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教學中“角色”意識的培養(yǎng)(教師中心稿)
湖南龍山一中 向顯全
標題中的“角色意識”,是藝術創(chuàng)造的一個術語,也是一種較高的境界。藝術大師斯坦斯拉夫斯基對此就是非常重視和強調的。他曾對莫斯科大劇院的藝術家們語重心長地說過:“當你一腳踏進劇院的大門,就必須把家里的所有煩惱和不快統統拋至腦后!彼J為,只有這樣,藝術家們才能沉浸在戲劇中角色的情感世界里。
由此,我們從事語文教學的教師們也能得到一種啟示: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理解課文語言所蘊含的情感,把握課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寫出有血有肉的作文,方法之一就是引導學生進入角色,去體驗,去假想,去把自己的生活、感情和課文所展示的、以及你要展示的生活、感情相比照、相聯系…… 筆者認為,培養(yǎng)學生的角色意識,對語文教學是有著極其重要意義的。
培養(yǎng)學生的角色意識,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往往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分角色朗讀,實際上也是一種讓學生進入角色的途徑和形式。筆者永遠忘不了,每每學習《雷雨》《阿Q正傳》等課文,筆者要求學生分角色朗讀,課堂氣氛頓時異;钴S起來,同學們紛紛舉手,躍躍一試,就連性格內向、平時寡言少語的同學也不甘示弱。由此我們完全能夠體會到: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進入了角色,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自然就濃烈起來。
培養(yǎng)學生的角色意識,可以準確理解課文語言所蘊含的情感。學生進入了角色,用角色去感受課文,感受生活,感受人生,那么,課文的情感內容也就落到了實處。記得前幾年教《包身工》這課時,除了講這篇課文選材和組材的特點,還得講這篇課文的思想意義;但是每每講到后者,尤其講到“蘆柴棒”們“在離開別人頭部不到一尺遠的馬桶上很響地小便”“她們會半裸體地起來開門,拎著褲子爭奪馬桶”之類的內容說,平靜的教室里出現了交頭接耳、小聲嘀咕、臉紅低頭的現象,甚至有學生慢條慢理地說:“這群少女不害羞!”引來同學們的嘩然。那笑聲令筆者戰(zhàn)栗,至今記憶猶新。這次再教,筆者就換了一種方法。筆者滿懷激情地說:“同學們,誰不是父母的心頭肉,誰不希望有幸福美好的少年?想想看,假如我們就是‘蘆柴棒’這樣的包身工,難道我們不喜歡穿得漂漂亮亮,而喜歡‘蓬頭、赤腳’?難道我們不喜歡‘幾室一廳’,而喜歡在‘充滿汗臭、糞臭和濕氣’的馬桶邊‘橫七豎八’地躺著?難道我們不喜歡‘牛奶+雞蛋’,而喜歡爭搶‘豆腐渣+鍋巴’?……”這樣,終于激起了學生對帝國主義和買辦洋奴們的仇恨,喚起了學生對包身工悲慘境遇的同情。
還記得教《大堰河——我的保姆》,筆者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這位同學讀得平平淡淡,毫無感情可言。于是,筆者要求這位同學做一做本課文的作者——詩人艾青:“現在你就是艾青,這首詩歌就是你寫的,詩歌中的‘我’就是你自己,請你再讀一次。”待到他變換了角色,以“艾青”身份重讀這首詩歌時,感情飽滿,讀得如泣如訴,哀婉動人,并情不自禁地做起了動作。全班同學為他熱烈鼓掌。角色變換由讀者變成作品中人,同學們對詩歌的感情感悟得更加深透了。
培養(yǎng)學生的角色意識,可以透視課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學生進入了角色,就會把自己的感情和課文中人物的感情相溝通,就會把自己的生活與課文中人物的生活相比照,從而能夠走進課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比如筆者教學《林黛玉進賈府》一文,為了使學生準確把握文中林黛玉的性格特征,筆者在具體分析林黛玉形象之前,提出了一個問題:“假如你是林黛玉,你會以什么樣的心態(tài)走進賈府,你的一舉一動會怎樣?”同學們暢所欲言,有的說:“‘我’感到新奇!庇械恼f:“‘我’感到興奮!庇械恼f:“‘我
[1] [2] [3]
【語文教學中“角色”意識的培養(yǎng)(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漢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04-27
口譯教學中的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04-30
語文教學中意識的培養(yǎng)04-30
論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04-27
略談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04-28
在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05-01
籃球訓練中籃球意識的培養(yǎng)04-29
淺析閱讀寫作中語文意識的培養(yǎng)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