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雄起!AMD銳龍7 2700X 銳龍5 2600X首發(fā)測試

時間:2024-09-19 19:43:25 資料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二代雄起!AMD銳龍7 2700X 銳龍5 2600X首發(fā)測試

銳不可當!談談一代銳龍的歷程一直以來提及到的AMD Ryzen處理器都是基于ZEN架構而設計的,而最初剛開始發(fā)布的Ryzen 7、5、3系列處理器,架構也都源于“ZEN”。為此AMD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首先ZEN是圍繞目前廣大用戶熟知的X86架構研究開發(fā)的,它結合了“高吞吐能力”以及“低功耗”的新思路成功打造了適用于“臺式機、筆記本電腦、數(shù)據(jù)中心和超級計算機”的多功能平衡架構。使得Ryzen擁有更加完美的核心架構,讓性能達到更加強悍的地步。而從去年看Ryzen系列處理器在主流電商平臺市場份額已經(jīng)超過了40%,也就表明Ryzen在市場上占據(jù)著一定的地位。 去年發(fā)布以14nm工藝制程的Ryzen 7系列的多核心多線程處理器,相當強大。而當中最高所擁有8核心/16線程的設計,動態(tài)加速頻率達到了4GHz,幫助用戶完成一些高負荷的工作,達到相當高的吞吐量及性能給所需的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而目前為止我們也十分清楚Ryzen這三個系列的定位是什么:Ryzen 7屬于高端處理器系列,Ryzen 5屬于中端處理器系列,Ryzen 3屬于入門級處理器系列。這與intel的酷睿的i7/i5/i3的編排循序相似,也是為了滿足不同的人群需求所開發(fā)的三種系列處理器,像是需要承受大負荷運算的計算機用戶、游戲玩家以及簡單的日常辦公等等的人群。這也與用戶的需求有著密切的關系,但人們所關注的還是性價比,一款性價較高的處理器才能促進更好的銷售量,顯然AMD在這方面也做足了功課。 從對手intel在2017年下半年推出的八代酷睿處理器來看,很明顯就是為了反擊AMD的Ryzen處理器,被戲稱為“牙膏廠”的intel成功逆襲不再擠牙膏,并且將i7、i5系列產(chǎn)品升級到了6核心多線程設計,i3則升級為4核心多線程處理器。但intel為此改變了處理器接口,玩家們在八代酷睿處理器推出幾個月后都只能購買“Z370”平臺主板來適配八代酷睿處理器,而Z370主板是屬于“豪華板”,其價格讓多數(shù)用戶難以接受,直到現(xiàn)在才將H370/B360/H10等中端、入門級主板推出,從這就能看出intel的野心昭然若揭。而對此方面AMD表示在近幾年所推出的處理器產(chǎn)品,依然采用AM4平臺,這對于使用AM4平臺的用戶來說相當劃算,因為用戶們僅只用更新處理器就能達到升級的效果。簡單來說一板能經(jīng)得起多代處理器的變化,因此性價比也就更高了。推出一代Ryzen之后,在AMD的計劃行程中令人期待已久的“第二代Ryzen”系列處理器,將于今日上線! 對此,我們3DM游戲硬件頻道收到了來自AMD的官方送測——Ryzen 7 2700X與Ryzen 5 2600X,這兩款處理器也是這次的重點測試的主角,接下來我們來隆重介紹一下Ryzen 2000系列的技術。二代銳龍霸氣回歸!震懾四方ZEN+ 12nm制程?首先,我們剛剛提到的第一代Ryzen是圍繞X86 ZEN架構14nm制程設計的,而這次推出的第二代產(chǎn)品是基于X86 ZEN+架構,以12nm制程設計的,這將會對新一代Ryzen的性能有著質(zhì)的提升,使得時鐘頻率能夠在全核下達到4GHz以上,并且進一步優(yōu)化了內(nèi)存、緩存延遲,讓第二代Ryzen更加強悍。而對比上一代的Zen架構,ZEN+緩存允許繞過L2及L3緩存,使得在準備工作的指令或路徑選擇上更加智能化,大大降低內(nèi)存、緩存延遲,從而增加了高效性。而吞吐量方面,新的ZEN+架構主要修改了L1/L2/L3的高速緩存,并且在緩存中添加了一個復雜化的“學習預取器”,它可以將應用程序收集到緩存中去,以便用戶們立即打開?偠灾,通過以上的變化成功有效地將核心緩存帶寬提高了5倍!AMD新技術StoreMI!AMD不僅推出了第二代的Ryzen處理器,還研究開發(fā)了新技術“Store MI”。X470的主板上將可以免費附送StoreMI的軟件Key,(上一代的300系列主板也可支持StoreMI,但需要單獨購買Key)StoreMI技術對于使用HDD+SSD硬盤的用戶來說有著巨大好處,它能夠針對PC進行智能存儲加速,將慢速的驅動器融合到快速驅動器上,將慢速文件區(qū)塊分配到最快的驅動器上,能夠自主學習算法不斷優(yōu)化常用的文件,而能與NVMe、SATA和3D Xpoint磁盤兼容,支持2GB DDR4以上的RAM緩存。舉個例,假如筆者采用了機械硬盤+固態(tài)硬盤來進行存儲,使用了StoreMI技術之后能夠將機械盤讀取速度加快,達到比原來要高的讀取速度,最快提升了將近4倍的速度,這讓用戶們擁有更好的體驗。據(jù)筆者了解這技術將在AMD 400系列的芯片組上免費提供,可以隨時安裝使用,而其他的AMD芯片組平臺可以通過官網(wǎng)進行購買,售價為19.99美金。既然說完了第二代Ryzen技術與新的改動,筆者來給大家隆重介紹一下本次要進行測試的二代Ryzen 7 2700X與 Ryzen 5 2600X:Ryzen 7 2700X:以12nm制程ZEN+結構設計,擁有8核心16線程處理器、主頻3.7GHz、動態(tài)加速達到4.3GHz。最高支持DDR4 2933頻率,L1緩存64KB、L2緩存512K、L3緩存16MB,TDP熱設計為105W,官方售價為2699元。 Ryzen 5 2600X:以12nm制程ZEN+結構設計,擁有6核心12線程處理器、主頻3.6GHz、動態(tài)加速達到4.2GHz。最高支持DDR4 2933頻率,L1緩存64KB、L2緩存512K、L3緩存16MB,TDP熱設計為95W,官方售價為1799元。不僅如此,AMD官方送測了“大禮包”,里面包含了本次測試所用到的硬件設備,一起來看看吧。銳龍7 2700X與銳龍 5 2600X開箱賞析(上)圖上為本次測試的所有硬件,筆者收到大禮包之后興奮不已,并且充滿許多未知的好奇,隨即立馬打開了。 首先,要給大家介紹的是這兩款處理器,參數(shù)部分剛剛已經(jīng)提到過了,筆者就不過多介紹了。從盒子上看與上一代變化并不是很大,不過值得一提的是Ryzen 7 2700X,它這次有著更好的散熱器。 從盒子左側能夠看到Ryzen 7 2700X處理器擁有著“AMD幽靈Prism散熱器”,并且自帶RGB光效,這與以往的散熱器并不一樣,而后將會詳細介紹這款散熱器。 另一方面,Ryzen 5 2600X采用幽靈SPIRE散熱器,并不帶RGB燈光。 從中取出這兩款處理器之后,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整個CPU表面。外觀來看與一代Ryzen一致。拆出散熱器之后,通過俯視可以看到這兩款處理器的散熱器完全不同,連形狀扇葉部分也都不同,Ryzen 7 2700X的散熱器擁有7片透明扇葉來進行有效地散熱,而Ryzen 5 2600X則是通過5片黑色扇葉進行散熱。 單獨來講講這款“AMD幽靈Prism散熱器”,它在散熱系統(tǒng)方面,就擁有著4根熱管進行散熱,配合散熱片能為CPU超頻提供更好的降溫效果。而在RGB燈光效果上,獨有的“RGB Dark模式”讓散熱器RGB燈光煥發(fā)更為鮮艷的色彩,給喜歡RGB燈效的用戶帶來視覺上的盛宴。另一方面,Ryzen 5 2600X附送的幽靈SPIRE散熱器,中間鑲嵌銅芯,導熱效果更為迅速,通過四周鋁質(zhì)散熱片給CPU帶來強勁的散熱。Ryzen 2700X、2600X CPU外觀特寫第二代Ryzen處理器,依舊支持著AM4芯片組,圖上為這兩款處理器的背面針腳部分,我們能夠清楚的看到每個針腳部分。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本次測試的其他設備。銳龍7 2700X與銳龍 5 2600X開箱賞析(下)本次將采用AMD送測的內(nèi)容之一——G SKILL(芝奇)SNIPER X 3400MHz 8GB *2內(nèi)存條進行測試。據(jù)了解該內(nèi)存條是專門針對第二代Ryzen系列處理器而設計的,采用了迷彩元素作為外觀,單條容量為8G,時序為16-16-16-36,電壓1.35V。 平臺方面,將采用微星X470 GAMING M7 AC,也就是我們剛剛提到的X470主板,ATX大板設計。俯視角度上我們可以看到,該主板擁有夸張的14相供電,用料上相當豪華。主板設計上也十分復雜,給CPU超頻提供了相當穩(wěn)定的環(huán)境。值得一提的是,大家沒有看到M.2的插槽口吧?它被藏于南橋散熱的U字散熱裝甲下方了,只要用戶將它打開即可看到兩個M.2插槽口,設計得頗有神秘感。在I/O接口方面,我們可以看到擁有PS/2接口、USB 2.0接口x2、USB 3.1 Gen1接口x4、無線網(wǎng)卡接口x1、另外在RJ45網(wǎng)絡接口下方有著USB 3.1 Gen2 Type A接口以及Type -C接口,最后擁有5個無氧銅音輸出輸入接口和SPDIF光纖接口。電源方面統(tǒng)一使用,Antec安鈦克 HCG 850W金牌電源,給平臺提供強力的電力輸出。這款安鈦克的HCG 850W金牌電源,全部采用日系電容能讓PC主機長時間使用下保持電壓穩(wěn)定,耐用且省電!全橋式LLC以直流轉直流(DC-DC)為架構基礎所設計,并且擁有80 PlUS金牌認證,12V輸出讓PC主機更加安全可靠。 以上為本次測試的所有設備,當然除了AMD 第二代Ryzen,筆者還打算將intel加入測試,用來做為對比的對象,這樣能夠讓各位更加直觀的看看到第二代Ryzen的真正威力所在。接下來筆者來簡單的介紹一下intel所有設備。作為對手的intel平臺作為對比,筆者想好將采用這兩款處理器進行測試——intel 第八代酷睿 i7 8700K和i5 8600K這兩款處理器與AMD第二代Ryzen 7 2700X、Ryzen 5 2600X相比再合適不過了。這也是17年下半年推出的火熱的八代酷睿系列處理器,以下為它們的參數(shù):i7 8700K:Coffee Lake 14nm工藝制程,擁有6核心12線程,主頻為3.7GHz,睿頻加速4.7GHz,支持DDR4-2666內(nèi)存,緩存達到12MB,TDP熱設計為95W,官方售價為2900元。i5 8600K:Coffee Lake 14nm工藝制程,擁有6核心6線程,主頻為3.6GHz,睿頻加速4.3GHz,支持DDR4-2666內(nèi)存,緩存達到9MB,TDP熱設計為95W,官方售價為2000元。 將采用技嘉 Z370 AORUS Gaming 7主板配合以上intel八代酷睿處理器,這與剛提到的X470主板,將會是“豪華板”之間的對決。相對于AMD的Store MI技術,intel也有著類似的黑科技,也就是傲騰技術。不過與前者相比,傲騰有著局限性,需要用戶們單獨購買一塊傲騰SSD才能使用到。而其他的接口部分筆者就不過多的介紹了,我們來看看電源部分。電源將采用長城 巨龍1250W金牌電源,它同樣擁有80PLUS的金牌認證,以12V穩(wěn)定供電,讓PC平臺更加安全可靠,發(fā)揮出更高的效能,而它有著DC-DC的電路設計保障電路安全,同時擁有完備的一級濾波電路以及二級濾波電路,有效降低其他電網(wǎng)對電壓的干擾,用來測試intel平臺再好不過了。簡單的介紹完了intel平臺之后,我們來看看本次要如何測試AMD第二代Ryzen處理器以及intel第八代酷睿處理器吧。 本次AMD平臺與intel平臺測試,為了測試的公平將統(tǒng)一采用“索泰的GTX 1080Ti 11G 玩家力量至尊 PGF OC顯卡”,它擁有著11GB的GDDR5X超大容量顯存,有著352位的帶寬,顯存頻率達到11210MHz。顯卡主頻達到1620-1733MHz,擁有著3584個流處理器,完美秒殺3A級大作游戲,能使其畫面達到更加精致的效果。在散熱部分采用的三個風冷風扇以及5根熱管配合大塊散熱片一起進行散熱,有效處理游戲時的超高溫度。測試平臺與測試方法圖上表格也就是我們剛剛提到過的硬件設備,而當中散熱器部分,筆者將使用它們各自的“幽靈散熱器”,其中帶有RGB的是“AMD幽靈Prism散熱器”,另一個則是“幽靈SPIRE散熱器”。用意也是為了能夠準確測試Ryzen 7 2700X與Ryzen 5 2600X功耗溫度部分。以上為intel的測試平臺,大家可以看到當中采用的內(nèi)存條與顯卡部分與AMD平臺一致,原因也是為了保證測試時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使數(shù)值偏差減少。而散熱器方面筆者采用的是它們各自盒裝的散熱器,理由也一樣,但還有一點值得對比的是,這AMD與intel這兩家同是盒裝,而哪個散熱器更好一點呢? 作為這次的基準測試項目是:CPU-Z跑分測試、CineBeach R15 跑分測試、7-Zip壓縮能力測試、Blender渲染測試、弗里茨國際象棋測試、3D Mark TimeSpy/FSE/Ultra 跑分、Handpake 轉碼測試,共七項基準測試內(nèi)容。功耗測試:FPU CPU拷機測試、Furmark+FPU拷機測試。共三項。PS:最后一項是為了測試CPU和核顯總共全功耗是多少,以及溫度達到多少。游戲測試:《最終幻想15》、《刺客信條:起源》、《地鐵最后的曙光》、《奇點灰燼》、《殺出重圍·人類分裂》、《巫師3》、《PUGB》、《古墓麗影:崛起》共八款游戲。測試分辨率為1080P、2K畫質(zhì),畫質(zhì)全特效。游戲幀數(shù)統(tǒng)一取“AVG平均幀”。測試的設置與CPU詳細信息AMD Ryzen 7 2700X CPU詳細信息AMD Ryzen 5 2600X CPU詳細信息此次測試將采用“默頻”的方式進行測試,當然超頻部分我們在后面也會提及到。作為擁有8顆核心16線程的Ryzen 7 2700X處理器,TDP熱設計部分與核心頻率顯然與上一代Ryzen完全不一樣,甚至動態(tài)加速達到4.0GHz。這就是它改變的地方,而Ryzen 5 2600X也與它一樣,核心頻率提升了很多,這讓人更加期待它們測試中的表現(xiàn)。接下來是intel的酷睿八代處理器。 intel Core i7 8700K CPU詳細信息intel Core i5 8600K CPU詳細信息從核心出發(fā),其實以上這兩款intel Core八代處理器,單核處理能力要強很多,而且它們通過睿頻加速,可以將頻率提升至4.0GHz以上,這點與AMD第二代Ryzen性能相似。而從這看來,它們雖然沒有比第二代Ryzen核心數(shù)量或是線程數(shù)多,但是他們擁有較好的單核速度,這點來看它們是有可比性的。以上為內(nèi)存方面的設置,AMD與intel平臺均采用統(tǒng)一的內(nèi)存頻率,筆者將他們都設置為3400MHz頻率。以上為索泰的GTX 1080Ti 11G 玩家力量至尊 PGF OC顯卡的GPU-Z截圖,本次測試所有平臺將采用這款顯卡進行測試。并且統(tǒng)一采用默認頻率。將平臺開啟之后,筆者把N卡驅動升級至最新版本391.35,這樣有利于我們能夠更加精準的測試出所有平臺的游戲測試幀數(shù)。同時打開電源選項中的“高性能”設置打開,這樣有效保持CPU的頻率較高的狀態(tài)。接下來公布基準測試之后的結果。CPU-Z、CineBench R15跑分測試CPU-Z的跑分測試項目相當具有測試意義,這能讓我們準確看到單核與多核的跑分,讓我們分辨出哪一個才是強者,圖上為Ryzen 7 2700X的跑分截圖,擁有八核心的處理器測試多核項目跑分相當驚人!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成績結果如何:顯然多核成績最高者肯定是核心數(shù)量最多的AMD Ryzen 7 2700X達到了4957的高分,而Ryzen 5 2600X在多核的成績中超越了i5 8600K,從成績上也能表明剛剛我們所說的單核實力超群的intel八代酷睿處理器,果不其然單核跑分都很高,由此可見第二代Ryzen與八代酷睿處理器都各自擁有優(yōu)點。八代酷睿有著單核速度上的優(yōu)勢,而第二代Ryzen則是擁有較多的核心數(shù)線程數(sh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據(jù)筆者網(wǎng)上了解,其實大部分人都認為單核性能強直接決定了游戲幀數(shù)的表現(xiàn),而這究竟事實是不是如此呢?之后我們通過游戲測試來證明這點。以上為Ryzen 7 2700X的跑分截圖,CineBench R15跑分軟件很好的壓榨了CPU的全部性能,讓它們都成功發(fā)揮出最高的水平,從而給予分數(shù)。主要內(nèi)容是利用了CPU性能去渲染一張高精密度的3D場景畫面,能夠較大地挖掘CPU的最大性能。而我們通過成績的高低也就能清楚了解哪個性能更加強悍了。從成績來看,明顯還是Ryzen 7 2700X分數(shù)最高,同樣Ryzen 5 2600X也超越了i5 8700K。而這就是AMD一場完勝的戰(zhàn)役,相較之下AMD第二代Ryzen處理器的性能優(yōu)勢要比intel第八代酷睿處理器高。而且價錢這兩款第二代Ryzen也比它們酷睿八代要低,性價比顯而易見。而且根據(jù)目前的情況來看,在圖像的渲染上第二代Ryzen要更加強悍,這點對于經(jīng)常使用PS、AE、AR等等渲染圖片、視頻的工作者來說是一個好的選擇,在后面我們將采用專業(yè)的渲染、轉碼軟件來測試,讓各位更加直觀的看到以上處理器的渲染與轉碼能力。7-Zip、Blender、Handpake能力測試解壓與壓縮,相信各位也都十分了解,它們平常工作時就是利用了CPU能力進行的。而經(jīng)常“解壓慢、壓縮慢”的主要原因就是CPU的處理能力弱,而7-Zip是一個自帶測試系統(tǒng)的軟件,它將給予CPU一個繁重的解壓縮任務。CPU要做的事情就是要不斷的對這些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這會達到一個很好的挖掘效果,隨后該軟件會給予分數(shù)。從成績來看,依然是核心數(shù)量最多的Ryzen 7 2700X分數(shù)最高,而Ryzen 5 2600X達到了32097分超越了i5 8600K,從以上來看也就表明在解壓與壓縮的能力,比較優(yōu)秀的是AMD第二代Ryzen一方,在解壓縮上它們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像是各位經(jīng)常將大文件進行壓縮或是解壓,也想把這過程的時間減少到最短吧?第二代Ryzen正擁有這種強大的本領。經(jīng)常做繪圖、圖形渲染等工作的用戶,想必當中使用的時間多半都花在了渲染上了吧?能夠將做完的所有圖片成功渲染出來,是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的,而多半的工作任務都與CPU有關系。而筆者將用Blender圖形軟件進行渲染測試主要是將一張超高清的Ryzen圖片進行渲染,我們可以從整體渲染完的時間上看哪個CPU更加強力。從渲染的時間來看,最短的是Ryzen 7 2700X,顯然多核心的優(yōu)勢就展現(xiàn)出來了,而Ryzen 5 2600X與i5 8600K擁有同樣的核心數(shù)量,渲染的時間卻是Ryzen 5 2600X短些,這可能就要歸功于Ryzen 5 2600X的超線程技術了。對于這點來說,渲染圖片上AMD第二代Ryzen能力更為明顯一點。對于經(jīng)常使用渲染圖片等工作的用戶來說,第二代Ryzen更值得考慮,而intel八代酷睿明顯稍差一些。從解壓縮到渲染圖片,最后測試的是轉碼。現(xiàn)在大部分的視頻工作者,都會對視頻進行轉碼渲染,而這也會對CPU造成巨大的負擔,所以也有測試的必要性。而筆者找來一個4K分辨率的超高清風景視頻,轉碼成1080P 60FPS的視頻。結束后我們可以知道整個過程需要多少時間才能轉碼成功,而這時間正是CPU的工作處理時間。當然,時間越短越好。顯然成績排名與渲染圖片一致,時間上占據(jù)優(yōu)勢的Ryzen 7 2700X成功將大名鼎鼎的i7 8700K甩與身后,這樣一來又是第二代Ryzen勝利了。我們可以看到最大的差距是190秒與299秒,將近是2分鐘的差距。而對于日常視頻工作者來說,能夠大幅度的降低渲染的時間是十分有價值的事情,相信他們并不愿意為此等候多兩分鐘,再說了價格上第二代Ryzen更有優(yōu)勢,并且更值得選擇。3DMark測試:二代銳龍全勝?或許有人會問用同樣的顯卡測試3DMark,分數(shù)差異很大嗎?接下來將證實是否存在較大的差異。而圖上為Ryzen 5 2600X的“Time Spy”成績圖,主要針對DX12進行的測試,這將會對硬件產(chǎn)生較大的負荷,當然多數(shù)在于GPU。不過這對于模擬玩家們經(jīng)常玩DX12類型的游戲是一個比較不錯的項目,而圖中擁有著CPU分數(shù),這也就表明該項目也會對CPU評判相應的分數(shù),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這測試來知道哪個CPU在DX12的游戲測試中更加給力了,接下來將測試Time Spy、Fire Strike Extreme/Ultra,三種3DMark的高負荷測試項目。從總分數(shù)中,確實以上四個成績看不出有些什么差距,但是從物理分數(shù)看,就更加明顯了,當中的物理分數(shù)既是剛剛所說的CPU分數(shù)了。而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這四個處理器的分數(shù)差距,最高分數(shù)擁有者依然還是Ryzen 7 2700X,而Ryzen5 2600X擁有6361的分數(shù)成功戰(zhàn)勝i5 8600K。顯然,DX12的游戲中第二代Ryzen會更好一些,我們再看在3DMark中的Fire Strike Extreme測試。該項目會對計算機進行2K分辨率的測試,F(xiàn)ire Strike Extreme成功模擬了DX11 2K分辨率的超高畫質(zhì)游戲場景,雖然顯卡都相同,但我們通過該項目測試之后的CPU分數(shù)可以看出哪個處理器更為優(yōu)秀。而分數(shù)上明顯還是Ryzen 7 2700X領先,其次為i7 8700K,成績看來我們知道的是它們這兩者差距并不大,但是差距大卻是Ryzen 5 2600X與i5 8600K,相差將近4500分,所以依然還是第二代Ryzen占據(jù)優(yōu)勢。而對比八代酷睿,第二代Ryzen在這種場景內(nèi)效果會更好一些。Fire Strike Ultra是對4K分辨率進行測試的項目,對此硬件肯定是負擔著相當沉重的工作。而我們得出以上的物理分數(shù),能很好的證明在測試中哪個處理器更加優(yōu)秀,成績來看依然還是AMD 第二代Ryzen處理器勝利。我們從以上的測試成績中,知道的是第二代Ryzen確實在3DMark測試內(nèi)有著較大的幫助,這樣我們也能知道哪邊的處理器更加強悍些,對比intel之后,價格較低的第二代Ryzen一方會更吸引人一些。游戲測試照樣擊敗酷睿八代(上)《最終幻想15》是由史克威爾艾尼克斯開發(fā)制作的動作角色扮演類游戲,劇情集中在試圖爭奪水晶的戰(zhàn)爭國家的入侵,表現(xiàn)了廣闊的世界,和伙伴們一起去看看的旅行等等。而通過該游戲的測試之后,顯然知道該游戲重點還是放在GPU上了,不過我們幀數(shù)上也能看出來一些細小差異,雖然不高,但是這有助于你選擇哪家的處理器,這就夠了。而筆者選取了同一個場景進行測試,在同一個顯卡幀數(shù)還是有些許差別的,然而第二代Ryzen處理器的幀數(shù)更高一些。之前筆者也做過相關的測試,有興趣可以點擊此鏈接詳細瀏覽一下:(GTX 1050Ti穩(wěn)定57幀《最終幻想15》PC版顯卡評測)《地鐵:最后的曙光》是由4A-Games公司開發(fā)的一款末日科幻題材FPS游戲,游戲講述一場為爭奪足以毀滅人類的世界末日裝置的內(nèi)戰(zhàn)?梢哉f是一個相當刺激的恐怖游戲了,而測試時筆者發(fā)現(xiàn)該游戲對多核心處理器較為友好,因此Ryzen 7 2700X在1080P成績上十分明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Ryzen 5 2600X與它們相差甚遠,原因是出在該游戲在1080P分辨率時幀數(shù)跳動幅度較大,導致Fraps記錄時出現(xiàn)一些誤差。當然,有人會問為何2K差距為何如此小呢?其實該游戲在2K分辨率時瓶頸已經(jīng)不在CPU上了,而是顯卡,所以成績上并沒有太大的差異存在!稓⒊鲋貒と祟惙至选肥且徊縍PG FPS游戲,是殺出重圍三代的續(xù)作,游戲內(nèi)也有著較大的改變,而前作的《殺出重圍:人類革命》的主人公亞當·杰森是國際刑警對立恐怖分子部隊Task Force 29 的成員,他在該作中將再度登場來扮演救世主的角色,而這游戲也是相當具有測試意義的。當中有著BenchMark硬件測試項目,有助于我們來判斷哪個處理器更好,顯然從圖中我們就能看出來,1080P、2K成績第二代Ryzen會更加優(yōu)秀。一款由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角色扮演類單機游戲是《巫師》系列游戲作品的第三部,也是杰洛特冒險的終曲,說起來還是有些許感慨!段讕3》也是3A級大作中硬件需求較高的一個游戲,相信玩家們也不會在游戲名單中放過這款游戲,所以也十分具有測試的意義。不過測試之后幀數(shù)上并沒有很明顯的差異,但是從玩家的角度考慮AMD第二代Ryzen處理器會更好一些,畢竟對比八代酷睿價格偏低,而且在差距不大的成績下,會顯得更加具有吸引力。游戲測試照樣擊敗酷睿八代(下)《絕地求生》一款火爆全球的100人競技游戲,通過撿取槍支進行互相搏斗,通過僅剩一人獲得勝利的游戲模式,筆者也在坑中不斷的給其他玩家“送快遞”,甚至游戲中經(jīng)過多個房子依然還是尋找不到主武器,運氣相當差!而測試之后筆者要跟大家解釋的是該游戲最高幀數(shù)被限制在了144幀,并且該游戲對CPU的影響并不是特別大,所以導致數(shù)據(jù)上并沒有太大的差距。《奇點灰燼》是一款Stardock制作的即時戰(zhàn)略游戲。該作采用Oxide Games的Nitrous引擎打造,背景設定在遙遠的未來,那時人類完全以意識形態(tài)存在,人們已經(jīng)掌握了上帝一樣的力量。但是人類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處于戰(zhàn)爭之中,敵人就是一個叫做“Haalee”的具有意識形態(tài)的AI,企圖推翻人類在宇宙之中的統(tǒng)治地位。而此游戲自帶的Benchmark測試項目能夠對硬件造成一定的負荷,而且對單核性能較強的CPU比較友好,經(jīng)過筆者測試之后從成績圖中我們就能得知i7 8700K得分最高,這也就是來源于它自身的單核性能較強的原因,在文章前面我們也談到了這個!洞炭托艞l:起源》是由育碧制作并發(fā)行的《刺客信條》系列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個。本作采用開放地圖沙盒玩法,主地圖為埃及,聚焦刺客兄弟會的起源,主角為巴耶克。游戲除了埃及之外,還可以通過航船系統(tǒng)探索其他國家,比如希臘,以及整個地中海地區(qū),海戰(zhàn)依然會出現(xiàn)在本作中,畢竟該作由《刺客信條4》團隊打造。話說回來該游戲也自帶BenchMark硬件跑分測試,不過這里筆者要跟大家先說一下這款游戲在之前的測試中:(集大成者的新作 《刺客信條:起源》顯卡測試)有著一些問題,那就是該游戲首次采用了雙重加密系統(tǒng),經(jīng)歷了測試之后發(fā)現(xiàn)會對CPU資源進行不小的消耗,而測試的成績intel八代酷睿較為領先一些,這其實也與雙重加密有關系,此工作對于單核性能較強的處理器有著較好的優(yōu)勢,不過我們也看到幀數(shù)上也并沒有太大的差距。總得來說,在所有游戲測試之后,我們也能看到一些對于單核性能比較友好的游戲,不過多數(shù)來講其實差別并不是很明顯。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多核對其他游戲有著較好的成績。對此我們其實可以看出在游戲這塊,雖然第二代Ryzen沒有像前面的基準測試那樣碾壓對手,但以多數(shù)玩家所說的“單核性能強才能擁有更多的幀數(shù)效果”來看,事實上并沒有太大的差距,所以說這也不值得我們多交出那兩三百塊的大洋吧?筆者認為為此消費并不值得,當然這點還是要看各位如何看待了。二代Ryzen雙重烤機下僅58°C在AIDA64測試軟件中有著功耗測試的測試項目,筆者將用它開啟進行FPU烤機,這會對CPU產(chǎn)生巨大符合,我們可以看到任務管理器中所有線程都已經(jīng)吃滿了,利用率已經(jīng)達到了100%,這有助于我們知道CPU的功耗以及溫度。不過在測試之前筆者先給各位提個醒,筆者先測試了GPU的烤機功耗,得到GTX1080Ti 全功率下功耗達到了378W,溫度達到了67°C,而這數(shù)據(jù)對于后面的CPU+GPU烤機測試是一個比較重要的信息。以上為CPU的FPU烤機之后的測試成績,在第二代Ryzen的空載時,功耗僅僅只是87W,佩戴上幽靈散熱器的第二代Ryzen處理器,在FPU的巨大負荷烤機下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在全功率下兩個Ryzen處理器溫度只是達到58°C左右,功耗方面雖然要比intel八代酷睿高些,這也與AMD的熱設計有關,畢竟核心數(shù)線程數(shù)較多,難免功耗上會高一些。而從intel方面看,佩戴了他們盒裝自帶的散熱器,全功率下溫度達到了90°C,筆者在測試時看到了intel八代酷睿溫度過高導致被強制降頻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這或許也與它功耗偏低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這根本就是性能沒有全部發(fā)揮出來嘛!這對于用戶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消息,也就是說價位較高的intel八代酷睿自帶的散熱器并不給力,因此用戶們還得額外購買一個散熱器對此高溫進行處理。最后利用到了FURMark烤機軟件,為了測試整個平臺的功耗,將開啟兩個軟件進行烤機測試,我們主要目的是獲得全平臺功耗的信息。請看以下成績:經(jīng)過這FPU+FUR的雙重烤制下,得到了全平臺的功耗成績。當然,CPU溫度并不會受到GPU烤制所影響,從以上來看平均功耗達到了400W,雖然功耗都很高,但這并不全是CPU的功耗,這點我們前面也提到過了,GTX1080Ti達到了378W的功耗數(shù)值。最后我們通過這樣的測試能夠模擬出大家購買了這樣的平臺會有多少的功耗或是溫度。從以上測試中,我們成功了解到了105W熱設計的Ryzen 7 2700X,在全功率狀態(tài)下的所有功耗。為何第二代Ryzen 7 2700X熱設計部分要比第一代的高,原因相信各位更加清楚了,擁有8核心16線程的12nm處理器想要性能更加強大,熱設計上必須做點功課,所以功耗高這也是無法避免的問題。雖然Ryzen 5 2600X熱設計上沒有些改變,但是性能、頻率等等都要比上一代要高,所以功耗也相應有些提升。而另外就是我們也提到了intel因為溫度過高的原因導致強制降頻,被降頻后也就代表不是100%的功耗,或許是95%、90%,但這功耗也達到了比較高的程度。得出來的結論就是:我們獲取到了CPU以及所有平臺的功耗信息,并且還知道了自帶的intel散熱器,并不好用。幽靈散熱器與X470平臺實際上,我們從價格的角度分析Ryzen 7 2700X有著超強的性能之外,自帶的散熱器更加令人喜愛,不僅帶有四根銅管進行散熱,在外形上還有RGB多種顏色燈光相互照應。不過筆者有些建議就是,就算是散熱能力強悍的AMD幽靈Prism,其實散熱過程也是通過風冷進行的,這對于經(jīng)常超頻的用戶來說或許有些不足,這點的話筆者建議可以額外購買一個水冷散熱器進行散熱,讓8核心16線程的Ryzen 7 2700X能夠穩(wěn)定的進行超頻工作,除此之外,筆者還要給大家講解下,AMD的獨特“master驅動”。以上就是AMD master驅動,這個可以從AMD官網(wǎng)上下載。而當中,它已經(jīng)為各位分好了4種模式,有著游戲模式等等。當然,用戶們也能在里面自定義進行調(diào)至,超頻也是如此。操作十分簡單,僅僅只需要增加CPU選項卡中的處理器頻率就能夠達到超頻的效果了。而且上面也有著CPU此時的溫度、時鐘頻率等等信息。這對于經(jīng)常超頻的用戶來說是一個方便快捷的驅動程序了。最后就是X470系列的主板,我們知道該板子有著比Z370要好的一點就是有著AMD Store MI的免費技術,這點在文章前面已經(jīng)提到過了。對于AM4來說X470是一個“豪華板”它不僅擁有著Store Mi的免費技術,在設計上更為復雜,滿足用戶們對配置、超頻上的需要,并且超頻也更加穩(wěn)定。再有就是StoreMI技術對于使用HDD+SSD硬盤的用戶來說有著得天獨厚的性能補助,成功拉動了速度較慢的機械硬盤,所以相較于intel來說更加良心一些。3DM游戲硬件頻道總結1.其實我們從這4款CPU的測試中我們知道了它們性能方面是如何的了,從“解壓縮、渲染圖片、視頻轉碼”中看,顯然AMD 第二代Ryzen性能更勝一籌,從這來說對于需要用到這些功能工作的用戶人群,筆者認為選擇第二代Ryzen會更好一些。而intel八代酷睿不僅價格要貴一些,而且以上常規(guī)性能測試中名次都排在第二代Ryzen之后,綜上得出結論就是“在多功能類工作項目上,第二代Ryzen性價比更高!2.我們再從基準測試跑分方面看,當中的CPU測試項目,第二代Ryzen分數(shù)都要高過八代酷睿,Ryzen 7 2700X對比i7 8700K,Ryzen 5 2600X對比i5 8600K,而第二代Ryzen基本從成績上就已經(jīng)碾壓了對手,而此時性能的高低就更加明顯了。第二代Ryzen性能要更加強悍些。3.對比上一代的參數(shù),其實這次第二代Ryzen可以說是加強了一代的性能,在內(nèi)存、緩存延遲上也做了調(diào)整,也就是說對于正在選購處理器的用戶們,筆者建議選擇第二代Ryzen會更好些。而我們對比了上一代的Ryzen,可以看到此次推出的第二代Ryzen價格上增加了一些,這兩代的定位其實是增強版與標準版的區(qū)別,因此給予用戶們更好的選擇。最后我們在兩家散熱器的對比下,成功的見證了幽靈Prism散熱器與的威力。而提到游戲部分,其實性能表現(xiàn)上確實相差無幾,而第二代Ryzen并沒有因為單核頻率低的設定就輸給intel,甚至有些游戲幀數(shù)上明顯超越intel。另外就是超頻的問題,在這筆者還是建議大家更換更加強悍的水冷散熱器,這樣就能夠將頻率提升上去了。綜合以上,intel八代酷睿在性價比上完完全全的輸給了AMD第二代Ryzen。從Ryzen一代開始到至今第二代,ZEN架構到現(xiàn)在的ZEN+,這些都讓人不經(jīng)感慨萬分。我們也從性能上、價格上進行了詳細的對比,AMD良心的形象在我們心中壯大起來。并且還成功痛擊對手intel的八代酷睿產(chǎn)品,這無不讓人拍案叫好,這就是升龍出擊,打得對手不知所措!此次測試給我們帶來了太多太多驚喜,這讓我們?nèi)媪私饬诉@兩款Ryzen處理器,今后筆者還會對此進行更多復雜化的測試,希望各位能夠繼續(xù)關注3DM游戲硬件頻道!吧埑鰮,銳不可當”目前第二代Ryzen處理器已經(jīng)在官方旗艦店上推出:https://amd-cpu.jd.com/。

【二代雄起!AMD銳龍7 2700X 銳龍5 2600X首發(fā)測試】相關文章:

銳成04-29

銳變作文05-07

銳寓言作文04-30

畜銳(畜鋭)04-29

銳密(鋭密)04-29

劉銳散文選04-30

銳筆(鋭筆)04-29

銳往(鋭往)04-29

銳旅(鋭旅)04-29

銥銳寓言作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