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第一課時)(論壇帖)

時間:2023-05-01 23:48:51 高中三年級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人生的境界(第一課時)(論壇帖)

論壇帖: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6305

鐵皮鼓

 

授課時間:八月三日中午十點至十點四十分 班級:高三十三班

上課。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第一課,馮先生的《人生的境界》,這是一篇哲學論文,或者說哲學隨筆。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什么是哲學。

生一:哲學是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世界觀。

師:呵呵,這位同學說得對極了!我想說的是,哲學的定義很多,不同哲學家表述的方式不一樣,不一樣的表述又反映出不同哲學家對哲學基本問題的不同理解。比如馮友蘭先生就認為,哲學是對人生有系統(tǒng)地反思的思想。大家注意,哲學是最高的學問,無處不在。建筑有建筑的哲學,藝術有藝術的哲學,每個人活在世上,也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學,可能只是你沒有意識到而已。如果我們有意識地用哲學眼光去看書,去看待外部世界,可能會比一般人看得更清楚,更透徹。比如大家喜歡看金大俠的小說,那里面有哲學沒有?

生:有!

師:對,大家還記不記得歐陽峰?

生:(笑)記得。

師:歐陽老前輩一輩子想當武林盟主,在華山論劍是出出風頭,可最終瘋了。他在華山問了幾個問題:“我是誰?”“歐陽峰是誰?”“我在哪里?”“我為什么會在這里?”大家注意,歐陽老前輩問的這些問題,都是哲學的基本問題。歐陽峰終于成了哲學家。

(眾大笑)

師:大家不要笑,我是誰,我為什么會在此處,這些都是關于人的基本思考,是哲學的基本問題之一。關于人的思考,我們稱之為價值觀。當然,說歐陽峰是哲學家是開玩笑,但人們常稱哲學家為瘋子卻是常情。

師:大家再看,我眼前有張桌子對不對?

生:對!

師:我要問大家一句:我眼前有一張桌子嗎?(眾驚訝)你憑什么說我眼前有一張桌子?

生:看到了。

師:我打你一拳,你眼冒金花,你的眼前真的有金星在閃嗎?(眾笑)我再問,你整天看到太陽東升西落,仿佛是太陽繞著地球轉(zhuǎn),果真如此嗎?(眾又笑)可見我們的眼睛常常會欺騙我們。那我再問大家一句:我的眼前真的有桌子嗎?你憑什么保證你們看到的都是真實的,你們的感官沒有被蒙蔽?

師:如果我們連一張桌子的存在都不能肯定,那么我們所生存的世界是存在的嗎?是真實存在的呢還是只是我們的錯覺?如果是錯覺,那么什么是真實的?如果是真實的,那么這個真實的世界從何而來?大家看,我們生存的世界就是這么經(jīng)不起追問,而哲學就是要進行這種追問,關于世界的這種思考,我們稱之為世界觀。(又舉了兩個例子:飛矢不動,阿基里斯永遠追不上烏龜)

師:現(xiàn)在讓我們小結一下。

“哲學”一詞,源自古臘,是愛智慧的意思。尚書中曾經(jīng)記載大禹說過的一句話:“知人則哲”,“知”是通假字,這個字從矢。矢是什么意思?

生:箭。

師:對像射箭一樣又快又準確地了解和判斷事物,就是知,有智慧的人比一般人知道得快,多,準。而哲學是求根本的學問,大多數(shù)人只注意花和果,枝和葉,實際上,一棵樹長成什么樣子,是它的樹根和樹干決定的。我們了解了世界的本質(zhì),人是怎么一回事情,才能夠主動地去安排自己的人生。

師:我們要學習《人生的境界》,看到題目疑問就來了:什么叫境界?

(學生七嘴八舌地說)

師:境界一詞原指疆界、景象,但從晉唐以后,譯佛經(jīng)者卻給它賦予了一種特定的含義。這里首先要說明幾個概念。我們經(jīng)常說六根清靜,大家說是哪六根?

生:眼耳鼻舌身。

師:還有一個意。大家可以看到,這都是我們的感官,我們通過這些感官來感知外部世界。另外,什么是六塵?

生:(搖頭)不知道。

師:色、聲、香、味、觸、法被稱為六塵。六塵基本上概括了我們所見到的外部世界。同學們,這就是所說的花花世界啊,在勾引著我們。(眾笑)當六塵作用于六根,在每一個人身上都產(chǎn)生種種感受,并作出不同的反應,佛學上把這種意識活動之中的主觀感受稱為境界。

大家從武俠小說中可以看到眾多的流派,什么禪宗啊,秘宗啊之類。中國的禪宗認為成佛需要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是“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這是尋找禪的本體而不得的階段。尋禪不得,舉目所見無非客觀對象。第二種境界是“空山無人,水流花開”。這是似已悟道而實未悟道的階段。水正流、花正開,只有靜下心來諦聽凝視才可以感覺到,觀者正可以藉此境以悟心。第三種境界是“萬古長空,一朝風月”。這是描寫悟到了瞬間即是永恒,剎那成終古的心態(tài)。喻示時空被勘破,禪者于剎那間頓悟。

境界這個詞后來不斷地與各個學科,各個領域聯(lián)姻。比如清代王國維也曾經(jīng)說過,古今成大事業(yè)者必須經(jīng)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類似的這種境界在佛教里面表述得很多,再比如禪宗開創(chuàng)者慧能一則著名公案:“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后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大家經(jīng)常見到武俠小說里和尚雙手合什,(師作雙手合什狀,生笑)嘴里嘟嚷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嗎?

生:(笑)不知道。

師:我講一個笑話給大家聽。從前有兩個和尚要過一條河,有一個女子也想過河,水大,過不去。老和尚就背起這個女子過河。到了河對岸放下這個女子,兩個和尚繼續(xù)趕路。走了好一陣,小和尚終于忍不住問老和尚:“師父,你不是說出家人不近女色嗎?你為什么要背女子過河?”老和尚回答:“我把

  

【人生的境界(第一課時)(論壇帖)】相關文章:

人生的境界07-01

人生的境界(熱)07-01

權帖(權帖)04-29

人生的境界作文02-26

針帖(針帖)04-29

朱筆帖(朱筆帖)04-29

《人生的境界》教案204-25

秘閣帖(秘閣帖)04-29

帖泰04-29

帖妥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