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vms4e"><strike id="vms4e"></strike></pre>
<pre id="vms4e"><menuitem id="vms4e"></menuitem></pre>
  • 染指于鼎的典故主人公是誰

    時間:2024-03-25 17:23:38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染指于鼎的典故主人公是誰

      成語出自《左傳宣公四年》和《史記鄭世家》等史書記載,典故是這樣的鄭靈公元年(前605年),楚人向鄭靈公進獻了一只黿(淡水鱉中體形最大的一種)。這天,鄭國大夫公子宋和子家正一道去朝見鄭靈公。

      路上,公子宋的食指抖動了起來,他邊讓子家看自己抖動的食指邊說,我的食指一旦動起來,定能嘗到新奇的美味!進得宮來,還真看見有宰夫正在宰殺黿,公子宋得意地說了聲果然,與子家相視而笑。

      子家將信將疑。兩人進宮,發(fā)現(xiàn)廚子正在把一只已經(jīng)煮熟了的甲魚切成塊兒。這只甲魚特別大,是一個楚國人進獻給鄭靈公的。鄭靈公見這只甲魚很大,可以分給好多人吃,決定把它分賜給大夫們嘗嘗、子家忍不住朝公子宋翹了翹大拇指。公子宋笑著晃起了腦袋。鄭靈公見這兩人這么沒規(guī)矩,不禁皺了皺眉頭,問你們在笑什么子家就把剛才宮門外的情況講了一遍,鄭靈公聽了,含含糊糊地說了句喔,真有這么靈驗便不再說什么。

      及至黿羹熬好,鄭靈公召集公卿大夫,將黿羹分賜給各位品嘗。

      公子宋也在被召集的公卿大夫之列,但鄭靈公唯獨沒有將黿羹賜給他。顯然,鄭靈公是在存心戲弄一下這位喜歡賣弄、未卜先知的公子哥,以嘲笑公子宋食指抖動的占卜之術(shù)。

      看著大家津津有味地吃著黿羹,公子宋窘迫不堪,怒不可遏。他走到熬黿羹的鼎前,伸手用手指蘸著黿羹,放在嘴中吸吮著,拂袖而去。眼見公子宋如此不知趣,對自己蔑視無禮,鄭靈公暗下決心,非殺掉公子宋不可。

      誰知公子宋卻搶先找到子家,密謀殺死鄭靈公。子家不答應(yīng),說,就是牲畜老了,也不能輕易殺掉,何況國君呢。于是,公子宋反過來誣陷子家,子家懼而從之。這年夏天,鄭靈公被殺,公子宋以此報了未賜黿羹之仇。

      鄭靈公因食黿羹的小事與大夫公子宋斗氣,最后被殺身亡。子家不能及時制止公子宋的弒君之舉,仁而不武,背上弒君惡名。

      后來,此事被濃縮為成語染指于鼎,告誡后人不可隨意沾取非分利益。雖舌尖之欲,放縱它,也會釀就殺身之禍!

      染指于鼎的典故今文翻譯

      公子歸生字子家,公子宋字子公,二人皆鄭國貴戚之卿。有一天,公子宋和子家去見鄭靈公。將進宮門公子宋忽然停住腳步,抬起右手,笑瞇瞇地對子家說:你看!

      子家莫名其妙地看著公子宋的手,只見他的食指一動一動的,不禁搖了搖頭,也伸出自己的右手,動了動食指,說:這誰不會!公子宋哈哈大笑,說:你以為是我讓食指抖動的嗎

      不!這是它自己在動。不信你再仔細看看!子家認真地觀察了一會兒,再動了動自己的食指。果然,公子宋的食指的抖動與自己食指抖動的狀態(tài)不一樣。公子宋得意地晃著腦袋說:看樣子,今天有好吃的在等我們哪!以往每當我這食指動起來以后,總能嘗到新奇的美味!

      子家將信將疑。兩人進宮,發(fā)現(xiàn)廚子正在把一只已經(jīng)煮熟了的甲魚切成塊兒。這只甲魚特別大,是一個楚國人進獻給鄭靈公的。鄭靈公見這只甲魚很大,可以分給好多人吃,決定把它分賜給大夫們嘗嘗、子家忍不住朝公子宋翹了翹大拇指。公子宋笑著晃起了腦袋。鄭靈公見這兩人這么沒規(guī)矩,不禁皺了皺眉頭,問:你們在笑什么子家就把剛才宮門外的情況講了一遍,鄭靈公聽了,含含糊糊地說了句:喔,真有這么靈驗便不再說什么。

      過了一會兒,大夫們到齊了。那只已經(jīng)切成塊兒的大甲魚入在鼎(當時用來煮食物的青銅炊具)內(nèi)由廚子裝進盆子,先給鄭靈公,然后給各位大夫。鄭靈公先嘗了一口,稱贊道:味道不錯!命人賜黿羹一鼎,象著一雙,自下席派起,至于上席。恰到第一第二席,止剩得一鼎。而都沒分到甲魚。靈公說:賜子家。宰夫?qū)⒏職w生之前。到了大家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但是,公子宋卻呆呆地坐著。原來,他面前的桌案上什么也沒有。

      公子宋窘迫不堪,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他看著鄭靈公,鄭靈公正吃得很香,一邊和大夫們說笑,似乎根本沒有注意到他。他又看看子家,見子家也吃得起勁,一邊還朝他扮鬼臉。公子宋再也忍不住了,忽地站起來,走到大鼎面前,伸出指頭往里蘸了一下,嘗了嘗味道,然后大搖大擺地走了出去。靈公因此大怒,后來釀成一場內(nèi)亂。

      染指于鼎的典故成語解釋

      發(fā)音:rǎn zhǐ y dǐng

      釋義:鼎:古代用青銅制成的炊具,多為圓形,三足兩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點湯。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宣公四年》:及食大夫黿,召子公而弗與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嘗之而出。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染指于鼎的典故主人公是誰】相關(guān)文章:

    南轅北轍典故03-09

    圍魏救趙的典故03-09

    暗度陳倉的典故03-04

    江郎才盡的典故03-04

    塞翁失馬的典故03-06

    趙州橋的典故03-05

    指鹿為馬的典故12-19

    人琴俱亡的典故05-07

    煮豆燃萁典故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