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

時間:2021-10-25 09:17:34 全科知識 我要投稿

杜如晦

杜如晦

杜如晦(杜如晦)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漢族,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長安)人,為隋唐時期李世民帳下重要參謀,李世民征薛仁杲、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杜如晦為其籌謀畫策,運籌帷幄,深為時人所敬服。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積怨頗深,杜如晦與房玄齡一起為李世民出謀劃策,參與策劃玄武門事變,事成之后二人功居首位。李世民承帝位后,杜如晦與房玄齡為左右宰相,為唐選拔人才,制定法度等。貞觀四年,杜如晦病逝,李世民為此廢朝三天,追封為司空,萊國公,謚“成公”,被李世民列入凌煙閣。

目錄 人物生平 歷史評價 軼事典故 家族成員 收縮展開 人物生平

早年經(jīng)歷

杜如晦,字克明,祖上都是周朝高官,隋朝取代周朝后,祖父杜果在隋為工部尚書、義興公,父親杜咤為隋朝昌州長史。 杜如晦小時候聰慧有悟性,喜歡和人談?wù)摎v史、文學(xué)方面的知識,隋朝大業(yè)年間。杜如晦被征為預(yù)備官員,禮部侍郎高孝基對杜如晦非常器重,對他說:“你有應(yīng)付事態(tài)的才能,應(yīng)該作為國家的棟梁,希望你能堅持住這份美德。我想先讓你做個小官,就是俸祿少點。”于是用杜如晦為滏陽尉,但不久之后,杜如晦便棄官而回。

秦王高參

公元617年(隋大業(yè)十三年),李淵父子在太原起兵,在李世民的強烈建議下,李淵揮軍殺入長安。長安平定后,杜如晦被李世民召入秦王府任為曹參軍,而后被遷升為陜州總管府長史。而太子李建成見秦王府有非常多的人才,害怕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于是向高祖李淵建議將秦王府的官員都調(diào)到外地任職。命令下達(dá)之后,被遷到外地的人非常多,李世民對此非常擔(dān)憂。當(dāng)時在秦王府任職為記室的房玄齡對李世民說:“府中幕僚雖然被遷往外地的人比較多,但是沒有什么好可惜的,只有杜如晦聰慧,能洞察事理,這個人有王佐之才,你現(xiàn)在作為藩王,沒有人才可用,將來想要經(jīng)營四方,只有此人才能幫你大忙。”李世民聽到房玄齡的話后才醒悟過來,對房玄齡說道:“你要是不說,差點讓這樣的人才流失啊!庇谑抢钍烂裣蚶顪Y上奏,請求將杜如晦繼續(xù)留在秦王府為官。 公元618年(唐武德元年),李淵建立唐朝政權(quán),同年七月,隴西薛舉進(jìn)犯涇州,李世民率軍前往討伐,但被擊敗。而后薛舉突然病死,李世民再次率軍討伐其子薛仁杲,并讓杜如晦等隨軍參贊軍事。薛仁杲兵敗投降,后被斬首。 公元619年(武德二年),劉武周與宋金剛攻據(jù)太原,杜如晦隨從李世民前往討伐,將劉武周擊退。 公元620年(武德三年),李世民率軍進(jìn)攻洛陽王世充,而王世充又與竇建德聯(lián)合,杜如晦隨李世民先破竇建德,后破王世充。李世民在征討薛仁杲、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等割據(jù)勢力時,杜如晦隨從李世民參贊軍事,為李世民運籌帷幄,判斷軍勢,李世民根據(jù)杜如晦的判斷準(zhǔn)確出擊,將各地反王一一消滅。 攻下洛陽之后,李世民將要處死王世充的部下杜淹,杜淹雖然是杜如晦的叔父,但是杜淹向來與杜如晦兄弟關(guān)系不和,而且杜淹還建議王世充殺了杜如晦的哥哥,并將杜如晦的弟弟杜楚客囚禁。但在要處死杜淹的時候,杜楚客卻出來求情,說同族中人相互殘殺,太過殘忍。于是杜如晦向李世民求情,饒過杜淹。

玄武政變

李世民討伐各地叛亂,威望越來越高,遭到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妒忌,二人與李淵的嬪妃張婕妤、尹德妃暗中勾結(jié),圖謀陷害李世民;窗餐趵钌裢ㄒ詰(zhàn)功獲封土地數(shù)十傾,張婕妤的父親私下里找李淵想要那片地,李淵答應(yīng)他,但李神通以這塊地已經(jīng)先賜給了自己,于是不愿意給張婕妤的父親,張婕妤卻向李淵說是李世民仗勢欺人,讓李神通奪走了土地。而后杜如晦騎馬經(jīng)過尹德妃的父親尹阿鼠的府邸,尹阿鼠讓家童出來將杜如晦強行拽下馬毆打,并且大罵道:“你是什么人,敢過我家門前不下馬!”之后尹阿鼠卻讓尹德妃告訴李淵是李世民讓杜如晦欺負(fù)尹阿鼠。李世民向李淵深刻辯解,但是李淵十分寵幸張、尹兩人,不信李世民。 公元621年(武德四年),李世民被封為天策上將,并建立文學(xué)館,用杜如晦為從事中郎,為十八學(xué)士之首,李世民常常到文學(xué)館與杜如晦等討論經(jīng)義,而且經(jīng)常說到晚上。但太子李建成卻對對此非常忌憚,他對齊王李元吉說:“秦王府中能讓人擔(dān)心的,只有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人!庇谑抢罱ǔ缮涎岳顪Y,將房玄齡與杜如晦逐出京師。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李建成拉攏尉遲恭遭到拒絕,于是派人刺殺尉遲恭,失敗后李建成上言李淵將尉遲恭打入大牢。李世民將尉遲恭保釋出來后,尉遲恭打聽到李建成和李元吉想要于昆明池對李世民不利,將此事告訴了長孫無忌,長孫無忌立刻去找李世民,讓李世民先發(fā)制人,但李世民因自己與李建成是親兄弟,所以猶豫不決,尉遲恭勸諫李世民不能以小仁而廢社稷大義,并表示如果李世民不做決定,自己將和長孫無忌逃離,但李世民還是拿不定主意,尉遲恭又與侯君集日夜勸諫。這時李世民想起了房玄齡和杜如晦,于是派長孫無忌秘密將二人召回,但二人被李淵逐出京師,私自回京就是死罪。李世民于是取自己的佩刀交給尉遲恭,尉遲恭帶房玄齡與杜如晦化妝成道士潛入秦王府。經(jīng)過與房、杜二人的謀劃之后,李世民終于下定決心,發(fā)動玄武門事變,將李建成和李元吉誅殺。事成之后,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杜如晦被任命為太子左庶子,后遷兵部尚書。

貞觀之始

公元627年(貞觀元年),李世民改元之后,封杜如晦為蔡國公,賜實封一千三百戶。 公元628年(貞觀二年),李世民讓杜如晦檢校侍中,兼任吏部尚書,仍然總管東宮兵馬,非常稱職。 公元629年(貞觀三年),突然大旱,李世民讓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于名山大川祈雨。同年,杜如晦代替長孫無忌為尚書仆射,仍舊管理官員的選拔,與房玄齡一起輔佐朝政。建立臺閣規(guī)模以及表彰人物的事情,都是由房玄齡與杜如晦所定。二人在當(dāng)時獲得的贊譽非常高,被稱為良相。

去世

公元630年(貞觀四年),杜如晦染病,于是向李世民請求辭官,李世民仍然按照杜如晦以前的官職給他發(fā)俸祿,但李世民還是非常擔(dān)心杜如晦的病情,多次派遣使者和名醫(yī)前去救治杜如晦,派遣到杜如晦府上的人在路上前后都能望見。但杜如晦最終還是病死,李世民為此大哭不止,三天不能處理朝政。轉(zhuǎn)封杜如晦為萊國公。 杜如晦死后,李世民作詔書于著作郎虞世南說:“我和杜如晦之間情義深重,今杜如晦不幸病逝,追念他以前的舊功,我非常傷心,希望你體會到我的.意思,為杜如晦制作碑文。” 后來,李世民賞賜給房玄齡一條黃銀帶,不禁感到傷心,哭著對房玄齡說:“當(dāng)初你和杜如晦一起輔佐我,但是現(xiàn)在的賞賜只能給你一個人。我聽說鬼神什么的害怕黃銀,我再拿一條黃銀帶,你帶到杜如晦的靈房去吧。” 公元631年(貞觀五年),李世民因十分想念杜如晦,所以經(jīng)常夢到他,在杜如晦忌日的那一天,李世民派遣官員到杜如晦家中慰問杜如晦的妻子和孩子,給家里的賞賜還和之前的一樣。并且封杜如晦的一個兒子為郡公。 公元632年(貞觀六年),李世民下詔在杜如晦等人的墓前祭少牢。 公元643年(貞觀十七年),李世民命閻立本畫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二十四人的畫像置于凌煙閣,杜如晦位列第三(第一位長孫無忌,第二位李孝恭)。

歷史評價

李世民:兵部尚書檢校侍中蔡國公杜如晦,識量清舉,神彩凝映,德宣內(nèi)外,聲溢廟堂。 李世民:或材推棟梁,謀猷經(jīng)遠(yuǎn),綢繆帷帳,經(jīng)綸霸圖;或?qū)W綜經(jīng)籍,德范光茂,隱犯同致,忠讜日聞。 房玄齡:杜如晦聰明識達(dá),王佐才也。 褚亮:建平文雅,休有烈光。懷忠履義,身立名揚。 劉昫:房、杜二公,皆以命世之才,遭逢明主,謀猷允協(xié),以致升平。議者以比漢之蕭、曹,信矣!然萊成之見用,文昭之所舉也。世傳太宗嘗與文昭圖事,則曰“非如晦莫能籌之”。及如晦至焉,竟從玄齡之策也。蓋房知杜之能斷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謀,裨諶草創(chuàng),東里潤色,相須而成,俾無悔事,賢達(dá)用心,良有以也。若以往哲方之,房則管仲、子產(chǎn),杜則鮑叔、罕虎矣。 《舊唐書》:肇啟圣君,必生賢輔。猗歟二公,實開運祚。文含經(jīng)緯,謀深夾輔。笙磬同音,唯房與杜。 《新唐書》:太宗以上圣之才,取孤隋,攘群盜,天下已平,用玄齡、如晦輔政。興大亂之余,紀(jì)綱雕弛,而能興仆植僵,使號令典刑粲然罔不完,雖數(shù)百年猶蒙其功,可謂名宰相。然求所以致之之跡,逮不可見,何哉?唐柳芳有言:“帝定禍亂,而房、杜不言功;王、魏善諫,而房、杜讓其直;英、衛(wèi)善兵,而房、杜濟(jì)以文。持眾美效之君。是后,新進(jìn)更用事,玄齡身處要地,不吝權(quán),善始以終,此其成令名者。”諒其然乎!如晦雖任事日淺,觀玄齡許與及帝所親款,則謨謀果有大過人者。方君臣明良,志葉議從,相資以成,固千載之遇,蕭、曹之勛,不足進(jìn)焉。雖然,宰相所以代天者也,輔贊彌縫而藏諸用,使斯人由而不知,非明哲曷臻是哉?彼揚己取名,了然使戶曉者,蓋房、杜之細(xì)邪。

軼事典故

房謀杜斷

房玄齡和杜如晦二人同為李世民的宰相,但所起到的作用卻是不一樣的。房玄齡擅長給李世民出主意,但是同一個問題,他出的主意很多,李世民也不知道采用哪個好,于是這時候杜如晦將房玄齡的主意加以分析,選出一個最適用的辦法,讓李世民采用。房玄齡幫李世民出主意,杜如晦幫李世民拿定主意,所以稱為“房謀杜斷”。二人同心同德,相互配合,輔佐李世民處理朝政。時人論及良相時,首推房玄齡與杜如晦。

刀筆之吏

玄武門事變之后,李世民對帳下官屬進(jìn)行論功行賞,文官里,杜如晦與房玄齡功居第一。封賞完畢之后,李世民覺得按照功勞的大小進(jìn)行封賞,估計不會完全妥當(dāng),于是便問諸將誰有意見;窗餐趵钌裢▽钍烂裾f:“當(dāng)初我們舉義兵的時候,是我率領(lǐng)兵馬先到的。房玄齡、杜如晦不過是刀筆之吏,把他們的功勞放在首位,我不服。”李世民說:“剛剛起兵的時候,人們各懷異心,你雖然率領(lǐng)兵馬前來響應(yīng),但是不曾上陣殺敵過,在竇建德南侵與征討劉黑闥的戰(zhàn)斗中,你都立有功勞。今天論功行賞,房玄齡與杜如晦有運籌帷幄、安邦定國的功勞,可以比于漢朝的蕭何,雖然不是通過上陣殺敵建功立業(yè),但是他們指揮全軍獲取最終的勝利,所以功居第一。叔父你雖然是皇親國戚,但在論功行賞上,我不能有所偏頗,濫加賞賜!崩钌裢ㄊ抢钍烂竦氖甯福瑐z人關(guān)系向來比較親近,李世民降所有宗室郡王為縣公時,只有李神通的爵位保持不變,丘師利等居功自傲的武將們見到李神通都沒有得到過多的賞賜,于是都覺得自己沒什么好申訴的了。

家族成員

曾祖:杜皎,北周儀同三司、武都郡守,贈開府儀同、大將軍、遂州刺史。 高祖:杜徽,周河內(nèi)太守。 祖父:杜果,周溫州刺史,入隋后為工部尚書、義興公。 父親:杜咤,隋昌州長史。 叔父:杜淹,安吉郡公,唐初貞觀朝宰相。孫杜從澤,工部侍郎;六世孫杜佐,大理寺正;九世孫杜讓仍,唐昭宗宰相;九世孫杜彥林,中書舍人;九世孫杜弘徽,吏部尚書。 弟:杜楚客,后任魏王李泰府中長史,拜工部尚書,掌管魏王泰府事。擁戴李泰與李承乾爭奪太子之位,貞觀十七年被免死廢為庶人,尋授處化縣令。 子:杜構(gòu),承襲萊國公爵位,官至刺史。后因弟弟杜荷的牽連而被流放嶺南,死于南方。 杜荷,娶唐太宗之女城陽公主,賜爵襄陽郡公,貞觀十七年,卷入皇太子李承乾案被處斬。

【杜如晦】相關(guān)文章:

酬裴如晦,酬裴如晦王安石,酬裴如晦的意思,酬裴如晦賞析 -詩詞大全01-01

七愛詩·房杜二相國(玄齡、如晦),七愛詩·房杜二相國(玄齡、如晦)皮日休,七愛詩·房杜二相國(玄齡、如晦)的意思,七愛詩·房杜二相國(玄齡、如晦)賞析 -詩詞大全01-01

送悲如晦宰吳江,送悲如晦宰吳江王安石,送悲如晦宰吳江的意思,送悲如晦宰吳江賞析 -詩詞大全01-01

送裴如晦宰吳江,送裴如晦宰吳江王安石,送裴如晦宰吳江的意思,送裴如晦宰吳江賞析 -詩詞大全01-01

浙西送杜晦侍御入關(guān),浙西送杜晦侍御入關(guān)章碣,浙西送杜晦侍御入關(guān)的意思,浙西送杜晦侍御入關(guān)賞析 -詩詞大全01-01

晦日宴游,晦日宴游杜審言,晦日宴游的意思,晦日宴游賞析 -詩詞大全01-01

晦日宴游,晦日宴游杜審言,晦日宴游的意思,晦日宴游賞析 -詩詞大全01-01

送裴如晦即席分題三首,送裴如晦即席分題三首王安石,送裴如晦即席分題三首的意思,送裴如晦即席分題三首賞析 -詩詞大全01-01

送裴如晦即席分題三首,送裴如晦即席分題三首王安石,送裴如晦即席分題三首的意思,送裴如晦即席分題三首賞析 -詩詞大全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