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包花生日記
一天就要結束了,這一天里,有沒有哪件事或某個人觸動到我們呢?何不趁現(xiàn)在趕緊寫一篇日記。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包花生日記,歡迎大家分享。
金秋時節(jié),幾位朋友茶敘,友人鄒君是退休外科醫(yī)生,繼前幾年之后,今年他又帶來了一小包花生供大家品嘗;ㄉ靡粡埵纸伆饷嫣讉塑料袋,煞是鄭重其事。其實花生除了飽滿勻凈,無濫籽陰籽外,并無什么特別之處。我們不禁問所從何來。
他給我們講了一件事——
那是26年前的一天,兩位青年農民來到鄒君的診室,從衣著不難判斷是窮困人家,他們是兄弟倆,哥哥讓弟弟在外面坐著,先單獨向鄒君訴說了遭遇的不幸,他們父母早亡,兄弟倆相依為命苦苦掙扎到20多歲,弟弟患病對他們艱難的生活,無疑是雪上加霜,他帶著弟弟四處求醫(yī),昨天才從別的醫(yī)院出來,醫(yī)院診斷結果是胃癌,醫(yī)生要他回家給弟弟吃好點,說病人活不過中秋節(jié)了。這話如晴天霹靂,對他打擊之沉重不言而喻,他沒有把這事告訴弟弟,獨自承受著,雖然弟弟已被“判了死刑”,但他仍不甘心,又來到這里醫(yī)治,他懇求鄒君救救他的弟弟,男兒有淚不輕彈,說到這里,他已泣不成聲。看得出,這是個被艱難沉重的生活擔子鍛煉得很堅強的漢子,卻因為弟弟痛苦萬分。鄒君無法拒絕,心想哪怕還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從死神手中奪回病人的生命。
鄒君經過對病人的認真檢查,根據(jù)病情和病人的體質,決
決定收下這個病人,并于次日做手術切除,治療和用藥都盡量做到節(jié)省,結果手術很成功,不久病人就出院了。
從這個病例中,鄒君得到了受用終生的教益,他認識到:所謂愛心具體到一個醫(yī)生,就是要關懷、體諒病人;診病要認真仔細,治療要一絲不茍;尤其是下結論不能草率要三思而后行。這些年來,他正是以此為標準要求自己,他的醫(yī)德、醫(yī)術在患者中獲得了良好的口碑,與許多患者因病成友。
斗轉星移,時過境遷,鄒君50多年從醫(yī)生涯中,這樣的病案遠不止幾樁,此事他已淡忘,對病人的容貌已不復記憶。
幾年前的一天,鄒君下班回家,兩個年過半百的農民在門衛(wèi)室等候他,他已不認識這兩人,來人卻認得他,原來是當年找他治病的兄弟倆。弟弟告訴鄒君,那年做了手術后,身體漸漸恢復,后來又能干農活了,這樣過了一個又一個中秋節(jié),每個中秋節(jié)他們都會想到鄒醫(yī)生,都想來看救命恩人,但農村窮不好意思空手來,現(xiàn)在農村經濟情況好了特地來看望。鄒君頗為感動,把兄弟倆接到家里,兩人拿出一疊鈔票和帶來的一袋花生,盛情難卻,鄒君退回了錢,留下了花生,后來給兄弟倆帶了一盒月餅和一罐螺旋藻營養(yǎng)粉,并送到車站給買了車票。分別時鄒君說:歡迎再來,但不要帶什么,實在要帶,帶
來一點兒自家種的花生就可以了。雙方達成共識。
以經世濟民為己任的中國傳統(tǒng)讀書人,“不為良相,便為良醫(yī)”,懸壺濟世是他們人生道路可選的“第二志愿”。醫(yī)乃仁術,“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提倡的是互相親愛,“汎愛眾而親仁”……盡管由于醫(yī)生個人素質、品格不盡相同,難免有所差異,但既然選擇了以仁術為業(yè),就應該恪守“仁術”起碼的要求,對患者一視同仁,汎愛眾病人,并以此為自律和他律的規(guī)范。這其實與我們耳熟能詳?shù)摹盀槿嗣穹⻊铡、“救死扶傷”異曲同工,并無二致,所以醫(yī)生和患者互相親愛,互相尊重、信任,原本是很平常的事兒。
如今醫(yī)患矛盾尖銳,社會對醫(yī)藥詬病甚多,老百姓看不起病,抱怨“醫(yī)院門大開,有病無錢莫進來”等等,恐怕是將針對少數(shù)富翁的特殊醫(yī)療、VIP病房、高價藥物之類,泛化至國民大眾,以致老百姓不堪醫(yī)藥重負,成為“看病、上學、住房”三大難之一;或曰,時下是市場經濟,可別忘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看來問題出在這個“道”字上了。
其實何止醫(yī)生這一行,不論是干什么,都不可以無“道”。難道不是嗎?
【一包花生日記】相關文章:
花生的日記01-23
花生觀察日記03-29
一包垃圾作文10-04
一包餅干作文10-26
一包紙作文11-11
花生的日記(精選33篇)07-27
觀察花生日記05-06
珍藏一包煙作文11-17
一包紅紙巾作文04-30
日記:花生生長記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