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柳葉兒》聽課體會范文
昨天在網(wǎng)上聽了一節(jié)初中語文課,講授得課文是蘇教版的七年下冊《柳葉兒》,作者宋學孟。
授課老師的教學設(shè)計流程可以說很精巧,以簡馭繁。老師先是用媒體展示了兩幅圖片,一幅是2015年的餐桌,一幅是1959年的街頭。兩幅圖片相互對比的意義很明顯,能夠極大地促進學生對饑餓的深刻認識。而后,老師又播放了一段視頻,講述的是1959年——1961年三年自然災害時的情景。這樣,既有圖片,又有視頻,相互補充,對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饑餓可謂是精簡而又恰當?shù)摹?/p>
《柳葉兒》一文所描寫的內(nèi)容,對我們現(xiàn)在的學生有著很遙遠的距離,老師如此快捷、有效地引入,是學情的需要。這樣的導入、鋪墊,就是極其有序,且也是有效的。
有了以上的鋪墊,老師開始引導學生進入文本的學習。老師設(shè)計了一個主問題,就是要求學生研讀文本中作者的“童年滋味”。
學生在主問題的引導下,很容易就理解了文本,抓住童年的滋味,一是苦,另一是樂。老師出示第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目標,即作者的苦在文中體現(xiàn)在那些段落、句子中?如何體現(xiàn)的?出示問題后,老師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并配有音樂。然后,四個小組進行分組學習。小組學習后,各小組指派中心發(fā)言人匯報,其他同學補充。每一小組匯報后,都跟著師生的評價。
作者在課文中的“苦”研究結(jié)束后,老師話題一轉(zhuǎn),由苦引導學生找出文中寫“樂”的段落句子。研究“樂”的方式與上一環(huán)節(jié)基本類似。
之后,老師問學生:文中是“苦”多一點,還是“樂”多一點呢?老師這樣的預設(shè),對學生的多元理解是大有好處的,促使學生深入地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彌漫著的一種“特殊情感”。老師讓學生從文中找出具有“特殊情感”的句子,并齊讀這些句子——“柳葉兒救過我的命”、“那年月,有多少老百姓都是靠著這些樹葉活下來的!”從而達到強調(diào)“救”與“活”二字的作用。并及時地引導學生結(jié)合文本深刻地體會這兩個字所蘊藏的內(nèi)涵和情感成分。
在學習完本課后,老師鏈接單占國的《挖野菜》部分句子,緊扣“玩兒”和“活命”二組詞語,鞏固對課文的理解、體悟。
下課前,老師在拓展部分,引導學生閱讀相關(guān)的作品,一是劉紹棠的《榆錢飯》,一是單占國的《挖野菜》。
從整個教學流程的設(shè)計看,如行云流水,自然而毫無牽強之感,給我的感悟是。
首先,最好的語文教學是充滿朗讀的味道的。真正的語文教學不能缺少了朗讀。2011年版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寫到:各學段關(guān)于朗讀的目標中都有“有感情地朗讀”,這是指,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態(tài)度,學習用恰當?shù)恼Z氣語調(diào)朗讀,表現(xiàn)自己多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tài)度的理解。
沒有書聲瑯瑯的語文課堂,就不是一節(jié)好的語文課。而且,學生只有在朗讀中,才能形成良好的語感能力。所以,不論小學,還是初中,甚至高中,積極營造朗讀的課堂氛圍,是一項不可忽視的評價指標,也是我們語文教師所必須遵循著的一條原則。
其次,老師要精心備課。精心備課,才能上出精彩的課。要高度重視備課的質(zhì)量,深入地研究文本,走進去,再走出來,在文本中多走幾個回合,自然就會高屋建瓴,得心應(yīng)手,確切地把握著課堂教學的走向,F(xiàn)在,很多的老師幾乎是不重視備課,抄寫教案應(yīng)付檢查,寫完后,臨上課的時候,連看也不看一眼,教案的功能基本喪失了。在上一節(jié)課之前,我們不僅要翻閱提前備出的教案,仔細地斟酌教案的得與失,而且也要進行一次次的預演。
第三,要開展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并伴有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小組合作,能夠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素質(zhì)。學生今天的學習方式,就是未來的思維方式。要高度重視引導學生小組合作的深遠意義。而且,小組合作對于后三分之一的學生的幫扶、帶動也是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的。在當今部分學校大班額的情況下,我們倡導小組合作,是有著現(xiàn)實意義的。教育教學要面向全體,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實施全面的教育,就不能喪失小組合作的教學形式。有的專家說得好:當你無法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時,你就去照顧普通學生,尤其是后進生。有些時候,到學校聽課,看到很多課堂并不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上課,真的很無奈。大班額的班級,不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老師就很難照顧到每一個學生。一旦照顧不到,天長日久,這些總是照顧不到的學生就會掉隊,跟不上學習的進度,最直接地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甚至導致整個教育人生的失敗。
所以,每一個有良知、有使命感、有責任感的教師,在面對大班額的班級時,首要的一點就是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授課。這是最起碼的要求。這是對每一個學生的一生的負責任。
第四,老師要退出講臺,成為組織者、引導者、調(diào)控者,是一個導演,不要做演員,真正地從“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zhuǎn)變。如何轉(zhuǎn)變?最好的方式就是以問題為牽引。教師要有問題意識,在教學中,以問題為切入點,不免多講,追求少講、精講。
第五,一節(jié)語文課也好,還是其他學科也罷,任何學科的教學都要有廣度,也要有深度,不能只是就著教材講教材,要把教材當做學習的一個例子來運用。教教材的觀念,要克服,樹立用教材的理念。語文教學是與文本對話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既要有學生與文本的對話,也不能忽略了教師與文本的對話。以文本為載體,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激揚智慧,碰撞思想,突破預設(shè)的局限,創(chuàng)造一個個生成的精彩、魅力。
第六,要構(gòu)建科學、藝術(shù)的板書。板書對文本起著提綱挈領(lǐng)的作用,是對文本的高度凝縮、提煉。
【《柳葉兒》聽課體會】相關(guān)文章:
《柳葉兒》教學實錄03-13
又見柳葉兒飄作文07-30
(薦)又見柳葉兒飄作文2篇09-14
柳葉的作文11-03
英語課聽課體會03-14
[集合]英語課聽課體會03-16
英語課聽課體會【推薦】03-15
[薦]英語課聽課體會03-15
《探究日歷中規(guī)律》聽課體會范文10-30
(經(jīng)典)聽課的作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