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課堂心得體會(匯編15篇)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生課堂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生課堂心得體會1
寒假期間,我有幸拜讀了吳非老師的《課堂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這本書。其圍繞課堂展開闡述,教師的角色定位也漸漸得以明確,讓人感觸頗深。而要回到“人性的常識”,回到了最初的真實,才能使人真正立足成長起來。而小小的表揚,對孩子來說可能是一種莫大的.鼓勵,賞識教育也逐漸被推廣起來。
中年級的孩子對于紀律并不怎么重視,常常找他們談話,不過效果并不明顯。反思一下,再頑皮的孩子也是學生,也在乎老師的肯定,與大家一樣希望得到賞識,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頑皮的他們平時受的批評肯定不少,可能更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呢!自己以前或許對這一點有些忽視了,于是決定調整今后的教育方式。
作為一名教師,無論是在課堂上觀察到孩子們認真聽講或是鼓起勇氣回答出了一個問題,還是課后在完成作業(yè)方面做到字跡端正、正確率高,都應該在全班進行表揚。即使發(fā)現他們有時候上課不在狀態(tài),做小動作,沒有認真聽講,對上課講的重點也模模糊糊,沒記在腦子里,也不應該一味地去批評他們,改變需要時間,也需要耐心。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經過我和孩子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學生課堂心得體會2
9月26日我有幸參加了為期兩天的微課程設計制作培訓,聆聽了華東師范大學杜龍輝教授《生成性資源-微課程教學設計與制作》的報告.杜教授深入淺出的講解,幽默風趣的話語,精彩的`案例,伴隨著不時傳來的陣陣掌聲,讓教師們經歷了一次頭腦風暴.下面我將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收獲:
關于〝微課〞,在學習之前對于我而言是完全陌生的一個概念.我主觀的從字面意思理解為:簡短的視頻課.學習之后我對微課有了全新的認識.
1.知道了什么是微課?微課是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
2.明白了微課的特點:〝短小精悍〞.〝短〞即視頻長度短,一般盡量控制在10分鐘以內,5分鐘左右最好;〝小〞即主題小;〝精〞即設計.制作.講解要精良,不要啰啰嗦嗦的;〝悍〞即學習效果震撼.令人難忘.
3.微課教學克服了傳統(tǒng)教學無法實現因材施教的弊端,實現了翻轉課堂的教學,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程度好的可能看一遍就已經掌握了,就不需要再浪費時間了,可以把時間用到學習其他內容上;程度弱的學生可以反復觀看微課,直到自己掌握為止.這樣就使學生可以按自己的步調學習并隨時在線與同學互動.
4.了解了微課的幾種制作方法:用錄屏軟件.攝像工具.智能筆或專用軟件錄制,也可以在錄播教室錄制或專業(yè)演播室制作等等錄制方法.其中比較常用.容易操作的微課制作方法有三種:PPT式微課.講課式微課.情景劇式微課.
這次培訓,讓我又一次感受到了理念的沖擊,真正領會到了微課程〝微而精,小而奇,內容少,蘊意深,從小處入手,解決一個問題〞的獨特魅力.
學生課堂心得體會3
新時代,新擔當
3月23號的下午,居家上網課的我們,收看了一節(jié)來自于中國空間站向全世界直播錄制的課堂。由宇航員翟志剛、葉光富叔叔和王亞平阿姨進行講解。他們先帶我們做的有幾個有趣的實驗,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是”油水分離”。
”同學們,未來屬于我們探索浩瀚宇宙,發(fā)展和諧實業(yè),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希望同學們只爭朝夕,不負青春!”這是葉光富叔叔新一代的.我們的寄語。對于為新一代的我們,趁著這青春時光,不負眾望,發(fā)奮讀書,將來為中國的航天事業(yè)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學生課堂心得體會4
課堂里究竟發(fā)生了什么?讀完吳非老師的這本書,感觸非常深,明白了以前搞不明白的很多問題。
在《發(fā)展批判思維是教學的基本任務》這一節(jié)中,吳非老師提到:“多年以來,錯誤的教育觀導致教師喪失獨立思考,繼而在課堂上傳授錯誤觀念,通過教育教學培養(yǎng)‘馴服工具’、‘聽話’、‘服從’的奴隸!痹谶@種教育下,學生不會積極思考,總是被動地“被提問”,而不能主動地去探究問題。這個也需要我們教師深刻地反思自己,轉變教學觀念,否則課堂永遠不會改變。如果學生思維止于教師的“傳授知識”,止于教師的“傳道”,那離真正的.“學習”還很遠。要關注、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引導他們去關注事物以發(fā)現問題,而不僅僅是解決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善于提出問題,并發(fā)表個人見解,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懷疑與批判思維。課堂要教給學生的,是思維方法,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他們離開老師、離開校園一樣樂學、會學。
吳老師的這本《課堂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每一篇、每一句都說到了我的心上,他的這本書充滿了對教育的熱愛,既指出了教師們存在的問題,又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觀念,也對教師們充滿了期望,真的值得反復閱讀。
學生課堂心得體會5
通過網課的學習,有助于調整同學們這段日子里待在家中的這種憊怠心理,更加有利于同學們轉換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制定貼近學校的作息、學習時間表。把一天的`時間合理劃分為幾個部分,可以有效的避免長時間集中與干一件事而導致的效率低下。
同時,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我還感受到了網課的強大的交互能力,同學們有了更為靈活的學習方式,對學習的興趣也很高。
為了在線上學習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老師和家長的監(jiān)督外,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態(tài)度。課前做好準備,做到上課時不手忙腳亂,調整好學習狀態(tài),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線上上課時認真聽講,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貫注;線下自覺完成作業(yè),鞏固知識,充分發(fā)揮自我控制能力。
真正從我們自身出發(fā),做到停課不停學。
學生課堂心得體會6
今天,華東師大的孔企平教授給學員做了“如何進行數學課堂教學研究”的精彩報告?桌蠋煆膶嶋H入手上升到理論的高度,深入淺出的給學員講授了什么是案例研究、如何進行案例研究、怎樣進行案例寫作、以及如何開展有效教學研究、如何對課堂教學進行評價等問題。 回顧今天的學習,除了學習到一些從未接觸到的知識外,還解決了我以前的一些教學中的困惑,其中特別有感觸的是:課堂教學一定要把思考還給學生,讓創(chuàng)新走進課堂。
當前新課程研究的熱點是有關“四基”的理論和“兩能”的提法!八幕,也就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數學思想和方法、基本數學活動經驗。“兩能”是指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有思考的空間、表達的空間、實踐的空間和交往的空間。其中,思考的空間尤為重要。
下面給大家呈現一個案例來引起我們的反思!安探鸢l(fā)的研究” 題目是:有一些孩子和一些匹薩餅。7個女孩平分2個匹薩餅,3個男孩平分1個匹薩餅。
A.每個女孩分得的匹薩餅與每個男孩分得的匹薩餅一樣多嗎?
解釋或展示你是如何找到答案的。
B.如果每個女孩分得的匹薩餅和每個男孩分得的'匹薩餅不一樣多,誰分得更多一些?
解釋或展示你是如何找到答案的。
測試結果分析:超過90%的中國學生使用了如下的常規(guī)策略:每個男孩將分得1/3個匹薩餅,而每個女孩將分得2/7個匹薩餅。如果要比較1/3和2/7的大小,只要把這兩個分數通分(1/3=7/21,2/7=6/21,7/21-6/21=1/21)或是把它們都轉化為小數(1/3=0.33, 2/7=0.29, 0.33-0.29=0.04),就可知道1/3大于2/7。
只有大約20%的美國學生使用了這種常規(guī)策略。
相反地,絕大多數的美國學生使用了如下的非常規(guī)策略中的一種。
解法1:三個女孩分一個匹薩餅,另外三個女孩分另一個匹薩餅。這六個女孩中的每個女孩都與三個男孩中的每個男孩分得同樣多的匹薩餅。但是有一個女孩沒有分得匹薩餅。所以,每個男孩分得的匹薩餅更多。
解法2:三個女孩分一個匹薩餅,剩下的四個女孩分一個匹薩餅。剩下的四個女孩每人分得的匹薩餅要少于每個男孩分得的匹薩餅。所以男孩分得的匹薩餅更多。
解法3:7個女孩有2個匹薩餅,3個男孩有1個匹薩餅。女孩所擁有的匹薩餅是男孩所擁有的匹薩餅的2倍。但女孩的人數卻不止男孩人數的2倍,所以男孩分得的匹薩餅更多。
解法4:每個匹薩餅被分成4塊。每個女孩分得1塊,還剩余1塊。每個男孩分得1塊,也還剩余1塊。剩下的1塊必須由7個女孩再次來分,而另外剩下的1塊只需要3個男孩再次來分,所以男孩分得的匹薩餅更多。
這個例子表明了我們所面臨的一個困境。
盡管常規(guī)的策略明顯地非常有效并且易于應用到解決其他的類似問題,但是這種常規(guī)策略卻顯示不出什么創(chuàng)意。
相反地,盡管非常規(guī)的策略顯示出學生思維上的創(chuàng)意,但這些策略幾乎不適用于解決其他類似的問題。
這個案例說明我國課堂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的常規(guī)策略上的有效性,以及美國課堂教學在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數學思維上的有效性。我想,我們只有將這兩種有效性很好的結合起來,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趨于平衡。反思自己的教學,在很多時候為了急于求成,沒有顧及到學生的認知過程,不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表達的空間、實踐的空間和和交往的空間而是直接告訴學生某個類型按什么形式去做即可,課堂缺乏生機和活力,長期下去,勢必造成學生思維僵化、做題機械化、缺乏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和勇于探究的勇氣。
我們知道“熟能生巧”,但不恰當的練習(量大、形式單一、不分層次)和講授還會導致“熟能生厭”、“熟能生笨”。比如,在分數應用題的教學中,我們?yōu)榱恕笆∈隆,有時直接告訴了學生什么類型就用什么方法。還有在計算教學中,有時沒有讓學生經歷算法形成的過程直接告訴學生應該怎樣算。其實,我們只需把腳步放慢一些,給學生一些探索和思考的空間,給學生一些交流和表達的空間,給學生一些猜測和質疑的空間,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情感體驗,發(fā)揮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性。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優(yōu)化出解決問題的最佳策略,把“孰能生笨”轉化為“熟能生智”。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給自己的課堂教學也做了一下診斷,今后努力的方向是:把思考還給學生,讓創(chuàng)新走進課堂。
學生課堂心得體會7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如果每個兒童的喜悅和苦惱都敲打著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關懷和擔心,那你就勇敢的選擇崇高的教師工作作為自己的職業(yè)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創(chuàng)造的喜悅。”基于此我踏上了平凡的三尺講臺,積極的探索著教育教學規(guī)律,讓數學課成為學生向往的學習樂園。
一、用愛撐起一片晴空
。1)教育是一項充滿感情的事業(yè),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那樣:“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塊土壤上”。上課時我把學生當作生命的主體給予尊重,和學生建立了民主和諧的關系,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感情,既當他們的良師又做他們的朋友,關心他們的進步,使課堂得到愛的滋潤,和學生打成一片,學生都樂于和我接近,樂于聽我的課,樂于解決問題,有時為了要弄懂一個問題,學生會和我爭辯的面紅耳赤,直到他們認為有了滿意的答案。。在這種氛圍中學生都能放開手腳,快樂的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課后我常常和學生談心,為他們保守小秘密,課下他們就喜歡和我親近,傾吐他們的心里話,把我當成了他們的知心姐姐,讓我和他們一起分享歡樂和煩惱。我曾經教過二年級二個月,由于工作需要,我調到其他年級,孩子們聽到這個消息都難過的哭了,拉著我的手不讓我走。、直到現在孩子們還常常到我現在的年級去看望我,和我說說他們的心里話。一想到孩子們我心里就美滋滋的。
。2)在教學中我把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的話作為座右銘:“不要讓任何一個學生感到他在努力發(fā)展上是不行的,在學習上是落伍的。”我總是力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敢于表現自己;善于寬容學生,允許挫折和失敗的產生,及時評價學生失敗的創(chuàng)造過程中所體現的創(chuàng)造精神,給予肯定,培養(yǎng)學生的成就感。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的永遠是高興,永遠是成功,永遠是信心。膽小的學生我耐心的等他說完每一句話,粗心的學生我用心的讓他再想一想,學困生我會耐心的為他一次次講解疑難,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中都有所收獲,有所進步,逐漸的學會思考,學會學習。
二、用創(chuàng)新點燃希望之火
新課標注重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研究,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種主體參與意識,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1)讓生活融入數學教學中,激活課堂,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樂學。新課標下的數學和生活聯系密切,我抓住這一特點,在教學中積極營造生活實際的氛圍,讓課堂成為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的樂園,例如在教學“20以內的加減法”時,我設計了運動會上的小裁判、小小服務員等一系列角色,通過情境設置,讓學生自己提出問提,不知不覺的參與到教學當中來,提出解決問題的好方法,使整個課堂活起來。平時注意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數學知識,在課堂中說一說,讓學生學用結合,即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又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堂中常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在實際的情景中,自己體驗、探究,注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感受,教給學生思維以方法,給思維以動力,讓學生的思路越來越寬,學習方法越來越靈活,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2)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自我認識中,使學習的主動性得到有效的張揚。在教學中,我常注意思索和總結,注意因材施教,基礎知識常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說思路,講方法,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有難度的問題常鼓勵學生采用小組討論形式,使學生在爭辯中取長補短,把不清晰的變清晰,不嚴謹的變嚴謹,增強學習的興趣。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同時,也關注學生學會了什么,獲得了什么,又有了什么能力,使學生的智慧和能力在學習中提高,從而使學生學會學習,會學習。
對于教材,我把它作為指引燈,結合實際靈活運用,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示學習內容,做游戲,動手做,講故事,看動畫……讓學生在學習中快樂,在快樂中學習。抱著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拿出自己的愛心,在課堂這片樂園中,我仍將執(zhí)著的耕耘著,細心的栽培著……
學生課堂心得體會8
什么是“課堂”?“課堂”是指師生人生一段重要的生命歷程,是他們生命的充實與展開的過程。只有在我們的努力下,構建起課堂生活和課外生活之間的良性生態(tài)關系時,這樣的課堂才在嚴格的意義上稱得上是生活,否則它只是我們生活之外的東西。
教學有三種境界:
一是教師帶著教材走向學生,
二是教師帶著學生走向教材,
三是學生帶著教材走向教師。
我們要達到的目標是第三種境界。當學生帶著教材走向教師的時候,也就實現了教師角色的根本轉變。
高效的課堂必須是有道德的課堂。社會生活離不開道德,課堂也同樣離不開道德。課堂即生命,是教師、學生延續(xù)與發(fā)展生命的地方,若將善待學生生命落實在課堂之中,課堂必然是鮮活的,富于人性的;而道德缺失的課堂很容易使教學轉化為一種機械的、單調的知識傳授和行為訓練模式,很容易使學生產生枯燥、疲憊、厭煩、焦慮等。長此以往,必將損耗師生鮮活的生命質量,惡化他們的生存狀態(tài)。讓我們的教師在道德的環(huán)境中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使課堂教學過程和結果都合乎道德的要求,讓課堂生活充滿生命的活力。
課堂應該是師生共同快樂成長的樂園,作為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情感體驗,要讓鮮活的生命在課堂中善待。
通過學習,主要的三點感受:
一、教學過程應成為學生道德提升和人格發(fā)展的過程。
每一位學生都是生動活潑的人、發(fā)展的`人、有尊嚴的人,學生也有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在人格上與老師是平等的,教師對學生的尊重、關心和牽掛,會激發(fā)出學生無盡的潛能。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
教學要從學生的需要出發(fā),這樣我們的思想道德教育就不再是外在的口號,而成為源自學生內心的需要。學生心中那些真誠、善良、美好、尊重人、關懷人、為別人盡義務、為社會盡義務,以至為人類的文明與進步而奮斗的需要強烈起來時,他才會充滿了做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三、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師要積極參與到課堂的情感互動活動中去,建立師生之間的良好情感關系,創(chuàng)設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以心施教、以情激情,真正實現師生之間的多向互動,使學生的情緒處于活躍振奮的積極發(fā)展狀態(tài)。“教育就是喚醒”,當學生的心靈一旦被喚醒,就能和教師的心靈互相溝通,和教學內容發(fā)生共鳴,與教師產生情感共鳴。只有這樣,師生才能有默契的配合,教者樂教、學者樂學,從而使他們走進美好的學習世界。
學生課堂心得體會9
觀察學生數學課堂聽課狀況有下面5類
1、上課不聽也不做與課堂有關的事。這類學生如果在課堂中占多數的話,那么大家也知道意味著什么了。
2、上課不聽,自己自學或做作業(yè)。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的話要考慮是否教材所涉及的內容過與簡單,學生沒有聽課的興趣。或者是老師的教學方法是否過于乏味。
3、上課偶爾放松。分為2類。一是放松了去關注自己的私人話題(與課堂無關)這樣的話,師生都需要檢討。老師要發(fā)揮好自己組織者的作用,學生要檢討自己為何會放松要求。二是自己去研究所遇見的問題。這就需要讓學生明白如何在課堂中合理利用時間的問題。就如同有些學生課堂中遇見不懂的問題,就一直問同桌同學,結果是2個人把問題研究清楚了,卻把課堂中需要聽的部分給落下了。
4、上課能隨老師的安排去聽課。也分2類。一是能在老師分析后領悟所學的知識。二是能與老師的分析同步理解所學的知識。如果課堂中能有多數學生能達到第二種情況的話,那么這個班級學生的數學素質已經很高了。
5、帶著問題來聽課,帶著思考去聽課,帶著問題結束這節(jié)課。這應該是所有老師所追求的`最好結果。課堂已經不僅是傳授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交給學生學數學的方法,讓學生去體驗數學的美。當然這與所上的課型有關,所涉及的教學內容有關,也與老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水平有關,也離不開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課堂中帶著思考去聽課,也就是要讓學生不惟書,不惟師,敢與說出自己的想法,求異思維。如果學生能堅持這樣的學習。那么必然是會樂于學習,能發(fā)現問題,并能提出問題,也能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了。做為老師所需要做的就是給學生搭建好平臺,讓學生去展示自己。
學生課堂心得體會10
。1)教師語氣。教師的語氣,語態(tài),體態(tài)都會影響你對偶發(fā)事件的處理。處理偶發(fā)事件時要注意速度要不急不慢,引用一些常用語言“有理不在聲高”等聽起來順耳又教育人的話,如“年輕人,冷靜點”請勿擾亂課堂,課后有理再說也不遲。不要對學生一味的“氣勢洶洶‘因人而異,因事而異,能讓氣氛緩和盡量緩和,事后在進行教育。
(2)不偏心。特別注意“先入為主”的心理,如果在處理問題時對學習好的偏心,那么你這個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會大打折扣。一定要立場公正,處理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則,獎懲分明,是非分明,不包庇成績好的,對成績差的不要有偏見,即注意這種“一好遮百丑”“一丑遮百好”的`心理。
。3)冷處理。不急于處理,不急于發(fā)表意見,師生共同冷靜思考幾分鐘,以免影響課堂教學。讓學生心里有數,課后再進行處理,讓學生說出事情原由,分析厲害關系,分析自身優(yōu)缺點。不一定總讓教師來說明情況,講明道理,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具有一定的是非辨別能力,在成長中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逐漸成熟起來。
學生課堂心得體會11
12月份我們上了首次天宮課堂,宇航員們在宇宙中做的實驗真是記憶猶新。一轉眼,今天我們迎來了第二次天宮課堂,我知道會有許多太空小實驗,因此我非常激動。
其中有太空“冰雪”實驗,液體球結晶外觀像“冰球”實際為“熱球”,這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有我們夢寐以求的冰墩墩也到空間站了,與王亞平老師一起做起了“太空拋物實驗”做起了空翻,只見冰墩墩被拋出后,沿著原有方向勻速前進,這一實驗讓我們這學期學習的牛頓感第一定律: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總是保持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得到了即直觀又有趣的驗證。
中國航天員們的`太空授課,為我們開啟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們發(fā)出的“中國好聲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動著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也給我?guī)砹颂嗟捏@喜與知識,一掃疫情停課的陰霾,收獲滿滿!
偉大的精神,偉大的行動,讓我們插上夢想的翅膀,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吧!
學生課堂心得體會12
看了今天的天宮課堂第二課,我心中十分震撼,那些神奇的.小實驗再一次刷新了我的三觀。其中有幾個我現在還記得。
其中有一個油水分離的實驗讓我十分地驚訝。在我們地球上,隨便搖一搖就可以使它們分離,可是在宇航員地空間站上,卻不能做到,之后,還是空中繞圈轉了幾下,才能做到油水分離。
還有第一個,一種白醋和小蘇打水融合成的一種液體在一系列地操作下變成了一個類似雪球的球體,看似很冰,實則是熱的,這個也令我驚訝。
看完這些,我立志要好好學習,將來也可以做這些有趣的小實驗。
學生課堂心得體會13
寒假有幸拜讀了吳非老師的《課堂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這本書,對我觸動比較大,很多自認為很正確的教學行為,原來是錯的,是誤導孩子們的,也許是將會影響孩子們一生的,細思極恐,如當頭棒喝!
這本書分五輯,分別從五個方面闡述教師和學生應該遵守的規(guī)則。第一輯:主要闡述的是課堂的深遠影響。課堂的興趣如何產生;讓優(yōu)秀的孩子自主支配時間;引導孩子關注未來;教育孩子們正確的價值觀,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入手。第二輯:講述課堂上發(fā)生的事:學生對課堂的.期待、預習課如何上、作業(yè)的格式、教師在課堂中的位置等。第三輯:照亮課堂的光:主要講述如何開啟孩子們的智慧,讓孩子們批判性的汲取知識。第四輯:主要講述教師在課堂上的教法和教態(tài)等。第五輯是課堂的延伸和拓展。整本書沒有講太多的大道理,從身邊的細微小事,娓娓道來,如同一名長者面對面和你拉家常,親切而入心。
整個假期,有空閑時間,我便會拿起書讀幾頁,然后慢慢的品,從中悟出道理,并和自己的教學相結合,哪些地方是對的,哪些地方是錯的,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會對照吳老師的教導,慢慢改變自己教學中的一些言行,朝著正確的方向,自信而堅定!
學生課堂心得體會14
9月26日我有幸參加了為期兩天的微課程設計制作培訓,聆聽了華東師范大學杜龍輝教授《生成性資源—微課程教學設計與制作》的報告。杜教授深入淺出的講解,幽默風趣的話語,精彩的案例,伴隨著不時傳來的陣陣掌聲,讓教師們經歷了一次頭腦風暴。下面我將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收獲:
關于“微課”,在學習之前對于我而言是完全陌生的一個概念。我主觀的從字面意思理解為:簡短的視頻課。學習之后我對微課有了全新的認識。
1、知道了什么是微課?微課是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
2、明白了微課的特點:“短小精悍”。“短”即視頻長度短,一般盡量控制在10分鐘以內,5分鐘左右最好;“小”即主題;“精”即設計、制作、講解要精良,不要啰啰嗦嗦的;“悍”即學習效果震撼、令人難忘。
3、微課教學克服了傳統(tǒng)教學無法實現因材施教的弊端,實現了翻轉課堂的教學,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程度好的可能看一遍就已經掌握了,就不需要再浪費時間了,可以把時間用到學習其他內容上;程度弱的學生可以反復觀看微課,直到自己掌握為止。這樣就使學生可以按自己的步調學習并隨時在線與同學互動。
4、了解了微課的幾種制作方法:用錄屏軟件、攝像工具、智能筆或專用軟件錄制,也可以在錄播教室錄制或專業(yè)演播室制作等等錄制方法。其中比較常用、容易操作的微課制作方法有三種:PPT式微課、講課式微課、情景劇式微課。
這次培訓,讓我又一次感受到了理念的沖擊,真正領會到了微課程“微而精,小而奇,內容少,蘊意深,從小處入手,解決一個問題”的獨特魅力。
學生課堂心得體會15
勤教授說過:“無論課程改革怎樣改,鉆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們教師永遠的基本功。”只有把握好教材,教師在教學中才能游刃有余。所以,高效課堂教師深入研讀教材,整體把握教材布局尤其重要。
一、高效課堂要在備課上下功夫。
要想把握教材布局,在備課前教師一定要經過大量的閱讀和準備,不單是寫寫教案那么簡單,自己必須獨立深入認真鉆研,第一次備課可以不參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參考書,第二次對準自己背的課參照別人的備課,看看哪些是別人想到而自己沒有思考到的,想想別人為什么要這樣設計,吸納別人的智慧補充自己的教學設計;最后在上課后,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寫出課后反思,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這樣的備課能促進我們教師獨立思考,使能力不斷提高。
另外,備課要立足兩角度,緊扣兩條線。
① 兩角度備課。對同一教材的內容,師生的年齡、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都有巨大的差異,必然對教材內容的實際解讀相差巨大。因此備課時,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準確理解編者意圖,不但要站在教師的角度去備課,同時還要設身處地站在小學生的角度去讀教材,并提出疑問。首先站在學生認知的角度,站在文本整體的高度,體察學生閱讀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需要具備的方法,分析應該落實的知識、訓練重點,找到三維目標的交匯點,在心里和學生先期對話,徹底吃透教材,能夠對教材內容舉一反三,變式練習層層遞進。然后再統(tǒng)籌安排在教學中應教什么、怎么教?學生學什么、怎樣學?
②兩條線教學。教材的編排有兩條貫穿始終的主線:一條是明線,即知識的聯系;另一條是暗線,即掩藏在知識背后的數學思想方法。如:在教學《分數加減法》時,明線是:分數加減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減法的意義相同。暗線是: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蘊藏著遷移類推等數學思想方法。在教學時在學生根據主題圖提出問題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解決問題先嘗試解決提出的問題。(1)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根據題中的信息,第①題和第②題該怎樣列式呢?讓學生動筆寫一寫。根據學生匯報,板書: 1/16+7/16=,7/16-1/16=。讓學生說出算式的意思,引導學生理解:分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的意義相同。(2)利用分數的意義,理解同分母分數的算理,并總結其算法。學生嘗試動筆算一算1/16+7/16,通過交流得出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這樣學生就將整數加減法的意義遷移運用于分數加減法的問題解決中了。教學中有意不呈現分數加減法的意義,而是刻意引導學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數加減法的舊知遷移到分數加減法這一新知中。緊扣兩條線索,幫助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經驗來嘗試計算分數加減法。學生經歷了計算的全過程,就會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只習慣于備教學內容,而忽視備學生。如果教師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仔細考慮課堂教學中的細節(jié)問題,對于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認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慮,針對可能發(fā)生的情況設計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還要設計高質量的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例如:教學相遇問題時,在鞏固練習中設計工程問題、工效問題、還有相背而行,因為它們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相遇問題完全一樣。最后在變式聯系中設計一道追擊問題,拿它和本節(jié)知識做比較,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這樣安排學生能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牢固掌握、靈活掌握,也就是能夠舉一反三。
二、高效課堂要改變教師觀念,關注教與學的過程。
新課程背景下,老師的角色變了,教與學的方式變了,我們對高效課堂關注的重點也要改變。新課程要求學生全員、全程和全身心地參與教與學活動,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要關注,老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學生要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學習之中,并能自我調節(jié)和控制學習情緒,對學習能保持較長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深層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獨立思考,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闡明自己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遇到困難能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另外,課堂上要善于換位思考、轉變老師與學生的角色,例如: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讓學生自己閱讀畫角的方法,然后告訴老師畫角的步驟,學生一邊說老師一邊畫,共同完成。這樣做的目的是學生以后在閱讀教材時能夠讀中有思,思中有讀。在課堂上還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進而發(fā)現問題,要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會質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fā)展、能力的提高。通過質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為“會學”,會“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發(fā)現問題”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習慣。例如:教學認識四邊形一課,老師讓學生觀察所有的'四邊形,問對于這些圖形還有什么疑問,一個學生就問到:為什么都是四邊形而形狀不一樣,學生能提出這樣有價值的問題,說明這個學生已經積極思維并養(yǎng)成了勤于思考問題的好習慣,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這方面的能力。
三、規(guī)范作業(yè)書寫,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良好學習習慣。
教師需要做的是精心設計作業(yè)、創(chuàng)新作業(yè)批改方式、減少學生重復、機械、無效的作業(yè)。教師精心地設計具有針對性、層次性、選擇性、實踐性和開放性作業(yè),創(chuàng)新作業(yè)批改形式,發(fā)揮作業(yè)批改中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師生心靈交流的激勵性作用,作業(yè)及時評價,促進學生不斷改進和發(fā)展的作用。
主要措施:加強教師作業(yè)布置和批改情況的檢查和講評,組織作業(yè)設計研討,開展優(yōu)秀班級作業(yè)展評、學生家長評教等措施,推進作業(yè)設計的優(yōu)化,使教師形成自主設計高質量作業(yè)并及時批改評價的良好習慣。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成績的進步,更要鼓勵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對學生能積極地發(fā)言、認真地練習,及時完成作業(yè)等都要及時地鼓勵。我們適當的激勵,正是為實現全體學生高效學習,實現課堂更大面積高效作準備。
我心目中的高效課堂
一、要“清”。知識清、方法清、思路清、環(huán)節(jié)清、滲透點清!扒迩宄粭l線體現數學味”。二、要“新”。內容新穎,方法創(chuàng)新,更吸引人,有更多探討的價值。三、要“活”。方法靈活,學生思維活躍,師生靈動,課堂開放。四、要“實”。又活又實,活而不亂,該落實的知識、方法、技能、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都能落實。五、要“奇”。出其不意,與眾不同,設計奇特環(huán)節(jié),探討有價值的教法。讓我們共同努力:將我們的數學課堂變成真正人文的,靈動的,現實的,煥發(fā)生命活力的舞臺。在這里,只有智慧與智慧的碰撞,心靈與心靈的交融;在這里,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每一個人都能擁有自己的尊嚴,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成長。
【學生課堂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生課堂的心得體會11-18
學生課堂心得體會12-23
學生課堂心得體會(15篇)02-28
學生課堂的心得體會15篇11-18
學生課堂的心得體會(15篇)12-01
培養(yǎng)學生課堂興趣的心得體會09-13
學生課堂的心得體會精選15篇02-25
學生課堂心得體會15篇02-25
學生課堂實踐活動心得體會09-04
學生停課不停學課堂心得體會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