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課堂教學“三誤”
課堂是師生活動的平臺,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是新的課標下每一位教者一以貫之的理念。遺憾的是,根深蒂固的教師中心論的傳統(tǒng)慣性,常常影響我們陷入以下三個誤區(qū)。
“才脫狼窩,又入虎口”——誤區(qū)之一:“問答法”主宰課堂。
“問答法”往往容易被貼上“啟發(fā)式”的標簽,誤入隨問隨答、亂問亂答而不得“啟發(fā)”的誤區(qū)。君不見,許多課堂成了簡單的“問答課”:層層設問,處處設問,時時設問,教師反反復復的提問,學生忙忙碌碌的回答,一堂課終了,不知冒出多少個問題來。教師忙于設問,學生疲于奔問,留給學生思考活動的空間能有多少?誤點為,一是隨意問,口語式、判斷式的設問,引來眾口鑠金的齊聲,造成一種轟轟烈烈的課堂“效應”。二是籠統(tǒng)問,過深、過寬、過泛的設問,學生難于回答,只好教師“主導”了:想方設法的激勵,想方設法的暗示,想方設法的搜尋——“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誰是舉手答問人?”窺其目的并不高尚,請君入甕罷了:你的答案,還得符合我的思路。三是低效問,不乏技巧和難度的設問,學生竟能第一時間圓滿答出,無點撥之功夫,無閱讀之耗時,反應之迅速,語言之嫻熟,神態(tài)之從容,答案之標準,嘆為觀止。自然引來一番夸獎,你好、我好、全都好了。問題是,讓學生做不假思索的表面文章,教師不給予閱讀上的導引,方法上的指點,思維上的點撥,而樂于舞弊式的暗示,即使能蒙出來,這樣的設問有何益?至于精彩的答問,某些公開課上并不少見。試想,標準式的答問似乎太標準、太流利,難免讓人產生聯(lián)想:縱使學生基礎好,頭腦聰明,但這無須思考的瞬時答問之功底,真使人無不想見,你這一幕,莫非是一番如此這般“預習”排練后精心策劃的表演,送給聽課者看個分明,博得幾片掌聲,贏得一點榮譽,不讓人發(fā)感想也難。假如這番推測有失公允,該又替學生鳴不平了:既然能迅速答出的問題,老師還煞有介事的設問,豈非浪費時間?說穿了,就是用設問的手段,“主導”學生圍著你兜圈,好方便教者把自己準備好的貨色匆匆灌給學生。究其實質,還是割舍不了老師的主體地位,用啟發(fā)式的新瓶,灌裝注入式的舊料,這就是“滿堂問”——“滿堂灌”的翻版。
我們并不反對問答法,相反,精巧的提問是點亮學生智慧之花的火種。提問設計應該講究適度性、精巧性、牽引性,讓它成為組織課堂活動的有效手段。可以這樣設想,如何設計好主問題,如何使提問精粹實在,如何變直問為曲問,變碎問為串問,變教師問為學生問。還可進一步設想,如何以充分的活動板塊取代過多的提問,如何變問為圈、點、摘、畫結合,變問為讀、說、品、寫結合,或者干脆來個無提問教學設計。
“三千寵愛,集于一身”——誤區(qū)之二:“板書法”獨領風騷。
有效的提問是組織教學的重要手法,精要的板書設計則是課堂活動必要的直觀輔助手段,它應該是實用、小巧而美麗的。多種形式的板書設計,增添了一道亮麗的課堂風景。然而,很多教師把板書作為一種追求的目標而發(fā)揮到極至。他們往往以板書為中心,甚至覆蓋課堂全部。為了完成一幅事先設計好的板書,務必使學生的答問符合設計的思路,務必使學生找出的詞眼重合于自己的設想,往往不惜花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循循善誘,將學生的思路引入到既定的方向上,惟恐稍有出入,甚至干脆自我推銷,也不問學生懂不懂此貨色的來龍去脈,內心同意不同意這種包辦,唯板書而講,是板書而瞻。更有甚者,在鈴聲催督之后,還忘不了匆匆的幾句概括、幾筆勾勒,興趣盎然地來一個卒章顯志樣的畫龍點睛,然后志得意滿的“讓我再看你一眼”,終于圓滿的揮手依依惜別?傊磺袨榱税鍟,為了一切板書,為了板書的一切。以板書的形式濃縮課堂的全部內容,把板書的制作過程當成課堂設計的主體,將板書的唯形式主義、唯美主義、唯我主義推向高潮。
應該看到,板書是課文某些層面的標示、概括與強調,替代不了教材的全部信息含量,更取代不了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這種板書中心論,切割了課堂的層面,限制了活動的開展,導致教學層次的萎縮,直接后果是,影響了活動的充分進行,造成教學缺乏力度。為此,我們必須客觀而正確的采用板書這一手法,讓它展示美點,提示要點,標示重點,明示感點,使它變得更加精巧、美觀、實用,成為課堂教學的輕騎兵。
“黜
[1] [2]
【語文課堂教學“三誤”】相關文章:
防雷切莫因誤而誤04-26
詿誤04-30
糾誤的力量作文08-03
衍誤(衍誤)04-29
誤繆(誤繆)04-29
誤詒(誤詒)04-29
誤身(誤身)04-29
《叢書集成》本《明書》句讀誤、字誤十五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