樞紐·中國史綱50講讀后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樞紐·中國史綱50講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封建社會從周開始,終結于秦政,楚漢爭霸之時出現(xiàn)過短暫的分封,最后歸于豪族社會。封建社會終結的原因是鐵器、耕牛、竹簡的出現(xiàn),鐵器、耕牛帶來了新經(jīng)濟,使君王可以脫離貴族得到更多的資源,而竹簡則帶來了新人力資源,使君王可以脫離貴族得到人才治理國家。
商周之變,封建初成
歷史上著名的武王伐紂大家應該耳熟能詳,周王聯(lián)合眾多國家趁著商朝大軍滯留東南之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潰朝歌守軍,一舉攻陷商都,占領商朝的政治中心,瓦解了商政權。當時的歷史觀念是天命歸于族,意思就是上天選擇這個族做為正統(tǒng),既這個族是正統(tǒng),其他族是牲口,正因為此每次商對外征戰(zhàn)得到的戰(zhàn)俘都是直接用來祭天的。當時商族是大族,所以用這樣的方式能夠維持他的統(tǒng)治。而周國能夠打敗商國是眾多國家一起合力的結果,而且周國本身并不算強大,那么再用天命歸于族的方式,顯然就是自尋死路了。周人將天命歸于族改成了天命歸于周王,然后將輔助周王登上大位的重臣、親戚通過分封的方式進行拉攏。這個制度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只要對周王有足夠的貢獻就能夠得到分封,世代繼承,這樣就把所有的人都拉攏到了周王的陣營,大家一個共主。封建社會也就此產(chǎn)生,其分封制下,天下被納入一種擬親緣共同體的結構當中,核心是宗法制,相應的形成了嫡庶之制、祭禮、服制等。而中國也從此時開始了正統(tǒng)性延續(xù),直到清朝覆滅。
封建的巔峰
封建社會的發(fā)展,天子受制于各個分封的諸侯國,同時也受制于國內(nèi)的'貴族集團,諸侯國則也有同樣的問題,所以大家在一個穩(wěn)態(tài)的均衡當中。當時的霸權是通過會盟的方式來確認的,而不是戰(zhàn)國時期的滅國。楚國原來并不屬于中原,在當時的中原人民眼中,楚國就是蠻夷。春秋之際,楚莊王伐陸渾之戎,兵鋒抵于洛陽。周天子派遣王筍滿勞軍,楚王竟問到天子之鼎的輕重。王孫滿對曰:在德不在鼎......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楚王遂罷兵,這說明楚王也接受了周朝的這套邏輯,重禮,并參與到這個體系當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原來蠻夷的地方也接受了周天子的節(jié)制,這也為封建王朝的崩潰埋下了伏筆。
封建社會的奔潰
封建制度需要不斷進行分封,所以中央的權力會隨著一次次的分封開始日益衰敗。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耕牛和鐵器的出現(xiàn),讓一地一年一耕成為可能。以前的生產(chǎn)方式是一個人占很大的地,今年用著這塊,明年用那塊,采用輪耕的方式,因為以前的土地恢復肥力需要幾年的時間。而鐵器、耕牛的出現(xiàn),讓土地恢復肥力變的更加快,可以每年一耕,這樣就養(yǎng)活更多的人,同時君王也通過這些土地得到了更多稅收。竹簡的出現(xiàn),意味文字從頂層貴族、皇室手中開始轉為一般貴族子弟和運氣好的普通人都能學習。同時人口膨脹,無土地的貴族開始變成游士,各國爭相招攬。最終這些無土地的游士開始在各國進行變法,最終秦國憑借商鞅變法打下政治和經(jīng)濟基礎,統(tǒng)一中國,封建制度到此終結。
【樞紐·中國史綱50講讀后感】相關文章:
上海鐵路樞紐貨場布局研究03-25
城市換乘樞紐交通組織方法探討01-20
【熱門】永遠講不完的故事讀后感03-05
永遠講不完的故事讀后感【精】03-05
永遠講不完的故事讀后感【薦】02-08
鐵路樞紐綜合性貨場布局的探討11-30
姚明和外線之間的樞紐:文-貝克Vin04-23
國外典型綜合交通樞紐布局設計實例剖析11-05
永遠講不完的故事讀后感(合集15篇)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