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學課程論文

時間:2023-04-28 16:39:23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審計學課程論文

  依據(jù)課程教學要求,結合授課對象特點,選取適當?shù)慕虒W方法和手段可以有效提高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秾徲媽W》課程作為經(jīng)濟管理學科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必修課,一般為相關專業(yè)三、四年級本科生開設,屆時學生已學習過專業(yè)基礎必修課程,具備較扎實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并具一定的分析綜合能力,這為筆者開展基于《審計學》課程的多樣化教學模式提供保障。鑒于《審計學》教材涵蓋審計理論與實務的內(nèi)容設置,結合《審計學》課程教學特點,筆者嘗試采用多樣化教學模式開展相關章節(jié)的教學實踐,即研究型教學模式、實踐型教學模式、案例型教學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審計學課程論文

  一、《審計學》課程的研究型教學模式

  1、研究型教學的基本流程

  研究型教學的基本流程包括:(1)確定教學目標,即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 篩選與教學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素材,構造特定情境, 向?qū)W生提出待研究范圍,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并提出需探討的問題;(2)設計研究過程,它是研究型教學中一項基本任務,借助目標分析掌握學生對給定研究主題能夠做什么,以及達到何種程度;(3)學習成果展示與評價,即在上述研究完成后,要求學生以課堂討論或其他形式交流研究成果, 并對不同意見進行探討,在該過程中學生可以感受到觀點沖突等, 并作深入細致地思考。

  2、《審計學》課程研究型教學實踐

  《審計學》課程開篇幾章,理論性較強,僅只依靠教師講授一種方式,難免會使學生有《審計學》課內(nèi)容枯燥之感,不能激發(fā)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筆者對《審計學》課程第三章審計規(guī)范體系這章開展研究型教學模式實踐,研究主題的設計思路如下:

  2.1確定研究性學習主題和學習目標――審計規(guī)范體系的構成;

  2.2設計教學活動過程。具體安排各環(huán)節(jié)應完成的研究任務和內(nèi)容, 包括小組內(nèi)分工、制定計劃、搜集信息、形成結論、撰寫報告、制作多媒體課件、展示研究成果――我國審計規(guī)范體系構成和美國審計規(guī)范體系構成對比;

  2.3提供支持服務。介紹本章需要的學習材料, 包括硬軟件技術、文字材料、網(wǎng)絡資源及其他資源。

  2.4確定評價的指導思想,設計和制定評價表。通過評價標準和評價指標, 規(guī)范、控制研究性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以實現(xiàn)研究性學習的目標和教師預期的教學設計目的。

  此外,授課過程中, 教師根據(jù)授課內(nèi)容和學術界的熱點、難點問題適當布置寫作小論文。論文需要學生花一定時間去閱讀和查詢資料, 然后對資料進行整理, 再把自己的想法結合所查的資料寫成論文。這種方法有利于學生鍛煉閱讀和寫作能力,鞏固所學知識。

  二、《審計學》課程的實踐型教學模式

  1、實踐型教學的界定

  對于實踐型教學,一方面指學科問題的生活化、情景化及社會化,另一方面指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生活實踐。知識來源于實踐,應用于實踐,實踐認識再實踐是人類認識的兩次大飛躍,要發(fā)展學生思維,實踐在其中有著決定性的意義。《審計學》課程設置應將本學科與學生的學習實踐、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緊密結合,按照學生的實踐整合課程體系,同時讓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在實踐中發(fā)展,只有這樣,我們所培養(yǎng)的人才是實踐性人才。

  2、《審計學》課程實踐型教學實踐

  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有效的課堂實踐平臺,加深他們對會計專業(yè)知識的理解,提高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在教學中應盡可能地做到以下幾點:

  2.1構建課堂實踐環(huán)境。課堂實踐環(huán)境應主要在實驗室進行,實驗室的建設應仿照實際的工作環(huán)境、按照真實的工作過程需要來設計,要配備足夠的設備及實踐材料。會計實驗室應具備電算會計應具備的軟硬件環(huán)境,以及與會計、審計工作相關的其他物資環(huán)境。

  2.2課堂實踐教學方式。在多媒體教學中, 教師在演示和講解基本理論的同時, 可以掃描大量的會計憑證、賬簿和報表, 比較真實地再現(xiàn)審計實務過程,這就既避免了單一講授理論的枯燥無味, 同時又滿足了學生急于實踐的心理。在安排學生觀看了演示資料之后,教師應給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進行實踐操練。比如,在講授審計工作底稿時,教材中介紹了工作底稿的種類及所包括的各項內(nèi)容,我在講課中展示了幾種不同類型的真實的審計工作底稿,告訴學生在什么情況下填制,怎么填制,然后讓他們動手填制,這樣做學生就會感到直觀實際,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2.3重視審計程序,重視實踐環(huán)節(jié)。模擬操作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模擬編寫審計計劃、審計報告,模擬會計報表審計等。這樣的訓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有利于理論聯(lián)系實際。

  三、《審計學》課程的案例型教學模式

  1、案例型教學的基本流程

  案例型教學的基本流程包括:(1)教師準備案例。審計案例選擇的難點主要在于如何選擇那些既符合審計教學目標,又適合學生的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教師還可以選取與教材配套的審計案例錄像帶,使得案例教學更加栩栩如生,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2)學生準備案例。學生首先要仔細閱讀案例,然后進行分析,還應進一步閱讀和查找相關資料來支持自己的分析,并做分析筆記;(3)教師組織課堂討論。先請一位同學說明案例,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請其他同學從不同角度分析同一案例,闡述自己的看法。學生可以分別從自身角度來剖析同一案例,闡述自己的看法,形成熱烈的探討問題的氣氛。教師則努力把握和指導好案例討論,要讓學生成為案例討論的主角,并注意掌握案例討論的方向,使學生緊緊圍繞著案例的主題;(4)分析評價。教師引導學生對各種見解進行評析,學生在充分討論后,應根據(jù)自己的觀點寫出案例分析報告,對以前的分析與討論作以總結,加深理解。

  2、《審計學》課程案例型教學實踐

  案例教學應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要求教師要提高課堂時間的利用率, 并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學生可以自由組合, 也可由教師指定小組對案例展開討論, 以激發(fā)學生的探求欲望, 培養(yǎng)其職業(yè)判斷能力、處理問題能力、團體協(xié)作能力等。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習題課等時間,專門進行審計案例的講解,通過一些案例的討論,側重解決審計理論與實踐結合問題。如教學中引入“安達信對世界通信的審計失敗”案例,“安然事件”等,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然后總結分析審計失敗的原因。通過對案例的討論分析,輕松自由的討論氛圍中對審計獨立性、審計風險、審計證據(jù)等重點、難點問題有較深的理解。

  總之, 發(fā)展學生的審計實務技能、增加他們的審計實踐經(jīng)驗, 彌補學生實踐經(jīng)驗的缺乏,這是對傳統(tǒng)審計教學進行改革的方向。

  參考文獻:

  [1]高校會計課程研究性課堂教學模式探析[J].中國地質(zhì)教育, 2006 (1),117

  [2]會計專業(yè)課堂實踐性教學之我見[J] .消費導刊,2009(7),174

  [3]審計學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探索[J].財會通訊,2009(11),155

【審計學課程論文】相關文章:

審計學畢業(yè)論文04-28

課程論文的致謝04-28

高等院校審計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05-02

綜合實踐課程論文03-23

回味課程改革論文04-27

軟件測試課程的建構的論文04-27

課程群構建軟件的論文04-27

南京審計學院排名05-01

課程實施的阻抗與對策論文04-27

課程設計的論文致謝稿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