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一光《設計的覺醒》讀后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田中一光《設計的覺醒》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田中一光《設計的覺醒》讀后感 1
從朱鍔先生的序言中,就預料這將是本值得一讀的書 萬沒想到,書中文字像被施與魔力一般 在我內心深處不斷造成震撼、感動、羞愧... 無法超越,唯有按照自己的步伐,不斷奔跑。 設計的作用在于尋找功能和社會間的接點,在功能足以說明一切的前提下,裝飾成分是可以節(jié)制的,如何把握節(jié)制的度是考驗一個設計師是否成熟的標尺 1980年代是日本經濟高速發(fā)展的鼎盛期,針對大眾過剩消費帶來大量浪費的社會現(xiàn)實,田中一光敏感地覺察到設計可以介入大眾生活發(fā)揮社會影響力的作用,從日常角度入手,倡導“資源循環(huán)再利用”,為企業(yè)提供了將設計轉化為生產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新方法,更從基本觀念入手向社會灌輸了“合適就好”的生活方式新理念,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大影響 “品牌性”對商品本身的過分參與,對于那些把商標去掉的話,就不再具有其商品性格特征的商品來說,強調功能而品質又穩(wěn)定統(tǒng)一的無品牌商品,反倒是種對照,在一個浮躁的環(huán)境里更能獲得知性群體的認同 那種認為“永遠光滑閃亮的物品才是新的”的美感意識,連同“稍微有細小劃痕就退貨或丟棄”的消費觀念,在二十一世紀都將面臨巨大的變化。非必要的改版換代,每季必發(fā)的'時尚新品,以及在本質上缺乏創(chuàng)新的新商品開發(fā)等,總讓我覺得其中的思想已落后于今天的時代 在大眾聰明地進行判斷之前,單純就是所有。比起那些曲折的行動,在宣傳中那些具有極端視覺性的作品會給人一種特別干脆的印象 比起盡在那些充滿消費性的、講究過度造型的設計上去競爭,我想,這個時代應該對那些切實考慮到地球和人類的基本訴求的設計予以一定的評價 如今,設計早已脫離了現(xiàn)代功能主義的束縛,成為了人們對潮流品頭論足的道具…… 設計師的工作,往往始于概念終于方法論,留下的是實實在在的作品而非個人印記 每當提起“設計”,總會有很多人將它理解為“構思”或“圖案”?墒,我想讓人們了解的是,設計其實是一個“概念”。
如果沒有圖案會很好,那么去掉圖案的行為就是一種設計 茶道的世界里是以其蘊藏的精神性與情趣性取勝的,本就不講究材質的豪華與否。如果能夠向世界輸出這樣一種文化觀念,進而建立一種別樣的價值體系的話,我們的美意識的立足會更少地依賴于外在資源 西歐貴族的社會直到二十世紀都仍由上層統(tǒng)率著美的意識,而日本卻早已在平民中實現(xiàn)了藝術與產業(yè)的獨立自足。即使在已得到高速成長的今天的日本,這種潛在的古典系統(tǒng)依然在無意識地運作著……所謂古典,并不僅僅與某個時代或某樣名作有關,而是包含了深深棲息在人體某處的靈魂 “他被培養(yǎng)成了一個出色的三角錐式的人物。這個三角錐的一面是對多樣性工作的快速高效的處理能力,另一面是對日本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掌握,第三面上則布滿了感性的天線。底面是由商業(yè)感覺支撐著的一切。能將這些各具特色的面組成金字塔的,也就只有田中一光一人了!
文化沖擊是培養(yǎng)設計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 真正的美無法被分析和管理所保存,只能永遠存在于幻想中 一直以來我們看到的都是那種用機器自動印出的均質的印刷物,但今天我卻切實地感受到了人類手工的偉大之處。我的原畫是用繪圖筆繪制的幾何線條與照片組合。然而將這無機的內容與如此溫暖而人情十足的手工放在一起,我不禁感到一種罪惡感……設計這個行為是否已經混入了過多無味而枯燥的機械感?我在與時代同步走來的這條路上是否已經有了重大的錯誤?一種前所未有的不安籠罩著我。我仿佛迷失在了自己的路上。
田中一光《設計的覺醒》讀后感 2
在《設計的覺醒》這本書中,田中一光一直用平時的語言向我們娓娓道說了他這一生設計思考的覺醒過程。
設計的作用在于尋找功能和社會間的特點,在功能足以說明一切的前提下,裝飾成分是可以節(jié)制的,如何把握節(jié)制的度是考驗一個設計師是否成熟的標尺。
1980年代是日本經濟快速發(fā)展的鼎盛時期,針對大眾過剩消費打來大量浪費的社會現(xiàn)象,田中一光敏感地察覺到設計可以介入大眾生活發(fā)揮社會影響力的作用。從日常生活角度入手,倡導“資源循環(huán)再利用”,為企業(yè)提供了將設計轉化為生產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新方法,更從基本觀念入手向設計灌輸了“合適就好”的生活方式新理念,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大影響。在設計文化快速發(fā)展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了無印良張的產品,無印良張的產品能夠很好地傳達出我們想要傳達的思想,因此,比起過度造型,過度使用色彩的商品,無印良張不僅提供了相對便宜的價格,而且還在社會中構筑了知性生活的形象。但在崇尚奢侈品消費的大環(huán)境里,無印良張卻推出以“日!弊鳛橹鞔虻娜沼闷,不能不說是種強烈對比。
為了突顯商品或商店的信用而為相同的商品加上不同的標簽,我覺得是“品牌性”對商品本身的過分參與,對于那些把商標去掉的話,就不再具有其商品性格特征的商品來說,強調功能而品質又穩(wěn)定統(tǒng)一的無品牌商品,反倒是中對照,在一個浮躁的環(huán)境里更能獲得知性群體的認同。
其實,無印良品的誕生是對現(xiàn)代文明高技術的一種抵抗,從這一層面上講,世界上的知性群體,都會產生共鳴,都會團結起來。但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我感到,無論是設計,還是消費態(tài)度,在二十一世紀都會有很大的轉變。那種認為“永遠光滑閃亮的物品才是新的”的.美感意識,連同“稍微有細小劃痕就退貨或丟棄”的消費觀念,在二十一世紀都將面臨巨大的轉變。非必要的改版換代,每季必發(fā)的時尚新品,以及在本質上缺乏創(chuàng)新的新商品開發(fā)等,總讓我覺得其中的思想已落后于今天的時代?偠灾,二十一世紀的設計,會處于更多樣化與更高科技的環(huán)境里,但同時,也走到了需要重新審視人類價值觀與標準的時候。
《設計的覺醒》這本書的目標是為讓人們了解在中國經濟日益強盛,設計日益為大家所重視,同時又出現(xiàn)了各種困惑的現(xiàn)在,試圖讓大家通過田中一光的設計思考,去了解對于那些平日里司空見慣的、在普通不過的日常我們其實是多么“不了解”,進而讓人們站在新知識的肩膀上,邂逅新鮮的“設計”,讓“設計”在自己的身體中覺醒。
設計的覺醒過程,就是設計師在日常生活中對生活認知不斷覺醒的過程,這意味著司空見慣的東西里也有大量的值得我們去再發(fā)現(xiàn)的未知部分,“覺醒”是設計應該扮演的重要角色,《設計的覺醒》就是試圖給我們提供接近設計覺醒的入口。
田中一光《設計的覺醒》讀后感 3
今天下午本來想翻看一會就繼續(xù)寫作業(yè),結果又讀了兩小時。因為后來實在是被田中的經歷和性格所吸引了。
田中一光的獨特經歷自是很吸引人,從一個從小對電影戲劇抱有濃厚興趣的小孩到日本戰(zhàn)后平面設計界的領軍人物,一路走來,在他的經歷中我也能同時看到戰(zhàn)后日本社會從貧困到豐衣足食,再到商品過剩包裝,最后反思生活方式,產生在商品里追求合理的設計的訴求。
與田中的經歷相比,給我更多感觸的卻是他的性格。
田中似乎對生活中的一切有關設計的元素都有強烈的好奇心,促使他謙虛地不斷從各處來源,無論是國內國外平面設計的流派,還是從歌舞劇,日本傳統(tǒng)戲劇中汲取養(yǎng)料,獲得創(chuàng)作靈感。
對感興趣的事情,他總是富有激情地去做,比如大學時參加的戲劇社團,剛工作時迷上的美國爵士樂,步入平面設計界時常常模仿的吉野原良設計風格。難能可貴的是,在每次癡迷和效仿之后他沒有成為“吉耶原良第二”,而總能將他人的風格融匯到自己的風格中。
在田中的這種求索精神和激情里,我總能看到自己的人格的影子。雖然經歷,環(huán)境,時代不同,但在性格上我和他同樣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渴望創(chuàng)造力的展現(xiàn)。雖然設計和我目前的專業(yè)關系不大,但看到田中憑著旺盛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力在設計界從初出茅廬到屢獲獎項,嶄露頭角,再到引領日本平面設計的潮流,我的內心總是為之所動。我已經把田中一光列入我心中的WorldBuilderList了。
田中一光的設計所:田中一光要求設計所的新人在工作三年之后獨立去海外游歷,回來的時候要寫清楚學到的東西,向設計所報告。田中是很看重個人獨立思考的,創(chuàng)意只能在一個人的'腦中完成,而不是由很多人討論商定出來了。他認為出國游歷是構成人的重要因素。
在設計所里,田中大展廚藝,買好時令的蔬菜,不斷挑戰(zhàn)新做法?赐陼械拿鑼懀彝蝗话l(fā)現(xiàn)既然廚藝是可以獨創(chuàng)的,而不是我以前想象的照著菜譜加料。那大概挺有意思吧,有時間一定試試,而且要認真嘗試。
我的大學生活不過只有一年多了,時間越來越寶貴,大概以后只有假期才有時間寫書評了。不過如果能抽出時間,我一定繼續(xù)寫的。因為我相信如果說讀書就是思維和想象的旅行,那么寫作即是其中提煉出來的思考。
田中一光《設計的覺醒》讀后感 4
《設計的覺醒》是日本設計教父,無印良品的締造者田中一光與設計相對三十年的所感。全書圍繞設計的職能是什么,設計工作如何在社會中發(fā)生作用,有怎樣的解決的方式等問題展開。
《設計的覺醒》帶我們跟著田中一光詼諧優(yōu)美的文字,以細致敏銳的觀察,感受工作與生活間無處不在的設計意識。日本設計崛起的時代熱風、“無印良品”品牌概念的誕生、年輕設計師職業(yè)敏感的養(yǎng)成、著名品牌背后的設計故事……停下手中的忙碌回頭思考,覺醒的,也許不止是設計。
《設計的覺醒》作者田中一光說:二十一世紀無法回避對上世紀的`反省和挽救之責任。設計也無法脫離“環(huán)境的再生”、“消費-使用-丟棄的文明怪圈”以及“人情的復蘇”這三重考量而存在。當理想的藍圖在近代都市的延長線上慢慢消失,某種怪誕的宗教就開始在人們荒蕪的心靈中悄悄潛入。
在《設計的覺醒》這本書中,田中一光一直用平時的語言向我們娓娓道說了他這一生設計思考的覺醒過程。田中一光,是日本著名的設計師。是平面設計領域的教父級人物,在書中他有詳細的說自己的設計構想,工作的細節(jié),以及很多設計一路的成長,而且讀了那本書之后,感覺田中一光不單純只是一個設計師而已,他更是一個在二戰(zhàn)后的自覺反省的日本人的典例,探究著日本人真正的需求,真正的設計。
他的這本書反思設計與社會的碰撞和帶來的影響。設計解決了現(xiàn)實問題的方式,跟著這本書的文字,感受到設計工作與生活間的共鳴和無處不在的設計靈感。田中一光用他一生坎坷的經歷以及輝煌的設計歷程來詮釋設計思考的覺醒過程,而因為他經歷了日本的二戰(zhàn)后設計行業(yè)的發(fā)展歷程,用一生的時間去引導平面設計的方向。
書中也寫到無印良品,我一直對無印良品很好奇,其實也是最熟悉的。
【田中一光《設計的覺醒》讀后感】相關文章:
《設計的覺醒》田中一光.讀后感+書摘01-02
田中訪友作文09-09
棉田中的牽掛12-12
一覺醒來的作文04-30
《設計的覺醒》讀后感12-17
光的折射教學設計12-17
光的干涉教學設計12-09
司馬光教學設計12-17
光路調節(jié)裝置的設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