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臉鵟鷹

時間:2021-10-28 17:45:03 全科知識 我要投稿

灰臉鵟鷹

灰臉鵟鷹

灰臉鵟鷹(灰臉鵟鷹)

灰臉鵟鷹(學名:Butastur indicus)為隼形目鷹科的鳥類,是一種中型猛禽,體長39—46厘米,體重375—500克。上體暗棕褐色,翅上的覆羽也是棕褐色;尾羽為灰褐色。繁殖于俄羅斯東部、日本和朝鮮等地,越冬于印度、緬甸、中南半島、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新幾內(nèi)亞等地。棲息于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以及針葉林等山林地帶,以小型蛇類、蛙、蜥蜴、鼠類、松鼠、野兔、狐貍和小鳥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目錄 外形特征 分布范圍 生活習性 生長繁殖 收縮展開 外形特征

灰臉鵟鷹又叫灰面鷂,為中型猛禽,體長39—46厘米,體重375—500克。上體暗棕褐色,翅上的覆羽也是棕褐色;尾羽為灰褐色,與其他2種鵟鷹的棕色尾羽不同,而且上面具有3道寬的黑褐色橫斑,比白眼鵟鷹尾羽上的橫斑更為明顯。臉頰和耳區(qū)為灰色,眼先和喉部均為白色,較為明顯,喉部還有具有寬的黑褐色中央縱紋,胸部以下為白色,具有較密的棕褐色橫斑。它的眼睛為黃色,與白眼鵟鷹不同。嘴為黑色,嘴基部和蠟膜為橙黃色,跗跖和趾為黃色,爪為角黑色。

分布范圍

灰臉鵟鷹沒有亞種分化,繁殖于俄羅斯東部、日本和朝鮮等地,越冬于印度、緬甸、中南半島、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新幾內(nèi)亞等地。 在中國分布于北京、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山東、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云南、陜西、臺灣等地。其中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河北、陜西等地為夏候鳥,在吉林還有一部分為留鳥,在山東、上海、臺灣、海南、四川等地為旅鳥,在浙江、貴州為冬候鳥,在云南為留鳥。 一般每年4月末到5月初遷往繁殖地,9月末到10月初離開繁殖地。不過它在各地的種群數(shù)量都很少,較為罕見。

生活習性

灰臉鵟鷹在繁殖期主要棲息于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以及針葉林等山林地帶,秋冬季節(jié)則大多棲息于林緣、山地、丘陵、草地、農(nóng)田和村屯附近等較為開闊的地區(qū),有時也出現(xiàn)在荒漠和河谷地帶。常單獨活動,只有遷徙期間才成群。白天在森林的上空盤旋、在低空飛行,或者呈圓圈狀翱翔,有時也棲止于沼澤地中枯死的大樹頂端和空曠地方孤立的枯樹枝上,或者在地面上活動。性情較為膽大,叫聲響亮,有時也飛到城鎮(zhèn)和村屯內(nèi)捕食。主要以小型蛇類、蛙、蜥蜴、鼠類、和小鳥等動物性食物為食,有時也吃大的昆蟲和動物尸體。覓食主要在早晨和黃昏。覓食方法主要是棲于空曠地的孤立樹樹梢上,兩眼注視著地面,發(fā)現(xiàn)獄物時才突然沖下來撲向獵物。有時也在低空飛翔捕食,或在地上來回徘徊覓找和捕獵食物。

生長繁殖

繁殖期為5—7份。營巢于闊葉林或混交林中靠河岸的疏林地帶或林中沼澤草甸和林緣地帶的'樹上,也見在林緣地邊的孤立樹上營巢。巢多置于樹的頂端枝杈上,距地面的高度為7一15米。巢的形狀為盤狀,主要由枯樹枝構(gòu)成,里面墊有枯草莖、草葉、樹皮和羽毛。每窩產(chǎn)卵3—4枚,偶爾有少至2枚的。卵的顏色為白色,具銹色或紅褐色斑。

【灰臉鵟鷹】相關(guān)文章:

棕翅鵟鷹06-30

鷹,鷹徐夤,鷹的意思,鷹賞析 -詩詞大全01-01

鷹,鷹羅隱,鷹的意思,鷹賞析 -詩詞大全01-01

鷹,鷹章孝標,鷹的意思,鷹賞析 -詩詞大全01-01

2008年春季毛腳鵟活動節(jié)律的研究07-31

05-07

放鷹,放鷹白居易,放鷹的意思,放鷹賞析 -詩詞大全01-01

白鷹,白鷹劉禹錫,白鷹的意思,白鷹賞析 -詩詞大全01-01

大餅臉怎么瘦臉?瘦臉運動方法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