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學生整體理解運用語言策略論文

時間:2021-09-28 17:02:05 語文論文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教學學生整體理解運用語言策略論文

  小學語文教學提高學生整體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應當是我們在語文教學的課堂實踐中所必須孜孜以求的,但我們也發(fā)現在實際操作中總會發(fā)生這樣那樣的偏差。細致想來原因挺多,客觀上講教材、學生都存在著制約學生提高自身整體理解運用語言能力的諸多因素。作為教材,我們具體看到,一本本教材其內容都具有兒童極強的可讀性,其形象性應該是無話可說的,但是一個個文字對于我們的小學生而言,對于小學生賴于形象思維極濃的特征而言相對來說則顯得比較抽象了。而要使我們的學生整體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即讓蘊含于文章字里行間的情和寓于文章字里行間的理真正讓學生去把握,那么我們就必須認真考慮好對學而言抽象文字的形象化處理的相關問題。筆者憑借多年的高年級語文教學的實踐,感到努力化教材語言的抽象為形象,進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理解能力和語言能力顯得比較實用而且有效。在實踐中我看到充分利用形象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體、生動的情境,可以激起我們學生的學習情緒,從而把他們引導到整體上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軌道上來。

小學語文教學學生整體理解運用語言策略論文

  一、賦文章內容以鮮活的圖畫,讓學生通過直觀形象去整體理解和運用語言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努力促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過程與方法的結合”。這明確的要求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不能再去忽略情感與態(tài)度、過程與方法了。讓學生去整體理解和運用語言,讓學生去提高整體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我們也必須重視學生在閱讀語文篇目中的情感與態(tài)度、過程與方法的問題。要促使我們的課堂讓學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形成亢奮的學習狀態(tài),則必須讓其主體參與學習的過程并有良好的學習方法。小學生畢竟是小學生,但他們也有著獨到的見解,巧妙地引誘,學生則能產生出令人驚奇的學習情緒來。在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總要設法為課文內容選擇一幅氣勢宏偉、栩栩如生的掛圖,我們也總要為課文內容選擇一張色彩明麗、令人神往的照片,我們也總要為課文內容描繪一個細致入微、感人至深的畫面。尤其到了信息技術運用的時代,我們也總要利用一個個生動活潑、極富感染力的課件,使學生在閱讀課文時迅速集中起注意力,產生新的甚至超過對課文內容的新鮮的感覺以及得意的興趣。如在執(zhí)教《掌聲》一課時,我把同學們幾次的掌聲以及小英情感的變化設計成了多媒體課件,利用液晶投影儀展示在學生面前,同學們對人人都需要掌聲等一系列的情感性問題則顯得迎刃而解了,因此學生能夠根據課件所展示的圖像去感知、去欣賞、去體會文章的描述,進而加強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實則這也是我們同仁所迫切需求的。要讓我們的小學生去真正整體理解和運用語言,我們所渴望的課堂應當是歡樂的,也應該是動聽的。

  二、賦學生以文章的角色,讓學生通過角色情境去整體理解和運用語言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我一千萬次的相信,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的和審美的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生思維的天性本身要求富有詩意的創(chuàng)造,美與活生生的思維如同太陽與花兒一樣,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這是多么形象生動具體而又富有深刻哲學內涵的話語啊。它告訴我們,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對語言的整體理解和運用,我們教師要善于為我們的學生去構筑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的和審美的情泉。它還告訴我們,學生活生生的思維必須依靠我們憑借教材去為學生呈現美,而教材只能是一種憑借,沒有獨到的方法讓學生去融入我們的教材,情泉就不能構筑起來。所以有人曾經在向四十分鐘要精彩中提出了幾個問題,其中一個問題很受我的青睞,在平時的教學中也經常拿來試用,讓學生在整體理解和運用語言的實施過程中進入文章內容角色進行表演,亦能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在一次外出聽課時,一位老師執(zhí)教《登山》第14—18自然段時,讓學生進行表演,利用角色效應步步推進、再現情境,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發(fā)揮。雖然課堂不是劇場,學生不是演員,但學生的表演常有出人意料之處,這表演恰恰成為我們學生根據文本進行整體理解和運用語言的模本。從學生的'課堂表演我們也深深地感到課堂表演不僅是為師生而演出,更實在的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種很新的特殊的閱讀方式,是促進學生對語文進行全身心感受的一種方式。

  三、賦美文以教材的鏈接,讓學生通過廣泛積累去整體理解運用語言

  應當充分地肯定,憑借語文教材是足以實現我們學生整體理解和運用語言的。因為我們的教材受版本的影響,又受編者的影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憑借語文課堂也是不可能完全實現我們學生整體理解和運用語言的。筆者認為我們必須賦美文以教材的鏈接,讓學生通過廣泛的積累去整體理解運用語言,能夠起到好的效果。我們知道博大無邊的人文世界,以及那些由優(yōu)美的語言、優(yōu)美的風景、優(yōu)美的情趣釀造而成的審美境界使得我們不少的人得到了精神的升華、情操的陶冶、思維的強化、性格的錘煉。語文教學的實踐,新的課程標準的實施,也使我們逐漸地感到:就學習而言,對課堂書本的學習并不是學習的全部,甚至并不占最大的比重。那些取得成功的孩子,都在向我們呈現一個事實:他們的學習有很大的比重是在課堂以外。這個“以外”的世界,更加廣闊,也更加自由,因此在平時的語文閱讀中,我們要努力讓學生去接觸較多的美文、時文乃至于經典性的作品。如當下我們的學生人手一冊的新人文讀本,那可是一本文美情真的書,那里也有一篇篇的精美時文,它貼近語文教材的課文主題,也貼近學生的心理要求。引導學生去讀好那上面的一篇篇精美時文,就像讓學生去喝茶,越喝越見香濃;就像讓學生去飲泉,越飲越知清冽,就像讓學生去賞海,越賞越感深邃;就像讓學生去唱歌,越唱越有韻味。

【小學語文教學學生整體理解運用語言策略論文】相關文章:

語篇整體教學與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07-10

語文教學更要重視語言運用論文01-23

語言特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論文10-05

情景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運用論文04-04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研究論文04-24

小學語文拼音教學提升策略論文10-05

小學語文拼音教學策略論文10-05

地方資源中的美術教學策略運用論文11-12

拓展訓練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論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