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課堂反思

時間:2024-08-17 11:39:59 好文 我要投稿

凡卡課堂反思

  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后。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凡卡課堂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凡卡課堂反思

凡卡課堂反思1

  語文老師大都可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在教學完一課時或一篇課文后有時會產生一種暢快淋漓之感,那是因為成功的課堂教學帶給他們無比清爽的快樂。

  教學完《凡卡》一課,走出教室的那一刻,一種甜絲絲的感覺涌上心頭。我發(fā)現(xiàn)每當這一時刻,皆是在我沒有按照預設的教案,而是根據(jù)學生的學情,重新調整教學定位之后產生奇特效果。教學上我們言之為生成,也正是有了這種教學的生成效果,課堂上學生學習的熱情空前高漲,因為這種生成是適合于他們的,是他們在學習中所渴盼的;正是有了生成,教師的教學變得更加得心應手了;正是有了生成,課堂化作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凡卡》一文篇幅長、內容雜。學生在解讀時往往不能將作者的敘述,信的內容,凡卡對鄉(xiāng)下生活的回憶這三部分內容明確的區(qū)分開來。教學時一個念頭忽然在我的心頭萌生:何不讓學生自己通過讀來判斷。于是我先讓學生通過初讀交流了解這三部分內容,然后我把全班分成了三個大組,讓這三個大組分別讀三部分內容,看哪一組讀得最好。

  在讀第一遍課文的時候,三個組都分別出現(xiàn)了一些失誤。課文讀完后,我沒有讓學生匆忙去讀第二遍,而是讓學生交流感受或體會,你認為凡卡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學生們有的回答:凡卡是一個可憐的孩子。你為什么說凡卡是個可憐的孩子?

  我接著問。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他挨餓、受凍,受老板和伙計們的作弄、挨打有的學生躍躍欲試:我知道凡卡還是個特別懂事、有禮貌的孩子。說說看,你從哪里知道的。我驚奇地問道。第一個高潮出現(xiàn)了:從問候爺爺?shù)脑捴兄赖摹姆部▎柡蜞l(xiāng)下熟人知道的。從凡卡的信中感受到的。

  此時,我抓住時機讓學生二讀課文,但這一次與第一次大不相同,學生讀得幾乎沒有差錯。正當我要表揚同學們讀得棒時,一些學生紛紛舉手,原來他們又有了新的感悟。我讀出了凡卡生活的那個時代是沒有幸福可言的。一個學生迫不及待了。

  我想凡卡給他的爺爺寫信有三個原因:一是他在莫斯科的`日子很苦;二是他很想念爺爺,因為爺爺是他惟一的親人;三是他想念鄉(xiāng)下的生活,想念鄉(xiāng)下的熟人,想念鄉(xiāng)下的快樂日子。一個學生滿含深情的說。我獨享在孩子們的感受中了。凡卡的這封信爺爺收到收不到?課文又蘊涵著什么深意呢?讓我們來再讀課文。動聽的讀書聲剛剛止歇,學生們又紛紛舉手。

  這封信爺爺根本收不到,他連郵票都沒貼,地址也沒寫明,怎么能收到呢?一個學生不等我叫就站起來說。我認為這是作者故意安排的結尾,意在告訴人們凡卡美好的愿望,只是一場夢。另一個學生站起來滿有把握地說。課堂就在學生對課文濃濃的回味中結束了。

  這堂課我并沒有多講,完全是學生在讀中感悟和理解。他們之所以有如此深刻的感悟,源于他們能入情入境地讀,源于我的一個突發(fā)奇想。讓學生走進課文才能有深切的感悟,讓學生走進課文才能與文中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讓學生走進課文才能更好理解課文把握精髓。這就是我教學《凡卡》一課最大的收獲。

凡卡課堂反思2

  現(xiàn)場呈現(xiàn)一

  《凡卡》是一篇文質兼美、感情真摯的文章,相信每個人讀了都會為之動容。今天,我與孩子們一起學習了《凡卡》一課,課堂上,孩子們無不替弱小無依的凡卡將來的命運擔憂!無不替生活在沙俄統(tǒng)治下的凡卡鳴不平!更替凡卡根本無法改變自己悲慘的命運而悲痛……

  看著孩子們如此的黯然神傷,我不禁發(fā)出了一聲嘆息:“同學們,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孩子的悲哀,想想咱們生活在社會主義時代的孩子,凡卡的9歲與咱們的9歲真是天壤之別呀!”原本我想以這個為過渡詞,引導學生以《我和凡卡比童年》為題寫篇類似讀后感之類的文章。沒想到,當我剛剛說完這句話時,一向不愛舉手的殷峰發(fā)言了:

  “朱老師,咱們社會主義制度下不是也有小凡卡嗎?”

  “噢,真的嗎?”我反問道。

  “社會主義制度下也有小凡卡?”這真的是我備課時從未想到過的,曾經(jīng)教過兩屆的六年級學生,都是談一些關于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如何幸福,我們如何珍惜眼前的幸福等道理,可從沒有提出過這個問題呀!我的心為之一顫,但在我的'潛意識里,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課堂教學的研究點。再看看其他孩子的眼神,覺得他們也跟我一樣的困惑。于是,我請殷峰大膽提出自己的看法。

  現(xiàn)場呈現(xiàn)二

  “是的,3月18日的《東南商報》上就有這樣一篇文章《少女被養(yǎng)父5公斤鐵鏈瑣身》,講的是廣東省增城石灘鎮(zhèn)上圍村15歲的女小郭,她終日被鐵鏈纏身,還被上了3把鐵索;放養(yǎng)著45只鴨子,為300頭肥豬煮食;從小到大沒穿過襪子,衣服沒幾件;常常食不果腹,飽受毒打卻如同家常便飯。我反復地讀過這篇新聞,報紙上的兩張照片至今仍銘記在我的心中呢?小郭,難道不就是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小凡卡嗎?”殷峰一口氣說完了新聞內容。

  “是的,是的”。沒想到我還來不及點評,學生們早已議論紛紛。大膽的陸佳凌馬上站出來:“我前幾天在《寧波晚報》上也剛剛看過一篇文章,“講的是八個河南賣花童,在一個叫劉炳祥夫婦的操縱下,在天一廣場強行賣花,他們中最大的13歲,最小的只有四歲,我覺得他們也是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小凡卡!”看來情緒還很激動。

  “不要說報紙上,我家旁邊就有,一個5歲的外地孩子在地上揀別人仍掉的甘蔗頭。”調皮的張偉直言不諱。

  教室像炸開了鍋……

凡卡課堂反思3

  教學凡卡回憶和爺爺一起在鄉(xiāng)下生活的情景時,引導學生思考:

  1.你覺得凡卡鄉(xiāng)下的生活怎么樣?

  2.鄉(xiāng)下的生活既然很苦,為什么在凡卡的回憶中卻是那么美好呢?

  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很容易就能能把鄉(xiāng)下生活和莫斯科生活進行對比,進而體會到作者寫鄉(xiāng)下生活的"樂"是為了襯托學徒生活的苦,從而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凡卡生活的`悲慘。

  預設是美好的,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諸多的不足之處,如:1.在介紹凡卡的兩個名字時,用時過多。2.沒有及時對學生完成《學習指導叢書》的情況進行發(fā)饋等等。

凡卡課堂反思4

  凡卡在如此險惡的環(huán)境中,始終保持著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始終堅信能夠回到爺爺身邊;在經(jīng)受折磨和屈辱之后,凡卡頑強地挺過來了;雖然凡卡的忍受力達到了極限,甚至想到了死,但是他最終還是選擇了生存,他沒有自暴自棄!這就是凡卡的堅強!這就是震撼人心的堅強!我和學生被凡卡的堅強感動著,不斷地感動著……

  此課的教學,前后的兩個課時相互"鏈接",融為一體,默讀中的三個問題貫穿兩個課時。第一課時由三個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默讀完之后,依次交流,學生的默讀成果分類板書。每一個問題的解答,允許學生有自己的觀點,在"矛盾"之處生成新的問題,這里的新問題是對原問題的深層思考,可以留給第二課時,因此不必馬上解決。"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巧置懸念,吊吊學生的胃口。胃口吊一次還不夠,還要吊第二次,第三次,學生都快坐不住了!第二課時學生的濃烈興趣依然不減。這使我想起了一句話:"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課堂,帶著更多的新問題出課堂。"這一課的.教學我不就是在實踐著這一個理念嗎?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走入文本,帶著成功的喜悅走出文本,引發(fā)新問題后,學生再次走入文本,帶著勝利的喜悅再次走出文本!學生的思維始終處在活躍的狀態(tài),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自然而親昵,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同時也在享受著語文。第二課時的末尾雖然沒有再產生更新的問題,但是凡卡超乎尋常的堅強,為自由而生存的堅強已經(jīng)深深地烙在了學生的心里,引發(fā)的將是更加深刻的問題,留給學生的將是一生的思考。

凡卡課堂反思5

  無疑,這次“突發(fā)事故”不但沒有打亂教學秩序,反而成為了一次可遇而不可求的精彩體驗。聽著孩子們在交流時展現(xiàn)出來的那一份善良的心愿,那一份渴望;讀著孩子們字里行間流露的對身邊的小凡卡那一份關注與同情,我替自己隨機尋找的“你們覺得這兩個制度下的‘凡卡’命運相同嗎?”這一突破點感到欣慰。的確,價值觀的正確引領,有時真的不需要說教,只要傾聽,點撥,引導就行了。

  【課后反思】

  葉瀾說:“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本案例由一位學生的疑惑──“社會主義制度下不是也有小凡卡嗎?”給本堂課劃出了一道美麗的弧線,留給我許多的思考──

 。薄ⅰ盁o痕”點撥──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效融合: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把教育意圖隱蔽起來,是教育藝術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許多時候,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往往把人文性和工具性脫離開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帶有太多的政治色彩,個人主觀色彩,導致學生即使遇到非常敏銳的問題他們也逐漸變的麻木不仁。本案例的成功之處,就在于教師的'抓住課堂教學隨機生成的點,進行“無痕”點撥──“你們覺得這兩個制度下的‘凡卡’命運相同嗎?”讓學生自己通過比較,自然而然地去感受,這兩個制度下的‘凡卡’命運結局是不同的,生活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凡卡有許多人的關愛,他們是幸福的。這樣,學生們就形成了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新課程重視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正是需要落實在課堂教學中,在學生真實地展現(xiàn)生命活動是給以有針對性的人文關懷和價值引導。這種扶正就失的教學正是學生生命成長發(fā)展的最好呵護。

 。、“活用”資源──文本信息和課外信息的有效融合:

  成長在知識經(jīng)濟社會、信息時代的孩子,他們通過各種渠道獲取大量文本之外的信息,往往是這些可遇而不可求的教學資源,使每節(jié)課都成為不可重復的激情與智慧的綜合生成過程。本案例的成功之處在于我果斷地摒棄預設的教法,充分利用課堂信息資源變化這一隱形的教學資源,加以引導、點撥,深化了學生的認識,實現(xiàn)了有效教學。生活處處是語文,語文學習資源無處不在,一次精彩的即興發(fā)言,一個異于常規(guī)的舉動,甚至一次看似干擾教學的突發(fā)事件……這些課堂生成事件,只要我們注意挖掘,都有可能成為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資源。面對課堂中紛至沓來的生成信息,教師應披沙揀金,做生成信息的裁剪者,實現(xiàn)文本信息和生成信息的有效融合,使語文學習的資源更豐富,更有效。

凡卡課堂反思6

  這篇課文篇幅很長,結構復雜,為了實現(xiàn)長文短教,化難為易,教學中采用扣主線、棄枝葉,抓住信的內容、凡卡爺爺?shù)钠蚯、凡卡的`回憶等重點內容,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進行體會、探究,指導學生從讀中悟,以悟促讀,然后在了解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描寫加以想象,并相機對莫斯科的氣溫情況進行介紹,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對凡卡悲慘生活的體會。

  另外,凡卡向爺爺呼救的內容,我讓學生把自己當作是凡卡進行感情朗讀,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語言描繪的感情氛圍,達到披文入情,從而真正體驗到凡卡痛苦的內心世界,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達到情感的貫通,把教學推向高潮,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凡卡課堂反思】相關文章:

凡卡課堂反思通用08-17

凡卡的作文08-02

《凡卡》課文05-30

給凡卡的回信03-07

《凡卡》續(xù)寫08-19

寄給凡卡的信12-19

凡卡續(xù)寫08-20

我與凡卡的約會作文07-16

寄給凡卡的信(熱)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