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不存在的騎士》有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時候?qū)懸黄x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不存在的騎士》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時隔四年,才把《不存在的騎士》看完。相比較他的《樹上的男爵》和《分成兩半的子爵》,更難懂一些。
在未看作者親寫的后記之前,我還拘泥于“存在”這個字眼的表象意涵。
讀完第一章,想到一句話,一將功成萬骨枯。總覺得或許阿季盧爾福代表的是社會上默默無聞的普通人,他是一個群像的集合體。第二章有一句讓我頗有感觸,“青年(朗巴爾多)原來期待提到父親的英名時,至少可以看到對方驚訝的表示,一聽回答的語調(diào)先就瀉氣了……”。人死如燈滅,存在與否有時并非必須他人證明,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默默活著。第四章的第一自然段又讓我覺得,或許阿季盧爾福又代表的是以別人意志為自己意志的人,這是自我的消失,所以不存在。
然而這樣讀,是斷章取義,無法連貫統(tǒng)一的得出認識。通讀全文以及作者的后記,才大致有了更深的體認。
存在也可指生存,而生存的目的是什么?這讓我想到二戰(zhàn)后盛行的存在主義哲學(xué),其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解決人類關(guān)于生存的焦慮。這本書寫于1959年,正是二戰(zhàn)之后不久,兩大陣營冷戰(zhàn)對峙時期。對于知識分子和平民來說,其生存意識更為強烈或迷茫。本身天地?zé)o情,以萬物為芻狗。無情者眾,獨人類“有情”,如此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尤其顯得尷尬!所謂智慧讓我們懼怕死亡,偏偏“死亡”才是常態(tài)。生存成了司芬克斯之謎。
回到故事本身。
書中人物幾乎都有著存在的焦慮,無法定位自我。除了古爾杜魯,他本身連自我都沒有,隨波逐流。他或是原始自然的'的狀態(tài),物的一部分;或是極權(quán)政治下被麻痹之人的代表。他不可能存在。阿季盧爾福是信念的象征,獨獨沒有身份的定位,靠信念而活,如果他失去了自己賴以生存的信念將一無所有。人是社會性動物,排他性亦強,找不到歸屬感意味著流離失所。同時從布拉達曼泰對阿季盧爾福的追求來看,阿季盧爾福也是最高理想的代表,太完美所以不存在。古爾杜魯與阿季盧爾福是人類存在的兩個極端。
圣杯騎士,想要通過神游的修煉方式與萬物相通,失去自我,達到永生,獲得真理。最后,真理不過是失去人性,達到自己的私欲而已,正所謂君權(quán)神授的另類表達。與古爾杜魯?shù)膯渭兿啾,他們無疑是虛偽的。與圣杯騎士相對立的庫瓦爾迪亞居民,用作者的話說,“他們窮困并遭受欺壓,不知如何活在世上,將在斗爭中學(xué)會生存!笨梢哉f這些人是我們多數(shù)人的代表,朗巴爾多和托里斯蒙多即是作者重點要講的這類人。
朗巴爾多更接近古爾杜魯,不過有目標(biāo)。相信過表面的真實,存在過目標(biāo)的幻滅,最終在對愛的執(zhí)著中得到升華,完成自我。他繼承了阿季盧爾福的鎧甲,毋寧說他擁有了獨立的信念。此后,他的尋找阿季盧爾福,或許是人類對完美的追求吧?當(dāng)然,這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托里斯蒙多更接近阿季盧爾福,不過有自己的身份。但是他的身份歸屬是混亂的,需要自己追索并得到他人的認同,才得以完整。他在取得身份認同之后,領(lǐng)走了阿季盧爾福的仆人古爾杜魯,并將他引向生存之道。正如庫瓦爾迪亞人所說:“他也能學(xué)會的…我們過去也不懂得應(yīng)當(dāng)怎樣生活在世界上…也是邊生活邊學(xué)會…”。
至此,從古爾杜魯?shù)桨⒓颈R爾福的狀態(tài),人類需要通過自證與他證才能獲得完整和獨立。在社會的認同下,我們須不斷奮斗和不停的思索才會成長。當(dāng)然,人類在宇宙中的尷尬境地仍舊沒有變。對我來說,佛教的不生亦不滅是我們對抗虛妄的徒勞。我們唯一可做的就是向死而生,把握現(xiàn)在而已。
【讀《不存在的騎士》有感】相關(guān)文章:
盔甲騎士的變化之旅:騎士的難題02-12
讀《駱駝》有感03-08
讀《秘密》有感03-07
讀傷逝有感02-15
讀《傷逝》有感02-15
讀《豐碑》有感01-29
讀《箴言》有感04-21
讀贊美有感03-29
讀《愛》有感03-28
讀《網(wǎng)》有感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