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讀后感 推薦度:
- 最新論語讀后感 推薦度:
- 論語譯注讀后感 推薦度:
- 論語讀后感800字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推薦】讀《論語》有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論語》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論語》有感1
放暑假了,王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項“暑期讀一本好書”的任務(wù)。于是在和爺爺?shù)纳塘恐拢覀儧Q定從讀《論語》開始。
開始讀的時候,我不知所云。慢慢地在爺爺?shù)闹x下,我竟然在《論語》中明白了許多道理。爺爺說,“溫故而知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是他從兒時就耳熟能詳?shù)娜松腔。爺爺還說《論語》的思想是超前的,《論語》的魅力是世界性的,它之所以能流傳至今,其中既有圣人的智慧,還有幽默生動的`故事,也有發(fā)人深省的寓言。它記載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很值得小學生讀一讀。
在讀《論語》的過程中,我收獲最大的就是“誠信”二字!芭c朋友交,言而有信!薄白怨沤杂兴,民無信不立!薄拔崛杖∥嵘恚簽槿酥\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薄叭硕鵁o信,不知其可也!
每每讀完《論語》,這些至理名言都在我的腦海里轉(zhuǎn)啊轉(zhuǎn),讓我回想起家人對我的教導。記得我剛牙牙學語的時候,外婆就會經(jīng)常和我約定某件事,并且會說:“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許變,蓋章”;媽媽也經(jīng)常告訴我,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老師也經(jīng)常教導我們“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
我是聽著“誠信”長大的,可前不久我卻做了一件不講誠信的事。
每個周末,爸爸都要送我去補習班,每次去都能看見同學們吃著零食,神氣十足的,我就想:哼!不就是零食嗎?下次我一定要帶零食來。很快到了下一個周末,這天中午我趁家人睡著的時候,躡手躡腳地打開媽媽的錢包,一百的、五十的、十塊的、五塊的、一塊的……哇,好多錢呀!想來想去,我還是決定那兩張一塊錢,嘻嘻,這樣不會被媽媽發(fā)現(xiàn)。我小心翼翼地把兩塊錢塞到書包里最隱蔽的地方,爸爸把我送到輔導班,我估計爸爸已經(jīng)走遠的時候,如脫韁的野馬般飛奔到小店里!袄习,快!一包辣條,一個雪糕,一串炸年糕……”我像個“暴發(fā)戶”般像老板吼道。拿著我心愛的零食,耀武揚威地來到同學們中間,一邊聊著,一邊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
可是,第一節(jié)課還沒結(jié)束,我的肚子突然疼了起來。我用手捂著肚子,疼得實在受不了了,只好趴在桌子上緩解疼痛。即便是這樣,疼痛感依舊沒有減弱。頭上開始冒起豆大的汗珠,嚇得我自己“哇”的一聲哭了起來……最后,我被120送到了醫(yī)院,被診斷為急性腸炎。在媽媽和醫(yī)生的“盤問”下,我只好把自己吃零食的事情供了出來。緊接著“偷錢”的糗事也被媽媽偵查出來了。從醫(yī)院回到家后,免不了被爸爸媽媽狠狠地批評了一頓,我自己也意識到了錯誤。
當我晚上躺在床上的時候,卻怎么也睡不著。我一直在想著今天發(fā)生的事情,心里越發(fā)惴惴不安。 我再也不能亂拿別人的東西了,不然怎么能對得起從小陪伴我的“誠信”二字呢!《論語》中的“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說的不正是這個道理嗎?
《論語》是孔子智慧的精華,書中講到的做人的道理,值得我一生去慢慢體會。
讀《論語》有感2
《論語》這本書主要記載了孔子與其弟子對話的內(nèi)容,它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一部重要典籍。在《論語》簡短的語言中,體現(xiàn)了儒家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對后代政治、思想、文學藝術(shù)等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被西方人稱為中國的'“圣經(jīng)”。書中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們后人借鑒、學習。
《論語》傳遞的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儒學所倡導的那種品德和功能,于今亦有積極效用。
其實一開始讀《論語》時,我自身的感受就是:看不懂,頭大。就算看了注釋也很焦躁,不想看。
第一節(jié)語文課讀《論語》時,我便浪費了12分鐘多。
但慢慢撫平自己的情緒后,慢慢地、細細地品讀,你會不由自主的去拿自己的行為對比書中的行為,進而獲得一個很有用的道理,并把此道理銘記于心。并且還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這本書真正讀進去了,才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一些毛病漸漸地被這本書磨的消失了。
《論語》對我而言是一本十分神圣的書,因此我對它充滿了敬畏之心。所以我每次在讀它之前都會先深吸一口氣,再長呼一口氣,來撫平自己的內(nèi)心,讓自己沒有任何雜念了再來讀這本書。
《論語》真的帶給了我很多感受。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次的讀《論語》活動雖然結(jié)束了,但我會一直溫習這本書中的道理,讓它來指點我的生活中的行為。我與《論語》同行,一生同行!
讀《論語》有感3
在20xx年寒假中,我讀了《論語》這本書。其中有幾篇我深有感觸:
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至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孔子說:“學習知識的同時又時常去復習,不是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是讓人高興嗎?別人不了解我而我不去怨恨,不也是一個君子嗎?”。“學習”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最重要的;“學習”不只限于書本,更重要的是學習做人做事,孔子也是這樣認為的,因此,孔子非常重視學習中的“實踐”,就是把所學的東西反復實踐才能真正掌握,并體會到其中的喜悅。因為好學者的心胸是敞開的,愿意與志同道合的人切磋,既然遠方有人來講道論學,近處的人也向自己請教,這不正是學有所成的快樂嗎?再者,當他人不了解自己時,也不去怨恨他人,這是君子的涵養(yǎng)。
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意思是:孔子說:“年輕人在家就要孝敬父母,在外就要尊敬師長,做事情要謹慎,說話要誠實,要愛護眾人,與有仁德的人親近。如果之后還有精力,就去學文化知識”。古代對少年兒童的基本要求正是孔子所說的這段話。在我國古代,書本知識似乎不是教育少年兒童的基本內(nèi)容,而主要是把少年兒童培養(yǎng)成孝敬父母、謙遜待人、講究信用、團結(jié)他人而又向往高尚品德的人。今天與孔子所處的時代不同了,書本知識的學習成為少年兒童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一個人如果不把精力放在學習知識上,就很難勝任以后的工作。學習做人的品質(zhì)與學習書本的過程是同時進行的。因此,今天的教育要求更加全面,學生要在德、智、體、美、勞這幾個方面發(fā)展。古今社會的發(fā)展給了教育更高的要求。
讀了《論語》這本書,我知道了許多知識,懂得了孝敬父母、為人處事,這本書真的很好,建議大家來讀《論語》吧!
讀《論語》有感4
這個暑假看完了《論語》這本書,俗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我之前全不知是什么意思。在略讀了論語后我似乎也有獲益匪淺的感覺。
《論語》是根據(jù)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孔子與他的學生日常言語所撰寫的。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在思想上主張“仁”,在教育上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就是因為有孔子才會有今天的《論語》。《論語》集治國、修身、齊家、平天下于一身,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華所在。宋人趙普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一書對我們的用處之大了。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從孔融三歲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無不顯示著儒家學說對國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為座右銘,作為修身養(yǎng)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因為,我們都堅信:明天是正直人的世界!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并不認為應(yīng)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墩撜Z》告訴我們,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tài)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地。常言道:世界是個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稟性,正如有愛茶者喜歡龍井,有愛好烏龍茶一樣,不過都是求真的一種心境!安粖Z其真香”,“不損其真味”,那么,還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誠說話,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呼?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呼?”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這是教給我們學習方法啊,很多學生學習很努力,但成績不理想,主要是學習方法不對,學習是要“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的!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這句話教會我如何孝敬父母。而能使我一生受用還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就是我的“圣經(jīng)”,我更會牢記在心。
我在任何時候都能夠用到《論語》,可以是生活上、改正缺點上,珍惜時間上、學習上以及孝敬父母等等,都可以用到《論語》。《論語》的.用處可真不小!這么一讀,我就知道為什么趙普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了”,因為《論語》的用處真廣,什么地方都能用得到。只要讀了一小部分的論語,并且理解了,用上了,就會使人一生都受用不盡。
有時經(jīng)常聽到有些人怨天怨地,怨自己沒出生在一個好的家庭,怨自己運氣不好,做什么事都不順。其實這些人生活還是不錯的,只不過看到生活過得比自己好的就心里不平衡,自己沒本事就怨天怨地怨父母。但真正生活艱苦的人們很少有怨言,而是默默地工作著,生活著,他們用他們的勤勞,他們的質(zhì)樸,過著普普通通而又充實幸福的生活,他們很滿足自己的生活,他們不去和別人比較什么,他們覺得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很滿足了,當一個人不去妄想而踏踏實實地生活工作著,他們就很快樂了,也就是知足者常樂,F(xiàn)實就是這樣,出生有貴賤,能力有大小,但生活的快樂不快樂,知不知足就要看每個人自己了,每個人應(yīng)該有自己的理想,但不是妄想,要自己去努力去付出。妄想是無止境的,生活在妄想里的人他們對生活是永遠不滿足的,所以他們活得很累,他們要攀比,他們虛榮心強,見不得別人比他們好,他們永不知足,所以注定他們永遠不會快樂。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人生就在于學習,不分貴賤貧富,讓我們學會在簡簡單單的生活中感悟人生、體味快樂吧!
讀《論語》有感5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孔子說:說得多,做得少,君子以為恥。今天我喜歡這一句話,感覺孔子說的很有道理,對自己也有幫助,而且還可以在平常通過這句話來提醒自己,并加以反省。
在這句話中給大家詳細解釋一個字恥,這個字的意思是羞愧,慚愧,指有缺點但是未能盡責而感到羞恥。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給我的第一感受和懂得的道理是:不要把決心下在嘴皮子上,而是要付出真實的'行動,就像孔子說的,說的多而做得少的人,君子認為這是很恥辱的。我也把這句話當做我的座右銘,這也讓我反省了以前每次考完試后在作文里下的決心,可最后碌碌無為一個月過去了,期中考試來臨了,可這次結(jié)果又讓人失落,于是再一次下定決心期末要考好請大家相信我!我一定會繼續(xù)努力的,下次用實力來證明自己。這樣一系列的話相信大家都見過、讀過也聽過,但是畢竟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承諾的很好,結(jié)果啪啪打臉,這些也都是我之前的老路,也用自嘲的一種方式來告誡大家要靠行動去證明自己,而不是嘴上說的那么簡單。
也許當你努力去想奮斗時,會被某些人翻出以前的舊歷史來打擊你,給你潑涼水,但是請一定不要氣餒,因為通往成功的路沒有哪一條很通暢,都要經(jīng)歷磨難,只有經(jīng)過風雨才能有陽光出現(xiàn),而且努力分解開來拼成的是成功二字,也讓我們知道努力背后是成功,決心背后要靠行動,我們一定要少說多做就如孔子所說,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讀《論語》有感6
孔子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有一本書記錄了他與他弟子的言行——《論語》。
《論語》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所編撰的一部語錄體著作。這本書涉及政治、文學、哲學、道德以及教育的道理等多方面,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朱熹把它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為“四書”。
這本書里的每一個句子都能告訴我一個道理。“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弊屛抑懒巳绾尾拍鼙3志语L格;“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弊屛颐靼琢恕皩W”與“思”的辯證關(guān)系;“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讓我了解了認識事物的正確態(tài)度;“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弊屛抑懒艘蛞磺腥藢W習,要隨時隨地注意學習······
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這句話闡述了孔子認為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個字“恕”。寬恕是一種潤滑劑,可以消除人與人之間的摩擦;寬恕是一種鎮(zhèn)定劑,可以使人在眾多紛擾中格守平靜;寬恕是一縷陽光,可以消融彼此之間的猜疑積雪;寬恕是一座橋梁,可以將彼此間的心靈溝通······寬恕是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一種因素。如果沒有寬恕,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無比沉重,身后的包袱就會越來越重?傆幸惶欤鼤盐覀儔嚎。
《論語》中的句子不長,但是每一個句子中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每讀一次都會有新的感悟。大家有時間可以看看這本書。
讀《論語》有感7
最近,我讀了《論語》。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集結(jié),成書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經(jīng)典之一。其內(nèi)容為做人之道,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等方面,集中反映了孔子“仁”和“禮”的思想,是一部惠澤后世的禮儀之書,仁義之書。孔子是春秋時期魯國人,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儒家思想的創(chuàng)始人!墩撜Z》是“四書”之一,是古代讀書人必讀的書籍。隨著儒家思想受到歷朝君主的推崇,逐步成為正統(tǒng)和主流,孔子和他的論述對思想界,對知識分子乃至整個中國社會都發(fā)揮越來越深的影響,人們也將孔子稱為“圣人”?鬃铀岢摹叭柿x”,所主張的修身之道,以及他的智慧哲學有著許多積極的意義,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論語》中所蘊涵的道理數(shù)不勝數(shù),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溫是溫習。復習的意思,故則是以前學的知識見聞,新是新的體會。發(fā)現(xiàn)。認識,總的意思就是: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的'時候,能有新體會。新發(fā)現(xiàn),這樣的人可以當老師了!
我不禁想到“溫故而知新”是孔子認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學生在學習了新的知識后,要經(jīng)常溫習,因為學習是個不斷實踐的過程,要反復溫習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對所學的知識熟練了,才能進行思考,舉一反三。
《論語》,當你每次“溫故”時都會“知新”。
讀《論語》有感8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是《論語》中最著名的的一段話,也是我讀過《論語》之后,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話。
《論語》的諸多至理名言代代相傳,而給我印象最深的莫過于孔子在治學方面的觀點了。
在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guī)煟⿲W而篤志,切問近而思”。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tài)度。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蓖瑫r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chǔ)。
在對待錯怪自己的人的態(tài)度上,孔子認為“別人不知道真實的情況而錯怪了你,但是你不發(fā)怒責怪他,這樣的人才是君子!痹诂F(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被人錯怪,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shù)人都會火冒三丈。沒錯,被人錯怪的滋味的確不好受,生氣也是應(yīng)該的?墒牵谶@個時候,如果你能理解對方,原諒他,那么你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當錯怪你的人了解了真相,并發(fā)現(xiàn)你是如此大度時,他該是多么慚愧,該多么敬佩你。這比你馬上發(fā)火,責怪他效果要好多少倍!
孔子的確是位圣人,在《論語》中,孔子的每句話都可以稱作是經(jīng)典。在《論語》,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如果我們能夠在學習《論語》的過程中,時刻檢討自己并改正,那么用不了多久,我們也會成為品德高尚的人。
這就是我讀過《論語》之后的最大感想。
讀《論語》有感9
中國古代,有很多很好的書籍,這個寒假,我讀了《論語》。
《論語》是孔子與他的弟子的一些言論,被他的弟子寫了下來,里面有很多有著大道理的名句,我給大家講一講吧。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告訴我們,學習后溫習、珍惜友誼、別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不生氣,都是很好的。2、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边@句說明君子講道義而小人只顧私利。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边@句話告訴我們要好學。
這本書對我們幫助很大,幾乎每一句都有用處。我在每一天的放學后總要把今天語數(shù)英科的.學習內(nèi)容、課堂筆記都看一遍,因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時在玩的時候,我不愿去干一件事情,比如重活,其他人都可能會推給別人,而我則因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倍约合朕k法做出來。有時我不小心做錯事了,別人批評我,我不會去頂嘴,因為“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是一本很有用的書,能讓我們在生活中變得更文雅、更君子一些,還能讓我們有一個好成績,我們值得讀。
讀《論語》有感10
《論語》是記載孔子和一些弟子言行的語錄,孔子死后由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輯錄而成的。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他是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偉大的教育家。他一生主要活動便是聚徒講學和整理古籍,其思想的核心是“仁”,政治理想是“仁政”。
《論語》這本書雖然篇幅不大,但是內(nèi)容卻十分廣泛,有孔子關(guān)于政治、哲學、教育、倫理、文學、藝術(shù)和道德修養(yǎng)等各個方面的言論,家學派最重要的經(jīng)典著作,也是了解中國文化絕對不可不讀的作品。宋代政治家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可見它在歷史上的崇高地位《論語》不僅影響中國歷史兩千多年,而且很早就傳到了海外,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性著作,在世界范圍內(nèi)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被世人稱為東方的.“圣經(jīng)”。
這本書既可以讓我們學習該怎么做人,遇到事情該怎么解決最妥當,對人怎么樣才能讓別人不討厭你,還能從孔子的話里體會到孔子對他的學生的良苦用心,學生們對學習的渴望!
讀《論語》有感11
孟子云:“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孔子生于春秋末年,雖出身貴胄然垂髫喪父,束發(fā)失母,幸得賢母教而成英才。時倍臣當?shù)廊诵牟还牛卸Y崩樂壞之勢,故此論語出。
論語之術(shù)者,莫非修齊治平也,前人述備亦,余若附庸贅述,恐畫蛇添足乃至取枉錯直,使直者枉,所以另辟蹊徑以大略觀之,一者取巧避拙,以免貽笑四方,二者拋磚引玉,以求大家新說。
講《論語》就不得不提到另一部經(jīng)典,那就是柏拉圖的《理想國》此作著時正值雅典城邦衰落。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爆發(fā)后,更有傾頹之勢,與春秋末年禮樂崩壞如出一轍。在相似的歷史背景下,柏拉圖與孔子都架構(gòu)了一種等級分明秩序井然的理想體制,不同的是柏拉圖將權(quán)杖交給哲學王,而孔子卻主禮法以為宰者。這種以禮法道德為結(jié)構(gòu),以高尚個體為單位的社會模式,為日后中華文明的政治文化生態(tài)奠定了基調(diào)。
“禮法”是不同等級的不同行為模式,“道德”則是調(diào)節(jié)社會關(guān)系的潤滑劑,此二者是先賢為促使整體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最優(yōu)策略,圍繞這兩點展開,愚以為《論語》貫穿始終的主題是社會分工與合作。顏淵篇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边@里所論述的就是人們在社會關(guān)系中應(yīng)各司其職,在其位,謀其政。承此而啟后者遂有西漢大儒董仲舒之綱常說,可以說綱常不啻為《論語》中描述的社會模式的總結(jié):君臣、父子、夫妻。層層遞進,權(quán)責明確。而仁、義、禮、智、信中除“智”存利己屬性,其他的品質(zhì)皆有益于他人且能緩和社會關(guān)系。論語學而篇中更有:“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币粋溫和忠厚謙卑的君子形象躍然紙上。倘若世人依此道而行之,則衣冠安坐于廟堂,黎元勤奮于田畝,每個人各行其政又互相合作,如果將這些君子置于社會的大機器中,社會就會愈發(fā)穩(wěn)固,在生產(chǎn)力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穩(wěn)定的社會具有最高的生產(chǎn)效率。這也是孔子的終極政治抱負。可以說孔子之于封建主義就如同亞當。斯密之于資本主義,馬克思之于社會主義。
孔子在世人心中的形象,不是縱橫捭闔的政治家。也并非馳騁疆場的軍事家。而是一位諄諄善誘,誨人不倦的教育家。以至于后世皆稱其為“萬世師表”!墩撜Z》也大多數(shù)以學生求問于老師的體裁來表達孔子的思想。為何教育在儒家學說中如此重要?究其根本乃教育是孔子實現(xiàn)其政治抱負的'最重要的手段。教育將禮法道德變成社會共識,傳遞儒家理想的社會結(jié)構(gòu),培養(yǎng)溫文爾雅的君子。在漫漫長河之中教育是儒學戰(zhàn)勝諸家學說取得最終勝利的原因之一,也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關(guān)鍵,當歐洲的知識還被用晦澀艱深、詰屈聱牙的拉丁文撰寫、用昂貴的羊皮卷束于宗教僧侶之高閣時。我們已將智慧的種子撒遍整個東亞文化圈。中國在歷史中長時間領(lǐng)先于世界也正因為此。而私學之風的盛行則濫觴于《論語》。子曰:“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嘗無誨也!睂⒅R廉價化、去壟斷化,孔子可謂居功至偉。
至此,《論語》中所蘊含的社會模式的邏輯關(guān)系就敘述完備。一個由禮法法與君子構(gòu)成的和諧的社會機器通過教育進行傳承。經(jīng)過一代又一代如董仲舒、程煜、朱熹這樣大家的完善,儒學的理論與《論語》中的社會結(jié)構(gòu)越來越適應(yīng)于封建王朝的統(tǒng)治,這種完善的結(jié)構(gòu)使中國的封建社會異常穩(wěn)定,以至于明清時期我們甚至被這種強大穩(wěn)定反噬,當然此為后話,并不在此篇的討論范圍之內(nèi)。
余幼時就嘗讀《論語》,不過心智未開,只解只言片語。今日再與夫子談心,心胸豁然開朗。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笨磥斫袢辗蜃又覒嶃。其實剝掉“大成至圣文宣王”“褒成宣尼公”之類的金衣,夫子是一個很可愛的有血有肉的鮮活的人,如果用《論語》來描述他,我愿取“君子坦蕩”四字。不遮遮掩掩,不裝腔作勢。不攀附權(quán)貴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敝馗星,卻有原則。對弟子的死悲痛欲絕卻不欲奢葬,甚至拒絕用槨。有時發(fā)發(fā)牢騷“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边不忘揶揄子路。與古人交心,實在有趣。
讀《論語》有感12
談到《論語》思想,首先當屬"仁"的思想,中國人的讀書人自古以來都以"君子"自居,其中"仁義禮智信"方為君子立身的基本原則。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以來,儒家思想便成為了華夏民族的主流思想,融入了華人的血液當中并影響至今。要說《論語》就不得不先說說創(chuàng)造他的人---孔子?鬃由诠551年到479年,在這個年代前面有夏朝四百多年,商朝六百多年,到周朝的時候,從開國到孔子有五百多年了,而周朝分為兩部分,西周跟東周?鬃拥臅r代是在東周,東周分為春秋跟戰(zhàn)國兩個時代,孔子是春秋時代末期,他生命結(jié)束的時候,春秋時代也隨之結(jié)束了。那是一個亂世,亂世就是天子失德、諸侯爭霸、禮壞樂崩、民不聊生。因為天下亂了,每一個人念念書都要問,怎么樣從古人的智慧找到一個方法幫助現(xiàn)在的人?人總是要設(shè)法活下去,并且活得有尊嚴,所以才會有百家齊放的現(xiàn)象。
孔子認為周朝的興盛就是靠禮樂的制作讓天下安定。禮跟樂的制作需要兩個條件:第一個,你必須有天子的位置,你還必須有圣人的德行。這兩個配合起來,天子加上圣人就是周公,他治理卓越以后,上行下效,天下大治。
孔子很向往這樣的一種境界,但他并沒有這樣的機會,所以他了解到自己這一生對人生要如何的看法,應(yīng)該往哪里發(fā)展,但是在魯國你要從政的話,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魯君跟三家大夫一直在斗爭。所以孔子一直拖延到了五十歲才開始有機會,他在五十一歲的時候正式出來做官,魯定公讓他做中都宰,中都宰就是中都縣的縣長。古代當縣長就已經(jīng)成為大夫,不過是最基層的,你要當?shù)街醒爰壍脑挘怕M入權(quán)力核心。所以孔子開始是當中都縣的縣長,一年下來,這個縣變成模范縣,全國都跟他效仿,跟他自己制訂的一些典章制度,收稅的方式全國效仿,做太好了,立刻升官,擔任小司空,司空是負責古代建設(shè)方面的,工程方面的部門,他是副長官。結(jié)果幾個月下來又做得太好了,又升司寇,司寇是負責司法的。所以孔子沒有當過教育部長,卻當過司法部長,負責管法律如何執(zhí)行的,維持社會治安的。
他當司寇的時候就發(fā)生很多事了,比如說他當司寇的時候,整個魯國就開始上軌道了,治得非常好。后來魯君跟齊國的國君相會的時候,孔子跟他去,表現(xiàn)極其卓越。他等于是幫助魯君跟齊君來談判,得到許多外交上的成功,把齊國侵占魯國的幾塊地全部還給魯國,這是孔子的貢獻。讓魯君在齊君前面完全不受委屈,回國之后就攝行相事,代理總理了?鬃幼罡叩墓倬妥龅竭@個位置,做得太好了之后,魯國大治,他當代理總理三個月,魯國大治。司馬遷用八個字形容:"路不拾遺,男女分途。"東西掉地上沒有人去撿,男生跟女生走在路上分兩邊。這個社會實在是很安定。但是社會安定繁榮開始往上發(fā)展的時候,孔子很有企圖心,就任命他的學生子路擔任季氏的家臣。想要讓魯國統(tǒng)一,因為魯國分成四分,他要統(tǒng)一。當時都靠城墻,一個城墻很高,里面有一些武器,別人就對你無可奈何,那三家大夫各有城墻,各有武器,所以孔子開始叫子路把這些城墻都給我拆低一點,不要那么高,太高了打不進來,不行。這兵器不能太多,結(jié)果三家大夫里面兩家就認了,一家還是起來反抗。到最后還是沒有成功。沒有成功之后,很多反對的力量就出現(xiàn)了?鬃幽菚r候也是一樣,所以孔子在魯國慢慢就發(fā)現(xiàn),批評他的人越來越多,齊國在魯國旁邊,兩國經(jīng)常在競爭。
所以齊國就派了八十位美女,一百二十匹好馬送到魯國來,那時候魯國的執(zhí)政的.卿叫季桓子,就跟魯定公每天觀賞美女表演唱歌、跳舞,又看這些馬去賽馬,真漂亮。就不再理孔子了,孔子每天把政事批好之后送給他們,他們也不看,就拖著,就擱著?鬃影l(fā)現(xiàn)自己不受重用了,所以孔子在五十五歲結(jié)束的時候開始周游列國,從此到六十八歲才回來。而《論語》中的大量典故也是在這段游歷期間產(chǎn)生的。
我們常說,看文章不僅要看其詞章、手法,更要看到其本后的精神所在。正所謂人如其文,文如其人,孔子在他的言語中透露的不單單是一些做事的道理、做官的道理、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這些只字片語背后的儒家精神、文人精神。
回想起來,古來圣賢,他們的行為、品德無一不被后人歌頌。但看看那些圣賢們后來的遭遇又有幾個能做到我們今天所說的"成功"呢?并沒有幾個,沒有幾個能有這樣的運氣。但為什么他們?nèi)匀恢档煤笕瞬粩鄬W習他們呢?這后面的,便是真正的儒家,一個真真正正的文人、知識分子該有的精神。就是不管你的仕途如何,遭遇如何,都要將道德的真精神把握住。它將使得你有一股正氣,一股追求真理,剛正不阿的勇氣。即使明明知道要得罪上級也要把真理道出來的骨氣。這才是一個讀書人要有的氣節(jié),才是儒家的真精神。
今天的國學熱,許多家長都會教自己的小孩學《弟子規(guī)》,而《弟子規(guī)》表面上看是為了教大家一套乖乖的大道理,諸如做人要孝順,要團結(jié)、友愛等等。我們太容易將這一套東西變成馴化人們的一套工具,卻忘了這套東西背后支撐它的是什么。支撐它正是千百年來有志之士追求的那股氣。我相信,孔子當初的言論也并非想讓看《論語》的人,學習如何做一個順民,在遇事時如何趨吉避兇,而是教導人們?nèi)绾巫鲆粋剛健的人。當這股剛健之氣蔓延到每個家庭,沁入所有的制度典籍,那么整個社會將會被一股浩然正氣所充盈。這才是《論語》這類文學經(jīng)典久盛不衰的原因,才是我們學習它的價值所在。
讀《論語》有感13
合上《論語》,手依然依依不舍的緊緊抓住它,目光隨著手鎖定《論語》,我不禁陷入沉思。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面對《論語》,我不再只是為了完成任務(wù)而讀書,而是用一顆渴望去了解的心去認真閱讀,去品味書中的每一段話、每一個字、甚至每個標點符號,直到了解透徹才讀去下一段落。它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并稱“四書五經(jīng)”。雖然它多為語錄,但都辭約義富,有些語句、篇章形象生動,看得我內(nèi)心澎湃,腦子里充滿了感悟。
孔子的弟子把孔子說過的話記錄下來,寫下了《論語》。小時候看來枯燥,現(xiàn)在卻覺得很有哲理。它在生活上,交友上,學習中,為人處世和孝順父母等,給了我們很明確的指示。正是因為這樣,才會出現(xiàn)北宋初年的宰相趙普的“半部論語治天下”和“半部論語秀自身”,說明了學習儒家經(jīng)典的重要和《論語》充滿了智慧。
我最喜歡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三句話是千古名句,代代相傳。意思是:學過的內(nèi)容在適當?shù)腵時候溫習,不也是件很愉快的事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宋代著名學者朱熹對此章評價極高,說它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這樣的主張思想在《論語》中多處可見,本章提出以學習為快樂的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從而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yǎng)、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儒家的話就是這樣,一句話蘊含著豐富的哲學知識,但是它又不給出太多條框,要靠自己去理解意思,就顯出悟性的重要了。
除了學習,時間也很重要!白釉唬菏耪呷缢狗颍簧釙円!背鲎哉撜Z《子罕》,是孔子的一句名言。形容時間像流水一樣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復返,感慨人生世事變化之快,亦有惜時之意在其中。圣人之言,含有多義。雖然書中的注釋已解釋清楚意思,但不能到此為止,我們要還要理解言外之意。這提醒著作為學生的我們要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珍惜時間,抓緊時間學習。不要讓時間像一灘水一樣,接在手掌心,不一會兒就漏光了。
打開《論語》去讀,去看幾千年前的春秋時期是如何產(chǎn)生孔子這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智慧是如何啟迪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后人又是為何尊稱他為“圣人”。我們要學習《論語》中的精神,領(lǐng)悟其中的道理,并將其行動。不斷的實踐,不斷的努力和反思,這樣才能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讀《論語》有感14
子曰:君子不器!墩撜Z·為政》
孔子說,君子不器。于是“不器”二字便猶如珠穆朗瑪峰頂?shù)男切,從古至今的人們思考著它,仰望著它,為它作注,設(shè)法踐行,那些在我們耳中那些頂頂大名的賢者們無一不以自己的方式解讀著它,而更加無一例外的是,每一個身體里流淌著黃河的血脈的中華兒女都堅定地向著它,像每天從不會遲到的越過地平線的第一縷陽光一樣堅定地向著它,向著東方。
第一《易經(jīng)》有言:“形而上者為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蔽闯尚蔚某橄蟮慕凶觥暗馈保殉尚蔚木唧w的叫做“器”。是以“不器”的意思就是君子不拘泥于教條,不僅僅有一技之所用,他要去領(lǐng)略萬物之道,追求道器不離之境。萬物之道是個極廣泛而抽象的概念,而孔子說要去其中有所參透的人是君子,從這里來看,儒家中所強調(diào)的社會責任感便滲透了出來,君子是讀書人,有仁有德的人,這樣的人長于世便要去領(lǐng)略萬物,要去感懷天地,所以這樣看來君子是自由的不拘泥于形式的,但也是束縛的有著清晰地道路的與方向的。這似乎便與我們今日所談的新青年,新思想有著不謀而合的`地方,以自由的靈魂駛向堅定地遠方。
第二,古代的“器”,專門指具有某種功能事物。于是從這個維度來看,“君子不器”便有了另一層意思,君子不像器具那樣,有著局限的用途。君子該是廣博的,君子的才華該是海納百川的,這好比是我們?nèi)缃袼f的短暫的生命與綿延的厚度,君子當以其生命之有限丈量真理之無限。
第三,而“器”又有刀劍武器之意,所以這樣看來,又有了第三層意思,君子當智慧清明,心中堅定有規(guī),不成為小人的工具,不為任何人所利用。而若以此為意,其另一重要思想“中庸”也似乎也在此得以體現(xiàn)。
第四,“器”也有氣量之意,若以此延伸,便有君子心懷天下,氣量沒有固定的度,包容四海之意。古時君子多為有知識的階級或更有統(tǒng)治階級,他們是人民的牧羊人,當以容恕之道福澤天下,庇護萬民。而今之君子更當以仁之心,恕之方,向著道。
綜上所述四點,謂之“君子不器”。
讀《論語》有感15
我們學校自從有了“校長講論語”這一活動后,學校里每個同學都受益匪淺,而我也在“校長講論語”的活動中萌生了自己獨特的感受。
《論語》是一部優(yōu)秀的語錄體散文集,記錄了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yīng)答,或點到為止;正是孔子的這些教誨之言,培養(yǎng)出了多少聰慧過人,見多識廣的才子。我對《論語》最深的感受也正是孔子的教誨之言。
在校長給我們講的`每一篇《論語》中,有多數(shù)都是孔子對眾多弟子的教誨之言。其中有一篇講到: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段話就告訴我們,君子既出一言就必須做到,就算用幾匹健壯的馬來追回君子說出的話,恐怕也很難做到。這句話也反映了我們生活中的情況,比如你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要來我家玩,就不能說反悔就反悔,應(yīng)該按照約定去我家。這一篇《論語》就給了我很深的感受,通過我生活中的這件事大家也許就明白了。我和一位同學約好星期六一起出去玩,可是我在約定好的地方等了好一會都不見他的身影,無奈之下我便給他打了個電話,電話是他爸爸接的,他爸爸知道這么一回事之后立刻把他送了過來,并向我道了歉。我也讓他不要太自責,既然已經(jīng)知道錯了也沒什么了,這不也是完成了約定嗎?這篇《論語》孔子的教誨之言給我的感受是:一個人就應(yīng)該遵守約定,并且不折不扣地完成。
學習《論語》真的給了我很多感受,給了我最端正的思想,給了我最好的教誨,給了我重新站起來的勇氣。學習《論語》給我的感受真是太多太多了,我愛學學《論語》!
【讀《論語》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論語的心得08-24
讀論語心得01-29
讀《論語》有感12-21
讀《論語》有感09-16
讀《論語》有感08-15
讀論語有感12-26
讀《論語》有感04-24
讀論語有感02-26
【推薦】讀論語有感12-26
讀《論語》有感【熱】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