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頂村土地廟會散文
眨眼間,“二月二”就來了!這是新年伊始又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是鄉(xiāng)民一年勞作之后難得的縱情狂歡!岸露眲t是一項盛大的慶典活動(實際上是一次隆重的迎春儀式)。它與民間對龍神的崇拜有關,與中華幾千年的農(nóng)耕文化有關。我老家頂村的二月二廟會,可是在方圓幾百里出了名的。
一
二月二稱為“龍頭節(jié)”。據(jù)探考起源于伏羲氏時代,從遠古流傳至今。宋朝時稱為“花朝節(jié)”,把這一天定為百花生日。元朝時稱為“踏青節(jié)”。明清時把二月二這一天稱為“龍?zhí)ь^”的日子。因為按氣候節(jié)令這時正是驚蟄前后,冬眠中的野獸爬蟲在春意萌動中醒來,鄉(xiāng)民呼喚他們心中的龍神醒來威鎮(zhèn)四海,讓那些毒蟲怪獸不能禍害人類。春季到來,農(nóng)耕在即。鄉(xiāng)民們呼喚行云布雨的龍神,從冬季悠閑中振作起來,遍察宇內(nèi),巧理四時,讓普天下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不少地方把這一天叫“春龍節(jié)”或“土地節(jié)”。表達了鄉(xiāng)民對自然主宰的敬畏,對賴以生存的土地的膜拜,對安祥溫飽美好生活的祈愿。
在我們這兒有不少傳統(tǒng)的習俗:二月二這天大人小孩都剃頭理發(fā),取意龍?zhí)ь^,一年好運。太陽落山后和未出宮前忌擔水,若擔水會擔回龍蛋,龍蛋啥樣子沒人見過。記得兒時跟大人念的童謠:“拉大鋸,扯大鋸,姥姥門前唱大戲。請閨女,喚女婿,小外甥甥也要去。姥姥家中沒吃的,粗糠壓細糠,蒸下窩窩長翅膀,吱溜飛到南墻棗樹上……”“二月二,狼背羔(一種游戲),背了大大背小小……”小時候過二月二,比過大年、鬧元宵又有別一番情趣,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
二
家鄉(xiāng)頂村每年二月二都要舉行盛大的廟會,鄰近五州八縣的鄉(xiāng)民香客紛紛前來拜謁,甚至在河南、河北、陜西、內(nèi)蒙等北方數(shù)省都聲名遠播。頂村的土地廟會有悠久的歷史。據(jù)考證,距今4000多年前,炎帝八世榆罔于困頓之中,率部退守于上黨盆地最北端的榆州。于太行山西麓的群山環(huán)抱中,休養(yǎng)生息發(fā)展農(nóng)耕文化。后來榆罔在與軒轅部落的角逐中失敗。炎帝傳八世而止。代之而起的軒轅黃帝沒有為難于榆罔后人,他們在居住地建立的榆州國延綿2000余年。在此立社祭祖,是為榆社,作為地域名沿襲至今。
頂村是濁漳河畔的一個古村落,距當年的祭社所在地--社城不到十華里,頂村的二月二廟會是縣域內(nèi)唯一的土地廟會。最初,應是當時“官方”舉辦的盛大的祭祀活動。土地廟建在村西三里多遠的山梁之上,當?shù)厝朔Q龍脈山土地垴。背倚雄渾浩莽的太行山一支--北原山八賦嶺,居高臨下俯瞰云蒸霧靄的濁漳河川,自有一派龍騰宇宙的氣勢,F(xiàn)在的廟宇主體為重修后的三間懸山頂、前出廊式仿古建筑。飛檐硫瓦,雄姿凌空,蔚為壯觀。廟址及路階石料顏色質地與當?shù)厣绞娜徊煌梢姵跏紩r非憑一村之力就地取材所建。至今,廟周仍存有三株古松,或挺撥摩云,如擎天巨柱;或蒼勁虬結,如攜客仙翁。生長于多石少土的山頂之上,經(jīng)歷世世代代風霜雨雪,人禍天災,廟宇幾經(jīng)毀損重修,而古松至今依然濃郁蔥蘢生機勃勃。出榆社縣城北門,三十里之外便可遙望到蒼茫山海之上的“三棵松”。成為頂村土地廟的標志。
三
每年二月二這一天,從凌晨一點到中午十二點,來土地廟進香、拜謁、許愿、還愿的香客絡繹不絕。祈求平安吉祥風調雨順的、求子的、祛病消災的、求財求富貴的……廟前香煙裊裊,人頭攢動。相傳,頂村土地廟的地爺?shù)啬套钍庆`驗,求雨得雨,求子得子。歷史上一些地方遇到大旱年景,該地鄉(xiāng)民頭頂水盆,赤腳行走數(shù)十里上百里,前來祈雨。主持儀式的人稱為“馬皮”,如神附體,念念有詞,酷熱天氣,當眾在祭壇前拿大刀片從面額上劃下,頓時血流如注,求雨人拿盆接著!榜R皮”用刀面輕輕一擦,面目完好如初。祈雨地三日內(nèi)必降甘霖。爺爺給我講,我聽得驚心動魄。到我漸漸長大,接受無神論教育,心便不以為然。可有件身邊實事,又讓我將信將疑。我的隔壁鄰居杜氏夫婦,結婚十幾年,兩人都快奔四十了。女人遲遲不開懷,一家焦急萬分。丈夫每年二月初一晚上,摸黑夜行幾里山路,跌跌坎坎到土地廟上,爭上零點(子時)的第一爐香。年年如此從不懈怠。不知是虔誠感動了神靈,還是念想激活了生理因素?杜氏夫婦連生三子,一時傳為奇聞佳話。近些年來,懷著各種企求到頂村土地廟拜謁的人是越來越多了。
從古至今,從二月初一到初三,村里都要趕廟會唱大戲。早年是村里的土攤秧歌,演出《楊小武三盜九龍璧》等劇目。我爺爺還扮過楊小武呢!從民國初年至今的一百余年間,村里有像模像樣的晉劇班子,劇目有《明公斷》、《斬皇袍》、《打金枝》、《打魚殺家》等。記得一位叫九叔的駝背老漢演花旦,逗得人們前仰后合的!稓R》一折中飾秦香蓮的青衣唱得聲淚俱下。最精彩的是《大堂見皇姑》一折的對唱,皇姑與包公舌劍唇槍,飾包公的大花臉(方言叫“黑爵”)唱得字正腔圓、鏗鏘有力、豪氣干云!至今猶記包公手握腰間玉帶,昂首甩動長須,喝道:“頭上去掉烏紗帽,先打官司后上朝!”一腔以死相搏,申張正義的豪情,贏得滿堂喝彩。多年后當我在政法戰(zhàn)線供職時,記起這些情景時頗生感慨。演包公的這位老伯活了九十多歲,他在世時,我遇回鄉(xiāng)常去看他。
四
頂村土地廟會從歷史塵煙中走來,歷數(shù)千年昌盛不衰,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商業(yè)性。一句民謠“二月二,龍?zhí)ь^,頂村趕會賣籮頭!绷鱾髦两。頂村的二月二土地廟會就是方圓百里內(nèi)的一場盛大的春季物資交流大會。商業(yè)不發(fā)達的年代更是如此。榆社、遼州(今左權)、和順、太谷、祁縣、武鄉(xiāng)等鄰近各縣、晉商諸家、乃至河南、河北、陜西、內(nèi)蒙等地的'商客駝隊都云集頂村。
村中大戲臺唱戲。戲場外圍是雜耍賣藝的。村東碾子溝一帶是占地百余畝的物資交流市場。主要賣山荊條編制的籮頭、笸籃、地耢,還有繩索、皮條、犁鏵、鋤頭、鍬镢等農(nóng)耕用具和一些農(nóng)產(chǎn)品。賣針頭線腦的貨郎搖著不郎鼓,釘鍋釘盆釘碗的抖著鐵片串,吆喝著招徠生意。記的小時候總愛圍著賣琉璃圪崩崩(一種由玻璃吹制的兒童玩具。有脆脆的響聲)的轉,買了吹幾下就破了。沒錢了只好“饞饞”地圍著看。還有的孩子制了鐵絲撓子,偷偷撓駱駝的毛(可織暖暖和和的毛手套毛襪子),被逮住了免不了被喝斥。大人當然不會縱容他去做這些丟臉失面的事情。再往遠處是大片的沙丘,稀稀歪歪地長著些楊樹、榆樹、沙柳樹,里面全是牛市會。莊戶人們在那兒買賣牲口。伢行們在衣襟袖管里捏碼碼,討價還價。正是春耕在即的時候,正擋力的牲口或是既能役使又能生仔的母畜都能賣個好價錢。村里村外熙熙攘攘,熱鬧非凡,比正月十五鬧元宵還紅火。
每年來趕會的不下萬人,從頂村坪到濁漳河岸邊的大道,2里多長的路上,沿途有許許多多的飯攤。賣油麻葉的、拉面丟面的、雜割湯、河撈、干面餅的應有盡有。來趕會的人們買了一斤二斤麻葉,用馬蓮葉條捆著去親戚家走動、歇腳。村里的婆姨們沒空趕會,支著鍋兒在家招待客人。親戚投親戚,親戚引親戚,榆社親“圪瘩親”(扯扯掛掛,多重親緣),天下親“圪瘩親”。村里村外彌漫著吉祥喜慶的年味、熱熱鬧鬧的會味、暖意融融的人情味。
五
隨著時代的前行,“二月二”土地廟會的色調與內(nèi)涵在不經(jīng)意間演變著。過去買賣的多是鍬镢笸籃犁鏵地耢之類,后來新式電器、時尚服裝應有盡有;過去是牽著牛驢、挑著豬仔、趕著駝隊來,后來是自行車、農(nóng)用車、摩托車、電動車、大卡、大巴、小臥車。從前是本村劇團,現(xiàn)時請的是省市級明星劇團。曾經(jīng)人們稀奇地圍著觀看攝影師給人照相。如今不少人手里有智能手機,逮個精彩,玉指一點,老奶奶的笑容、亮妹妹的倩影就在QQ、微信群里上傳開。從前有情意的青年男女相約在會上見面,也是悄悄秘密、若即若離、羞羞答答;如今的情侶搭肩樓腰、當眾擁吻,都市香風也吹到山鄉(xiāng)里來……廟會的主題在敬神祈愿、物資交流、親情聯(lián)絡的基礎上向觀光旅游、信息交流、農(nóng)商協(xié)會運作、文化采風、文明傳承等諸多方面衍生發(fā)展。
繁華的現(xiàn)代社會沒有冷落了土地爺。求子求財求保佑,地爺?shù)啬棠軒鸵r的事多著呢!村人修筑了盤山路,可駕汽車通往土地廟垴。平日里進香拜謁、休閑觀光者絡繹不絕。每逢二日二龍?zhí)ь^土地爺爺生辰之日,從凌晨至正午,人如流,車如流,念如流,慶賀龍?zhí)ь^的鞭炮聲在龍脈山峰間傳響,土地廟前裊裊香煙在婆娑的松枝間飄蕩升騰……人們向大地、日月、神靈表達虔誠的敬畏和希冀。
山嵐輕拂,紫花地丁草從紅紅的鞭炮紙屑下鉆出來,鋪展開三四片小巧的圓形碧葉,根芯中撐出數(shù)莖紫艷亮麗的鐘鈴花,又一個繁花似錦的春天到來了!
【二月二頂村土地廟會散文】相關文章:
老周村的廟會散文10-24
村醫(yī)散文04-13
老農(nóng)的土地散文06-25
土地帖散文11-29
土地的聲音的散文11-06
土地的聲音散文11-06
碧村散記散文05-11
絲瓜村優(yōu)美散文12-26
走進羊角村散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