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張揚 游戲精神,激發(fā)生命活力

時間:2023-04-30 05:34:45 語文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語文教育:張揚 游戲精神,激發(fā)生命活力

[摘要]師生生命活力的喪失,是當前語文教育的缺失之一。"游戲精神"的張揚,是激發(fā)師生生命活力的一條良好途徑。"游戲精神"是一種自由自主、自愿自覺的精神,是一種超越功利、愉悅快樂的精神,是一種感受體驗、想象創(chuàng)造的精神,是一種超越現(xiàn)實、自我滿足的精神,是一種平等參與、合作互動的精神,是一種交流對話的精神,是一種主動建構和自我生成的精神。張揚這種精神,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適當運用游戲形式,讓學生成為"游戲"的主宰,拓展語文的"游戲"天地,自主閱讀,自由表達,自由創(chuàng)新,注重感受體驗,鼓勵想象幻想,獲取美感愉悅,平等對話、合作互動。

語文教育:張揚 游戲精神,激發(fā)生命活力

[關鍵詞)    語文教育

    一、問題的提出

    游戲精神  生命活力

    長期以來,中學語文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功利性有余,人文性不足;強制約束多,自由自主少;理性分析多,感性體驗少;機械灌輸多,想象創(chuàng)新少;知識負擔多,愉悅享受少;慣于現(xiàn)成結論,懶于探索創(chuàng)新,,…  "它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序化,缺乏生氣與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zhàn)和對好奇心的刺激,使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不到充分發(fā)揮,進而使教學本身也成為導致學生厭學、教師厭教的因素……”'

    在新課程背景下,亟須改變這種師生生命活力喪失的局面,使學生樂學而善學,使教師樂教而善教。人有好樂的天性,"游戲精神"是人的心理本能。教育應該順乎人的本性,因此,我主張開展具有"游戲精神"的語文教育活動,借助"游戲精神"的張揚,來激發(fā)出師生的生命活力。而開展具有"游戲精神"的語文教育活動,則不僅僅是在教學中附加一些具體的"游戲",而是在更高層次上重視并利用超越于"游戲"之上的那種"游戲精神",并且大力張揚這種精神,使師生把語文教育活動作為一件輕松、快樂、自由的事情,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讓閱讀興之所至,讓思想自由翱翔,在語文這一特殊的"游戲"活動中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二、游戲精神的內涵與特征

    "游戲,就其一般涵義而言,是指一種與工作相反的,滿足人的娛樂、享受欲望的行為,如游玩、嬉戲等。"2而赫伊津哈的定義是:"游戲是在某一固定時空中進行的自愿活動或事業(yè),依照自覺接受并完全遵從的規(guī)則,有其自身的目標,并伴以緊張、愉悅的感受和 '有利于"平常生活'的意識。"'綜合起來,不妨把游戲解釋為一種自由的活動。"自發(fā)、自由、非功利性、愉快是游戲的基本特征。"。

    康德最先在美學意義上使用"游戲"這一概念,創(chuàng)立了著名的藝術"游戲說"。康德說:"藝術也和手工藝區(qū)別著。前者喚做自由的,后者也能夠喚做雇傭的藝術。前者人看做好像只是一種游戲,這就是一種工作,它是對自身愉快的,能夠  合目的地成功。后者作為勞動,即作為對于自已是困苦而不愉快的,只是由于它的結果 (例如工資)吸引著,因而能夠是被逼迫負擔的"。5在這里,康德將藝術與勞動相比,認為勞動是強制性的,是"困苦而不愉快的",是"被逼迫負擔的",而藝術就是一種"游戲",有著與兒童游戲相同的特點。席勒則認為,正是游戲使人性中理性和感性變得和諧,"使人在精神方面和物質方面都得到自由","在人的一切狀態(tài)中,正是游戲而且只有游戲才使人成為完全的人。" "只有當人是完全意義上的人,他才游戲;只有當人游戲時,他才完全是人。"。

[1] [2] [3] 

【語文教育:張揚 游戲精神,激發(fā)生命活力】相關文章:

文化批判:魯迅張揚個體生命自由精神的獨特方式04-28

讓語文課堂充盈著生命的活力04-28

讓績效考核激發(fā)銷售人員的競爭活力05-01

生命的活力作文03-03

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04-26

英語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活力05-02

長期沒精神沒活力的原因03-14

努力構建具有生命活力的民辦教育體系04-28

張揚04-29

激發(fā)興趣體驗語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