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記》讀后感

時間:2022-11-09 14:53:09 讀后感 我要投稿

《小窗幽記》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窗幽記》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窗幽記》讀后感

《小窗幽記》讀后感1

  一周的制度起草要把腦殼掏空,也沒了什么心情寫文,就寫寫在看的《小窗幽記》吧。

  有些書就像嚴肅的老師一樣,告訴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有的就像一位智者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而有的就如一位哲學家:浮生若夢,若夢非夢,浮生何如?如夢之夢。

  看小窗幽記的時候,我覺得作者眉公更像一位平和的長者,慈眉善目坐在那兒,講講涵養(yǎng)心性,為人處事,再聊聊養(yǎng)生的常識,還有一些美學的熏陶,輕風細雨一般滋潤著讀著的心田,不知不覺感受著他的智慧和灑脫。你看: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才是手段;風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跟。

  繁花似錦,柳密如織的美好境遇中,不受束縛,來去自如,才是有方法的;狂風暴雨中,站得住腳才是有原則的。

  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安逸享受的生活使多少人沉迷其中,無法自拔?珊镁安怀T,美夢終會醒來,到頭來只是夢幻的一場空。唯有智者不受繁花粘身,柳密纏身的誘惑,拿得起放得下,在這樣的'境遇中來去自如。賭場揮金如土的氛圍吸引無數人前往,贏一局還想贏,輸一局想翻本,結果越陷越深傾家蕩產,少有人小賭怡情全身而退。而今不少青少年沉迷于游戲,用著父母的錢不愁衣食,卻以為這樣的日子會長久下去,但也有人看清現實,為自己的未來努力尋找出路。

  順境之中保持自己的原則很容易,可當情況危急,原則不能救命時,你是否還會堅持。常被討論的道德問題“在窮困潦倒快要餓死時,是另可餓死也不放棄道德原則,還是舍棄原則偷食飽肚”總讓人難以回答,難以取舍。而就拿生活小事來說,總有自稱有原則的人,不闖紅燈也被定義為自身的原則,并對不守紅綠燈的人車之以鼻。當偶然一次快要遲到,遲到將被扣除獎金,這樣的原則是否還能守?

  懶可臥,不可風;靜可坐,不可思;悶可對,不可獨;勞可酒,不可食;醉可睡,不可淫。

  每一個人在說到“懶”得時候,不是疾言厲色地批判就是嗤之以鼻地蔑視,唯獨眉公說,可以啊,你懶的時候,只要躺下待著別動,千萬別著了風就行。黃帝內經說風是百病之始。風夾雜著濕寒之氣,在人們懶散的時候,衛(wèi)氣不能固表,這時候它趁虛而入,會打亂你身體的平衡,是不是像一位和善的長者?

  接著他又說:想要清凈的時候,可以安坐,但是不要思慮過多。這個看似容易的建議,其實現在好多人也做不到,我想靜靜,每次都這么說,可心靜不下來,要不就東想西想,想出一大堆煩惱事,不是有句話叫: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嘛。現在人常愛說的一句話:我心好累啊。深深的吸氣,慢慢的呼氣,靜點、靜點、再靜點。

  如何度過苦悶期呢?可以與人說說話,千萬不要獨自垂淚到天明。我們都很喜愛的一位北宋文學家、豪放派詞人蘇東坡先生人生際遇沉沉浮浮,實在坎坷,好在他胸襟開闊、通達樂觀。在被貶黃州的時候,生活困頓、貧病交加,他并沒有怨天尤人、一蹶不振,而是更加積極去面對,墾荒東坡造田,東坡居士因此流傳千古。

  與此同時他又廣交朋友,徐大受、朱壽昌經常帶著酒肉來看望他,又有馬夢得、潘酒監(jiān)、郭藥師、龐大夫、古農夫、和一位大嗓門彪悍婆娘、道士、和尚這些朋友,他們飲酒夜游,半夜醉醺醺爬過城墻然后各回各家。他在這里寫下了著名的兩賦一詞,業(yè)余時間還研發(fā)出了東坡肉、東坡湯,本來是苦不堪言的流放生活,讓他過的有了詩和遠方,黃州也因他受到世人的矚目。

  我們試著通過《定風波》來探究蘇東坡在那段艱苦的日子里的精神境界: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帲瑲w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不要在意穿林打葉的雨聲,吟著歌悠然自得地走著,在這兒竹杖草鞋正好走道兒,誰怕?任憑風吹雨打,自在過自己的一生,風微涼,吹醒帶著酒意的我,山頭剛放晴的太陽迎面照過來,回去吧,對我來說這些都無所謂。

  豁達之情由此可見。誰都有苦悶的時候,但是想想,你能比人家蘇先生還慘嗎?

  勞累的時候可以飲酒,不可以飽食;醉酒的時候可以睡覺,不可以貪歡;勞累時過度飲食,首先傷腸胃,其次腦細胞因缺氧容易導致大量壞死,當然眉公那個時代的酒精度數沒有現在的高,也就相當于餐前開胃酒了。喝酒喝醉了,就乖乖躺下睡覺,別再讓他老人家操心了。

  偶然讀一讀《小窗幽記》,心平氣和方能看清世事本質。書中的清言名句雖并沒有直接告訴我們方法,卻可引發(fā)我們的思考,以書中短句思索自己的所作所為不為是一種對自我的認識?辞遄晕,反饋于生活。

  也希望,細讀之,有醉意,有古意,有劍意,有俠氣。

《小窗幽記》讀后感2

  《小窗幽記》以觀世間榮辱、品人生苦樂為主線,以文辭優(yōu)美、意蘊高雅為特點,是一本修身處世的格言書。書中的格言有的立言精深,使人百思方悟;有的含蓄蘊藉,令人回味悠長。讀來有神思優(yōu)游,流連忘返之感,歷來被視為修身養(yǎng)性,自我提升的佳作。

  《小窗幽記》作者陳繼儒,號眉公,生于明末清初。他高雅超脫,博學多通,一生著述頗多。透過作品可以感受到作者拿得起、放得下、拋得開、收得攏的豁達心胸和無塵境界,其真知酌見無一不閃爍著智慧的光輝,于今時今世仍有借鑒價值,尤其是關于修身正心的見解最值得我們品讀。

  《小窗幽記》說“有譽于前,不如無毀于后;有樂在身,不如無憂在心!备嬖V我們?yōu)⒚撌丘B(yǎng)心第一法。古人說:相由心生,境由心造。心乃身之統帥,行之導向,要改善人生際遇,需要我們從“心”做起,常持喜悅心,就會以笑面示人;常持平常心,就會笑對人生。所謂平常心不是看破紅塵,更不是消極遁世,而是平和豁達、寬容灑脫,是積極做事、低調做人,是利不能誘、邪不能干,是悲憫眾生、利益眾人。以平常心看待榮華富貴,就會不嫉人有,也不笑人無;以平常心看待得失成敗,就能做到上不負天,下不愧人。一個人只有擺正了心態(tài),才能有正念、正思維,繼而才能有正面行為。正念是指積極樂觀、與人為善的觀念,處人時心存善念,則視對方如佛陀;心存惡念,則視對方如牛糞。處世時持積極樂觀之心,則世界生機蓬勃一片光明;持悲觀失望之心,則世界滿目蒼涼了無生氣。在現實生活中,常持平常心并不容易做到,世事紛繁無時無刻不考驗著每個人的判斷抉擇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當天薄我福時能否做到不怨天尤人?當天勞我形時能否做到不退避逃離?當天厄我運時能否做到不沮喪放棄?只有做到心地無塵、心境平和,才能改變我們面對一切的態(tài)度,隨之改變我們和世界的相處方式,才會讓我們和世界越來越默契,越來越和諧。

  《小窗幽記》說:“讀書不獨變氣質,且能養(yǎng)精神。”珍惜時光善于學習,不僅腹有詩書氣自華,而且能夠吸收義理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伏久者,飛必高;開先者,謝獨早。”蟄伏日久歷煉日深,所以會飛得更高;綻放得早也必凋謝的快,所以一片坦途未必是好事,《小窗幽記》強調細節(jié)決定成敗,態(tài)度決定一切;強調后天的努力超過先天的聰穎,困境的磨礪會促進成長;激勵后人不要被資性、境遇所限制,告訴我們樹立通過學習改變命運的積極態(tài)度,這一點特別值得我們借鑒。古往今來,通過讀書學習改變命運、提升自己的事例比比皆是。國學經典《大學》是儒家思想的精辟概述,被列為四書五經之首,其作者曾子被稱為孔子最愚笨的弟子,可是像曾子這樣愚笨的人卻能夠理解孔子并將孔子的.學說闡揚于后世,并因著述《大學》而名垂千古,最終成為孔子最成功的弟子之一?梢娤拗迫顺砷L的不是資質、天性,而是固步自封的心態(tài)。心態(tài)、心境不僅決定一個人的成敗,而且決定一個人是否快樂,像孔子的另一位弟子顏淵那樣,以一簞食、一瓢飲為樂,就是因為他的快樂沒有依附于外界的環(huán)境上,而是由內心滋生的知命而樂天。如果每個人不緣外境,放下萬慮,便可感覺到這種快樂,并且因為這種快樂發(fā)自于內心,而不是得之于外,所以也不容易改變或者失去。

  “多燥者,必無沉潛之識;多言者,必無篤實之心;多勇者,必無文學之雅!薄缎〈坝挠洝犯嬖V我們,靜就是不多言、不浮躁、不妄動、心不隨物轉。我理解所謂“靜”,就是謹言慎行、淡泊寧靜的一種境界。有了淡泊之心,才能放得下名利,放得下功過得失,平淡地面對所有的失去和擁有,直至以尊嚴的方式承受人生的苦難;有了淡泊之心,才能不為物欲所惑,不為權勢所屈,不為利害所移。一份淡泊,帶給我們安閑自在、波瀾不驚的生活,它把莫名的惆悵沖淡,讓美好的心情升騰,使人達到聞謗不怒,見譽不喜的高深境界。如果說淡泊可以使人品格高尚,那么心靜可使人處事從容。淡泊是平和的,心靜則是深邃的,心靜給人以不動聲色的剛毅與堅韌,給人以面對現實的莫大勇氣,還給人靜觀世事以從容應對的智慧。心靜體現一種從容不迫的沉穩(wěn),一種氣定神閑的大氣。心靜時,我們不僅能體味生命的美麗,而且能坦然地面對人生的挑戰(zhàn)。我想,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生真正的成功和幸福或許就在于擁有一個“靜”字。

  志要高華,趣要淡泊。通過讀書我們領悟到,做人要淡泊寧靜,處事要安詳涵容,工作要積極有序,生活要樂觀豁達。當我們置身喧囂浮華的世界卻依然堅守心靈的一方凈土,當我們面對世間種種誘惑而心湖不泛起一絲漣漪,當我們平和審視生命的歷程而不在意獲得與失去,當我們能夠做到辛勤耕耘不問收獲地默默奉獻,那么,我們的人生就進入了一種臻于完美的境地。

《小窗幽記》讀后感3

  《小窗幽記》是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陳繼儒(眉公)讀史論經之余,編著的一本關于修身處世養(yǎng)性的格言小品集。書中文字多出于古代的經史雜著,以及民間俗諺。它與《菜根譚》、《圍爐夜話》并稱為中國人修身養(yǎng)性的三本必讀之書,也有人稱之為“處世三大奇書”。

  《小窗幽記》是一部促人警世,言短旨遠的人生哲言小集。集中的內容涉及了修身,養(yǎng)性,經商,從政,處世等。作者以哲人式的冷峻,對當時糜爛庸俗的世風做出了辛辣且不失客觀的抨擊,流露著“好為清態(tài)而反濁者,好為富態(tài)而反貧者,好為文態(tài)而反俗者,好為高態(tài)而反卑者,好為淡態(tài)而反濃者,好為古態(tài)而反今者,不如混沌為佳”的一種無所拘束,高遠超脫的”難得糊涂”的自由人生境界。

  很多聲名卓著的文人雅士稱譽《小窗幽記》的作者陳繼儒是能夠悟透生死關、看破名利場的智者。陳繼儒在集中寫道:”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則根燼復萌,而塵情終累乎情趣。今日之是不可執(zhí),執(zhí)之則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轉為欲根”。這充滿智慧的格言,如一縷清遠氣息,在這初夏的涼爽中縈繞著我。

  掩卷遐思,在這幽緲的氣息里,仿佛看見一個智者的模糊輪廓,顫動在歷史長河的粼粼波光中。書卷里除了高蹈超脫的哲性,還存有某種雋永、慎密的理性思維。

  品讀一本充滿智慧的書,其實就等同在剖析作者內在的精神形態(tài)!缎〈坝挠洝愤@本書之所以能流傳下來,是因其所言訴的`思想有著深蘊的文化內涵。直至今天,仍發(fā)人深省。它猶如一只遙遠年代里斑駁的青銅器,泛著詩意的蒼綠;又如同一個瀟逸之士,著一襲禪者的布衣,披著清冽的寒輝,嘯吟,且徐行,在歲月深處吟唱著烏托邦式的精神操守之曲。

  其中最喜歡的是陳眉公輯錄在《小窗幽記》中的這句: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這是明人洪應明的一副對聯,洪應明是《菜根譚》的作者,所以,它最早的出處,應是《菜根譚》。

  一直以來,就喜歡這幅對聯,在年少懵懂的時候就喜歡。這幅對聯典雅華麗,看似淡然卻深奧,一讀起來便會蔓延一種心緒和情懷。人生山長水長,需要一種空靈的東西來給自己以心理暗示,方能笑看流光飛舞,不覺人生苦寒。

  “閑看庭前”三字,大有“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春夏與秋冬”之意,閑字又有一種隨心的不經意。而“漫隨天外”又顯示了不與他人一般見識的博大情懷!盎ㄩ_花落”、“云卷云舒”境界高邈,與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實在是異曲同工之妙。

  一副對聯,短短二十四個字,卻深刻道出了人生對事對物、對名對利應有的態(tài)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如此,才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方能達觀取舍,笑看人生。

  現代人大多活的很累,精神與心靈不堪重負。金錢的誘惑、權力的紛爭、宦海的沉浮,讓人殫心竭慮,是非、成敗、得失,讓人或喜,或悲,或驚,或詫,或憂,或懼,一旦欲望難以實現,一旦所想難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會失落、失意乃至失志。而克服這種失落、失意、失志,需要靠內心的調試來平衡,從而達到“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的自在狀態(tài)。

  當代大德趙樸初先生在了悟生死之后,去世前寫了幾行字:

  生亦欣然,死亦無憾;溥開,水流不斷。

  我兮何有,誰歟安息。明月清風,不勞掛牽。

  ——三十二個字,充分體現了“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的精神內涵。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花開則榮,花落則敗。不以一時榮耀而忘形,不以一時屈辱而自棄。淡泊名利,無欲則剛。

  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禪悟生死,逝水無痕。生亦樂,死勿悲。心如流云,順其自然。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人們所處的人事環(huán)境、物質環(huán)境也在急速變化中。面對這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我們不禁要喟嘆,現在不僅做事難,做人更難。處世之道,就是為人之道,今天我們要立足于社會,就得先從如何做人開始。明白怎樣做人,才能與人和睦相處,待人接物才能通達合理!缎〈坝挠洝窐O具內秀,是一部促人警世,言短旨遠的人生哲言小集。全書始于“醒”,終于“倩”,雖混跡塵中,卻高視物外;在對澆漓世風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雋,其格言玲瓏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它自問世以來,不脛而走,一再為讀者所關注,其蘊藏的文化魅力,正越來越為廣大讀者所認識。

【《小窗幽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小窗幽記讀書筆記03-07

《小窗幽記》讀書筆記03-08

審時度勢《小窗幽記》讀后感11-08

蘭幽的作文09-03

幽經悲劇12-08

小徑通幽作文08-03

山谷幽景作文03-15

古鎮(zhèn)幽音作文11-30

小窗寫景作文(精選24篇)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