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品德與生活《我的崗位》說課稿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下面YJBYS以小學品德與生活《我的崗位》說課稿為例,為大家介紹說課稿的寫作內容及技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小學品德與生活《我的崗位》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
我今天要說的內容是小學品德與生活《我的崗位》,我將從以下幾點開始說起。
一.說教材
《我的崗位》是二年級第二學期第十二課的教材,即第四單元第一課.《品德與社會》學科提倡從學生身邊的實際生活引入,關注學生的生活事件,要求教師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想學生所想,讓學生通過活動獲得知識,豐富體驗,特別是在教育內容上有所拓展.同時,《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還要落實"兩綱"要求,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要力求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融入日常的教育活動之中.這要求教師要善于發(fā)掘和運用學生身邊的,鮮活的各種教育資源,特別是各種生動典型的案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我的崗位》這一課正強調了學習活動的實踐性, 而且與班主任的班務工作是密切聯系的,二年級下班級已經開始培養(yǎng)班級小朋友的勞動能力了,為了讓學生在集體意識的基礎上有各種崗位的體驗,同時在活動過程中更注重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和潛能,因此把尋找崗位與培養(yǎng)學生勞動意識,能力有機結合起來.
二.說學情
通過觀察交流發(fā)現,班中許多學生雖然已經有一個服務崗位,但是崗位意識并不明確,職責意識不清楚,甚至連尋找崗位的目的也存有偏差;另外,還有部分學生沒有實際服務崗位,所以對于集體的事情抱有不聞不問,事不關己的態(tài)度,缺少責任意識.其實每個孩子都有獲得成功的愿望,因此教師要充分激發(fā)孩子為他人服務的意識,通過了解崗位的作用,幫助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崗位,從而培養(yǎng)責任意識與主人翁意識.
三.說教學目標
我們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 在教學中,擬定的教學目標是:
1,知道集體的事是大家的事,人人都有責任;
2,能在集體中尋找為大家服務的崗位,并且盡心盡力去做好.
四.說教法
在課前與學生交流中發(fā)現,部分學生對于崗位的概念還是停留在有個與眾不同的名稱這個表面上,所以,我們利用救災志愿者的故事圖片來引出崗位的概念.崗位的概念清楚了,就讓學生明確尋找崗位的目的.在課前了解學生現狀時發(fā)現,的確有部分學生找崗位的目的有所偏差,有的是為同學服務,而有的是為了管別人,有的是感到很神氣等,所以,課中先組織大家討論,再由教師歸納總結出三種意見,這也是教材上所出現的,在此基礎上再次組織學生討論,縮小了討論范圍,使討論的目的更明確.可是怎樣化抽象的書面語為實際的理解,我們組織已經有崗位的學生來談談他們在崗位上是怎么做的,有介紹自己,有介紹同伴在已有崗位上工作中的閃光點.我們嘗試引導學生來尋找崗位,在學生尋找的過程中,更加直接地體會崗位責任意識.
五.說學法
針對低年級學生處于知識能力接受的起步階段,多角度地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感悟,運用各種手段,如有崗位的同學自我介紹他們在崗位上是如何做的;在班上增設崗位;舉行崗位競聘會以及寫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更好地將文本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所知.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育情境延伸,使學生能在實踐中鞏固,在實踐中認知,在實踐中延伸拓展.
六.說實施
本篇課文,我們用一課時來完成.教學設計為六個活動環(huán)節(jié):
活動一:聯系實際生活中的人樹立榜樣,理解什么是崗位.
活動二:讓學生明白集體的事應由大家一起做,讓學生了解如何尋找崗位.通過討論知道了什么才是班級中的崗位,通過現場生生互動了解到尋找崗位的目的,應該說每個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因此自然引出班級學生對崗位的真實看法,結合教材中"聰明豆"欄目歸納出幾條不同意見,再組織學生針對這些想法展開討論,從而明確尋找崗位的真正意義.
活動三:聯系實際,讓已經有崗位的學生談談他們是怎么做的.教師先讓學生來了解現有崗位的職責,體驗到集體的事情要靠大家一起做.通過夸夸小伙伴,可以更堅定為大家服務的熱情,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
活動四:結合班級情況,獻計獻策解決遇到的困難.結合崗位明確責任,知道集體事情大家做.因為班級中現有的崗位有限,而且有的孩子已經在崗位上做了一段時間,在崗位上會遇到不盡如人意的事,從培養(yǎng)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出發(fā),讓同學幫忙想辦法解決困難.
活動五:聯系實際,在班中增設崗位,開展競聘活動.引導學生尋找崗位,明確職責組織競聘.集體的事情大家一起做,因此發(fā)動學生們一起來尋找班級中的崗位,并來制定出崗位職責,然后找找適合自己的崗位,激發(fā)自主意識,在競聘中進行能力培養(yǎng).我們在學生應有意識的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有激發(fā)道德情感的教學情境中,以境生情,以情促行,讓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從而進入角色,產生情緒體驗,達到動情中明理,明理中促行.
活動六:總結談話,激發(fā)情感指導行為.并不是課結束了,崗位就定了,因此將崗位的競聘與課后的延伸結合起來,既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作為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動力機制.
七,說策略
1,改變單一灌輸模式的策略
結合本課的`教學目標,在本課教學中,我們注意貫徹二期課改所提倡的新理念:讓課程適應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以學習內容為載體,強調學生對學習活動主動參與和親身體驗,關注學生學習經驗的形成和建構.為此,在教學方法上充分利用了媒體,小組的討論明理,實際困難的解決,崗位的競聘和表達心愿等形式,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發(fā)揮,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的參與能力,特別是在解決實際困難的過程中,學生有了更為真切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了合作意識.
2,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學生十分重視老師對他的評價,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認可應該是意義最為深遠的.教師與學生關系的親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師教學目的的實現.要取得好的教學效果,除了認真鉆研教材認真?zhèn)湔n外,還必須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這種平等關系是人格上的平等和心靈上的平等.在獻計獻策,解決困難板塊中,黃芳老師并沒有直接指出班上存在的問題,也沒有直接派學生做這做那,而是讓學生討論在具體的崗位上遇到了什么困難,以及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去解決.這樣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積極活動的寬松情境,突出了學生主體地位,使學生最大限度地處于主體激活狀態(tài),這種平等關系是人格上的平等和心靈上的平等.
3,多媒體的恰當運用策略
課堂中恰當運用多媒體的形式,比老師單一的說教更能讓學生接受,更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利用多媒體,把使學生難以直接感知的事物和現象,在短時間內直接而有聲有色地呈現出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之間對崗位有不同理解,怎樣尋找崗位以及尋找崗位的目的引導,通過多媒體制作后的形象演示,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因為讓學生在多媒體創(chuàng)設的形象情境中進行探究,發(fā)現,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將有助于加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4,以情激情,情緒感染
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觸景生情,產生情感.此類情境包括校園,教室的環(huán)境布置,教材及其它媒體展現的情景,教師的表情動作,語言聲調等創(chuàng)設的氛圍等等,使孩子們引起情感共鳴,產生豐富的情感想象.在課的結尾部分,老師自制了一棵行動樹,讓學生把自己選擇的崗位以及自己的心愿掛在樹上,讓這棵美麗的行動樹見證我們(學生)的行動,同時老師相信每個小朋友都會時刻牢記自己的崗位,記住自己的責任,盡心盡力為大家服務.最后送一首兒歌給學生"一個崗位,一份責任,時刻記住同學的信任,服務熱情,工作認真,我們都是集體的主人" ,結束整堂課.在學生充滿感情的朗讀中,老師感受到學生熱愛班級這個家,都愿意為這個家盡自己的一份力,都愿意為班級,同學服務.崗位責任的認同只有同道德情感相結合,才能使學生產生思想上的共鳴.把握學生"道德情感"的脈搏,"以情動情,以情育人" ,才能使品德教學煥發(fā)蓬勃的生機.
【小學品德與生活《我的崗位》說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