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語文教學之人文素養(yǎng)論文
摘 要:《技校語文教學大綱》明確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點,是技校教育的"主要文化基礎課".但從技,F狀出發(fā),重技術的培養(yǎng)模式導致語文教育存在著學科地位邊緣化,同時在教學實踐中,大部分教師有意無意地強調工具性,淡化了人文性。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人文素養(yǎng)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和職業(yè)素養(yǎng)決定了能否在職業(yè)能力上有所提升,所以技校語文教學應重視人文素質培養(yǎng),把語文課的特點與作用發(fā)揮到最佳程度。
關鍵詞:技校;語文教學;人文素養(yǎng)
目前我國教育提倡以素質教育為主,注重學生諸方面全面發(fā)展,但是我們的素質教育之所以失敗就是忽視了人文素質教育,造成了教育失衡的現狀。人文素質培育是學校教育的核心,而語文課作為一門人文性學科,有著得天獨厚的語言工具,作為技工學校語文教師,如何在教學中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通過聽、說、讀、寫開闊視野,發(fā)展智力,引導學生樹立健康正確的審美觀,提高個人素質,發(fā)揮技工語文課應有的作用,已經是素質教育中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了。在這里,本人淺淡個人所見,與同仁商榷。
一、素質教育下當前技工學校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技校是培養(yǎng)"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具有綜合職業(yè)能力,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這一培養(yǎng)目標的定位決定了技校必須同時開展專業(yè)技能教育和人文教育,而且人文教育還必須放在首位,以人文教育促專業(yè)技能教育,達到培養(yǎng)高素質勞動者的辦學目標。但縱觀現狀,在當前的技工學校教育中又似乎處于一個特別尷尬的地位!一是重技術的培養(yǎng)模式導致語文教育存在著學科地位邊緣化,語文在技校各專業(yè)中的課時分配明顯減少,所占比例有限;二是有的學生文化課基礎薄弱,學習積極性較低,對語文不感興趣,認為語文學與不學對其專業(yè)技術學習和將來的就業(yè)并沒有多大的影響,重視不夠;三是有些語文教師偏實用性教學,往往只注重學生專業(yè)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導致現在的學生人文知識不夠,文化素養(yǎng)較低,理想信念淡化,法律意識淡薄,人文精神缺失!
二、技校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素質培養(yǎng)的必要性
在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六個"學會(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求和、學會辦事、學會健體、學會創(chuàng)造)引起廣大教師的高度重視。著名的語文專家于漪老師指出:"學語文就是學做人,伴隨語言文字的聽說讀寫訓練,滲透著認識教育、情感教育、審美教育和人格教育。"由此可見,語文是一門最能凸現人文關懷,啟蒙人文意識的學科。良好的人文素質對形成技校學生的知識結構、文化涵養(yǎng)、道德觀念、價值觀念、審美修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意識等都有著重要作用。
作為當今時代合格的技術工人,必須具備中等程度的綜合人文素質。而現實往往不盡如人意,從目前學生的素質現狀來看,由于種種原因,學生的綜合素質令人擔憂。長此以往,如何能擔當起人才金字塔基石的技術工人和振興國家、民族工業(yè)的重任?因此,素有"百科之母"之稱,富于人文教化功能的語文課,便責無旁貸地承擔起培養(yǎng)學生綜合人文素質的使命。語文課作為技校生的必修基礎學科,也是一門人文學科,與人文素質教育的關系十分密切,通過傳授知識,讓學生親身體驗,接受熏陶,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從而達到解決"如何做人"的問題,即如何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系,參加工作后怎樣與周圍環(huán)境和諧相處等問題。因此,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專業(yè)技術人才,在語文教學中加強人文素質培養(yǎng)是十分必要的。
三、技校語文教學中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
1.塑造語文教師的.人文品行,樹立言傳身教的良好形象
作為一名技校語文教師,我們的人文素養(yǎng)對學生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學不僅僅是傳道、受業(yè)、解惑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創(chuàng)造完美人生的過程,是幫助學生成長的過程,所以教師的知識涵養(yǎng)、人格魅力、品德的優(yōu)劣對學生人生觀教育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他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學率先垂范,這樣才能真正為人師表。"教師是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關鍵,教師的人文素質不高,就不可能培養(yǎng)出人文素質很高的學生。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如果教師缺乏人文意識,學生便不會在他的教學活動中獲得人文精神的熏陶。因此,技校語文教師就要發(fā)揮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一是教師要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心理品質,敢于創(chuàng)新,敢于挑戰(zhàn),用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潤、涵養(yǎng)、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品位。二是教學上要鉆研教材,領會作者情感。只有當教師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熱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時候,學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三是潛移默化的滲透,努力引導學生躬行實踐,凈化思想,矯正行為,提高人文素養(yǎng)。
2.挖掘語文學科的人文精神,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
受不良社會風氣影響和自身素質局限,技校學生身上存在著一些貪圖享受、紀律散漫、意志薄弱、自私狹隘等缺陷。針對這些現象,我在教學中注重以教材為載體,利用技校語文課豐富多彩、刻畫人物眾多的題材,緊扣作品的語言,挖掘語文課作品的人物形象,引導學生在鑒賞中體驗和認識這些藝術形象蘊含的社會意義,讓學生在欣賞中有所感悟,在欣賞中領略人文精神。例如,誦讀《離騷》,讓學生明是非、辯清濁;講析《滿江紅》,激發(fā)學生的報國之心、熱愛祖國。再如,教學《普通人》這一課時,為了能讓學生更形象、具體地理解作者表達的主旨,我精心設計了課件,創(chuàng)造具體的情境,讓學生看到一個做事認真,為人"本色"的"普通人"的形象,使學生體會了生活中美丑的一面,激發(fā)他們的情感,自己的心靈不知不覺得到了升華。除了引導學生從語文課中學習體會到作品的內在思想底蘊,還可以從生活中發(fā)現美、體驗美和辨別美,通過作品與現實生活事例相結合,讓學生能結合對照,產生對社會、人生的某些感悟,形成認識,從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
3.利用語文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技校生多為"中考"或"高考"分流的"弱勢"群體,大多信心不足,自卑心較重,抗挫折能力欠缺,現實中趨利避苦,不愿付出,愛享受,對自身的人生目標不清楚,學習缺乏動力,只注重專業(yè)技能的學習,忽視了道德素質的修養(yǎng),尊師重教、團結同學及禮貌禮節(jié)上比較淡漠,這些道德問題說到底是人文素質問題。因此,語文教學只要充分利用和展示教材中的各種道德因素,傾心傾力,耳濡目染,感同身受地教,學生就會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潛移默化中,就可以變?yōu)樽陨淼赖逻M步的強大動力,并最終積淀成為價值觀和人生觀。例如,在授課過程中,我注重將具有啟發(fā)學生理想、信念的文章,有針對性地選擇和確定,從課內到課外講深透。譬如,說到孔孟,就講他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堂堂正氣;說到杜甫,則說他"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關愛社會關愛人生的高尚情操。同時加強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平時上課多抓住一些"熱點問題"關注他們最敏感的問題和現象,緊密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加強引導,正面教育學生,使學生能樹立起學習的信心,發(fā)揚艱苦奮斗的精神。
總之,技校語文教學因其學科特點,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優(yōu)勢,作為技校語文教師應著眼于社會長遠需要,重視技工學生的全面綜合素質培養(yǎng),注重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以適應市場經濟對技術工人的綜合素質的需要,適應社會激烈競爭的需要。
參考文獻:
許鳳琴。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04.
解相梅。淺淡職業(yè)技術學校語文教學的審美教育.職業(yè),2008(11)。
【技校語文教學之人文素養(yǎng)論文】相關文章:
中職語文教學人文素養(yǎng)淺析論文05-11
小學語文教學的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研究論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