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賦

時間:2023-03-03 19:46:22 偲穎 漢語詞典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辭賦

  辭賦,是古代一種文體,起源于戰(zhàn)國時代。漢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賦稱為楚辭,后人泛稱賦體文學(xué)為辭賦。辭賦盛于漢,故世稱漢賦。辭為文體之名,猶之論也,蓋語言之別稱,惟論則質(zhì)言之辭,則少文矣。

  分類

  辭賦一般分為騷賦、散賦、駢賦、律賦、文賦五種。散賦的最高形式是漢賦,漢賦又可以分為大賦和小賦。

  要求

 。1)辭賦是一種韻文,新韻、古韻不得混用,亦不能平仄韻混用。同一段中的換韻一般不得超過3次,如果需要換韻時,提倡以適宜的提引詞作為過渡;

 。2)字數(shù)一般以500-1000字為宜,提倡煉句、煉詞(這主要是考慮當代人的閱讀習(xí)慣以及優(yōu)秀辭賦刻碑的需要);

 。3)辭賦開篇不建議使用“隔句”,句式相同的“隔句”連用一般不超過兩次;

  (4)在保證“韻不害意”的前提下,各閱讀節(jié)奏點應(yīng)盡量保持平仄對應(yīng);

 。5)辭賦應(yīng)做到雅俗共賞,語言流暢,用詞切忌晦澀難懂。一篇辭賦中的用典一般不要超過10個;

 。6)一篇辭賦中要具有一定數(shù)量的對偶句、排比句,應(yīng)避免“重韻”;

  (7)律賦的題韻字在保證文理自然的前提下,可以放到段中或者段尾。

  其它解釋

  賦之別稱。濫觴于騷,盛于漢,故世稱漢賦。后轉(zhuǎn)為詩文之總稱。清姚鼐《古文辭類纂序》:“辭賦類者,風(fēng)雅之變體也。楚人最工為之,蓋非獨屈子而已。余嘗謂《漁父》,及楚人《以弋說襄王》,宋玉《對王問遺行》,皆設(shè)辭無事實,皆辭賦余耳。辭賦固當有韻,然古人亦有無韻者,以義在托諷,亦謂之賦耳。

  漢世校書有《辭賦略》,其所列者甚當!鼻鍏窃鳌段捏w芻言》:“辭賦類,辭為文體之名,猶之論也,蓋語言之別稱,惟論則質(zhì)言之辭,則少文矣。故《左傳》稱子產(chǎn)有辭是也,而后之文體,亦由此而分。曾氏每以無韻者入之論著類,以有韻者入之辭賦類,即其義也。春秋以后,惟楚人最工此體,故謂之楚辭!

  《漢書·王褒傳》:“辭賦大者與古詩同義,小者辯麗可喜!薄度龂尽の褐尽り愃纪鮽鳌罚骸澳晔畾q余,讀詩論及辭賦數(shù)十萬言!睍x左思《詠史詩》:“言論準宣尼,辭賦擬相如!绷簞③摹段男牡颀垺け骝}》:“名儒辭賦,莫不擬其儀表!

  也稱詞賦!妒挛锛o原·學(xué)校貢舉部·詞賦》:“《唐書·薛登傳》:天授中,上疏曰,漢世求士,必先其行,魏取放達,晉先門閥,陳梁薦士特尚詞賦,試賦取人,始于梁陳也。唐天寶十三載,始試詩賦,蓋用梁陳之意云,科舉之以詞賦,此其始也。國家自神宗專以經(jīng)術(shù)取士,詞賦遂罷!

  文章特點

  一、語句上以四、六字句為主,并追求駢偶;

  二、語音上要求聲律諧協(xié);

  三、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

  四:內(nèi)容上側(cè)重于寫景,借景抒情。排偶和藻飾是漢賦的一大特征。經(jīng)歷長期的演變過程,發(fā)展到中唐,在古文運動的影響下,又出現(xiàn)了散文化的趨勢,不講駢偶、音律,句式參差,壓韻也比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叫做“文賦”。

  駢文受賦的影響很大,駢比起于東漢,成熟于南北朝。在文章中廣泛用賦的駢比形式,是漢代文人的常習(xí)。以至于有些以賦名篇的文章都被人視作駢文。像南朝劉宋的鮑照的《蕪城賦》、謝惠連的《雪賦》及謝莊的《月賦》等。

  賦,除了它的源頭楚辭階段外,經(jīng)歷了騷賦、漢賦、駢賦、律賦、文賦幾個階段。

【辭賦】相關(guān)文章:

辭賦學(xué)研究的深入與拓展 - 畢業(yè)論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