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
一、課文悟讀
本文寫的是鄭國在秦兵直逼城下的危急形勢下的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動。燭之武這位出色的“外交家”在見到秦穆公之后,既非據(jù)理質問,又不苦苦哀求,而是以超此事件之外的姿態(tài),動之以“利”,曉之以“理”,終于使趨“利”而來的秦兵,不僅立即避患而“退”,還反過來“與鄭人盟”,派軍隊留守鄭國,幫助鄭國抗晉。
秦國為什么要行軍千里,與晉國合打鄭國呢?理由很簡單:為了一個“利”字。課文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說是“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無禮于晉”,指的是當年重耳流亡到鄭國時,“鄭文公亦不禮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當年,鄭文公缺乏遠見,沒有理睬重耳!百E于楚”,是指在晉楚城濮之戰(zhàn)以前,“鄭伯如楚致其師”(《左傳·僖公二十八年》),鄭國準備派兵幫助楚國對晉作戰(zhàn),后來雖未參戰(zhàn),卻因此得罪了晉國!盁o禮于晉”也好,“且貳于楚”也罷,實際上都是秦晉兩國向東擴張,企圖把鄭國作為邊疆的借口而已。既然秦國是為“利”而來,那么,燭之武便迎合其心理,從為秦國利益著想的角度,力勸秦國退兵,點醒了利令智昏的秦國國君。
燭之武是就地理位置、歷史事實和邏輯推理諸角度,從四個層面進行“利害”關系的勸說的。
第一,“亡鄭”于秦無利可圖。“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鼻卦谖,鄭在東,中間隔著晉國,秦要跨越晉國,把鄭國的土地納入自己的版圖,作為自己的邊邑,這是很難辦到的!巴鲟崱敝,鄭國的土地不為秦所得,反為晉所有,結果是“鄰之厚,君之薄也”。從而提醒秦國不可“亡鄭以陪鄰”。
第二,“舍鄭”于秦可得實惠!叭羯徉嵰詾闁|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薄吧徉崱保褪欠艞夃、不滅鄭。這是燭之武從正面向秦穆公提出的建議。鄭國在秦國的東方,以此可作為“東道主”,那么秦國使者往來,遇到資糧不足,鄭國便可盡地主之誼,給予供給,讓秦有利可圖,得到實惠,這有什么不好呢?
第三,晉君不可信。20年前,晉公子夷吾流亡時期,秦穆公接夷吾人秦,然后幫助他返回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惠公,所以說,“君嘗為晉君賜矣”。當時,夷吾曾把晉的焦、瑕二邑許給秦國,作為酬謝。但他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設版筑城,修建工事,與秦國對抗。晉君如此忘德背信,如若與之共事,決不可能共享其成,利益均分。
第四,損秦利晉不可為。晉君欲壑難填,已經(jīng)在東邊向鄭國開拓土地,又要恣意向西邊開拓,“若不闕秦”到那里取利呢?從而提醒秦君不要做“損秦以利晉”的蠢事。
春秋無義戰(zhàn)。燭之武在“利”字上做足了文章,既瓦解了秦晉聯(lián)盟,說退秦師,又保全了鄭國的利益。
二、亮點探究
1.文章寫燭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探究學習:這段文字看似閑筆,卻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燭之武的境況,是一個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評鄭伯不能用人,但在關鍵時刻,作為國君尚能接受規(guī)諫,誠懇負責。三是點明燭之武深明大義,以解國難為重。這一內(nèi)容粗線條地勾勒出燭之武的形象,為下文寫他奔赴國難的義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鋪墊。
2.燭之武說:“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边@句話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探究學習:這句話表面上是謙虛,實際上是指責鄭伯一直不任用他,埋沒了他的才能。
3.晉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條理由退兵,你怎樣看待晉文公的退兵理由?
探究學習:其實,“不仁”是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講“仁義”,當初就不會發(fā)兵攻鄭!安恢辈攀菍嵸|。“知”通“智”,這個“智”,是理智,就是對現(xiàn)實情況的客觀分析,對動武后果的冷靜判斷!耙詠y易整,不武”,勝負之數(shù),難以意料。晉的退兵,說到底,也是一個“利”字起作用。
4.課文雖短,但在敘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請舉例分析這一寫法特點。
探究學習:文章注意伏筆與照應的地方較多,如:①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說是“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說明秦、鄭并沒有多大的矛盾沖突,這就為下文燭之武說退秦師埋下了伏筆。②“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的有關內(nèi)容。③“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lián)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為秦、鄭聯(lián)盟提供了條件。
文章預后瞻前,巧施伏筆,簡練而不失謹嚴,自然而耐人玩味。
5.本文敘事波瀾起伏,請結合課文,談談這樣寫具有怎樣的藝術效果。
探究學習:文章開頭寫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不禁讓人捏著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薦,使鄭伯看到了一線希望。讀者以為燭之武會順利出使敵營,挽狂瀾于既倒,誰知他卻因長期得不到重用而“辭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鄭國的希望由此渺茫。而鄭伯的自責,又使故事有了轉機,增添了戲劇性。再如,秦國退兵后,子犯建議攻打秦軍,秦晉關系頓時又緊張起來。晉文公講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場虛驚。課文就是這樣有張有弛,曲折有致,生動活潑,頗具感染力。
6.敘寫戰(zhàn)爭是《左傳》所長,而應對辭令也是《左傳》中富有文學意味的一部分。請說說本文說辭的特點。
探究學習:春秋時期,諸侯國往來頻繁,使臣是否善于辭令,不但關系到個人的榮辱,而且關系到國家安危。課文是記述、表現(xiàn)辭令的名篇,全部說辭僅125字,文章卻從四個不同角度,縱橫捭闔,將利害得失剖析得淋漓盡致。燭之武緊緊抓住秦穆公對晉人的戒備心理,從亡鄭以陪鄰,層層推進,一直說到闕秦以利晉,始終圍繞著秦晉間的利害沖突展開攻心戰(zhàn)。雖是竭盡挑撥離間之能事,卻句句在理,字字動心,絕無故弄玄虛、危言聳聽之嫌。
7.文中“朝濟而夕設版焉”,這里的“朝”“夕”是否實指?
探究學習:這里的“朝”“夕”并不是實指,而是用夸張的手法突出了事態(tài)變化之速。類似的如“朝聞道,夕死可也”“朝令夕改”“朝秦暮楚”“朝為布衣,暮為卿相”等等。但也有實指的,如“朝為行云,暮為行雨”。如何區(qū)別,要視具體語言環(huán)境。
三、選題設計
1.在燭之武退秦師整個事件中,鄭國處于一種被侵略的地位,燭之武游說秦穆公,能否看作是一種愛國行為?請談談你的看法。
研究方法:
(1)順向思維,肯定其是愛國的行為。從當時國家的概念,政權的體制上看,君主與國家是同一體,大臣忠君、忠于自己的政府,即可看成“愛國”。
(2)反向思維,否定其是愛國行為。從廣義的“國家”的版圖角度上看,只是忠君的一種表現(xiàn)而已。
參讀書目:
《中國古代著名文學家評傳》
2.秦晉兩個大國,歷史上世代通婚,但這兩個大國又經(jīng)常兵戎相見。怎樣看待這一歷史現(xiàn)象?
研究方法:
從矛盾緩解的暫時性與爭奪霸權的實質性兩個方面進行辯證思考。
參讀書目:
《中國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