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從圖書外包裝到圖書整體設計我國圖書裝幀藝論文

時間:2023-04-30 12:19:20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試論從圖書外包裝到圖書整體設計我國圖書裝幀藝論文

  論文關鍵詞:圖書裝幀 整體設計

試論從圖書外包裝到圖書整體設計我國圖書裝幀藝論文

  論文摘要:我國傳統(tǒng)的書籍裝幀藝術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但近百年來卻落后于世界一些先進國家。除了學習他們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外,我們更需要理性的思考和書籍設計概念的轉變。把傳統(tǒng)的“僅僅為圖書做一個外包裝”的概念轉到強調(diào)編輯、編排理性化,視之為一種立體的、整體的造型藝術上來,我國的圖書裝幀水平就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我們正處在一個高度信息化的時代,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無論是經(jīng)濟、科學、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裝幀藝術同樣也面臨著新時代各種觀念的沖擊和影響。當今的書店里,裝帖精致的圖書琳瑯滿目,但是,冷眼相觀,大多數(shù)還是脫離不了僅僅為圖書進行外包裝的俗套。

  書籍是思想、文化的載體,一本好書,應該體現(xiàn)出內(nèi)容和形式、功能和藝術的和諧對比之美。今后的圖書裝幀將走向何處?作為一個圖書裝幀工作者,我感到應該在中國書籍藝術悠久歷史傳統(tǒng)的基礎上,汲取和領悟外國現(xiàn)代裝幀的精髓,改變裝幀只是為圖書進行外包裝的觀念,樹立從外在到內(nèi)在的整體設計觀念,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圖書裝幀整體落后的局面。

  一、汲取我國傳統(tǒng)裝幀藝術豐厚的營養(yǎng)

  裝幀藝術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其深厚的文化底蘊為世界所贊嘆。日本、韓國、印度、緬甸、新加坡諸國都深受中國歷史文化的影響。西方人也同樣從東方藝術中汲取精華,融會到西方藝術之中。

  早在東漢時期,蔡倫發(fā)明了造紙術。到了唐代,雕版印刷已被廣泛應用,它和北宋畢升發(fā)明的活字印刷術相結合,使古代眾多文獻得以大量刊印,為我國的文化積累和發(fā)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明代,書籍的木版插圖藝術空前繁榮,達到了頂峰?梢哉f,從東漢的造紙到唐宋的雕版、活字印刷再到明清的木版插圖,就是一部我國書籍裝幀的發(fā)展史,形成了線裝、豎排的基本模式,F(xiàn)在看來,這種基本模式是在當時印刷材料和印刷技術的限制下逐漸形成的,具有美觀和實用的雙重功能。

  隨著近代印刷術傳人我國,到光緒末年,石印、鉛印技術已很流行,書籍裝幀開始打破了傳統(tǒng)的古籍形式,但發(fā)展速度是緩慢的。光緒二十三年(1897),上海商務印書館的成立標志著我國近代書籍出版技術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然而它初期的出版物仍沒有脫離線裝的古書形式,只是在書衣上舍去書名簽條,改排鉛字,或用書法題寫書名而已。到20世紀初,有些書的封面才開始裝飾花邊和框線,封面紙變換了不同的顏色,并有人嘗試繪制彩色圖畫裝飾封面。20世紀30年代,魯迅把日本的書籍裝幀和歐洲的書籍插圖介紹到我國。以上種種,為現(xiàn)代書籍裝幀藝術的建立準備了條件。但是,總的說來,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直到20世紀80年代,我國現(xiàn)代書籍裝幀藝術并沒有隨著印刷技術的進步而形成新局面。

  當時的出版行業(yè)內(nèi)部,把幾乎是相互割裂的工作程序和各自獨立的分工方式看做是天經(jīng)地義的規(guī)則:編著者提供內(nèi)容,編輯加工文稿,設計者擔當包裝,印刷廠負責印制,一本書就這樣完成了。是的,我們應記住用針筆在銅版紙上畫墨稿,用一把尺子、一個圓規(guī)去尋找結構,甚至用尺子和鋼筆小心翼翼地手寫美術字的辛苦,它至少培養(yǎng)了我們一絲不茍的敬業(yè)精神。但我們的思維在相當局限的范圍內(nèi)難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一方面是僵化刻板的勞動分工體制,一方面是傳統(tǒng)工藝的緩慢速度,使設計者很難涉及紙和印刷質量的要求,所以也就無法孕育出理想的、美觀實用的、趣味無窮的文化生命體。這就使我們過去的裝幀藝術作品留下了不少的遺憾。

  二、電腦特技的廣泛普及和盲目運用

  進入20世紀90年代,我們已經(jīng)體會到了這是一個熾熱的電腦普及的時代,裝幀藝術家們放下手中枯燥的墨稿制作,將創(chuàng)作手段早已放到鼠標和鍵盤上了。帶著一種興奮,一種狂喜,電腦的出現(xiàn)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它的準確、快速是手工制作難以達到的。

  面對高科技工具,一些人一時有些手足無措。人們迫不及待地運用電腦,依賴它的特技.依賴它的快速。然而,不少圖書的封面,脫離書的內(nèi)容,成為風馬牛不相及的圖案拼湊,成為不負責任的電腦特技展示,走向了一個極端。我們在書店和觀看裝幀展覽時,到處都能感受到散發(fā)著電腦特技效果的時代氣息,神秘、機械、冰冷的電腦特技占領了圖書市場,占領了商品市場,甚至占領了大街小巷的廣告市場。一部分裝幀設計工作者沒有真正掌握好現(xiàn)代設計語言,一些出版社的決策者藝術品味低下,導致一部分書籍封面圖形盲目堆砌、顏色鮮麗刺目、文字雜亂無章,成為了視覺垃圾。其實這些人在迎合市場的過程中并沒有真正地研究市場,他們不了解消費者的視覺感受在不斷變化,審美能力在不斷提高。將來,隨著整個社會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各種資訊的發(fā)展將導致人們視域更為開闊。這些有文化的新一代成為消費群主體時,一味盲目、屈服于市場的書籍裝幀設計并不會受歡迎。

  設計的效率提高了,但人們開始感到一種無奈,開始進入了冷靜思考階段。因為電腦畢竟是工具,而人腦才是產(chǎn)生藝術的主體。設計者只有不斷注重個人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對裝幀藝術有著一個全方位的理解,電腦才能使我們的設計如虎添翼。

  20世紀90年代的封面設計處于轟轟烈烈、熱熱鬧鬧的電腦特技大爆炸時期,這是裝幀藝術的畸形發(fā)展,是不正常的,也是不能持久的。這一時期的圖書裝幀,還是繪畫式的封面,一成不變的正文,仍然停留在圖書外包裝的層面上。我們廣大的書籍設計者也都在苦苦思索著一個問題,我們和國外的差別究竟在哪里?

  三、從圖書的外包裝走向圖書的立體設計

  在經(jīng)過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電腦特技大爆炸之后,書籍裝幀者深切感受到時代的逼迫,不得不更新傳統(tǒng)觀念,開始對書籍裝幀進行立體的全方位的思考。稱它為立體全方位,是因為從表面上看,我們設計的內(nèi)容至少有三個不同平面的組合(封面、封底、書脊),從內(nèi)容上看,內(nèi)文的插圖、紙張、版式的結構等均屬裝幀藝術的范圍,裝幀藝術不僅是設計、繪畫相結合的藝術創(chuàng)作,也是藝術設計和物質材料相結合的產(chǎn)物。只注重某些方面的藝術形式代表不了裝幀藝術的全部,如果沒有相宜的字體和版式、扉頁和封面、材料和工藝的配合,就不是一件完整而有魅力的裝幀藝術作品。

  早在I9世紀,英國裝幀設計家威廉姆·莫里斯就極力提倡書籍之美要體現(xiàn)出生活與藝術相融合的設計原則;20世紀初,意大利出現(xiàn)了追求機械動力主義和速度感的未來派書籍設計風格;俄羅斯興起了具有革新意義的并成為現(xiàn)代書籍設計藝術起點的構成主義;到了20世紀60年代,歐美的設計家們強調(diào)書籍設計語言關注現(xiàn)實生活,強化內(nèi)容要素,書籍設計不能僅僅是信息內(nèi)容的載體,而應該視為一種造型藝術。

  我國改革開放20多年來,出版社的體制改革一步步深化,不同模式的設計工作室不斷出現(xiàn)。以上種種設計思想,也逐漸被我國的書籍設計者們所接受。具體地講,封面和護封是屬于工藝美術范疇,有著保護和宣傳書籍的作用;而插圖從本質上來說屬于造型藝術,是為了增加讀者的閱讀興趣,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版面的設計可以說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而字體、紙張、印刷和裝訂的相互配合、合理運用才能完成一件完整的裝幀藝術作品。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裝幀藝術是造型藝術、工藝美術和一定技術有機結合的產(chǎn)物,是多方位的、立體的藝術形式,每一個方面都不能忽略,齊頭并進才能促進裝幀藝術的發(fā)展。不可忽略的是,在重視封面第一視覺的同時,我們更應重視書脊的視覺效果。在書架上,傳達信息最多的正是書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書脊的重要性不亞于封面。在總結過去經(jīng)驗,重新思考裝幀藝術的發(fā)展方向時,我們深信,今后的裝幀藝術方向應是立體的藝術創(chuàng)作,每一件作品都應有獨特的個性和風格,強調(diào)的是其完整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

  從書籍的外包裝到書籍的整體設計,這一觀念的轉變也是隨著社會的變革而改變的。只有對今天的設計學、工藝學、編輯學、出版學、心理學、社會學等諸多理論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和探討,不拘泥于束縛發(fā)展的舊模式,虛心向世界各國的優(yōu)秀文化學習,不斷地探索繼承與創(chuàng)新、民族性與世界性、傳統(tǒng)藝術與現(xiàn)代科技之間的辯證關系,我國的書籍藝術才能從單一裝幀走向整體設計,進入豐富多彩的輝煌時代。

【試論從圖書外包裝到圖書整體設計我國圖書裝幀藝論文】相關文章:

試論圖書館構成要素04-29

試論圖書館人本管理的內(nèi)涵04-26

提高圖書外包效益的方法探索-以泰山學院圖書館的實踐為例04-29

圖書室圖書清理報告12-18

我國新時代的圖書館管理04-29

圖書館編目業(yè)務外包弊端分析04-29

高校圖書館分編外包初探04-29

試論高校圖書館的讀者禮儀教育04-29

試論高校圖書館的期刊管理04-29

試論圖書館職能與信息傳播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