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論文

時間:2023-05-02 23:13:41 語文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論文

  摘要:本文在全面分析初中生交流與合作能力現(xiàn)狀的基礎(chǔ)上,對初中生的合作學習效果進行了調(diào)查分析,根據(jù)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確定了影響初中生交流與合作能力提高的因素,在初中化學與數(shù)學的教學中,合理應用交流與合作能力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

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論文

  關(guān)鍵詞:初中生;交流;合作;策略

  學會共同生活、學會與人相處,是21世紀的人所要具備的重要素質(zhì)之一。傳統(tǒng)的教學只注重教師的“教”,而不重視學生的“學”,課堂教學過于強調(diào)認知的價值,而忽略學生的心理和社會適應性,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難以體現(xiàn),學生的意愿、差異、情感態(tài)度難以得到應有的尊重,學生在一種壓力和感到威脅的環(huán)境中學習。新課標下的交流與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心理和社會適應性的發(fā)展,是“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的重要源泉。

  一、初中生交流與合作能力的現(xiàn)狀

  目前,課堂上教師們都在積極構(gòu)建“小組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模式,其中有許多精彩的片段,但同時還存在相當部分的“生搬硬套”,“穿新鞋走老路”的現(xiàn)象,導致交流與合作學習形式化、表演化。往往是教師設(shè)問,宣布討論,學生便匆忙分組,七嘴八舌,熱鬧非凡。這似乎也成為公開課必備的點綴?勺屑氁豢矗@熱鬧背后存在的學生“交流與合作學習”是只“作”不“合”,學生大多“各自為政”,有的搞“一言堂”,多數(shù)學生一言不發(fā),故作沉思狀;有的你爭我搶,誰也不聽誰,只顧表達自己的意見。更有甚者,不讓別人插話,全得按我說的辦,老子天下第一。當教師示意結(jié)束時,每小組的代表發(fā)言有條不紊,匯報時說的是:我認為……,“我想……”,而不是“我們小組認為……”。試想,這樣的轟轟烈烈,有“形”無“質(zhì)”的交流與合作,將會把學生引向何方,有多大的實效性呢?目前交流與合作學習存在以下幾個誤區(qū)。

  1、將小組交流與合作等同于小組討論。

  2、自由放任,缺乏監(jiān)控和指導。

  3、交流與合作學習的隨意性。

  4、“熱鬧”掩蓋下的少數(shù)人學習而多數(shù)人休閑。

  5、分配交流與合作學習小組的隨意性。

  二、影響初中生交流與合作能力提高的因素

  1、教師方面的因素

  教師是在傳統(tǒng)教育體制下成長起來的,在其學生時代,交流與合作的潛能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fā),與人交流與合作的技藝未能得到充分的培養(yǎng),而教師的交流與合作理念也未能有效構(gòu)建,從而造成交流與合作教學技巧的貧乏。盡管許多教研活動都把交流與合作能力作為重點進行研究,但在實際操作中無章可循,適度難控,很難收到理想化的教育效果。學生交流與合作的習慣尚未養(yǎng)成,教師急于求成,操之過急,違背學生的生理、年齡特點,不講清要求,不考慮學生的生活背景,隨意地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不研究“同質(zhì)”或“異質(zhì)”,不給學生明確的任務,沒有動態(tài)地變更小組人數(shù)及成員的角色,不關(guān)注學生中的弱勢群體,不能科學處理好獨立學習和“交流與合作學習”的關(guān)系,一味地讓學生交流與合作、討論,結(jié)果只能是表面熱鬧,實效不強。

  同時,教師往往忽視學習小組帶頭人的功能,沒有讓“領(lǐng)頭雁”的作用發(fā)揮好,小組里生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不能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使得交流與合作不能深入。另外,教師還沒有及時轉(zhuǎn)變角色,融入小組討論中。

  2、學生方面的因素

  一是學生參與“交流與合作學習”的程度不均衡。筆者在調(diào)研中發(fā)現(xiàn):在“交流與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參與程度是不均衡的。個別學生頻頻發(fā)言,大部分學生默默無聞、一聲不響,成為“多余人”。這種少數(shù)人學習,多數(shù)人游離于學習過程之外的“交流與合作學習”的效果必然有限。

  二是部分學生性格、能力、家庭背景及情感體驗等因素使得他們不能很好地與別人交流,存在較強的膽怯、羞澀心理而以旁觀者的身份自居。目前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自私心理嚴重,以自我為中心,普遍缺乏交流與合作意識和機會。有的學生的個人職責不明確,有的學生不愿意當眾表露自己的思想,部分學生缺乏自制力,不專心,易受干擾,愛做小動作,愛跑題,常講一些與主題無關(guān)的話題,影響“交流與合作學習”的效果。

  3、評價方面的影響因素

  目前尚不能建立一套與之相匹配的課堂交流與合作學習的評價模式,教師分不清“交流與合作學習”是手段還是目標。有的教師甚至片面地認為:某個學生的成績好了就可代表集體成績;或者是小組成績一般就說明全組學生都一般。操作上體現(xiàn)出較大的隨意性,缺乏理念指導和科學評價,缺乏創(chuàng)新,長期以往,勢必造成交流與合作學習的形式化。

  三、交流與合作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

  那么如何有效地對初中生進行交流與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呢?美國青年研究中心對必要的社交技能進行了總結(jié),認為“組成技能、活動技能和交流技能”是交流與合作應具備的條件。因此,交流與合作學習應從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與合作技能技巧上入手。

  1、組成交流與合作小組能力的培養(yǎng)

  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在分組或自己組合活動小組時往往不知如何著手,交流與合作的第一步就卡住了,其原因在于一些基本交際語言的使用上出了問題。因此,有目的有計劃地從學生的基本社交性語言入手,積極引導,提出要求,讓學生學會溝通成為交流與合作學習的一個重點。如:“你好,交流與合作愉快”等一類的打招呼,互相問候,自我介紹,或微笑、握手、擊掌等,創(chuàng)造一個交流與合作的氛圍。這些常見的“打招呼”語言和動作是組成交流與合作體的重要開端,具有“打破僵局”的作用。

  2、小組活動技能的培養(yǎng)

  一個團體需要凝聚力,有凝聚力的團體才有生命力,缺乏這一點,交流與合作體就有可能解體,或流于形式。那么,這種凝聚力是什么呢?它應是小組成員對共同目標的確認和激勵。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積極參與和激勵學生,引導和鼓勵學生互相積極評價自己和他人,表達感謝與應達感謝,傾聽和尊重他人講話,“鼓勵他人參與及對鼓勵參與的應答”,“尊重差異,善于從別人的立場看問題”,對小組成員的成功表示贊賞,失敗表示鼓勵,以及傾注情感、平等相待等,都能增強交流與合作體的相互理解和友誼,而“理解和友誼”則更能產(chǎn)生凝聚力,這樣便逐步形成與人相處的技能。

  3、交流技能的培養(yǎng)

  “交流就是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給對方”,交流的主要工具是語言,心理學家認為:“語言的第三個職能是交流的職能,即傳達知識、態(tài)度和感情!痹趯W習中,教師要重視對話,讓學生積極提建議與應答,詢問原因和提供原因,有禮貌地表示不贊同與不贊同的應答,或?qū)W會說服他人,以理服人,以情動人,也就是“學會微笑與傾聽,做會說話的人”。教師在語言表達上給予的積極引導,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jīng)常運用,養(yǎng)成習慣。

  四、在交流與合作學習策略的實施中存在的一些需要重視的問題

  1、在實施交流與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處理好全班教學、小組交流與合作學習的時間分配,做到開放空間與開放時間相輔相成,不能影響教學內(nèi)容的完成。尤其在課堂交流與合作學習中,只有那些能夠形成“認知沖突”的問題才能體現(xiàn)交流與合作學習的價值。

  2、關(guān)于在交流與合作學習中,如何從整體上對每一成員進行評價,是定量評價還是定性評價,過程評價和結(jié)論評價如何有機地相結(jié)合等,都還沒形成一套適宜的評價理論和方法。

  交流與合作學習的過程是學生自我教育的過程,是學會交流、交際、與人相處的過程。由于中國“獨生子女”的特殊國情,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強調(diào)自我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學會共同生活,學會與人相處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交流與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之下,既是交友,又是交流,既有交流與合作規(guī)則的約束,又有自主的探索、相互的激勵和影響,對發(fā)展學生的交流與合作意識、團隊精神與民主精神、個人責任感和人格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終身教育和終身體育的基礎(chǔ)。

  在初中教學中合理使用多樣化、個性化的交流與合作學習策略,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化學和數(shù)學的興趣,改善學習態(tài)度,有利于在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zhì)教育,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但也存在不少問題,有待于在教學實踐中進一步完善、提高。

  參考文獻:

 。1]吳星,楊國斌等.給化學教師的101條建議.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楊國斌等.化學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5,(8-9).

【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論文】相關(guān)文章:

淺談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04-30

如何組織小組合作學習論文05-02

語文小組合作學習之我見論文05-02

讓小組合作學習行之有效的論文04-27

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探析論文05-01

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思考論文05-02

淺談小組合作學習論文(通用15篇)01-13

小組合作學習中評價獎勵的探索論文05-02

合作學習小組口號04-17

小組合作學習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