ谑龅脑屡_上,殿正中為九龍寶座,是慈禧太后壽辰時受賀之座。東配殿叫芳輝殿,西配殿為紫霄殿。”聽導游這么一說,再看看排云殿,好像更氣派了。
為了感謝導游阿姨的服務,大伯伯邀請她和我們合影留戀。出了頤和園,我想,今天不僅游覽了頤和園,還學到許多知識,真是“讀萬卷書,行千里路”啊!
頤和園旅游后感悟與心得 篇4
今天我們去了頤和園,媽媽說這里是皇帝,主要是慈禧太后的后花園。
我們從南如意門進去的,我們先到了十七孔橋,這座橋為什么叫做十七孔橋呢,我來告訴你吧,那座橋又十七個孔,所以叫做十七孔橋。我們再往前面走了點就看見昆明湖,昆明湖的湖水清澈而又透明還很藍很藍,我似乎眼前全是藍藍的東西。我們走啊走,到了長廊。長廊是給古代的皇宮里的人走、玩、聊天的地方。
后面我們又到了樂壽堂,那里使慈禧太后住的地方,門前有兩只仙鶴,兩只鹿,和一個花瓶,都是銅的。往前走,就到了佛香閣,那里有一層層高高的樓梯,你站在樓梯的`頂端,方圓八里之外都逃不過你的眼睛。登上閣后,閣前的石碑上寫著,佛香閣始建于清乾隆年間,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時按原樣重建。閣結構為八面三層四重檐,通高36.44米,聳立于20米高的石造臺基上,氣勢雄偉,是頤和園的全園的構圖中心。
閣內供內銅鑄金襄千手菩薩站像,像高5米,重萬斤,為明代萬歷年間所造,在八根貫通全閣上下承重鐵梨木擎天柱的襯托下,美麗又莊嚴,熠熠生輝,有極高的文物和藝術價值。佛香閣是慈禧太后拜佛的地方。里面的千手觀音,很多人在那里拜。這座建筑非常雄偉,周圍還有其它建筑,有些是矮一點的白塔,后面還有一座眾香界,但在高一點的山上,沒有開放。真想去看看。我們從后面下來,看到有一條路去蘇州街的,就到了北出口。
頤和園真是個好地方,風景優(yōu)美,亭臺樓閣,還有湖,就像一個美麗的大公園。
頤和園旅游后感悟與心得 篇5
去年暑假,媽媽帶我去北京游玩。那里最讓我留戀的是美麗的皇家園林———頤和園。
走進頤和園,我們來到了萬壽山腳下。萬壽山真峻峭。∪f壽山形狀像個大桃子,聽說是皇上為母后辦壽才把山挖成壽桃形狀的,起名萬壽山。順著石階向上走,前面蜿蜒曲折,石階的兩旁是青翠的樹林,精致的樓閣,別致的假山,還有游客的談笑聲。我和媽媽累得滿頭大汗終于爬到了頂峰。從山頂往下看,頤和園的大半景色盡收眼底,真是美不勝收。
從萬壽山下來,來到了昆明湖。昆明湖真靜美啊!我和媽媽坐著龍舟,欣賞昆明湖的美景。昆明湖像一面鏡子似的,龍舟劃過水面,不留一點痕跡,湖面綠得像一塊翡翠。我坐在船上,微風拂過我的`臉龐,使我心曠神怡。舉目遠眺,空中云霧繚繞,亭臺樓閣倒映在湖面上,我好象置身于一幅美麗的畫卷之中。我把手伸進水里,水里很暖和。我一抓,竟然抓了一把水草,太有趣了,我向媽媽顯示我的“戰(zhàn)利品”,媽媽用相機把這開心一刻拍了下來。船上還有一個外國小孩兒,他興高采烈地說:“beautiful,beautiful!”看,連外國人都對我們中國的美景贊嘆呢!
下了龍舟,我們來到了十七孔橋。十七孔橋真精致。∵@座橋一共有十七個橋洞,橋柱上有好多獅子,每只獅子形態(tài)各異,惟妙惟肖。有的大獅子仰望天空,好像在思考問題;有的小獅子,可能太淘氣了,被大獅子壓在爪子底下;有的獅子像模特一樣,擺好姿勢讓我們拍照……
走過了十七孔橋,我和媽媽在林陰小道上散步,兩邊的垂柳好像害羞的小姑娘,梳理著她們美麗的秀發(fā)。這個大公園非常幽靜,我們慢慢地走著,欣賞著,陶醉著……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就是一位格格,帶著皇后在這里散步。不知不覺,我們就來到了出口,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這美麗的頤和園。
我愛美麗的頤和園,我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頤和園旅游后感悟與心得 篇6
很久以來,對于北京,我總是懷有一種較為復雜的情感。既有對這座文明之城的向往憧憬,也有對其車水馬龍之盛況的敬而遠之,又有對登上長城的興奮之情,還有對駭人霧霾的恐懼無奈。
然而在那個暑假,我第一次踏上了首都的土地,心中激蕩著復雜依舊的波濤。望著眼前來去匆匆的游客,我發(fā)自內心覺得,這也不過是一場普通的旅程。
直到我來到了頤和園。
漫步于此,是垂柳,是清風。
北京的'八月,正如祥子眼中的北平,是那么的熱,那么的悶。毒辣的太陽一絲不吝灼熱的陽光,似乎要把這座名城烤為灰燼。躊躇移步到頤和園,迎接而來的是湖邊一排排垂柳和涼爽的清風,燥熱之意于剎那間煙消云散。蹲坐在湖岸邊,享受著撲面而來的風,躲在垂柳濃蔭下,凝望著蕩起圈圈漣漪的水面,怎一個“愜意”了得!
漫步于此,是庭院,是古樓。
頤和園猶如故宮等景點,也是北京的招牌名勝,自然少不了一絲古老的氣息。各種具有時代特色的房屋和小園琳瑯滿目,在走廊上徐徐漫步,隨處可見樹木怪石,真不愧為“皇家花園”。古樓之下,商人們推介著數不勝數的貨物,人頭攢動,更增添了一份熱鬧和生機。
漫步于此,是感悟,是人間。
走出頤和園,心中對它們的眷戀卻久久不能割舍。人生不也是如此?漫漫長路中的荊棘坎坷不正如同那毒辣的陽光和抑郁的空氣嗎?此時,清風開蒿目,碧水潤蓬心。壓抑之下,請靠近大自然,凝神閉目,小徑漫步。讓微風拂去纏繞心中的迷霧,讓清水滌過覆于靈魂上的塵埃,人世間的一切不也能春暖花開嗎?
那次的踏入北京,不再是一段平凡的旅程。每當憶起北京,復雜的情感也漸漸淡去。因為它——漫步在頤和園的那一刻,帶給了我一次全新的體驗。
頤和園旅游后感悟與心得 篇7
張振濤老師執(zhí)教的《頤和園》是一篇寫景的游記。作者按照游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匯描繪了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美麗景色。字里行間流露出喜愛之情,是一篇培養(yǎng)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課文移步換景。一寫長廊的景色。先抓住“長”的特點從總體介紹,接著抓住每一間的橫檻上五彩的畫的特點,從內容介紹,最后抓住長廊兩旁景色宜人的特點,介紹外部環(huán)境。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云殿壯觀的景象,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所看到的美麗景色。三寫昆明湖的景色,分別介紹了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課文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結尾和開頭呼應表達了作者贊美之情。選取本課的主要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fā)民族自豪感。二是了解并學習空間變換的順序記敘、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表達方法。
為了讓學生感悟課文中介紹的頤和園的景點的`形象美,讓學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學習,在做課前準備時,我搜集了許多頤和園圖片,制作了精美的幻燈片,從而讓學生更直觀形象地感受頤和園的美。制作課件時我考慮到課文介紹的景物較多,如果讓學生圍繞著一個問題“你最想在哪里攝影留念?”來學習的話,課件的出示就不好掌握,經過再三考慮,我最終決定按照作者的游覽順序,一個景點一個景點地來學習。從教學的效果來看,這樣的方法雖然使得教學流程清晰,但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
教師是活動的積極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讀為基礎,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課文語言優(yōu)美,應引導學生多讀,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使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文章段落中長廊的美、長;站在萬壽山腳下看到了佛香閣、排云殿的壯觀和美;登上萬壽山頂看到昆明湖的靜、美。我指導學生抓住了重點語句讀,做到了整體感知到局部的重點朗讀。
根據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教學組織要引導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獲取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并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使語文素養(yǎng)與人文素養(yǎng)的教育融為一體。在教學中我不失時機地,點播這美麗畫卷的創(chuàng)造者,使學生感受到勞動人們的偉大,受到情感教育。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了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享受審美樂趣。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改變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避免平鋪直敘,在理清順序之后,以朗讀為主要手段,充分調動學生,以讀句子、說詞語、談感受來學習頤和園的美,整個教學思路設計得比較清晰,也體現了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
課堂上要引導學生注意傾聽別人的發(fā)言,鼓勵學生對不同意見展開爭論,讓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從而對課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教學中,注重滲透對學生的語言訓練,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準備,在學生沒有達到老師的要求時,適時引導學生。
因為全文比較長,知識點比較多,為了使一堂課充實飽滿而又不顯得面面到面面松,所以許多的亮點都舍去了。本課的寫作很有特點,在學生知道本課是按照地點的轉移,長廊——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頂——昆明湖。學習它的寫法,如果能進行一次小練筆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寫游記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但遺憾的是這次小練筆沒有時間進行。
從這一課的教學中,發(fā)現的不足很多,但正是有了這些問題,才能使自己不斷進步。雖然說教學是不完美的藝術,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不斷的充實自己。使自己的教學少一些缺失,少一些遺憾。
頤和園旅游后感悟與心得 篇8
今天我和爸媽收拾好東西買了票。我們一大早就像迷人的頤和園一樣行進。
當我到達頤和園時,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映入眼簾。我迫不及待地下車,沖進百里畫廊。哇!鮮紅的瓷磚鋪在鮮綠色的扶手上。放眼望去,眼前是成千上萬的畫:獅子、大象、蛇、馬,應有盡有,琳瑯滿目,每一幅畫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向外望去,一排排穿好衣服的柳樹在向我打招呼,擁抱著我,祝愿我一望無際的.綠色。一排排楊柳仿佛是高大的斗士,靜靜地站著,守護著頤和園。
往前走,一陣涼爽的海風迎面吹來,讓人覺得很舒服。碧波蕩漾的湖面上的白楊樹就像一幅美麗的水彩畫,向人們展示著它無限的生命力。
過了一會兒,我們來到了佛香閣,佛香閣有三層,每層都刻有圖案,有龍頭,有長條,有圓圈。無數,每一條條紋都是那么精致多彩。它很精致,非常疏散,所以人們不得不欽佩頤和園的熟練工匠。
俯視這座山,你可以看到頤和園的風景。樹木像蜘蛛網一樣縱橫交錯,樹木被樹木遮蔽。
然而,在另一方面,情況卻大不相同。碧藍的湖水那么清澈,大大小小的湖泊把頤和園慢了下來,像一個藍色的世界。藍色和綠色,這就是頤和園的獨特之處。
轉瞬間,已經是晚上了,我該回去了。我揮揮手,依依不舍地告別了頤和園。一路上,天空依舊那么藍,草地依舊那么綠,頤和園依舊那么迷人!
頤和園旅游后感悟與心得 篇9
北京頤和園是清代皇家園林。它以美麗的風景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皇家園林的美麗。
我們一進頤和園,眼前就出現了一座具有很大園林特色的白玉漢石拱橋:石拱橋的護欄上雕刻著許多龍,石柱上雕刻著威武的不同形狀的小石獅子。穿過石拱橋后,你可以看到昆明湖。
昆明湖是頤和園的`一個大湖。從高處望向昆明湖,昆明湖如桃。昆明湖是人工湖,我覺得,要用多少人力物力!
昆明湖四周樹木環(huán)繞,景色宜人,水清,真的很清爽。
昆明湖北岸是一條雕梁畫柱的長廊,長700多米,有12000幅畫,每幅畫都沒有相似之處。
走到走廊盡頭,你會看到一個頂樓——,依山而建。葛翔是慈禧太后在頤和園游覽和休息的地方。里面有紅色的彩繪梁柱,金色的彩繪木雕,金色的墻壁和許多稀世珍寶。
最后我們來到了頤和園的景點蘇州街。它把江南的居住生活濃縮到了花園里,蘇州街被建成了圓形。街道的一邊是古董店,地面是花崗石,另一邊是水路,中間有一座小拱橋,好像回到了古代。
頤和園有山、有水、有亭。這真是一座皇家花園。
頤和園旅游后感悟與心得 篇10
去年暑假,我媽媽帶我去北京玩。我最懷念的是那里美麗的皇家園林——頤和園。
走進頤和園,我們來到了萬壽山腳下。萬壽山真的很陡!萬壽山形狀像一個大桃子。聽說是皇帝為了給母親過生日,把山挖成了桃子的形狀。取名萬壽山。走上石階,前方蜿蜒曲折。石階兩旁是青翠的森林,精致的亭臺樓閣,別致的假山,游客的'歡聲笑語。我和媽媽太累了,我們終于爬到了山頂。從山頂往下看,你可以看到頤和園的大部分風景。真的很漂亮!
從萬壽山,來到昆明湖。昆明湖太安靜了,太美了!我和媽媽坐龍舟,欣賞昆明湖的美景。昆明湖像一面鏡子。龍舟過水不留痕跡。這個湖像一塊玉一樣綠。我坐在船上,微風拂過我的臉,讓我心曠神怡。抬頭望去,空中有云,湖面映出亭臺樓閣。我仿佛置身于一幅美麗的圖畫中。我把手伸進水里,水很暖和。一抓到就抓了一把水草。太有意思了,我把我的“戰(zhàn)利品”給我媽看,我媽拿著她的相機拍下了這個快樂的瞬間。船上還有一個外國小孩。他高興地說,“漂亮,漂亮!”看,連外國人都佩服中國的美!
下了龍舟,我們來到了十七孔橋。十七孔橋真的很精致!這座橋上有十七個橋口,柱子上有許多獅子。每只獅子都有不同的形狀,非常生動。有些大獅子仰望天空,仿佛在思考問題;有些小獅子可能太調皮,被大獅子壓在爪下;有些獅子像模特一樣擺姿勢讓我們拍照…
走過十七孔橋后,我和媽媽在林吟小道上散步。兩邊的垂柳看起來像害羞的小女孩,梳理著她們美麗的頭發(fā)。這個大公園非常安靜。我們慢慢地走著,享受著,陶醉著……我不禁想到我是個格格,帶著女王在這里散步。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出口,依依不舍地離開了美麗的頤和園。
我愛美麗的頤和園和祖國的大好河山!
頤和園旅游后感悟與心得 篇11
——《頤和園》聽課心得體會 本周有幸觀摩了袁燦英老師執(zhí)教的《頤和園》,聽后感受頗深。《頤和園》是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寫景文章,本組教材以“我國的世界遺產”為專題,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中華文化的魅力。讓我欽佩的是:袁老師有很強的全局觀念,她發(fā)現第一單元和第五單元的結構很相似,都是抓住景物的主要特點,按一定的觀察順序寫一處景物,于是她就將第一單元和第五單元整合起來。在第一單元的教學中教授學生閱讀游記的方法,再將這種閱讀方法整合到第五單元的課文中加以鞏固和運用,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本節(jié)課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學中去探究和學習。
一、緊扣單元目標和教學重點進行教學。
袁老師對教材進行了較好的解讀,抓住了課文特點進行教學,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四年級字詞教學仍然是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打好字詞基礎對他們閱讀水平的提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字詞的處理上,在讀音、字義、詞意幾個方面,袁老師既有主次,又有先后,有的直接理解,有的放在課文里聯系上下文進行理解。例如:課文第4段“慢慢地滑過”中的“滑”字用的很好。袁老師將“滑”和“劃”兩個字進行對比,讓學生說說能否互換。一名學生聯系上下文說道“昆明湖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用第一個“滑”,滑過之后不留一點痕跡,用第二個“劃”,就會將“鏡子”、“碧玉”劃破。聽了學生的回答我在心里暗暗叫好,心想袁老師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
真是高明,既解決了難理解的詞句,也在潛移默化中教授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方法。
二、充分體現了讀想結合,注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
本節(jié)課袁老師設計了兩處讀想結合點,既注重了學生的語言訓練,也注重了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第一處是第二自然段“??幾千幅畫沒有那兩幅是相同的。”袁老師引導學生想象:“老師仿佛看到了一幅畫,老師為它取名為‘春暖花開’,你們看到了什么呢?”老師的引導為學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毫無疑問學生的回答妙語連珠。第二處讀想結合設在課文的'第5自然段。“這么多的獅子,姿態(tài)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老師引導“我仿佛看到一只小獅子依偎在媽媽的懷里,你看到了什么樣的小獅子呢?”學生想象的天窗再次被打開,通過學生的敘述,那些不同姿態(tài)的小獅子仿佛就擺在眼前。袁老師接著追問“看到那么多的獅子姿態(tài)不一,你有什么感嘆?”學生的思維又一次得到訓練。
三、有學習方法的指導。
在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時,袁老師提出要求:默讀課文,劃出寫游覽順序的句子。學生匯報后,老師小結方法:寫游覽順序的句子在每段的開頭找。這樣的小結能使學生不同程度的習得語文學習之法,對學生的持續(xù)發(fā)展是十分有意義的。
四、關注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課上,袁老師比較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圈劃重點詞句寫批注的習慣,做筆記的習慣和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這些恰恰是我需要學習的地方。
頤和園旅游后感悟與心得 篇12
今天早上,我媽媽帶我和奶奶去了頤和園。我們穿過北宮門,爬上了萬壽山。
我看到那里有很多紅色的墻和綠色的瓷磚,非常漂亮。我們看到了像布達拉宮這樣的建筑,但我沒有去過。我只想表達一下,這棟樓很高。那棟樓很漂亮,所以我拍了一張照片。我們還買了一些食物和飲料來充饑。我們又去了荷塘,那里的荷花很美,粉紅色的,還有荷花和荷葉,綠得不得了。我讓我媽媽給這美麗的風景拍一張照片。我們又看到了叫什邡的石頭船。我媽告訴我,這艘船是以前皇帝造的。
我讓媽媽給我一條大船,媽媽同意了。龍舟上只有幾個座位,我們坐在上面。那個蝴蝶結是由水龍頭組成的。我在船上看到了17孔橋,是17橋開口的橋。我聽我媽說十七孔橋是給皇帝做的,也就是皇帝要走的.路。其他大臣都要走有臺階的橋,17孔橋卻沒有臺階。我覺得它很漂亮,所以我讓我媽媽給它拍了一張照片。
當我們下了船,我們上了十七孔橋,那里有許多石獅子。我也背對著面前的水龍頭拍了張照片,發(fā)現另一張是對著大海的。然后我媽發(fā)現萬壽山的佛亭很美,就讓我去照了,但是我正要去照的時候,我媽就把燈反了,沒亮。我還看到了麒麟,在仁壽寺前面。它的形狀很奇怪,到處都是龍頭、獅子尾巴、牛蹄、鹿角和鱗片。是傳說中的猛獸,有鎮(zhèn)邪辟邪的作用。
我還看到一塊石頭,上面刻著許多圖案,還有一個水龍頭。他嘴里銜著一個類似手腕的東西。他看起來很兇。出門時,我用一塊石頭拍了一張照片,石頭上寫著“頤和園”。我也在仁壽門拍了一張很酷的照片,但是不是男生的,不用說了。到了長廊,我媽跟我說有700多米長,我差點把長城變成長廊。
有各種畫成花鳥魚蟲的畫,裝飾在長廊上。我覺得很好看,就讓我媽給我拍了幾張。后來我們回到了佛香閣的后門,那里很空。拍照摸摸就好。上面有很多假的白色窗戶,但是看起來真的很漂亮。我還看到那里有一個高高的柱子。不知道是什么,挺好看的,就讓我媽拍了張。后來,我和媽媽、奶奶走了。
頤和園旅游后感悟與心得 篇13
七月,天氣熱的時候,我們乘著龍舟,在慈溪水道上航行到涼爽的頤和園。
當我們聽導游向我們解釋這條河的歷史時,我們欣賞了河邊的`風景。河岸上有許多柳樹,長長的柳樹像瀑布一樣垂下來。船轉了一個彎后,視野變寬了,很快就到了頤和園。
這里的路都是用大卵石鋪成的,其他地方都是大面積的軟草。
我們乘船游覽了昆明湖。湖面非常平靜,像一面閃著綠光的鏡子。湖邊柳樹的倒影映出水中鮮綠色。微風拂過堤岸,柳枝微微搖擺,水面也泛起漣漪。一朵小云映在水中,蕩漾在湖面上。不一會兒,我們到了湖中央,船靠岸了。我們來到十七孔橋,橋上有十七個開口。橋欄桿上有許多小石獅子。每只小石獅都有不同的形狀。他們中的一些人抱著一只幼崽,一些人踩在一個銅球上,然后低頭,好像準備沖出去.
我們走過十七孔橋,沿著湖岸一直走到幾百米長的長廊。長廊的橫檻上有許多精美的畫作,人物、花鳥、風景栩栩如生。
沿著長廊走下去,就到了萬壽山腳下,半山腰上矗立著一座八角寶塔形的建筑,就是佛香閣。
因為時間的原因,我們沒能爬上萬壽山。離開頤和園后,昆明湖清澈的湖水仿佛在我眼前蕩漾…
頤和園旅游后感悟與心得 篇14
我和父母飛到北京頤和園玩。頤和園太美了!
你一走進頤和園的大門,就受到昆明湖的迎接,畢成在昆明湖照鏡子。風輕輕地吹著,湖面泛起漣漪。陽光照射在湖面上,使它閃閃發(fā)光。多姿多彩。湖面上有幾只小船在蕩漾,像水鳥在水面上自由漂浮,給一望無際的昆明湖增添了幾分色彩,宛如翡翠鑲珍珠。湖邊,荷花盛開。蓮花說:“我們是最美的!”游客邊看邊評論頤和園,頓時熱鬧起來。
再往前走,就到了美術館。長廊真的名不虛傳,總共100多個房間。這里到處都有一種古風。
在長廊的柱子上。在欄桿上。天花板上有古代畫家的名畫,還有一些銘文和人物、花鳥和動物,生動而獨特。非常生動。人們在其中欣賞詩歌和繪畫,簡直是一種美的享受。如果你累了,你可以在長凳上休息。長廊兩旁鮮花盛開,粉色如霞,紅色如火,黃色如金,艷麗而美麗。
穿過長廊,我們爬到半山腰,宏偉的佛香閣展現在我們面前,各種形狀的菩薩站在那里。有愛笑的彌勒佛,有干凈瓶子的菩薩,有臥佛。最大的佛是地王,也是金燦燦的。我見到你就會膜拜,我會恭恭敬敬地給他們做一個樂器。愿他們保佑我們全家平安幸福。佛香閣是用方磚建造的。古代勞動人民太偉大了,他們把佛香閣打扮得如此美麗。那時候沒有汽車起重機,他們是一步一步往上搬的。站在佛亭上,可以看到整個頤和園。陽光燦爛,青山綠水,鮮花盛開。讓頤和園更加壯麗,更加癡情。
更引人注目的`是十七孔橋。十七孔橋面對昆明湖中心島。十七孔橋,因橋下開十七亭橋而得名。這座橋大約58米長,4米寬。橋梁扶手。欄桿上雕刻著各種圖案。尤其是石獅,大小不一。姿勢不同。生動,一個個。有的在向前飛奔,有的在玩耍,很獨特,很神奇。傳說這座橋是幸福的象征,所以我走上了它。
參觀完頤和園,我不禁贊嘆了一句:“頤和園太美了,不愧為最美的花園,人民勞動的結晶,中華文化的瑰寶!”
頤和園旅游后感悟與心得 篇15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是圓明園中最大的公園。是中華智慧的結晶。走過頤和園的大門,你可以看到五彩繽紛的長廊,長700米,分為273個房間。綠樁、紅桿、橫檻,各種畫卷,人物、花草、山水,五花八門,古色古香,詩情畫意。
沿著長廊走了一圈,我來到了萬壽山腳下,那里布滿了森林。抬頭望去,半山腰上矗立著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樓,光彩奪目,金碧輝煌。色彩斑斕,卻又莊嚴肅穆,讓人覺得仿佛置身于公元前,與皇宮融為一體。這座建筑就是佛亭。下面是一排排富麗堂皇的宮殿,即排云殿,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fā)光,在青山綠水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耀眼。
萬壽山后面是十七孔橋,是最醒目的`建筑。柱子上是栩栩如生的石獅子,神態(tài)生動,動作各異,非常吸引人。欄桿下是精雕細刻的畫,有孔雀、龍、各種人物、花卉。
十七孔橋下是一個清澈壯麗的湖,叫昆明湖。它像天空一樣藍,但比天空更活潑;它藍如大海,卻比大海更深;它像泉水一樣藍,但比泉水更軟。昆明湖的水像藍色一樣純凈,像一顆純凈的藍寶石。一陣微風吹過,湖面蕩漾著波光粼粼,領頭的小船游過湖面,這是一幅畫中獨一無二的景象。
【頤和園旅游后感悟與心得】相關文章:
頤和園旅游日記11-03
頤和園旅游日記11-01
有關頤和園旅游日記11-01
頤和園旅游日記小學11-01
頤和園旅游日記怎么寫11-01
頤和園旅游日記精選7篇11-03
頤和園旅游日記6篇11-03
頤和園旅游日記(6篇)11-03
頤和園旅游日記7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