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小學數學教案1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教案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36—37頁
教材分析:
“分糖果”是第四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的第3課,也是第三次“分一分”的活動,分數量比較多的物體。此前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對小數目物品進行平均分的經驗。“把20塊糖果平均分5個小朋友”,是本節(jié)課承上啟下的實踐活動,通過具體操作及與同伴交流,進一步感受分的策略的多樣性、合理性;還要“把你分的過程在表中記錄下來”,為“把40根小棒平均分給小組的小朋友”提供分步完成的經驗與策略。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大數目物品進行平均分的具體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樣性與合理性。
2.體驗用表格記錄平均分的過程,獲得“試商”的初步經驗。
3.經歷小組合作的實踐活動,培養(yǎng)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具體操作,感受大數目物品平均分方法的多樣化與合理性。
教學難點:
如何組織有效的小組活動,在實踐和交流中,培養(yǎng)優(yōu)化策略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糖果一袋,糖果圖片,小棒若干根,統(tǒng)計表若干根。
教學過程:
一、猜一猜,復—均分。
1、老師帶來了8個糖果,分給兩個小朋友,怎樣分他倆都高興?什么是平均分?
2、猜猜我用20根小棒擺了幾個正方形?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星期天,幾位小朋友到樂樂家給樂樂過生日,樂樂拿出了一些糖果與大家分享。可是遇到難題了,他們不知怎么分了,你們愿意幫助他們嗎?這節(jié)課我們和樂樂一起分糖果。(課件出示圖片)
師:仔細觀察圖片,從圖中發(fā)現了那些數學信息?
學生觀察,獲取信息。能夠發(fā)現“有5個小朋友”和“20塊糖果”。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
學生提出問題,可能會提出“如果把20塊糖果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幾塊?”也可能是“分一樣多,怎么分?”“夠分嗎?”“能正好分完嗎?”等等。
教師接著學生說:“這正是樂樂遇到的難題,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
[設計思考:創(chuàng)設情境不但為了激發(fā)學生興趣和參與,更是為了讓學生從中獲取信息,提出問題。以幫助小朋友分糖果為情境,讓學生本能產生互動,同時能讓每個學生得到參與。]
三、動手操作,解決問題。
1、示范分一分并記錄。
教師提出,為了幫助大家理解和記憶,可以把分的過程記錄下來。(出示表格)
師:現在通過這個表格,你能了解老師分的過程和結果了嗎?是不是看上去更方便,更清楚呢?
2、用學具代替糖果小組內分一分。
師:我們就用5個圓片代替5個小朋友,20個糖果圖片代替20糖果。先想想你準備怎樣分?然后,動手分一分。
[設計意圖:有效的數學活動是建立在學生獨立思考之上的,先讓學生想一想怎么解決,引發(fā)學生思考,使下面的活動為解決問題而進行。同時,用統(tǒng)一的學具代替實物分一分,為脫離一切物質屬性,抽象出除法算式打下基礎。]
師:同學們都很快地利用學具分一分,可是老師發(fā)現你們的分法并不一樣,誰愿意展示一下你們組分的過程?
[設計意圖:給每個孩子動手操作的機會。由于存在個體差異,學生分法會不相同,正好可以從中體會分法的多樣性及結果的一致性。對于記錄這樣復雜的活動過程,學生是有困難的。所以,先讓學生感受到做記錄在活動和交流中的優(yōu)勢。讓所有學生試著記錄自己的'過程,既可以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有序,又可以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運用“枚舉法”解決問題的策略,這也為后續(xù)的小組活動打下重要基礎。]
3、交流方法,比較、反思。
師:請觀察不同分法,哪種方法和你的一樣,你能來介紹一下嗎?
生介紹分的方法。
師小結:同學們的分法不同,可能分的時候有一次分完的,有多次分完的,你更喜歡哪一種?
預測:更多的學生會喜歡一次分完。理由是簡便快捷。也不排除會有喜歡多次分完的,教師要給學生時間,等待學生從下面的大數目的分小棒活動中,自己發(fā)現用乘法口訣幫助平均分的好處。
師:那好,你能根據你所喜歡的分法,再分一次數目更大些的嗎?
[設計意圖:展示學生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交流、傾聽,體驗分法的多樣化與結果的一致性。及時表揚利用口訣一次平均分的學生,同時引導學生比較和反思,優(yōu)化自己的策略,提升數學認知,為后續(xù)學習打基礎。]
四、拓展活動,鞏固提升。
1.提出問題。
要把40根小棒平均分給你們小組的小朋友,怎么分呢?
2.活動準備。
。1)小組分工,明確要求。
師:一會兒大家要在小組內分一分,并把分的過程記錄到這張表格上(出示表格)。
(2)小組商定方法。
師:請各小組先商量一下,想想怎么分,第一次分幾塊比較合適。每個人都表達一下自己的想法,共同選擇一個分法。動手分一分,做好記錄。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最先完成任務!
[設計意圖:有了分糖果活動的基礎,學生會想到用口訣來平均分,但40根小棒相對于20塊糖果,是一個大數目。讓學生先商量一下分法,能夠避免盲目、無效的活動。另外,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經歷不是很多,缺乏經驗,需要教師引導分工和組織示范。]
3.小組活動
學生小組內分一分。
4.匯報交流。
匯報分的過程和結果,本組的學生做補充,其他組的學生做檢查。
[設計意圖:展示一些小組的記錄,讓學生感受分法的多樣性,同時,引導學生交流,意在讓學生評價一下哪些分法更簡便、更合理,給學生反思、調整的機會,進一步促進學生反思、優(yōu)化自己的策略。]
五、數學游戲,活動延續(xù)。
師明確游戲規(guī)則。
抓一抓,分一分,算一算,比一比。
師:這個游戲有趣嗎?課后可以和家長、同學繼續(xù)進行。
[設計意圖:此游戲的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繼續(xù)進行平均分的活動。也是給學生一個自主經歷不定的數目平均分的過程,為以后除法中有效試商打下堅實基礎。]
六、總結收獲,課外延伸。
師:這節(jié)課我們進行了許多分一分的活動,都是怎樣分的?從中,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師小結:在分糖果和分小棒的活動中,都是平均分的;可以有多種方法,結果卻是一致的;可以利用乘法口訣幫助快捷地完成任務;有時會正好分完,也可能會有剩余……
七、布置作業(yè)
1、課后找一些大數目的物體分一分,利用表格記錄分的過程。
2、回去后和家長繼續(xù)玩分糖果的游戲,可以自定游戲規(guī)則。
[設計意圖:讓學生回憶本課的活動,說一說收獲,能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梳理,再次提升。實踐性作業(yè)是與生活中的平均分現象聯系起來,是對大數目的平均分活動的延伸。學生借助生活經驗和親身操作,完全能夠獲得最終結果,并記錄下來,積累平均分的經驗,為下節(jié)課學習除法奠定基礎。]
小學數學教案2
第二單元因數和倍數
課題:因數和倍數
教學目標:
1、學生掌握找一個數的因數,倍數的方法;
2、學生能了解一個數的因數是有限的,倍數是無限的;
3、能熟練地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能熟練地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讓學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師:看你能不能讀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為2×6=12
所以2是12的因數,6也是12的因數;
12是2的倍數,12也是6的倍數。
3、師:你能不能用同樣的方法說說另一道算式?
。ㄖ该f一說)
師:你有沒有明白因數和倍數的關系了?
那你還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數嗎?
4、你能不能寫一個算式來考考同桌?學生寫算式。
師:誰來出一個算式考考全班同學?
5、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因數和倍數。(出示課題:因數倍數)
齊讀p12的注意。
二、新授:
(一)找因數:
1、出示例1:18的因數有哪幾個?
從12的因數可以看得出,一個數的因數還不止一個,那我們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數有哪些?學生嘗試完成:匯報
。18的因數有:1,2,3,6,9,18)
師:說說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對一對找,如1×18=18,2×9=18?)
師:18的因數中,最小的是幾?最大的是幾?我們在寫的時候一般都是從小到大排列的。
2、用這樣的方法,請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數有那些?
匯報36的因數有:1,2,3,4,6,9,12,18,36
師:你是怎么找的?
舉錯例(1,2,3,4,6,6,9,12,18,36)
師:這樣寫可以嗎?為什么?(不可以,因為重復的因數只要寫一個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寫兩個6)
仔細看看,36的因數中,最小的是幾,最大的是幾?
看來,任何一個數的因數,最小的一定是(),而最大的一定是()。
3、你還想找哪個數的因數?(18、5、42??)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個在自練本上寫一寫,然
后匯報。
4、其實寫一個數的因數除了這樣寫以外,還可以用集合表示:如
18的.因數
小結:我們找了這么多數的因數,你覺得怎樣找才不容易漏掉?
從最小的自然數1找起,也就是從最小的因數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過程中一對一對找,寫的時候從小到大寫。
。ǘ┱冶稊担
1、我們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數,那2的倍數你能找出來嗎?
匯報:2、4、6、8、10、16、??
師: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么找到這些倍數的?(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
那么2的倍數最小是幾?最大的你能找到嗎?
2、讓學生完成做一做1、2小題:找3和5的倍數。
匯報3的倍數有:3,6,9,12
師:這樣寫可以嗎?為什么?應該怎么改呢?
改寫成:3的倍數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別乘以1,2,3,??倍)
5的倍數有:5,10,15,20,??
師:表示一個數的倍數情況,除了用這種文字敘述的方法外,還可以用集合來表示2的倍數3的倍數5的倍數
師:我們知道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那么一個數的倍數個數是怎么樣的呢?(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
三、課堂小結:
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研究了一個什么問題?你有什么收獲呢?
四、獨立作業(yè):
完成練習二1~4題
《因數與倍數》的教學反思
《因數和倍數》是一節(jié)數學概念課,人教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數和倍數的概念時與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1)新課標教材不再提“整除”的概念,也不再是從除法算式的觀察中引入本單元的學習,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通過乘法算式來導入新知。(2)“約數”一詞被“因數”所取代。這樣的變化原因何在?我認真研讀教材,通過學習了解到以下信息:簽于學生在前面已經具備了大量的區(qū)分整除與有余數除法的知識基礎,對整除的含義已經有了比較清楚的認
識,不出現整除的定義并不會對學生理解其他概念產生任何影響。因此,本套教材中刪去了“整除”的數學化定義,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數和倍數的概念。
雖然學生已接觸過整除與有余數的除法,但我班學生對“整除”與“除盡”的內涵與外延并不清晰。因此在教學時,補充了兩道判斷題請學生辨析:
11÷2=5??1。問:11是2的倍數嗎?為什么?因為5×0.8=4,所以5和0.8是4的因數,4是5和0.8的倍數,對嗎?為什么?
特別是第2小題極具價值。價值不僅體現在它幫助學生通過辨析明確了在研究因數和倍數時,我們所說的數都是指整數(一般不包括0),及時彌補了未進行整除概念教學的知識缺陷,還通過此題對“因數”與乘法算式名稱中的“因數”,倍數與倍進行了對比。
小學數學教案3
比的意義這節(jié)課是開啟課。是比和比例這一單元的知識核心,對以后的學習有深遠的影響。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六年制第十二冊第47~48頁,是該單元的開端。講好本節(jié)課,可以影響一大面,使教師一開始就掌握教學的主動。比的意義是由除法發(fā)展而來的,與除法,分數既有聯系又有區(qū)別。正因為如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理解并掌握比的意義,學會比的讀寫方法,比的各部分名稱;會求比值;能理解比和除法、分數的關系;向學生滲透轉化思想。
教學重點:掌握比的意義。
教學難點:把兩種量組成比以及在此基礎上,進行求比值。
教學關鍵:理解比和除法的關系。針對上述教學目標,可對教材做如下處理:
一、復舊遷移,導題定向復舊遷移。
主要抓住新舊知識的最佳連結點。即:復習了用除法計算的應用題,為知識的遷移。為學習比的意義平坡架橋。然后由除法轉化為另外一種比較兩種數量的方法,自然導題定向,提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具體做法是:
。保卮穑
。ǎ保┓謹岛统ㄓ惺裁搓P系?
。ǎ玻┏龜的芊駷榱悖糠謹档姆帜改芊駷榱?
。玻惺浇獯穑海ㄉ谑,師板演)
(1)一面紅旗,長3分米,寬2分米。長是寬的幾倍?寬是長的`幾分之幾?
。ǎ玻┮惠v汽車,2小時行駛100千米。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ǎ常┮胄抡n剛才復習的這兩道題(指板演),都是兩種數量進行比較,都是用除法進行計算的,同學們掌握得很好。但是,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兩種數量進行比較,還有另外一種方法。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板書比)這節(jié)課我們要懂得比的意義,會求比值。(板書比的意義)
二、探索發(fā)現,總結規(guī)律
探索發(fā)現,是指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變重講輕練為邊講邊練,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多種感官參加學習數學知識的活動,實現兩次飛躍:一次是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一次從理性到實踐的飛躍。比如,教學比的意義的時候,要分如下三個層次進行:
。保虒W比的意義,比的讀寫方法,比的各部分名稱。
。ǎ保┍鹊囊饬x同學們準確地回答了復習題2中的第1題,用32求出了長是寬的幾倍,這是用除法表示長和寬的關系。32也可以寫成3比2(板書3比2),表示長和寬的比。問:誰和誰的比是3比2?(長和寬的比是3比2)。32可以表示3比2,23可以表示幾比幾?(2比3),表示誰和誰的比呢?(表示寬和長的比)。結合第2題,問:1002可以表示為幾比幾?
表示誰和誰的比?(100比2,表示汽車所行的路程和時間的比。)同學們注意觀察這兩個例子,誰能說一說什么是比?(答略)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概括出: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板書)指名讀、齊讀比的意義。
。ǎ玻┍鹊淖x寫方法除法的運算符號是除號,表示比的符號是什么呢?是比號,寫作:(板書),讀作比。3比2可以寫作3∶2(板書)讀作3比2。問:2比3,100比2同學們會寫嗎?讓一名同學到黑板上寫,其他同學動手在桌子上寫。
。ǎ常┍鹊母鞑糠置Q∶是比號,讀作比。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后面的數叫做比的后項。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后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板書如下)3......前項∶......比號2......后項=32=1......比值12
(4)練習(看幻燈銀幕)
、僬f出比的前項、后項和比值。4∶7=47=479∶5=95=14513∶9=139=14915∶29=1529=1529②填空。a.把80本書,分給4個班級,平均每班分到()本書;圖書的本數和班級數的比是()。b.學校開運動會,六年一班有10人參加賽跑,7人參加跳高比賽。這個班參加賽跑和跳高的人數的比是()。(5)通過上面兩道題的練習,你知道寫比時要注意什么嗎?小結:寫比時,要注意誰比誰,誰是比的前項,誰是比的后項,次序不能顛倒。
2.教學求比值的方法。
。ǎ保﹩枺菏裁唇斜戎?(略)比值的定義掌握了,那應該怎樣求比值呢?(用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后項)。同學們知道了比值的求法,下面就練習求比值。
(2)求比值,并說明算理。32∶85∶2512∶150.8∶37(3)小結:比值是一個數,可用整數、小數和分數表示。
3.教學比和除法、分數的關系。
(1)3∶2=32可見比和除法有著密切的關系,比的各部分相當于除法的什么?(略)(2)分數和除法的關系在復習時同學們回答得很準確,從分數和除法的關系,可以得出比和分數有什么關系呢?(略)結合學生說的比、除法、分數三者的關系,形成比和除法、分數的關系表。
(3)根據比和分數的關系,比也可以寫成分數形式。3∶2可寫作32,仍讀作3比2,不能讀作二分之三。
。病茫场ⅲ保埃啊茫沧寣W生寫。
。ǎ矗﹩枺罕鹊暮箜椖芊駷榱?為什么?
三、反饋矯正,貫徹始終
是指把系統(tǒng)的某一部分輸出的信息回到輸入部分的過程。這個過程,除了把信息輸送給教師,供教師檢查教學效果外,更是學生自我調控的過程。
那么,反饋矯正,貫徹始終,本節(jié)課是指在邊講邊練之后,還要進行綜合練習。綜合練習的內容做到由淺入深。先練習寫比,又練習判斷題,通過正確,錯誤的對比,使學生明確比、除法、分數三者之間的區(qū)別,最后安排發(fā)展性練習,寫出比并求比值。不但要求寫出兩個直接量的,還要寫出兩個間接量的比,如寫出速度的比。通過這樣的練習,不但讓全班同學吃得好,還讓尖子學生吃得飽。
小學數學教案4
所以這一知識點對學生來說又是陌生的。所以教學時,我是以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六一兒童節(jié)”聯歡會的會場布置引入新知教學,既充分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也緊扣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身邊處處有數學,學有用的數學的思想感情。當然教學中我也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積極創(chuàng)設情景,以激發(fā)學習熱情。本節(jié)課我盡量考慮低年級小學生愛玩好動的特點,設計一些比較生動有趣的情景,如:找聯歡會會場中的規(guī)律、畫一畫、圖一圖、找規(guī)律游戲、欣賞規(guī)律中的美等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動中學,在樂中學。
二、面向全體,關注個體。班級的學生中有聰明靈活的優(yōu)秀生,也有較遲鈍緩慢的學困生,因此在課堂上我盡量照顧到學困生的需要,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優(yōu)生帶動學困生,幫助學困生,以達到全面發(fā)展。當然我也經常請一些學困生嘗試回答問題,并給以鼓勵支持,以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三、緊密聯系生活,學有用的數學。本節(jié)課我都是以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展開教學的,比如今天是5月31日,明天就是學生最高興地“六一兒童節(jié)”,每年的兒童節(jié)學校都會舉行一系列的活動來慶祝孩子們的節(jié)日,所以我就緊扣這個有意義的日子展開了教學,學生不僅學得開心,也覺得意義深刻。在比如“欣賞規(guī)律中的美”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欣賞生活中一些有規(guī)律的事物,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規(guī)律,有數學,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但是由于時間的關系,本來我想讓學生有說說自己見過的生活中的喲規(guī)律的事物卻不能在課堂中完成,所以只好留著讓學生當成課外的作業(yè)去完成,當然我也相信學生一定能夠很好的完成老師布置得作業(yè)的。
四、給與學習主動權,做學習的主人。本節(jié)課我盡量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規(guī)律,去探索規(guī)律,然后在集體的反饋中矯正,總結,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習,讓他們真正做學習的主人。但是由于投影儀顯示不夠清晰等原因,課堂中也出現了各種不足的地方,如有些學生看不清圖片的顏色,給教學帶來一定得麻煩;在比如由于學具的不足,我只能把“擺一擺”的環(huán)節(jié)改成“畫一畫”,雖然學習目的同樣達到了,但總感覺有些欠缺;另外由于我的一點緊張的情緒,把學生在操作時放點輕松的音樂讓他們放松一下緊張的情緒的這一環(huán)節(jié)也給漏掉了,只有操作,沒有音樂等等。這一系列的不足之處,都是由于本人的教學經驗有限而引起的,這有待于以后不斷地學習和改進。教學目標
1、通過物品有序排列,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guī)律,會根據規(guī)律指出下一格物體。
2、通過涂色,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
3、通過找生活中的`規(guī)律,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4、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會的價值,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簡單的排列規(guī)律。
難點:會運用“規(guī)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并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
教學準備
教具:教學課件
學具:彩色筆等。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fā)探究意識
1、師:小朋友們,有誰知道明天是什么節(jié)日?(六一兒童節(jié))是呀,明天就是“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我們學校準備舉行一場聯歡會,同學們聽到這個消息可高興了,都行動起來了,看課件演示:彩旗、燈籠和彩花。
同學們有的剪了漂亮的彩旗,有的做了美麗的燈籠,有的折了各種顏色的花兒,想把會場布置得漂漂亮亮的?墒悄銈冇X得這些東西這樣擺放好嗎?(不好)為什么呢?(因為不整齊)
是啊,他們擺放得不整齊,如果能夠按照一定得規(guī)律進行擺放,一定會更美麗的。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找規(guī)律(板書課題)
二、感知規(guī)律——認識簡單的規(guī)律
1、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誰的眼睛最亮,能夠找出這幅圖里藏著的規(guī)律。
。1)、四人小組討論聯歡上的規(guī)律。
(2)、學生匯報:
紅旗的規(guī)律:黃紅黃紅黃紅黃紅……
彩燈的規(guī)律:黃紫黃紫黃紫黃紫……
花朵的規(guī)律:紅綠藍紅綠藍紅綠藍紅綠藍……
小朋友隊伍的規(guī)律:男女男女男女男女……
學生匯報,教師課件演示。并說明找規(guī)律的方法,用虛線分一分,分成相同的幾組。
3、教師小結,明確“一組”的概念
師:剛才,我們已經找出了彩旗、燈籠、小花和小朋友隊伍的規(guī)律。像燈籠這樣一黃一紫、彩旗的一黃一紅、小花的一紅一綠,和小朋友隊伍里的一男一女,以及我們黑板上的兩朵黃花,一朵紅花,我們都把他們叫做一組。(板書:一組,齊讀:一組)
當我們找到圖形排列的規(guī)律的時候,只要找到一組是什么,在看一看是不是按照一組一組重復地排列(板書:重復),如果是我們就說他是有規(guī)律地排列。
3、教學例2
師:小朋友們真厲害,能夠又對又快地找出圖里的規(guī)律,有幾只小動物們聽說;了,都來了,他們想和你們交朋友,但是他們也帶來了很多的數學問題,并要求誰能夠幫他們回答這些數學問題,他們就和哪個小朋友做朋友呢?你們想認識他們嗎?(想)那就一起看看誰來了:
課件出示小白兔和書本第88頁的例2。
(1)學生嘗試畫一畫。
。2)全班交流。
4、教學例3。
課件出示小猴子和例3。
。1)學生嘗試圖一圖。
。2)全班匯報交流。
。3)完成課本89頁上面的“做一做”
三、動手操作,鞏固發(fā)展:
1、畫一畫規(guī)律:
師:小朋友們的眼睛真是太厲害了,個個都是火眼金睛。小松鼠覺得小朋友太聰明了,于是他帶來幾道更難得題目,有信心完成嗎?(有)請把你的小手拿出來,你能用你靈巧的小手圖出美麗的規(guī)律嗎?請你打開書本89頁和水彩筆,完成下方“做一做”的第2題。畫出你喜歡的規(guī)律,先想一想你想畫怎樣的規(guī)律,想好的小朋友可以開始畫了。
、賹W生畫規(guī)律,師巡視,并注意表揚動作比較快的同學和提醒速度(畫好的同學坐端正,同時也要注意時間,比一比哪個同學的動作最快。)
、趨R報展示:(選幾幅有代表性的)請小作者介紹自己的規(guī)律(或者其他同學找規(guī)律,并說說下一個圖形會是什么。)
四、游戲激趣,沖向另一個高潮
師:同學們覺得找規(guī)律好玩嗎?(好玩)下面老師想和同學們再來玩一個更有趣的游戲呢,想玩嗎?(想)
課件演示前兩組圖片,學生根據規(guī)律猜出下一張圖片是什么。
五、生活中的規(guī)律。
師:同學們知道嗎?規(guī)律不僅很有趣,而且還很漂亮呢?我們一起來欣賞規(guī)律的美吧。ㄕn件出示)
師:誰也能像這樣找出生活中有規(guī)律的事物呢?
五、總結延伸,拓展新知。
師:今天我們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不僅學會了找規(guī)律(板書:找)小手還能畫出美麗的規(guī)律,做出有創(chuàng)意的規(guī)律。有規(guī)律的事物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希望小朋友們課后能夠多仔細觀察,發(fā)現更多美麗的事物,下課。
教后反思:
本節(jié)課是比較有趣,聯系生活比較緊密的一個知識點,對學生來說,規(guī)律其實在生活中處處可見,但是由于平時沒有這方面的意識,所
小學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能夠借助具體物體正確地數出5以內物體的個數,理解5以內數的具體含義,知道5以內數的組成,會讀寫5以內各數。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要點分析:
教學重點:理解1—5各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寫1—5各數。
教學關鍵:由于學生剛剛入學,所以教師的組織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教學準備:
教師:帶領學生參觀學校的活動課,坦克等圖片,點子圖,田字格。
學生:5根小棒或小正方體塊。
過程設計:
活動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昨天參觀活動課時,我們看到了大哥哥、大姐姐們在科技小組活動的情況,想不想知道朝陽小學一年級的小學生參加科技活動小組的情況呢?
[設計意圖:由于學生剛剛入學,對科技小組的.活動還不夠了解。通過課前的參觀活動,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而且能夠提高學習本節(jié)內容的積極性,可謂一舉兩得。]
活動二:教學1—5各數的意義。
1、同學們在做什么?(指導學生有序進行觀察)
小女孩提出了一個數學問題“坦克有幾輛?”誰來告訴她?
誰能試著提出類似的問題?
誰能幫他解決?你是怎么知道的?注意對數數方法的指導。
按順序板貼:火箭、坦克、汽車、機器人和飛機圖。
2、小結:一輛坦克我們可以畫一個點子,用數字1表示;兩支火箭畫幾個點子,用數字幾表示?等等。(板書)
3、拓展:我們身邊或生活中數量是1—5的物體有許多,誰能用上1—5中任意一個數字說一句話?
[設計意圖:由于學生剛剛入學,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的能力較差,教師通過讓學生提類似的問題,有效地進行引領。另外,注意組織學生交流數數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并通過小結,發(fā)展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滲透對應思想。]
活動三:1—5各數的書寫
1、剛才老師寫的數字漂亮嗎?你想不想寫寫看?
教師在田字格中邊示范邊講解1—5各數的寫法,重點說明從哪里起筆,在哪里拐彎,在哪里停筆及在方格中的布局。(有條件的可以利用課件動態(tài)演示講解,提高學生書寫的積極性)
2、學生練習。
3、師生評價同學書寫的情況,以便更好地進行書寫。
[設計意圖:評價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在學生練習寫數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互評,不但可以讓學生對于數字的書寫有更加清晰的認識,而且從中學會欣賞別人、尊重別人。]
活動四:1—5各數的組成
1、同學們愿意做分小棒的游戲嗎?把4根小棒分成兩堆,可以怎樣分?自己分分看,看誰能想出不同的分法?
2、學生匯報,引導學生有序思考,師條理地進行板書。
3、教學2、3、5的'組成時,師提出問題后,先讓學生想,有困難的可以擺小棒。
4、對口令游戲:
(老師演示:某某同學我問你,5可以分成1和幾?
或:5可以分成幾和3?或:2和3組成幾?)
同桌游戲。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操作得出1—5各數的組成后,熟練識記也很重要。這里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通過玩對口令游戲,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學習。]
活動五:自主練習
第1題:圖上畫了哪些文具?橡皮有3塊,連數字3;小刀、鉛筆、文具盒各有多少,用哪個數字表示呢,連一連。
指導學生用直尺連線。
第2題:把各種水果的數量在田字格中記下來,比一比,誰寫的漂亮。
第3題:根據計數器珠子的變化,感受數的順序,并根據珠子的數量畫點子,再用數字表示出來。
活動六:總結延伸
這節(jié)課學得高興嗎?課下尋找數量是1—5的物體,比一比誰發(fā)現得多。
[設計意圖:學習數學的目的之一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課下讓學生找數量是1—5的物體,既鞏固了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又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使他們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小學數學教案6
一、 概念解析
1. 什么是運算律?
2. 數學運算律的分類及其特點。
二、 游戲引導,用語言解釋運算律的內涵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解釋以下運算律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1. 加法結合律
2. 乘法結合律
3. 分配律
學生隨機選取一位小組代表,通過游戲比賽的方式,展開知識比拼。
三、 應用拓展,運算律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1. 通過比一比了解運算律的'應用
出示以下算式:
a 56 b = ( ) 56 加法結合律
學生完成后,組織交流,比較每組的兩道題,它們的計算結果相同嗎?各是應用了什么運算律或運算性質?
2. 算一算,引導學生應用運算律解決實際問題
出示以下題目:
某學生生活區(qū)今年上半年用電情況:1組 623 度,2 組 656 度,3 組 567 度,4 組 589 度。求一共用電多少千瓦時,看哪一組算得又對又快。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獨立列式計算,指名介紹自己的算法,師生進行共同評價和總結。
3. 提出問題,探討運算律的實際意義
出示以下統(tǒng)計表格:
四(2)班馬小平同學閱讀三本課外書的情況統(tǒng)計。
學生根據表中數據,提出數學問題和解決方法,通過計算、交流、反思等學習活動,進一步感受運算律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的價值。
四、 總結反思,解決疑惑
學生和教師共同總結應用運算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并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說明:通過以上教學活動,學生能夠自主發(fā)現并感受運算律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價值,并能夠在實踐中熟練掌握應用運算律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問題梳理:今天的課程中,哪些內容被我們復習了?在課堂學習中,你獲得了哪些經驗?是否還存在一些疑惑?請同學們交流并評價彼此的表現,接下來我們進行課后延伸,挑戰(zhàn)自我。
交流討論,評價彼此表現
在今天的課程中,我們對哪些知識點進行了復習?在課堂學習中,我通過哪些方式來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還存在一些疑惑或者困難嗎?請同學們進行交流,并評價彼此的表現。
課后延伸,挑戰(zhàn)自我
以下是一些簡便計算題目,可以用來鞏固本課程所學的知識點。這些練習題不僅有助于深化學習內容,而且可以提供挑戰(zhàn)自我的機會。請同學們認真嘗試。
995 + 996 + 997 + 998 + 999 125 (17 8) 4
1 + 2 + 3 + 4 + 5 + 95 + 96 + 97 + 98 + 99
25 32 125
小學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ㄒ唬、知識與技能目標:
1、在具體的情景中,讓學生初步體驗平均分的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2、理解平均分的方法。
3、通過分一分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ǘ、情感目標:
1、初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經歷與小組討論、交流,培養(yǎng)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平均分”的含義,感受平均分的過程
難點:初步體會有余數的“平均分”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師導入語,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
同學們,你們瞧,小熊家今天看起來特別高興,你知道為什么嗎?(學生猜一猜)。哦,原來,今天是小熊要過十歲生日了。他特地邀請小伙伴們來家做客,準備開一個生日Party。你們瞧:都有誰來?(兩只小猴、四只小貓、三只小狗)。小熊非常熱情,拿出了動物們最愛吃的食物來招待:有桃子、小魚、骨頭?墒切⌒苡龅揭稽c困難,這么多食物該怎樣分呢?同學們,你們能幫小熊分食物嗎?(能)
2、揭示課題:分一分(板書:分一分)
那么,我們一起幫助小熊來分一分食物吧!
(1)、指名說說,你覺得應該怎么分?
。ㄉ穑喊烟曳纸o小猴,魚分給小貓們,骨頭分給小狗們)
。2)、那么小猴、小貓、小狗之間又應該怎么分配呢?
設計意圖:根據數學學科特點和小學生好奇、好新、好動的思維特點,創(chuàng)設故事性情境,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的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狀態(tài),讓生動的故事情境去吸引學生,喚起學習興趣。
二、實際操作,體會平均分
1、小熊聽取了同學們的建議,拿出8個桃子招待兩只猴子,請你們幫他分一分。用8個小正方體代替桃子。(同桌討論分法并在全班匯報,說出各種分法)
(1)出示分得的結果。
(2)、兩只淘氣的猴子都想多吃一點,在這些分法中,你認為哪種分法能使兩只猴子都滿意?為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回答體會“同樣多”、“一樣多”。同時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應該平等對待和尊重每一位客人,進行人文教育。
2、同學們真能干,幫了小熊一個大忙,分給兩只猴子一樣多的桃子,令兩只猴子都很滿意,F在,小熊手上有12條魚,請你幫他分給4只小貓,要求每只小貓分到的魚同樣多,每只小貓分到()條。
。ㄍ阑ハ嗾f說怎樣分、全班反饋交流、由學生判斷正誤并說出理由)
3、師生小結: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我們就說是“平均分”。
4、看到小猴和小貓吃的那么香,小狗在旁邊等不急了,“汪汪汪汪”叫了起來,小熊該來給我分食物了。小熊急忙拿出18根骨頭,請同學們平均分給3只小狗,每只分到()根。(同桌互相說說怎樣分、全班反饋交流。請一個同學在投影機上用小棒分一分)
。ㄍ队俺鍪緦W生分得結果,集體交流評講)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目的是: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操作性情境,組織一些以學生活動為主的練習,對一些實際問題通過自己動手演示,獲得學習成效。(我先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形象地感知“平均分”,再由教師小結,抽象出“平均分”的概念,最后,由學生進行練習反饋。這樣的教學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其次,動手操作“平均分”活動的設計,即能鞏固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最后,通過四人小組討論、操作,同桌合作等形式的交流方式,初步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
5、今天有那么多的好朋友來給小熊慶祝生日,他非常高興,除了給它的好朋友們準備了前面那么多好吃的東西外,還準備了一頓豐富的晚餐,這些小動物們很講衛(wèi)生,跟我們一樣要用筷子來吃飯,那么小熊家里的.筷子夠不夠呢?(有12根筷子,也就是6雙,但是有10只小動物,先不告訴學生一共有多少只小動物,讓學生去為解決問題尋找一些必需的條件。)
6、小動物們吃飽后非常開心,他們想一起來玩游戲,這個游戲規(guī)則是4只動物一組,可以分成()組,還剩()只小動物呢?(每個學生發(fā)一捆小棒,同桌合作用小棒擺一擺)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目的是: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趣味性情境,組織學生動手分一分,幫助學生感知分不完的“平均分”。
三、結合生活,練一練
1、讓學生先獨立完成書上p33第2,3題,然后集體反饋。(讓學生說出他的解題策略的時候解釋一下他的方法。例:如有學生用“二七十四”這句乘法口訣解決第2題,請他給同學們說說二,七和十四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2、今天這節(jié)課同學們表現的都很棒,其中這4個小朋友表現最出色,老師帶了9個氣球來獎勵他們,平均每人分到()個,還剩()個。這個氣球還能給其中的一個小朋友嗎?為什么?
設計意圖:我選擇了貼近學生生活內容作為練習題目,目的在于讓學生感知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平均分的過程。教學時,我讓學生圈一圈、擺一擺、說一說等形式,通過動口、動手、動腦等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學習活動,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性的問題,培養(yǎng)數學能力。
四、跳一跳,摘果子
1、林老師每天上完課嗓子都很累,下課后總喜歡喝一杯蜜糖,同學們,你們知道蜜糖是怎樣做嗎?對拉,是勤勞的蜜蜂采花蜜的功勞。
今天一大早,就有一些蜜蜂(16只)去采蜜,過了一會,有一半的蜜蜂采完了,飛走了一半,還剩()只。
2、秋天到了,同學們出去秋游,有20個小朋友要去劃船,每條船限坐6人,要租幾條船?(方法多樣化)
請跟你的同桌說一說。
設計意圖:跳一跳,摘果子是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通過讓學生自主選擇練習題,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同時培養(yǎng)向難題挑戰(zhàn)的信心。
五、總結:
1、說說你這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知識?
2、這節(jié)課中,你覺得自己表現最出色的是什么地方?
小學數學教案8
教學內容:
教材第67頁的內容及第69頁練習十六的第1—3題。課型新課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親自動手,通過量、剪、拼等活動發(fā)現并證實三角形內角和是180°,應用三角形內角和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通過動手操作把三角形內角和轉化為平角的探究活動,向學生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3、讓學生在動手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義、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經歷“三角形內角和是180°”這一知識的形成、發(fā)展和應用的全過程。
教學難點:
三角形內角和是180°的探索和驗證。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剪刀、白紙、直尺。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什么是三角形,誰能說出三角形有什么特點?
生1: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
生2:三角形有三個角……
師:三條線段圍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內形成了三個角,們把三角形里面的這三個角分別叫做三角形的內角。
師:現在,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畫一個三角形,畫一個有兩個內角是直角的三角形,開始。
(設置矛盾,使學生在矛盾中去發(fā)現問題、探究問題)
師:有誰畫出來啦?
生1:不能畫。
生2:只能畫兩個直角。
生3:只能畫長方形。
演示:請同學到黑板演示,是不是畫成這個樣子了?哦,只能畫兩個直角。
師:問題出在哪兒呢?著一定有什么奧秘吧?想不想知道?這就是我們今天研究的與三角形的內角和有關的數學知識。(板書課題:三角形的內角和)
二、自主探究
師:你能“畫幾種不同類型的三角形”?自己試著畫一畫。
。ㄕn件出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圖)
生:可以畫銳角三角形,也可以畫直角三角形,還可以畫鈍角三角形。
師:在數學上,三角形的內角和就是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度數的和。你能想出幾種辦法求出三角形的內角和?
生:可以測量出每一個內角,然后求出三個內角的和。
師:好,下面我們用量角器分別量出每種類型的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然后計算出每種類型的三角形的內角和。
強調說明: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度數時,中心店對準角的頂點,0刻度線和角的一邊重合,看角的另一半落在刻度線是多少度。
生:通過測量發(fā)現,任意一個三角形,三個內角度數的和都是180°
師:你還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得出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和是180°嗎?
生:用剪刀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剪下來,可以拼成同一個平角,也能得出三個內角的.和是180°。
師:誰能展示一下?
生1:把一個銳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剪下來,然后拼一拼發(fā)現銳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拼成了一個平角,即180°。
生2:把一個直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剪下來,發(fā)現直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拼成了一個平角,即180°。
生3:把一個鈍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剪下來,發(fā)現鈍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拼成的還是平角,即180°
三、探究結果匯報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生:我知道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師:同學們通過思考探索、合作交流,發(fā)現了三角形內角和是180°,看似簡單的量量算算、剪剪拼拼,實際上是探索知識的實驗方法,這樣的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有著重要的作用,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掌握更多的本領。
四、師生總結收獲
師:同學們,通過三角形內角和的學習,你在數學方法上有什么收獲?
生1:我學會了測量出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然后求和的方法。
生2:我還知道通過剪、拼的方法也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生3:通過動手操作把三角形內角和轉化為平角的探究活動,滲透了“轉化”的數學思想。
五、板書設計
小學數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和整理,進一步認識《觀察物體》、《統(tǒng)計與可能性》及植樹問題的相關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通過復習和整理,進一步理解知識間的相互聯系,提高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數學意識,發(fā)展數學思考。
教學過程:
一、回顧內容,暢談收獲。
你知道我們在《觀察物體》、《統(tǒng)計與可能性》這兩個單元中,主要學習了哪些知識嗎?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先和同桌進行交流。
然后集體交流。
二、書本練習,扎實基礎。
1、請你找出書本上相關的《觀察物體》、《統(tǒng)計與可能性》的題目。
2、完成書本第9、15題。
3、交流題目。
三、補充練習,延伸深化。
第一部分:統(tǒng)計與可能性
(一)連線。
10個紅球 摸出的肯定不是紅球。
8紅2綠 摸出的紅球可能比綠球多。
5紅5綠 摸出的肯定是紅球。
1紅9綠 摸出的紅球和綠球可能差不多。
10個綠球 摸出的`紅球可能比綠球少。
。ǘ⿷妙}。
1、校園里栽了4行樹,每行10棵,其中有15棵是楊樹,剩下的是柳樹。栽了多少棵柳樹?
2、三年級(2)班有28個男同學,20個女同學。每8個同學分一組,全組可以分成幾組?
3、手工組做了50朵花,送給幼兒園14朵,剩下的每3朵裝一盒,可以裝多少盒?
4、兩個小隊做紙花,第一小隊做了400朵,第二小隊有4個隊員,平均每人做80朵。這兩個小隊共做了多少朵?
5、三(2)班參加農業(yè)活動,每個小隊有10人,平均每人摘冬瓜5千克。4個小隊一共摘了多少千克?
6、養(yǎng)場有奶牛200頭,肉牛的頭數比奶牛的3倍還多50頭,肉牛有多少頭?
7、每輛面包車坐22人,每輛大客車坐49人三年級有100名學生去公園游覽。
(1)5輛面包車夠嗎?
(2)2輛大客車夠嗎?
(3)2輛面包車和1輛大客車行嗎?
第二部分:植樹問題
先填空,再列式計算。
1、把一根木料鋸3次,能鋸成( )段。如果要鋸成6段,需要鋸( )次。
2、把一根木料鋸成4段,每鋸一次要3分鐘,一共要鋸( )分鐘。
3、在20米的路邊種樹,從一端隔4米種一棵,一共要種( )棵。
4、6只兔子一排做操,每兩個兔子之間相隔2米。隊伍長( )米。
5、一條走廊15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如果兩頭都放,一共要( );如果兩頭不放,一共要( );一頭放一頭不放,一共要( )
6、小明家住四樓,他每上一層樓要走12級臺階,小明從一樓到四樓要走( )級臺階。
7、一條馬路長56米,從頭到尾共插8面彩旗,相鄰兩面彩旗之間相距( )米。
8、一座樓房每上一層要走18級臺階,小明家住四樓,要走( )級臺階。
9、一個正方形花圃周長20米,在它的四周每隔2米放1盆花,一共可以放( )盆。如果在一個長20米的跑道一邊,照這樣放,一共可以放( )盆。
10、一根50厘米的鋼條,鋸成5厘米長的小段,一共要鋸( )次。
11、學校通道的一側插紅旗,每隔5米插一面。從起點到終點共插了10面,這條路有( )米長。
四、全課小結,激勵評價:
1、通過今天對這些知識的復習,你在原來學習的基礎上有什么進步?
2、你認為今天誰的表現不錯?為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10
教學內容:
用計算器計算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正確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2.會用鄰近的整千、整百、整十數進行估算,逐步養(yǎng)成估算的習慣。
3.能利用計算器探究計算規(guī)律。過程與方法:
在利用計算器探究的過程中,敢于提出疑問,愿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逐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知數學是有用的。
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利用臨近的整千、整百、整十數估算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利用計算器進行探究的.能力。
教學準備:
計算器
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常規(guī)積累
運用加減、乘除關系,用計算器驗算392-279=123364×72=4568
2689÷45=34837+2689=3416
獨立操作
交流方法答案
既復習計算器的使用方法又對加減乘除關系進行運用。
一、開放引入
(一)監(jiān)控選擇題1.理解題意
2.計算器的演示過程展示
補充圖示的算圖,讓學生學會看圖
示。
小結:靈活使用計算器
獨立思考討論交流
針對學生上學期使用計算器遇到的問題進行回顧、反思,進一步明確算圖的意義和計算器的靈活運
用。
二、核心推進
。ㄒ唬┯糜嬎闫饔嬎4386+5237+2705
你是怎樣想的?怎樣才能又快又對?先估再算
。ǘ┏顺ㄓ嬎銍L試用計算器計算小結:先估后算
獨立操作
過程中發(fā)現
方法
嘗試練習交流反饋
在經歷學生的自主學習后,由學生的資源,發(fā)現總結方法。
嘗試用剛才的方法自主學習乘除法混合運算。
三、靈活運用
。ㄒ唬┦褂糜嬎闫饔嬎阏乙(guī)律書p7T2
小結規(guī)律
。ǘ┱乙(guī)律
。1)5×7=55×7=
555×7=5555×7=
(2)9876543×9+1987654×9+2
98765×9+3
9876×9+4
根據上面的發(fā)現,直接寫答案。55555×7=
555555×7=
5555555×7=
987×9+5
98×9+6
9×9+7
小結:觀察發(fā)現規(guī)律
獨立記錄本
記錄
思考發(fā)現交流反饋
獨立練習
同桌討論、交流
生獨立練習
讓學生通過已有計算器操作經驗,操作中掌握方法,并不斷觀察,從操作到自主寫出答案,發(fā)現規(guī)律。
掌握方法鞏固練習。
四、拓展延伸
計算器的靈活使用與生活運用(網上資料)
觀看
多層面了解計算器的使用。
反思
板書:
用計算器計算
利用關系靈活使用先估后算經過觀察
驗證結果估整十、百、千發(fā)現規(guī)律接近
練習:
一、運用加減、乘除關系,用計算器驗算,并寫出正確結果。
392-279=123364×72=45682689÷45=34837+2689=3416
二、找規(guī)律
(1)5×7=55×7=555×7=5555×7=
。2)9876543×9+1987654×9+298765×9+39876×9+4
根據上面的發(fā)現,直接寫答案。
55555×7=555555×7=5555555×7=
987×9+598×9+69×9+7
三、用計算器探究為什么會還原?探究p44
小學數學教案11
教師引導學生從觀察公因式入手,通過適當變形找到公因式,第(1)題添括號,第(2)題連續(xù)兩次使用提公因式法,讓學生體會整體的思想方法。還要注意因式分解要分解到不能分解為止。
三、課堂練習
基礎訓練:
1、把下列多項式因式分解:
學生解答各題,教師組織學生互相批改,對學生出錯比較多的地方做講解和變式訓練。
提高訓練
2、把下列多項式因式分解:
四、小結
讓學生討論交流一下提公因式法的關鍵是什么,如何確定多項式的公因式,以及要注意的.一些細節(jié)問題。
五、布置作業(yè)
教材P62第2題的(4)(5)(6),第4題。
擴展閱讀
提公因式法導學案
小學數學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會找一個數的因數和一個數的倍數,并了解一個數的因數是有限的,倍數是無限個。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除法等式的分類,提高觀察,歸納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滲透事物之間的聯系,感受相互依存的這種關系。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因數倍數的含義,求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
【難點】
準確地找出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身上掛有一些除法算式的小羊,讓學生通過計算結果,將不同的小楊送回家個不同的村莊。并向學生思考這樣分類的標準是什么。讓學生著重觀察整除的這一類式子,并指出這類式子中的某對數存在著一定的關系。引出今天的內容《因數和倍數》。
。ǘ┨剿餍轮
讓學生小組討論整除這一類式子都有什么特點,根據特點總結:在整數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被除數是除數的`倍數,除數是被除數的因數。
學生獨立思考 20÷10=2 中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20÷2=10 呢?能說 20 是倍數嗎?從而強調因數和倍數是相互依存的關系。
再提問:0 能當除數嗎?
通過問題引出,為了方便,在研究因數和倍數的時候,所說的自然數(一般不包括 0)。
。ㄈ┱n堂練習
問題:讓學生嘗試寫一下 2、3、5 的倍數,以及任一個 20 以內的因數。并思考倍數寫的完么?因數寫的完嗎?你有什么發(fā)現?
(四)小結作業(yè)
小節(jié)采用發(fā)散性問題,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多媒體展示一些數,將這些數填到對應的熱氣球中,熱氣球的要求分別是 36 的因數和 60 的因數。
四、板書設計
因數和倍數
定義: 練習
特點
小學數學教案13
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小學學科:數學
2、課時:2
3、學生課前準備:認識了長方形,知道長方形的特點,對圖形的周長有初步的認識。
教材分析:
本課時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了解了長方形特點,學會了測量,了解了一些測量單位并對周長有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學校計算其他圖形周長、面積的基礎。
教材通過讓學生計算“花邊有多長”幫助學生探索和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進而歸納出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方法:情境激趣,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等教學方法。
花邊有多長
教學目的: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長方形的周長,能運用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長方形周長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師:同學們,在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圖形的什么?生:圖形的周長。
2、那么什么又是圖形的周長?生: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圖形的周長。
二、情境導入:
我們班下周要召開主題中隊會了,為了使我們的教室更加美麗,我們要在黑板的周圍圍上一圈漂亮的花邊,我們買多少花邊材料呢?
如果買多了浪費,少了又不好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設計一下,看看花邊有多長合適,好嗎?
。ò鍟n題:花邊有多長)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師:下面大家來看大屏幕,(課件出示:花邊繞黑板轉了一周)這就是我們的黑板,老師給黑板布置漂亮的花邊,花邊是怎樣布置的?
生:花邊是繞著黑板的邊遍布置的。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要想知道花邊有多長,就是求什么呢/
生:得計算黑板的周長。
師:黑板是什么圖形,它有什么特點呢?
生:黑板是長方形,它有4條邊。相對的兩條邊相等。兩條長的邊叫長,兩條短的邊叫寬。
師:同學們說的非常好,老師給大家?guī)韮蓷l信息(大屏幕出示:黑板長34分米,寬12分米)誰來讀一下?(找生讀)
我們根據這兩條信息可以求出什么?
生1:我們可以求出黑板的`周長。
生2:我們還可以求出花邊至少有多長。
。ù笃聊怀鍪締栴}:花邊至少有多長?)
2、師:花邊有多長?同學們先自己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寫在練習本上,再在小組里交流,看哪組的算法多,方法妙。
小組合作(教師巡視,指導活動)
匯報交流(4人小組交流,匯報算法和算理。哪一種方法簡便,喜歡哪一種。)
師:誰來匯報你們的想法?并用文字來表示這種算法。(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生1:我把4條邊加起來,34+12+34+12=92(分米)
長+寬+長+寬
生2、我把兩個長和兩個寬加起來,34×2+12×2=92(分米)
長×2+寬×2
生3、我把長和寬加起來,再乘2,(34+12)×2=92(分米)
。ㄩL+寬)×2
師:同學們的算法都很好,你們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學生談自己的想法。
四、1、嘗試練習
師:同學們的想法有道理,哪種方法有對又快呢?下面比一比好嗎?
同學們翻開課本47頁,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做一做”的兩個長方形的周長,比一比誰算得又對又快。
分3組,每組選擇一種算法,指名到黑板板演。
師:通過剛才的練習,現在你覺得哪種算法最好?
生:第3種方法最好,簡便,算起來快,不容易出錯。
師:說的非常好,以后我們就可以用這種方法求長方形的周長。
2、聯系生活,解決問題
(大屏幕出示)
。1)求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2)下面是一塊長方形的草坪,求草坪的周長。
(3)考考你:學校足球場是一個長方形,長100米,寬75米。張明沿著足球場跑了2圈,跑了多少米?
(4)動手操作:自己動手用兩個長8厘米,寬6厘米的長方形紙板,把它們拼起來,算一算所拼成的圖形的周長。
學生課堂完成不了,課后繼續(xù)操作研究。
五、小結
同學們,今天你們學得很認真,說說你們的收獲吧。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教學最大的特點是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設計了開放性、實踐性、趣味性較強的活動,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合作交流學習數學,理解、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作用,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充分的學習主動權,讓學生主動地探索新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1、注重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fā),從現實生活出發(fā),力求使課堂教學體現生活化、活動化、自主化、情感化。
2、注重算法的多樣化與思維的靈活性,教學中能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讓學生在探索體驗中學習,在獨立思考、相互交流中逐步提高,不斷發(fā)展。學生個體在獨立探究中,應該允許他們對數學概念有多元的表征,張揚學生的思維個性。但是我們不能盲目地張揚學生思維的個性。
本節(jié)課不足之處:對于小孩子,從小就要培養(yǎng)有根有據地清清楚楚地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說完整的話。在教學中,發(fā)現有些孩子已經把長方形各部分的名稱忘了,表達的語言不夠準確,有很多可以寫出來,但是就是說不清楚;還有的孩子不喜歡傾聽別人的意見等等。這些都是需要我們教師長期訓練,讓教學的評價手段多樣化。
小學數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具體的情境圖中,讓學生學會區(qū)分基數和序數的,理解幾個和第幾的不同,并通過生活實例使學生充分感知無論第幾都只有一個,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幾個則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推理、判斷的能力,以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3、使學生感知與同伴合作學習和樂趣,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理解序數含義,會區(qū)分基數與序數,明確數的方向決定的次序。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師生交流
今天,老師要帶大家云一個你們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嗎?
2、出示實物投影的書中第18頁的圖畫。
動物園的售標處,井然有序的排隊買標。師:問:小朋友,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嗎?
二、探求新知
1、初步感知
師:(1)請大家猜一猜誰最先上車?你是怎么知道的?
(2)那小朋友排在第幾?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兩位叔叔呢?
。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的?
。4)請你說一說:兩位叔叔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
(5)教育學生在公共場合應該自學排隊,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數與序數
。1)請大家數一數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隊買標?有誰能指一指排在第5地是誰?
(2)動畫展示:穿紅衣服的'阿姨已經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
問:有幾個人在排隊?這時誰排4?小朋友排第幾?解放軍叔叔呢?
3、進一步體會基數、序數的含義
。1)請幾位同學上講臺
先請大家數一數共幾人?再問一問從左數第3人是誰?××同學是從右數的第幾?他還可以排第幾?
。2)分小組做排隊游戲
三、反饋練習:
1、投影出示:5只小鳥
把左邊的4只小鳥圈起來,給從左數的第4只小鳥涂上顏色。
2、舉一些日常生活中關于"第幾"的例子
先4人小組互相說,然后向全班匯報。
四:作業(yè):
書第20頁"做一做"的第1題
看圖片可以說一說:照片上共有幾個人?從右數,爺爺排第幾?奶奶和爸爸排第幾等?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2
師:在動物園的另一角,有一只小螞蟻餓急了,正在找東西吃呢。忽然它看見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很想吃,可在它周圍有許多方格,怎樣才能吃到蘋果呢?請看圖,這兒有提示:螞蟻往右走幾格,再往上走幾格到蘋果處。我們一起來幫幫小螞蟻好嗎?(老師演示,讓學生明白題意)
師:這只小螞蟻又發(fā)現不遠處還有一個香甜的香蕉呢,請小朋友自己去幫助小螞蟻,好嗎?你可以看提示(2)
師:這只小螞蟻的胃口可大了,它還想吃到可口的小青蟲和脆甜的鴨梨呢!該怎么辦呢?同桌兩人可以商量商量螞蟻該怎么走,然后再畫出來。(展示不同的方法)
4、說一說,他們各住在哪里?
5、綜合練習(上、下、左、右、前、后、位置)
四、總結
師: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5~6頁內容及練習一的4~7題。
小學數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法的算理。
2、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學情分析
學生在掌握整數加法的基礎上,探索同分母分數加法的過程,理解同分母分數的計算法則。
重點難點
1、分數加法的意義。
2、能正確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1、(錄音內容)我是妮妮,今天想請哥哥、姐姐幫我一個忙。我媽媽烙了一張餅,爸爸把它平均分成八份,爸爸吃了八分之三張餅,媽媽吃了八分之一張餅,我想知道爸爸、媽媽一共吃了多少張餅呢?誰要是能幫我,就獎給大家一個贊,我先謝謝哥哥、姐姐了。
2、師:同學們,能幫助小妹妹嗎?那怎么列式(板書式子),今天就讓我們共同學習同分母分數加法。
活動2【講授】學習目標
1、理解、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法則。
2、能正確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
活動3【活動】提示預習內容,學生自主學習
1、自主探究、小組討論:
。ㄒ唬⿴煟核自捳f:“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四個人的智慧,一定是很大的,下面就讓我們小組合作來探究同分母分數加法。
。ǘ⿲W生先自主學習,再小組討論
。ㄈ⿲W生討論,師個別指導
。ㄓ懻撝泄膭顚W生大膽提出個人見解,提示可以借助輔助工具來解題。)
2、匯報交流
生1:同學們,下面由我來代表我們組跟大家分享我們組的做法,大家請看,我是把這張長方形紙當成媽媽烙的餅,我也把它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3份,我把它折回去,媽媽吃了1份,我也把它折回去,還剩4份,吃了也就是4份,占整張餅的八分之四,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老師,我想對趙紅俐的講解做下點評,你的想法真奇特,能想到加法的逆運算減法來解決問題,你真棒,希望在以后的'學習中你能繼續(xù)發(fā)揮你的聰明才智。
生2:大家請看,我們組是用折紙法,我把這張圓看作是媽媽烙的餅,我把它對折三次,平均分成8塊,這3塊是爸爸吃的,也就是八分之三,這1塊是媽媽吃的也就是八分之一,一共吃了4塊,也就是八分之四,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3:我來為大家講解說意義的方法,大家請看,我是把這張餅看作單位“1”,把它平均分成8塊,爸爸吃了3塊,相當于吃了這張餅的八分之三,媽媽吃了1塊,相當于吃了這張餅的八分之一,兩個人共吃了4塊,也就是這張餅的八分之四。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4:我們組是用畫線段的方法來解答的,我是把一條8厘米長的線段看成是媽媽烙的餅,把它平均分成8份,這3份是爸爸吃的,用來表示八分之三,這1份是媽媽吃的,用來表示八分之一,一共吃了4份,也就是八分之四,請大家注意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5:我們組是用畫圖法來解決的,我是把一張正方形紙看作是媽媽烙的那張餅,把它平均分成8塊,爸爸吃的3塊,我是用藍色表示的,媽媽吃的1塊,我是用紅色表示的,爸爸、媽媽一共吃了4塊,也就是八分之四,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6:我們組是用切割法來解決的,請八位同學來幫我完成,請大家手拉手緊密的圍成一個圓,我把這個圓平均切成8塊,這3塊是爸爸吃的,這1塊是媽媽吃的,一共是4塊,也就是八分之四,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我想對陶夢如的做法做一下點評,你的想法很新穎,但在日常的應用中不實用,我建議你可以用小棒來代替人。
生:我覺得小棒易丟,也不實用,可以用手指來代替小棒,因為手指不會離開我們的身體。
生:我覺得手指算小數可以,假如就沒法算了,我覺得還是畫圖比較好。
生7:大家請看表示3個,表示1個,它們兩的分數單位都是,所以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剛才大家用這么多方法來探究同分母分數加法,那到底該怎樣計算同分母分數呢?
生:同分母分數相加,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計算的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師:同桌互記計算法則。
活動4【練習】能力提升
師:在阿拉伯流傳這樣一句話:“無論你有多少知識,假如不用便是一無所知”,誰能結合本節(jié)課的內容,出幾道題考考大家?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最新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1-24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