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傳》讀后感

時間:2022-11-23 12:41:42 宗睿 讀后感 我要投稿

《蘇東坡傳》讀后感范文(精選11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蘇東坡傳》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東坡傳》讀后感范文(精選11篇)

  《蘇東坡傳》讀后感 篇1

  大約用了六個晚上讀完林語堂的《蘇東坡傳》,這六天總是想著蘇東坡入睡,念著蘇東坡醒來,特別充實美妙。

  蘇東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經(jīng)歷了仁宗、哲宗、徽宗,目睹了背誦由盛轉(zhuǎn)衰的經(jīng)過。了解蘇東坡的生平,也為我補習(xí)了宋代的消亡史。

  蘇東坡這樣的人,多少贊美的語音形容他都是徒勞的。他多才多藝,愛好廣泛,他身處任何領(lǐng)域都能勝任,而且他善良坦蕩,這樣的人如何不受人敬仰,正如林語堂所寫,蘇東坡是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xué)的反對派,是瑜伽術(shù)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癖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書中的幾處最令我難忘的地方想記錄下來,這讓我合上書本輾轉(zhuǎn)反側(cè),仰慕得睡不著覺。

  在蘇東坡任翰林學(xué)士期間,擬了月八百道圣旨,圣旨無不鏗鏘有聲,妥帖工巧,簡練明確。往往引經(jīng)據(jù)典,富有例證譬喻。蘇東坡去世后,另一個人,接他的職位,對自己的文采頗自期許,他問當年侍候蘇東坡的老仆,他比蘇東坡如何?老仆回答說:“蘇東坡寫得并不見得比大人美,不過他永遠不用查書!

  林語堂好幽默,結(jié)尾時的人道主義精神真是讓人忍俊不禁,作者夸獎別人批評別人的語音都是那么耐人尋味,就像蘇軾本人一樣。如果人人說話都那么幽默該多好。幾年前讀過《林語堂傳》,林語堂不僅愛寫作,還愛研究,發(fā)明中文打字機,這點很像蘇軾?烧缌终Z堂自己所說,評價一個人要蓋棺定論的,蘇軾直到人生落幕之時都不曾讓人民有半點非議,林語堂在南洋大學(xué)過于貪腐,晚節(jié)不保,這點作者似乎忘記學(xué)習(xí)蘇東坡了。

  在學(xué)生時代也學(xué)過一些蘇軾詩文,那些趣聞軼事也曾聽老師講過,可都感受不深,甚至于對不上號,這次讀了傳記才深刻體會到蘇軾一生大起大落,每首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之不同,不能只停留在理解詩詞本身的意思上。

  我也想到,老師在課堂上眉飛色舞地談?wù)撎K軾多么偉大,學(xué)生很可能是無動于衷的。有沖擊有感受,必須要親自體會,讀他的傳記、背他的詩詞,道聽途說是左耳聽右耳冒的。學(xué)習(xí)只能主動。

  以史為鏡,以人為鏡,很高興人生能有六天晚上是和宋朝的一位文學(xué)家共度的,我愿傾注更多的時間繼續(xù)了解他。這本書是借的,也成為我秉燭夜讀的原因。

  《蘇東坡傳》讀后感 篇2

  終于斷斷續(xù)續(xù)讀完了《蘇東坡傳》,既有蕩氣回腸的跌蕩之感,又有始終讓人安心的溫暖之感。讀到東坡死時,心里縈繞過無數(shù)次的傷感和遺憾,漸增至一種心碎。

  東坡彌留之際,對他的兒子們說:“我平生未嘗為惡,自信不會進地獄!边@是何等的坦蕩!人生一世,誰能在死前說“我平生未嘗為惡”?

  是的,東坡“居廟堂之高”則“憂一國百姓”,處“江湖之遠”則“憂一方百姓”,無論政敵虐他多少遍,他始終以愛以仁回饋社會、報效國家。雖坎坷一生,卻始終保有純良、仁愛和責任感。為官為人,他對得起天下,對得起百姓,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與他人格高尚相映襯的是他人格的魅力,高尚和魅力既有重合的部分,也有不同的一面。高尚指其善,魅力是美,分屬不同的范疇。東坡人格的魅力在于他對人間貼自肺腑的愛,在于他于任何處境都能以達觀心態(tài)享受生活,在于他性情里的幽默風(fēng)趣,在于他能與各階層人民真誠相交,在于他因言獲罪多次卻始終不曾停筆,在于他……

  東坡既是那個在杭州城里為百姓生活用水殫精竭慮,為預(yù)防饑荒反復(fù)向朝廷上奏的深受人民愛戴的為官者;也是那個在松風(fēng)亭里酣睡,等待一只烏鴉來將他喚醒的高雅之人;還是那個在東坡地里耕作麥苗的農(nóng)夫,是那個喜愛研究做菜和釀酒的生活能手;更是那個在朋友間談笑風(fēng)生妙語連珠的飽學(xué)之士,是那個詩作書法繪畫都絕天下的天才……

  蘇東坡超脫曠達,可不似陶潛避世;

  蘇東坡憂國憂民,可不似杜甫自苦;

  蘇東坡喜酒喜醉,可不似李白狂傲;

  蘇東坡不似任何人,蘇東坡是說不盡的。

  我想起了雍正帝贊譽張鵬翮那句話:“卓然一代之完人”。

  是的,蘇軾在我心中便是“卓然一代之完人”。

  林語堂說:“在讀蘇東坡的.生平時,我們一直在追隨觀察一個具有偉大思想、偉大心靈的偉人生活,這種思想與心靈不過在這個人間世上偶然形成,曇花一現(xiàn)而已。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我想說,千年之后,萬年之后,你依然值得一讀一讀,一頌再頌。

  《蘇東坡傳》讀后感 篇3

  花了半個多月時間讀完了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最初的閱讀動機無非是消遣下時光,至多見賢思齊而已,可隨著閱讀的不斷深入,我感到收獲遠不僅此:通過閱讀,我看到了一個令人可敬、可愛又可親的真實的偉人形象,看到了一段最純粹文人在最復(fù)雜朝廷里的宦海沉浮史,看到了人性與命運的抗爭,理想與現(xiàn)實的落差,看到了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看到了至真至善的赤子之心。

  一篇令人拍案叫絕的序言,直接便可作為最好的散文去讀:

  我們未嘗不可說,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利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xué)的反對派。蘇東坡的人品,具有一個多才多藝天才的深厚、廣博、詼諧,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爛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穌所說,具有蛇的智慧,建有鴿子的`溫柔敦厚。蘇東坡的一生經(jīng)歷,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在玄學(xué)上,他是個佛教徒,他知道生命是某種東西剎那之間的表現(xiàn),但在氣勢上,他確是地道的中國人氣質(zhì)。人生最長也不過三萬六千日,但是那已然夠長了,人生的每一剎那,只要連綿不斷,也就美好可喜了,他的肉體雖然會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輩子,則可以成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閃亮照明,可以滋潤營養(yǎng),因而可以維持眾生萬物。

  本書或許不是非常嚴謹考究的歷史傳記,因為其中有濃郁的文學(xué)成分,雖全書是按蘇東坡一生的時間推進而演進,但某些事件和人物常會穿插出現(xiàn),而且書中有不少一看就是逸事傳說之類的東西。值得一提的是,書里面有講蘇東坡暗戀堂妹,這是令人感覺非常奇怪的事情,當時覺得不太可能,后來上網(wǎng)一查,發(fā)現(xiàn)有人對此大肆批評林語堂,我不懂歷史,也不知這是否是林氏對蘇東坡極具八卦色彩的獨創(chuàng)觀點。其實這樣的書,對普通讀者來說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還有一點就是:其實蘇東坡的一生本來就是一個傳奇,這種浪漫的傳記寫法,非常適合寫蘇東坡這個人。

  蘇東坡一生的關(guān)鍵詞是:達觀,剛毅,慈悲。這三者共存一體,這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后人評他集儒、釋、道于一身,這種評價是極高的,就是說他性情思想上,兼具了三教的精髓。他之偉大見于正史,見于他的文學(xué),也見于民眾間千載流傳的故事之中,我想這是一個中國文人能做到的最高境界。他的一生極其坎坷,但后人不太想用“悲慘”之類的詞語去形容,這是因為不管在哪里,他似乎都是快樂的,他說“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兒,在我眼中天下沒有一個不是好人。”從繁華的杭州,到荒涼的嶺南,一生之中,他最快樂的時候是在哪里?在我的想象之中,朝云可能就常這么問他,他的回答自然是“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蘇東坡漂泊的一生中,有六個重要地方,我身在杭州,另有五個沒去過,如果可能,我真想每個地方都去走一走:

  眉山——他出生的地方,一個人杰地靈的小城,蜀地古有有好學(xué)樸質(zhì)之氣,又無浮華虛飾之風(fēng)。

  杭州——蘇東坡最喜愛的地方,第一次來,他留下美麗的詩文,時而獨自在山間尋僧訪道,時而又與文人墨客泛舟西湖,正是才學(xué)風(fēng)流最盛之時,他帶走了朝云。第二次來,他當了一個很好的父母官,為百姓做過許多好事,展現(xiàn)了工程師的天賦,西湖因他的工程而秀美了千年。

  常州——他去世的地方,這也是他很喜愛的地方,每次南北流離,都要經(jīng)過這里,而他唯一購置了田產(chǎn)準備養(yǎng)老的地方在宜興(當年算常州府)

  黃岡——蘇東坡被貶黃州,他在這里開荒種地,東坡居士的名字從此而出。在破破爛爛的居所,他吟出“東坡居士酒醉飯飽,倚于幾上,白云左繞,清江右回”,他在大江之上思考人生和宇宙萬物的真諦,寫下雄奇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空靈的前后《赤壁賦》

  惠州——中原人談之畏懼的嶺南蠻荒之地,其實也是物產(chǎn)豐饒,終年溫暖的好去處——“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在惠州流放的歲月里,蘇東坡在羅浮山求仙訪道(或許他只是為了好玩,比如煉丹),他自己蓋房,種果樹,甚至學(xué)習(xí)釀酒。此時的蘇東坡,只攜一幼子,以及朝云,現(xiàn)在他的伴侶只剩朝云一人,他們的精神之愛升華到了極致,他叫她“天女”。

  儋州——千年以前,這里是真正的不毛之地吧。他在這里,依然達觀快樂,他說餓了可以吃陽光。

  當年我對小鷗說我沒偶像,不特別崇拜哪個人,現(xiàn)在想想,倘若真要樹立一個偶像,那就是蘇東坡了。

  《蘇東坡傳》讀后感 篇4

  生命在歷史的長河中繁衍,那顆閃耀著豁達樂天之精神的“火”星燦爛奪目。

  一直很喜歡蘇東坡的詩詞。讀罷林語堂《蘇東坡傳》更是對蘇東坡的處世觀及人生態(tài)度敬佩不已,我想蘇東坡的詩詞之所以為人稱贊流傳至今,更多的是因為其中蘊含著蘇東坡獨特的人生思想。寫傳記不如寫小說那樣可以天馬行空,必須要對史料有詳實的考證,對人物要有清楚的認識。即便是這樣,林語堂對資料的剪裁取舍恰到好處,加之一些藝術(shù)技巧和想象力,使作品超越于干枯的史料之上,使蘇東坡的形象活脫脫的展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富有充沛的生命與活力。

  書中有一章是“神、鬼、人”我覺得描寫得非常有意思。蘇東坡在早期為官時,適逢大旱,蘇東坡心急如焚,決心以自己對神靈的虔誠為百姓祈雨,他親登秦嶺主峰,上表皇帝為太白山神恢復(fù)爵位,以求神明垂憐;他帶著百姓千里迢迢取回池塘中的龍水龍水頂禮膜拜誦讀祈雨文,神明仿佛有求必應(yīng)雷聲隆隆恩澤普降暴雨連下三日,莊稼都又挺了起來。此時最快樂的當屬蘇東坡了,為此還將后花園的亭子改名為“喜雨亭”,并著《喜雨亭記》記敘其之喜悅。從此事件中我們不難感受蘇東坡與愛民如子與民同樂的一片赤誠。當然作為那個時代的人認為禱告是必須的,乃至于他在做其他各縣的太守時仍會禱告,他相信神明必然會盡其所能為人消災(zāi)造福。因此,林語堂在這個時候?qū)λ矚g的蘇東坡不由得調(diào)侃上幾句稱“蘇東坡是火命,因為他一生不是治水,就是救旱。更因為他一生都是精力旺盛,簡單說來,他的氣質(zhì),他的生活,就猶如跳動的火焰,不管到何處,都能給人生命溫暖,但同時也會把東西毀滅!边@就是“火”星蘇東坡,這正是他生命之火,他的`生命總是充滿著激情,盡管會奔波勞累,卻充滿快樂。

  蘇東坡的仕途并不一帆風(fēng)順,一生曾多次遭貶官貶職。他的政見也與當時執(zhí)政發(fā)生沖突。但這些都不影響他作為一名樂天派的天性。依舊執(zhí)己之見,與“拗相公”王安石起矛盾。這本是一段坎坷嚴肅的歷史,但經(jīng)林語堂之筆,這段“王安石變法”就變得生動有趣起來。從中也體會到更多蘇東坡關(guān)于人生觀,生命意義的思考。寫到變法的具體內(nèi)容時有很多條款是關(guān)于稅收,土地之類的經(jīng)濟問題,林語堂仿佛變身為一名經(jīng)濟學(xué)家判定王安石變法的好壞,大概是對蘇東坡過于喜愛,林先生時不時與蘇先生融于一體,像是王安石成了自己的政敵。當然,他也承認王安石做事很認真積極并不任情放縱,也是迫不得已,但想法過于激進極端。林語堂稱其為困于雄心而不能自拔的人,成為自己夢想的犧牲者,王安石甚至覺得有控制文人學(xué)者思想觀念的必要,他以前像王莽,往后則像希特勒,因為他一遇到別人的反對,則暴跳如雷——現(xiàn)代的精神病學(xué)家,大概會把他列為患有妄想狂的人,如此短小精悍,不失幽默的評價實在令人回味無窮。

  相比之林語堂對蘇東坡,王安石兩人為官處世的的評價,蘇東坡的豁達,樂天;王安石的激,有為,都深深印在讀者的腦海之中。

  當王安石為政事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蘇東坡被貶黃州。無限的閑暇,美好的風(fēng)景;與友人下幾盤圍棋,種上一些莊稼,過著恰如神仙般的生活。也正是由于這種灑脫自由的生活使蘇東坡的精神發(fā)生變化。乃至文風(fēng)由原來的諷刺,尖銳變?yōu)闇嘏,親切。留下大量的精品《念奴嬌》,《記承天寺夜游》及我尤為喜歡的前后《赤壁賦》從這些文字中我們很難看出是一種官方的監(jiān)禁,而是蘇東坡十分享受這種快樂生活的表現(xiàn),這是他的超越和人生的感悟,但這是適應(yīng),不是妥協(xié)。面對強大的政敵,面對惡劣的環(huán)境他從來沒有放棄過,即便是處于柔和的山水田園風(fēng)光之中,他從未停止過對生命的思考,“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矣,而又何羨乎?”這兩句我十分喜愛。那種與世無爭,享受每一秒每一刻生活的蘇東坡就這樣豁達樂天無所畏懼,像一陣清風(fēng)度過了一生。

  無論自己是世間哪顆微粒,都不重要,生命畢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盡情享受人生,這就是這位曠古奇才樂天派的奧秘所在。林語堂這樣說他:“他是個佛教徒,承認生命是永恒的精神在剎那之間存在軀殼之間的形式,卻不肯接受人生的苦難,重擔。”“從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視人生,道家的簡化人生,這位詩人在心靈識見中產(chǎn)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觀。”

  我讀這本書是出于對蘇東坡的喜愛,而林語堂寫這本傳記也是因為他喜歡蘇東坡。一個近代作家去描繪一名幾千年的文人,用林語堂自己的話說:“并不困難!币驗榛钪娜,他的未來會有許多未知性,而論一個已然去世的詩人如蘇東坡,因為讀過其詩詞書簡,多多少少都知道些。歸根結(jié)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喜歡的人。而這種喜歡是因為我們擁有相同的人生觀價值觀,或者正向往著擁有蘇東坡這樣的處世態(tài)度。

  這本傳記中,我們所感受的不僅是蘇東坡的人格魅力,也有他所傳遞給我們的生命的取向和定義!耙凰蝻L(fēng)雨任平生”蘇東坡生命的真實寫照,譜寫出豁達樂天之生命樂章。

  《蘇東坡傳》讀后感 篇5

  在林語堂筆下蘇東坡,可謂是幾千年來才一出奇人,他曾這樣評價文壇巨子:“李白,一個文壇上流星,在剎那之間壯觀驚人閃耀之后,而自行燃燒消滅,正與雪萊、拜倫相似。杜甫則酷似彌爾頓,既是虔敬哲人,又是仁厚長者,學(xué)富而文工,以古樸之筆墨,寫豐厚之情思。蘇東坡則始終富有青春活力。”“蘇東坡雖然飽經(jīng)憂患拂逆,他人性更趨溫厚和厚道,并沒變得尖酸刻薄。”

  縱觀蘇軾一生,在才華畢露背后,幾度升遷辛酸卻只有他獨自品嘗。他一生為官,一生清廉,一生都在和大文豪、大政治家王安石斗智斗法。至于王安石變法究竟是對是錯,我們暫且不管,但要和當朝得寵人物、位高權(quán)重宰相相逆而行,用一顆博大心斗那種善于剪除異己,心胸狹窄小人,在封建宋朝,也許真是需要一番勇氣。類比蘇子由——蘇東坡同胞親弟,在才華上,可能不及蘇軾十分之一,更或是百分之一。但是他一生平平安安,妥妥當當,官職也扶搖直上,最終也能夠安享晚年。說到底,在于蘇軾面對邪惡,面對錯誤,有敢于提出、敢于批評態(tài)度。也許富貴榮華、安寵榮辱在他看來,只不過是一己私欲,這是十分卑微事情,他人生,他奮斗目標是定位在百姓身上,他雙眼,更多關(guān)注是他們愉悅或是疾苦。只要他認為變法脫離了實際,與救百姓于水火發(fā)生了抵觸,他就要反對到底,甚至于在他管轄州府里,這些所謂強國措施他概不搭理。

  雖然蘇軾人生道路上有許多泥濘,可從他詩篇,他文章,以及他生活見聞中能夠發(fā)現(xiàn),他人生態(tài)度是樂觀、是積極向上。即使是雙足深陷時候,他依舊能唱著小調(diào),邀上三五個知心朋友,享受生活美好。他為小姐提詩,他和和尚趣談,他為百姓求雨,他四處游歷。蘇東坡詩詞良篇里,即能寫出《赤壁賦》這樣恢弘文章,也能寫出“天涯何處無芳草”這樣富有深遠意義詩句。

  拿林語堂作結(jié)時話說:“蘇東坡已死,他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是他那心靈喜悅,是他那思想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用我自己話說就是:蘇東坡已去,其浩然之正氣,必當永存。

  《蘇東坡傳》讀后感 篇6

  書是兒子初中時買的,幫他整理書桌,又翻出了,就拿來讀。對蘇東坡最深的記憶,是他的《念奴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但當我細細讀完林語堂老師的《蘇東坡傳》之后,才對這位不朽的傳奇人物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蘇東坡過得快樂,無所畏懼,像一陣清風(fēng)度過了一生,連林老先生都說自己無論如何都無法用詳盡的語言勾繪出蘇東坡的全貌,說他是自己“萬分傾倒”,而又“望塵莫及”的。但有一點可以確認:蘇東破是一位人格完整,可以駕馭自己心靈的高士。再加上他曠古無今的文學(xué)造詣,敢做敢為的正直作風(fēng),樂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造就了一個浩然不朽的`偉大生命。

  從出生到架鶴西去,他的足跡遍布中國的大江南北。他每到一處,都會給當?shù)厝藥ニ氂械纳钸h影響。他憂天下之憂,嘗黎民百姓之苦,在艱苦的環(huán)境依然生活愜意;他在官場沉浮,受盡小人排誹,依然潔漱一生;他敢于嘗試,勇于實踐,做工程,學(xué)瑜伽,煉仙丹!吧焓终牵茨苋缭,但它不會弄臟你的手。”同樣,他嗜酒成癮,還喜歡月下漫步。他一生都在實踐他的理想,他是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的結(jié)合體。蘇東破的一生飽經(jīng)憂患,但他的人性卻隨時間推移更趨溫和厚道,并沒有變得尖酸刻薄。我之所以喜愛蘇東坡,也是因為他飽受了人生之苦的緣故。中國有一句諺語,就是說一個人如何,要“蓋棺定論”。人生如夢,一出戲演得如何,只有在落幕之時才可以下斷語。

  這本書,我前前后后共讀了兩月有余,每每睡前沉浸其中,感知他的情緒,與他同樂同悲。林語堂先生所言,蘇東坡“像一陣清風(fēng)過了一生”,“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肉體雖然會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輩子,則可成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

  《蘇東坡傳》讀后感 篇7

  《蘇東坡傳》是著名文學(xué)家、語言學(xué)家林語堂先生用英文所寫,英文全名叫"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可直譯為“快樂的天才——蘇東坡的生活和歲月”,F(xiàn)在讓我們跟隨著林語堂先生的腳步,來體會蘇東坡先生的歲月。

  林語堂說蘇東坡是天才并不為過。它不僅是人們熟知的政治家、文學(xué)家,還是佛學(xué)家、旅游學(xué)家、美食家、醫(yī)藥學(xué)家、煉丹家,樣樣精通。雖然蘇東坡所處的時代與現(xiàn)在已有千年之隔,但他的美名依然歷代為人們所稱頌,可謂家喻戶曉。這并不僅是因為他是一個天才,更重要的事他的人格魅力。

  蘇東坡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樂天派,將幽默進行到底,正如林語堂先生所說的"gay",他是十分快樂的一個人。蘇東坡的幽默表現(xiàn)的是文人的高尚情趣和過人才識,智慧含量是極高的,所以他的幽默得到了大眾化的傳播。直至今日,中國的`許多古籍依舊記錄著蘇東坡的趣事,供后人消遣,令我們會心一笑,也對這個中國文化史上全能的天才投以由衷的欽佩。

  蘇東坡的人格魅力不僅在他的幽默,更在于他曠達的心境。無論是蘇軾的詞風(fēng),還是他對人生不順的態(tài)度,皆可用“曠達”二字概括。蘇軾對待人生的曠達觀情懷,正體現(xiàn)在他所說的“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蘇軾在政治上遭到失敗,屢次遭貶,使得他對政治生活心灰意冷。尤其是“烏臺詩案”后,蘇東坡昔日的政治上的報復(fù),昔日的豪言壯語已經(jīng)變成了對生活的淡然,對大千世界的豁然,對那個時代的憤恨。是人生的另一種灑脫,另一種曠達。

  蘇東坡的人格雖然復(fù)雜,但我我認為可以用“浩然正氣”四個字來概括。雖然他在那個時代備受打擊,但后人記住了他,他也教誨人們在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要持著的一種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繼續(xù)走下去。

  《蘇東坡傳》讀后感 篇8

  縱覽古今幾多光陰,明明滅滅,沉沉浮浮,流俗終至于湮沒,故今之觀者,非賢即能者是也。然品蘇于是也,尤感其奇?zhèn)シ潜瘸H,堪稱翹楚,瀆至情深,心生共鳴,不禁落淚。想其平生,古人之所以仰慕,令人之所崇拜,溢美之詞數(shù)不勝數(shù),今亦心動,跋《蘇東坡傳》謹寄敬愛之情,望錦書以傳。

  蘇軾,號東坡居士,字子瞻,謚文忠。蓋其一生,唯“文忠”二字險以微表。文,則經(jīng)緯天地曰文,愍民惠禮曰文,圣漠丕顯曰文,博聞多見曰文;忠,則事君盡節(jié)曰忠,盛衰純固曰忠。蘇之于當時,居廟堂之高則爭諫,不顧己利一心為國,處江湖之遠則懷民鞠躬盡瘁兩袖清風(fēng),實為君子所慕,小人所妒也;其于當世,雖不可見其形,然其音容笑貌尚得以于書典窺知一二,悟之于心則若脫胎換骨,影響之深遠,弗能盡述,今之國人,概有東坡,雖陌生之人而可以談笑風(fēng)生,狀如親友,當為極譽!

  東坡前時少年,聰穎好學(xué),胸懷壯志,始欲擬以范滂,既承望于老父,又乞歡于老母。及至科舉,作策論《刑賞忠厚之至論》,其間言及皋陶,自有一番大膽創(chuàng)新,不禁驚異間有古之身而載今之神韻,更有歐陽修嘆為弗如。后始仕,不圖功業(yè)立就,無念衣錦還鄉(xiāng),但求順己之心。隨己之意,激濁揚清,宦海沉浮而獨行其是,諸惡付之悠悠。其后調(diào)為湖州而復(fù)為知州也,書有《湖州謝表》,徒有滿篇真情暢快,元氣淋漓,盡付與牢獄之災(zāi),是曰“烏臺詩案”。知其為官意不在功名,仍不免怨新黨之冤詞“愚弄朝,妄自尊大”,憤哉!亦喟嘆其浩然之氣、英雄本色,正是“猿吟鶴唳本無意,不知下有行人行!钡琅c義,盡融于真性情,快哉!

  東坡仕途,盛衰雖曰命,豈非其心性也哉!蘇信佛,本自知在者短暫,失者永恒,來時如露,去時如電,無所物以憑借終生,故無所畏,似風(fēng)隨性,暢言無忌,信人無疑,心胸寬廣則眼無狹隘之人,觀其人為佛則自為佛。進退自如,寵辱不驚,游走于萬千深沉而獨自清明,行云于幾多羈絆而全生養(yǎng)性,純?nèi)淮緲,不染污穢,不拘于詆盡流俗,不止于私心讎隙。甫言于弟:“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笔枪蕪R堂之濁難染其光風(fēng)霽月,狗茍蠅營莫改其行云流水,正謂之“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爝然泥而不滓者!比挥址悄鼙扔谔諠撝畬伲蝗胧,一出世,一迎世,一棄世,自然之本性可見一斑而從人之所無以望其項背。

  命焉,清者知其本原,或長也,或短也,或順也,或險也,或樂業(yè),或戚也,無有定法,然持命則在于心也。命雖有定,而性豁達,而心清明,而情淳樸,豈非人事哉?讀蘇子如椽之筆,無加矯飾,淡如兒戲,縱有萬丈豪情,業(yè)已余淡然矣。傲而妄不與狂相隨,靜而冷不與凝相依,悟而魂不與心相接,旦有郁事,尤覺“如蠅在喉,吐之方快”。然反觀今人,甚至哀其弗如先人之通明,更無有超脫之意,或囿于功名祿餌,或羈于業(yè)次世俗。純?nèi)灰滓詷O端,廣博易以狹隘,雖囊中沉沉,尚不比心中輕輕。濃處味短,淡中趣長。靜則神藏,躁則神天,以身外之物奪至珍之德,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度人之言“累”,由不逾“氣”。是人也,大氣者,方不累于輕浮俗套。氣著,可增而強,可消而衰。強,則至大至剛,守本原,不移以外物,持自然之道;衰,則至弱至懦,失本心,同其流,合其污,棄自然之道而復(fù)之所棄矣。曷以習(xí)“氣”,盡言以效蘇子之狀也。

  成語身外之物:指財物等身體以外的東西,表示無足輕重的意思。如:唐·吳兢《貞觀政要·貪鄙》:“貞觀初,太宗謂侍臣曰:‘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彈雀,何況生命之重,乃以博財物耶?’”又如:但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德行是要緊的'!濉蔷磋鳌度辶滞馐贰返谑呋

  成語無足輕重:足:足以。沒有它并不輕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無關(guān)緊要。如: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京考官劾》:“王文成后日功名不必言,即揚廉亦至南禮部尚書,謚文恪,則言官白簡,亦未足輕重也!庇秩纾哼@次清算對蔣殿人來說真可謂牛身失毛,無足輕重。——馮德英《迎春花》第四章

  《蘇東坡傳》讀后感 篇9

  喜歡蘇東坡,甚于詩仙李白,也甚于詩圣杜甫,所以對有同樣感受的林語堂先生的著作平添親切感,從《京華煙云》、《吾國與吾民》而到《蘇東坡傳》,多次閱讀,愛不釋手。

  推究起來,收獲幾何,恐怕不是篇把讀后感所能盡言。閱讀本身是快樂的。將閱讀所得內(nèi)化成精神養(yǎng)分,進而收獲生活態(tài)度、思維方式、處事習(xí)慣乃至點點滴滴,是我閱讀的真正意義。

  少年時代讀“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沒來由地會熱血奔涌,仿佛看到同樣是風(fēng)流人物的蘇軾行舟江上,他思接三國、神交公瑾,與英雄風(fēng)云際會,卻又不得不把酒酹月,幾多豪壯,幾多遺恨。而今再吟“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卻不免塊壘在胸!o無數(shù)讀者無限閱讀快樂的人,他所歷宋朝的天子都對他懷有敬慕之心,皇后都是他的真摯友人,但他卻屢遭貶降,甚至受到逮捕,“烏臺詩案”令他忍辱含垢,險些喪生。千載相隔,依然讓人有心痛的感覺?闪终Z堂先生卻了解,他說東坡過得快樂,無所畏懼,像一陣清風(fēng)度過了一生。

  于是這部《蘇東坡傳》,猶如佳釀,消融了我心中的塊壘,讓“痛”變成通,通暢、通達、通泰!

  蘇東坡,他既反對王安石比較急進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馬光盡廢新法,而是主張穩(wěn)健行事,凡事皆從是否有利于國計民生的實際效果出發(fā),不去阿附迎合,不為“新法”或“舊制”所囿,因而在新舊兩黨間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

  蘇東坡一直卷在政治漩渦之中,但是他卻風(fēng)光霽月,高高超越于蠅營狗茍的政治勾當之上。他不伎不求,隨時隨地吟詩作賦,批評臧否,純?nèi)槐磉_心之所感,至于會招致何等后果,與自己有何利害,則一概置之度外了。

  蘇東坡以儒家思想為本,又能博采佛道之長,奉儒而不迂執(zhí),好道而不厭世,參禪而不虛佞。處順境時不驕惰逸樂,在逆境中能隨遇而安,用樂觀、灑脫的態(tài)度堅持對人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因此他得以實現(xiàn)從現(xiàn)實人生到藝術(shù)人生的轉(zhuǎn)化,使他的坎坷境遇化作充滿藝術(shù)審美情趣的人生,并體現(xiàn)在他豐富多彩的文學(xué)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宋神宗的一位侍臣告訴人說,每逢皇帝陛下舉箸不食時,必然是在看蘇東坡的文章。即便在蘇東坡貶謫在外時,只要有他的一首新作的詩到達宮中,神宗皇帝必當諸大臣的感嘆贊美之。但是皇上對蘇東坡的感嘆贊美就正使某些大臣害怕,必使神宗在世一日,使蘇東坡一直流放在外,不能回朝。

  蘇東坡雖然飽經(jīng)憂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趨溫和厚道,并沒變成尖酸刻薄。這正是我們太多的讀者喜歡他的緣故。

  近千年來人們不會從內(nèi)心愛慕一個品格低劣無恥的作家,他的文字再富有才華,也終歸無用。

  文學(xué)上萬古不朽的美名,還是在于文學(xué)所給與讀者的快樂上。蘇東坡的作品能使歷代人人愛讀,而不為短暫的'文學(xué)風(fēng)尚掩沒,甚至歷久彌新,是具有一種我們稱之為發(fā)乎肺腑的“真純”。

  現(xiàn)在我最為欣賞的是他那真純且有無盡趣味的《定風(fēng)波途中遇雨》: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fēng)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蹦阍跄懿灰鈺L(fēng)雨過后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是一種境界;不經(jīng)歷風(fēng)雨,怎么見彩虹是一種境界。不過現(xiàn)實中很少有人像東坡那樣在雨中依然微笑,依然“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其實,這才是生命最高的境界,這是用充滿洞察力目光蔑視困境時才能擁有的真純和趣味!

  蘇東坡異常坎坷的一生,也是豁達樂觀的一生。他那種身處逆境卻始終保持“成固欣然,敗亦可喜”的超然達觀,像他的詩詞文章一樣千載有余情!經(jīng)萬古流不盡!

  成語置之度外:度:考慮。放在考慮之外。指不把個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如:《后漢書·隗囂傳》:“帝積苦兵間,以囂子內(nèi)侍,公孫述遠據(jù)邊陲,乃謂諸將曰:‘且當置此兩子于度外耳!庇秩纾浩呤衔蹋郎缰弥韧,由他去吧!濉ぴ鴺恪赌鹾;ā返诙呋

  成語風(fēng)云際會:風(fēng)云:比喻難得的機會;際會:遇合。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機會。如:《周易·乾·文言》:“云從龍,風(fēng)從虎,圣人作萬物睹!睗h·王充《論衡·偶會》:“良輔超拔于際會!庇秩纾荷w圣上既奉天運承了大統(tǒng),天下閨中自應(yīng)廣育英才,以為輔弼,亦如古之八元、八愷,風(fēng)云際會。——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回。

  《蘇東坡傳》讀后感 篇10

  能被時光的洪流所淹沒的,是生命,而精神,卻帶著著哲思的光輝,在歲月中長存。——題記

  轉(zhuǎn)身,回眸凝望于歷史的長河,有一個人靜靜佇立于那晦明混沌之處,他散發(fā)于肩,似是有五分不羈,又有五分落寞。他輕揚廣袖,便繪出了那深藏于北宋史冊的山河。

  《蘇東坡傳》是一本記載了他的一生的書。翻開此書,我仿佛隨著林語堂的輕聲敘述,看著他,追隨他,從牙牙學(xué)語至兩鬢霜華。

  林語堂言“蘇東坡是詩人、畫家,也是歷代文人墨客從政的標桿。他感受敏銳,思想透徹,寫作優(yōu)美,作為勇敢,潔身自好。他從政官場但不精于自謀,富有赤心為民的精神!

  手足之情融于血

  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九日,蘇東坡生于眉山城。他出生于天蝎宮之下,照他自己說,這就是他一生飽經(jīng)憂患的原因。

  自古以來,朝堂之上便少不了明爭暗斗,蘇東坡率真的性格為他招了不少禍事。宋神宗時期,王安石任宰相,實行變法改革,其中青苗法等使農(nóng)民負責累累,苦不堪言。許多反對變法的文臣儒士都被或貶或謫,反而奸臣小人卻步步高升。在此時,蘇東坡直言上表,結(jié)果自是意料之中——蘇東坡立遭罷黜,縱然如此,他仍關(guān)心朝廷,偶爾寫些隱含諷刺之意的詩句,這也為他最后被章諄流放至海南埋下伏筆。

  在這憂患之中,東坡與其弟蘇子由的情感便顯得萬分寶貴。蘇軾性躁,遇到什么不平之事便要說上一通,于官場上更是無所畏懼,直言不諱,然子由性沉穩(wěn),與蘇軾大不為不同。縱使如此,兩兄弟卻猶如知交,書信往來,一唱一和,更無半點嫌隙。在顛沛流離中,在詭譎的朝堂上,或許同子由的書信是蘇東坡精神慰藉的主要來源。亂世之中仍有真情在,我不得不為這分手足之情嘆然。

  感懷之意表于言

  蘇東坡是有些感性。他的妻子王弗去世后,他寫下了“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悲凄詞句;離京在外時,他對政治時局的演變感到不安,感到憂傷,于是他用“天靜傷鴻猶折翼,月明驚鵲未安枝”來表達;蘇東坡和同道之人楊世昌享受夜景時,又唱出了:“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縱為奇才亦不得

  蘇東坡涉及各行各業(yè),而他在建筑上的才學(xué)運用之廣僅低于詩才。貶至徐州時,因為洪水,他建了黃樓;官在杭州里,他將西湖改造成一個水庫。同時,蘇東坡還致力于草藥及茶文化研究,甚至于瑜珈,他也略有所知。于多才,他不得不讓人佩服。

  但蘇軾縱為天降奇才,卻也有所不得。他對他堂妹隱藏至深的感情,藏于心底,卻至死也無法言說。讀至此,我頓覺原本深深隱于神壇的蘇東坡,竟似在我眼前,咫尺之間,觸手可及——他也是個普通人,他也有著平凡人的骨血。

  正氣長留滿人間

  蘇東坡的余生顛沛流離,自海南歸來后不久,他便逝世。正如林語堂所說:“正氣用盡”。東坡曾寫詩一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或許這詩帶了些自嘲的成份,但不置可否的.是,蘇東坡在地方上的功績要遠大于朝堂之上。

  他的正氣雖已用盡,但這四方上下,湖海之間,仍存留著他的氣息。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趾爪,鴻飛哪復(fù)計東西!碧K軾的一生,便如這首他自己寫的詩一般燦若星晨卻又注定要消逝在歷史之中,但是,那無法被光陰所侵蝕的,是他的筆墨,是他的散發(fā)著無限光輝的魂靈。

  《蘇東坡傳》讀后感 篇11

  在孩提時候就知道蘇東坡,不過,真正認識蘇東坡是讀了《蘇東坡傳》之后。

  做為詩人,“大江東去浪淘盡”他文采飛揚,談笑風(fēng)生;作為官吏,“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他嫉惡如仇,愛民如子;作為蘇軾,“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他樂觀豁達,清逸曠遠。

  蘇東坡的一生,命運坎坷,仕途崎嶇。但這不能阻礙他。王安石得勢,幾乎所有忠良賢能之士都棄官而去。蘇東坡在連上三書之后不出預(yù)料的被貶,但他絕不因此退縮他將新政的不滿與缺陷訴諸筆端去因此得罪了當權(quán)的群小,遭到逮捕,險些喪命。但他說:“若遇飯中有蠅,仍需吐出!庇谑侨盒±^續(xù)對他進行迫害。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他屢遭貶嫡。甚至被貶蠻荒之地海南島

  可是那些群小自認可打倒蘇東坡的措施卻沒使那些小人達到目的。蘇東坡過人之處在于政通人和,他頗受百姓愛戴。他處處為百姓著想。練習(xí)瑜伽,研究佛道,與高潔之士相交,訪山水,與高僧相研佛道。林語堂筆下這樣評價這位文壇巨子:“蘇東坡始終富有青春活力。他雖然飽經(jīng)憂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趨溫厚和厚道,并沒變成尖酸刻薄!

  如林語堂先生所言,蘇東坡“像一陣清風(fēng)過了一生”。蘇東坡一生清貧但一世為人坦蕩。回看那些群小即使能保自己一世榮華富貴卻也不可能有蘇東坡半分的安逸。他們的生活充斥著算計與仇恨。其實所謂權(quán)力,所謂地位不過過眼煙云,轉(zhuǎn)眼不見,又何必太為權(quán)財所困,落得一世罵名。

  在《蘇東坡傳》的序中,林語堂先生寫到“我寫《蘇東坡傳》并沒有什么特別的理由,只是以此為樂而已”,如果林語堂先生寫蘇東坡傳是以此為樂,那么讀《蘇東坡傳》也是一種快樂?梢詮淖掷镄虚g讀出人物的個性,品嘗人物的喜怒哀樂,并從他的事跡中受到可收益一生的啟示。

  “吾上能夠陪玉帝,下能夠陪卑田院乞兒。眼下見天下無一個不太好人!彼翘K東坡對他徒弟說的話,話說的最好是勾勒他自己也適當?shù)恰?/p>

  林語堂書中的蘇東坡囂張癖好,也可以輕輕松松玩笑話,也可以再三莊重,從蘇東坡的筆頭流露出來的是人們感情之弦的震動。有愉悅,有開心,有夢幻2的覺醒,有聽從的忍耐。林語堂自訴自身是一個樂天派,描繪蘇東坡這另一個樂天派。雖然蘇東坡遭受歷代皇后的庇護,但他的官運一直也不順利,屢屢貶降,乃至被拘捕,忍辱負重茍且偷生。

  我欽佩蘇東坡的勇于言表。他一生做官廉潔,擁有一顆眾多而仁德的心,雖然他一生都是在跟大文學(xué)家和王安石互斗。在王安石推行變法維新的情況下,他勇于逆向行駛。先不用說王安石變法的內(nèi)容怎么樣,可是在那么一位在當朝頗得寵的丞相眼前勇于言出講出抵制,這一份勇敢無畏的'膽量就非常值得我衷心的欽佩。

  蘇軾的一生能夠說成艱辛動蕩不安,政治上的奸險小人,為了更好地嚴厲打擊這一代文學(xué)家,甘愿使盡千般方式,一次次的貶官,離中華更加漫長,到最終,乃至擁有元黨人碑的發(fā)生,被刻上黨人碑的高官,重則拘押,輕則貶放遠地,非經(jīng)許可,不可內(nèi)徒,而蘇東坡,與司馬光一起,位居信用黑名單前端。但就這樣的政治上的殘害,蘇東坡分毫不以為然,瀟灑依然。

  蘇東坡過得開心,義無反顧,像一陣輕風(fēng)渡過了自身的一生。在蘇東坡徹底松弛下來而精神欣然自得之時,他所作的美文雜記,就具備此類香醇的風(fēng)趣美。

  在蘇東坡臨終前,他曾輕輕地說過一句話:“靈山或許有;妄想前去,又有有什么用?”它是他的道家大道理。解脫之道取決于與當然,在不知道善而善。蘇東坡連遺教都沒對孩子說便來到。

  蘇東坡的肉身雖已化作灰塵,但他的精神將永恒不變在大家心里。因此,他的生命是永恒的,是幸福的,大家將把他的精神弘揚在全球的每一個角落里。

【《蘇東坡傳》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蘇東坡傳作文04-30

蘇東坡傳每章概括02-10

蘇東坡傳作文800字12-01

《蘇東坡傳》心得體會05-04

2022初中蘇東坡傳作文02-23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精選17篇)06-14

蘇東坡傳讀后感01-05

蘇東坡傳讀后感03-13

《蘇東坡傳》讀后感02-24

《蘇東坡傳》讀后感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