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教學實錄

時間:2023-12-18 19:56:43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黃鶴樓》教學實錄

《黃鶴樓》教學實錄1

  一、導入:

《黃鶴樓》教學實錄

 。痢⑻釂枺

  三大名樓?及與之有關的各名文?

  湖北:黃鶴樓——崔顥《黃鶴樓》

  湖南:岳陽樓——范仲淹《岳陽樓記》

  江西:滕王閣——王勃《滕王閣序》

 。隆⒅v故事:

  傳說李白登臨黃鶴樓本欲賦詩,因見崔顥此詩而作罷,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二、朗讀:

  師范讀,生齊讀、

  強調(diào)注意節(jié)奏(音韻兼顧意義),及聲調(diào)的抑揚、速度的急緩

 。ㄈ纾鹤x“空”應低沉婉轉(zhuǎn),聲音略為延長;“晴川”句可讀得恬淡自然。)

  三、師生探究:

 。、讀了這首詩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生1:我喜歡“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因為它對仗工整,用詞優(yōu)美,我眼前好像能出現(xiàn)這么一幅令人陶醉的畫面。

  生2:我也喜歡這一句。“歷歷”“萋萋”兩個疊詞讀起來流暢、舒緩。感覺非常寧靜。

  生3:我喜歡“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它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它講述了一個美麗的傳說。

  生4:我喜歡“白云千載空悠悠”句。給人一種悠閑適意的感覺。

  生5:不。這句我感覺到的不是悠閑,而好像是孤獨寂寞。因為“空悠悠”顯得空空蕩蕩,使人頓時心生惆悵。

  生6:我喜歡“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句。江上煙霧迷朦,真仿佛人間仙境。

  生7:我讀來煙波浩渺,卻又聯(lián)想到前途的迷茫,想詩人也因此而生離愁別緒吧。

  師:(贊賞地)同學們都能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解讀這首詩,從各個角度品析了詩的韻味,意境。它確實通過描寫詩人登臨黃鶴樓的所見,表現(xiàn)詩人的思鄉(xiāng)愁緒,這從最后一句可分明地看出。

  剛才同學們爭論“空”字的意味,很好。就是要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敢于有自己的見解。首聯(lián)和頷聯(lián)中都出現(xiàn)了“空”字,詩人登上此樓,發(fā)現(xiàn)仙人已去,只留下一座樓宇,天地間也只有漂渺無依的浮云,理解為“清廖孤寂”是不是更有道理些呢?(生點頭)千年已逝,一切都如過眼云煙,在這種清廖孤寂中詩人自然生發(fā)歲月悠悠,世事茫茫之感。ㄉc頭)。

  (品味與爭論使同學們覺得自已是課堂的主人。)

  B、那么,你對這首詩有沒有不滿意的地方?

  生8:“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句,寫草木茂盛,景物分明,給人清新可人的感覺,為何下句卻突然轉(zhuǎn)寫“愁”?

  生9:頭三句每句中都有“黃鶴”二字,好像顯得重復羅嗦?

  生10:詩人說“昔人已乘黃鶴去”,要是用“來”就好了,不就顯得那地方很美嗎?

  生分組討論,力求每人都能談出自己的見解。每組推舉一個作中心發(fā)言。

  生11:連用“黃鶴”三字,我們組認為是在強調(diào)黃鶴樓的得名,還可引人想象鶴的翩然身姿,仔細品去,回味無窮呢!

  生12:仙人騎鶴西去的傳說讓人神往,三個“黃鶴”不僅讀來不覺累贅,反而不斷強化了傳說給人帶來的飄逸之感,當然更有仙人騎鶴而去的無限悵惘……

  生13:“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有同學認為寧靜,舒暢,是沒有將全詩統(tǒng)一起來讀,詩人在登臨黃鶴樓時,看“白云千載空悠悠”,心中就有歲月悠悠,世事蒼茫之感,那么再研究“晴川歷歷漢陽樹”句,我們認為應看作是一種凄美。

  生14:我們在研究這一句時,揣測作者是不是一種反襯——景美也掩不住人在旅途的深深孤寂?

  師(感嘆):是啊,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

  生15:剛才有同學提出“詩人說‘昔人已乘黃鶴去’,要是用‘來’就好了,不就顯得那地方很美嗎?”這個問題,我們討論的結(jié)果是:詩人寫作此詩并不是為了表現(xiàn)黃鶴樓的美景,而是表現(xiàn)詩人的悵惘,思鄉(xiāng)之情。

  師小結(jié):同學們說得很好,我們討論的結(jié)果并不在于對錯,同學們只要能談出自己的見解,就是從不同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了品味,解讀,有自己的看法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我們不能完全脫離詩意去信馬由韁,而應在了解詩人寫作背景的基礎上,盡情去想象,去發(fā)揮。

 。ㄇ螽愃季S,摒除凡名家名篇就盲目崇拜的思想,勇于提出自己的觀點,勇于質(zhì)疑。)

  四、拓展,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訓練學生表達能力。

  這首詩不僅寫景,還充分抒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每一句都可說是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畫,老師選擇了其中的一句,根據(jù)詩意,融入自己的想象和感受、體會,寫成一段小文,請同學們也模仿著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句,充分發(fā)揮想象,綴珠成文。

  師示范:“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金碧輝煌的黃鶴樓在陽光的照射下愈發(fā)顯得宏偉與壯麗。登臨此樓,仰望長空,一碧如洗,唯有白云千朵,懸浮于天地之間,沒有一絲雜色,就是那樣不沾煙火氣地潔白,沒有目的,沒有方向,悠悠地飄蕩。胸中的一切仿佛都被蕩滌而去,怎么不令人油然而生清寥孤寂之感。

  生16:“睛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在溫暖陽光的照耀下,漢水平原黃鶴樓四周的樹木顯得格外分明,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在風的吹動下,那披著綠衣的生靈也會慢慢地跳起舞來,顯得那樣快樂活潑。再向黃鶴樓的東北角望一望,那仿佛是一個世外桃源。在那個美麗的鸚鵡洲上,鮮嫩的芳草長得極其茂盛,讓人情不自禁想伸出手去撫摸,聞著它,似乎也正散發(fā)著一股淡淡的芳香。

  生17:“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太陽漸漸向西方墜落,遠處辛勤工作的人,已收好農(nóng)具準備回家。想想自己,還在遙遠的旅途之中,江上的霧氣波濤,更使人感到路途的的迷茫,真不知何時才可走完這迷茫的路途啊?纯刺,看看地,哪兒是我的家,我的家又在哪兒?天色漸漸暗下來了,心中的歸思,怎一個愁字了得?

  生18:“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小鳥歸巢了,在和自己的家人團聚,那嘻嘻的笑聲多么認人羨慕!日暮降臨,一切都模糊起來,陰沉沉的天空中夾著一道道紅霞,如長江之浪一涌而來,又如烈火在燃燒。不遠的江面上,霧氣漸濃,我不知不覺沉醉其中,突然心中又豁然而生思鄉(xiāng)之念。美麗溫柔的故鄉(xiāng)在我眼前閃過,在我腦中停佇。我,想回家,回到那充滿笑聲的家,回到那能洗凈我腦中胸中愁絲的家!

 。ㄆ瑪鄬懽,雖有些描寫與詩的意境不十分相符,但只要能想象,并能用優(yōu)美的文字表達就要充分肯定。)

  五、師總結(jié):

  今天我們學了一首詩,理解了一位詩人,討論了兩個話題,寫了一段文字,收獲可謂大矣!

《黃鶴樓》教學實錄2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簡析

  這是蘇教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七主題單元──“走進名著”中的一篇課文。它是一篇“文包詩”體裁的課文,以一個生動的故事再現(xiàn)《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情境。故事是古詩的擴展和闡釋,古詩是故事的濃縮和提煉,詩文對照,情景同現(xiàn),是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理解詩意和體會詩人情感的好文本。

 。ǘ┲仉y點分析

  文章所描繪的場景,詩人所處的時代離學生的時空距離較遠,理解詩人之間的感情是教學的難點;走進故事,走進古詩,走進名著,理解意思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ㄈ┰O計理念

  1.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由易到難,螺旋上升,通過“組詞”──“ 組句”──“ 組段”的組塊教學,為理解詩意,體會情感這一“內(nèi)核”這一教學目標服務。

  2.以讀為主,以詩為主,詩文對照,適當拓展。

  3.按照“找──劃──讀──想──說”的線條指導學生學習。

  二、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通過文詩對照閱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三、教學準備

 。ㄒ唬⿲W生準備:

  1.學生通過查閱字典,認識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詞。

  2.自由讀文章2──3遍,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ǘ┙處煖蕚洌航處煈獙υ姼璧膶懽鞅尘埃畎缀兔虾迫坏脑姼璩删,學生對李、孟詩的認知程度有所了解。

 。ㄈ┙叹邔W具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題有送別詩的明信片

  四、教學過程

 。ㄒ唬┖喗楸尘,引出課文題目。

  1.全班同學一起背誦兩首古詩《靜夜思》、《春曉》。

  《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春 曉》:春眠不覺曉,處

  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師評:這是一千多年前的唐詩,至今還是膾炙人口、婦孺皆知。了解它們的作者嗎?

  3.板書李白,孟浩然,了解李白和孟浩然的相關知識。

 。1)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稱為“詩仙”。其詩豪放飄逸,想象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是屈原以來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并稱“李杜”,是華夏史上最偉大的詩人。

 。2)孟浩然, 唐代詩人,湖北襄陽人,他和王維友誼深厚,史稱“王孟”。他潔身自好,他剛直不阿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為同時和后世所傾慕。李白稱贊他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是晉代陶淵明后的山水田園詩的最高峰。

 。3)李白年輕時瀟灑倜儻,挎一把寶劍,帶上他最心愛的酒壺,離家出走,云游天下,在路過湖北襄陽時,認識了當時譽滿天下的大詩人孟浩然。孟浩然比李白大12歲,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二人的交往,兩人一見如故,相見恨晚,一起游山玩水,飲酒作詩,成為了親密的朋友。

  4.導入課題,板書課題《黃鶴樓送別》,學生書空。

  (二)初讀課文,概括課文內(nèi)容。

  1.自由朗讀全文,根據(jù)課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李白 孟浩然 ,并 。

  2.指名口頭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教師板書。

 。ㄈ├斫庠~語,感悟詩歌意境。

  1.出示詞語:

  煙霧迷蒙 繁花似錦 俯臨長江 飛檐凌空 楊柳依依 沙鷗點點

  依依惜別 按捺不住 膾炙人口 譽滿天下 浩浩蕩蕩 永世不絕。

  2.詞語朗讀,把字音讀準確,把詞串讀出節(jié)奏。

  3.詞語個性化朗讀,要求:按自己所理解的詞語意思來朗讀(準確,有節(jié)奏)。

 。ㄋ模┰娢膶φ眨斫庠姼枰馑。

  1.朗讀古詩

 。1)出示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 人 西 辭 黃 鶴 樓, 煙 花 三 月 下 揚 州。

  孤 帆 遠 影 碧 空 盡, 唯 見 長 江 天 際 流。

 。2)自由朗讀詩歌,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

 。3)交流匯報朗讀的效果。

  2.根據(jù)詩歌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對應的句子(劃線并同桌討論)。

  3.匯報對應朗讀(教師中間過渡,反復對應朗

  讀,當堂背誦)。

  (1)暮春三月,長江邊煙霧迷蒙,繁花似錦,年輕的李白正在黃鶴樓上為大詩人孟浩然餞行。

  對應詩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2)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隨著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著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

  對應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4.指名抽查對應朗讀背誦效果。

  5.現(xiàn)場出示題單填空,借助課文理解古代漢語意思。

  辭( ) 下( ) 盡( ) 唯( )

  (五)潛心品讀,體會惜別之情。

  1.劃出文中寫“依依惜別”的句子,自由練習朗讀。

  2.匯報交流,指導朗讀。

 。1)用人物的動作體現(xiàn)“依依惜別”:

  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藍天白云,一會兒遠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

  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著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

 。2)用人物的對話體現(xiàn)“依依惜別”: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自從我結(jié)識了您,就一直把您當做我的兄長和老師。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王勃說得好:‘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我們雖然暫時分別了,我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

  (3)用景色的描寫體現(xiàn)“依依惜別”:

  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隨著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

 。┻m度拓展,表現(xiàn)詩歌魅力。

  1.在板書中的“主要內(nèi)容”里把“送別”換上“依依惜別”一詞。

  李白在黃鶴樓和孟浩然依依惜別并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把句號變成冒號,概括全文意思,背誦古詩。

  李白在黃鶴樓和孟浩然依依惜別并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3.四名學生上臺分句合作試默寫古詩。

  4.贈送題有送別詩(后附)的海南風景明信片,結(jié)束新課。

  附:幾首送別詩

  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送元二使安西 王 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贈汪倫 李 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p>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附:板書設計

  黃 鶴 樓 送 別

  李白在黃鶴樓與孟浩然依依惜別,并寫下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參賽實錄

  《黃鶴樓送別》課堂實錄

  老師:李白路過湖北襄陽的'時候認識了孟浩然,他們一見如故,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一天孟浩然要去揚州做事,對于朝夕相處的好朋友來說,他們難舍難分依依不舍。

  板書課題

  老師:請大家伸出右手跟老師書寫課題。

  老師邊寫邊說:鶴字要寫緊湊一些。

  老師:來,一起讀一下課題。

  學生讀課題

  老師:嗯,還真有點送別的味道。

  老師:再讀一遍

  老師: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請大家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學生自由讀課文

  老師:讀完了嗎?大家讀書的樣子最好看,讀完以后能不能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學生:課文說的是晚春三月李白送孟浩然。

  老師:你非常會抓關鍵詞,時間、地點、人物連起來說。

  又一學生回答

  老師:有沒有同學能把他們兩個的回答完整地說一遍?

  學生回答

  老師:你可以當領導善于總結(jié)。大家讀了課文,字音讀準了嗎?老師想檢查一下。上面有十個詞語,自由讀讀。課件出示詞語。

  煙霧迷蒙 繁花似錦 楊柳依依 沙鷗點點

  依依惜別 按捺不住 浩浩蕩蕩 永世不絕

  學生自由讀。

  老師:有誰愿意讀一下

  學生讀

  老師:一字一頓有板有眼。字音不光要讀準,還要讀出詞語的味道來。

  又點一生讀。

  老師:聽大家讀詞語的感覺,就像讀飲料的感覺,有滋有味。

  課件出示的部分詞語變了顏色。

  老師:我請同學讀,一個讀紅色一個讀藍色,讓我們聽出故事來。

  兩個學生站起來讀。

  老師:我是聽出了故事看到了畫面,就是沒聽到掌聲。

  學生鼓掌。

  老師:自己試著讀讀這首詩。

  學生讀詩歌

  老師:搖頭晃腦的,非常棒,誰愿意來讀這首詩?

  老師:節(jié)奏感非常明快,誰愿意再讀?

  學生讀

  &n

  bsp;

  老師:這個同學讀的時候,我覺得他身上具有詩人的氣質(zhì),讀得古色古香。

  老師:這首詩的意思你明白了嗎?

  學生逐句談了自己的理解。

  老師:這些句子的意思我隱隱約約都能在課文中找到,請大家默讀課文,把文中相對應的地方畫下來。

  學生在書上勾畫,老師巡視。

  老師:前兩句詩相對應的地方誰找出來了?

  學生:暮春三月,長江邊煙霧迷蒙,繁花似錦,年輕的李白正在黃鶴樓上為大詩人孟浩然餞行。

  對應詩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老師:火眼金睛,找得準也讀得好。

  學生: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隨著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著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遠方。

  對應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老師:找得準讀得好,聲情并茂。請大家認真地小聲地讀讀文,揣摩一下

  女同學讀文,男同學讀詩。

  老師:女生像李清照,男生像李白。下面我找個班上讀得好的來讀,讀得好我給你發(fā)金嗓子獎。

  一生讀

  老師:太美了,畫面讀出來了,詩人的味道也讀出來了。

  學生讀

  老師:從大家的朗讀的聲音里我都感覺到一股濃濃的感情,依依惜別的感情。在文中的哪一段落找出來。

  學生:第二段

  出示這段課文

  老師:誰來讀讀這段?

  學生讀

  老師:好奇怪呀,好朋友相別應該是說不完的話道不完的情,怎么不說話了呢?

  學生:我們只是暫時分別。

  老師:大家想想還有沒有更好地答案?

  學生:因為不想說

  老師:此時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李白這段深情的話我們體會到了什么?

  學生:體會到了可能他非常不愿意孟浩然走。

  老師: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老師:這是一種感覺。下一句呢?

  學生:我感覺李白有濃濃的友情。

  老師:用你的聲音把這種敬仰這種不舍讀出來。

  學生讀

  老師:我站在她身邊感受到了他的敬仰他的故事,王勃說得好:‘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覀冸m然暫時分別了,我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等會我們請全班最好的朋友最好的知己來表演這段對話。

  老師:誰來做李白?在我們班你最好的朋友是誰?

  兩名學生角色朗讀。

  老師:多好的一對朋友,多么感人的畫面哪!此時此景就連岸邊的花也會黯然落淚,我們也隨同孟浩然去江邊送送他的好朋友李白吧。

  音樂緩緩響起

  老師:你看到了什么故事?

  學生:李白依然站立在江邊。

  老師:不錯,他說出了站立,佇立有站立的意思。佇立是怎樣站立?

  學生:直直地站立。

  老師:他就這樣直直地站立,舍不得走。你還看到了什么?

  學生:凝視著遠方

  老師:凝視比注視多了些什么?

  學生:長時間盯著一個方向看。

  老師:我們一起來讀課文。

  學生站起齊讀課文。

  老師描述: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李白仰望藍天白云,他想——

  學生:有人乘坐的白帆已經(jīng)消失在藍天的盡頭。

  老師:李白遠眺江上景色,什么都看不到了,他凝視著遠方,此時的李白他會想什么呢?

  學生:真希望他不要走呀。

  學生:您走的時候要多多保重啊,

  學生:您一路平安

  學生:您就要走了,真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

  老師:回首往事展望未來,李白隨口吟出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歌,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老師:學了一節(jié)課,有沒有同學能默寫下來?

  點四個同學上臺寫,注意字寫大一點。

  老師:多情自古傷離別,老師找了一些送別詩歌付在課文后面,同學們也可以試著寫寫,說不定還可以編入教材呢!讓我們一起深情的美美的朗誦這首詩,作為我們的臨別贈言,好嗎?

《黃鶴樓》教學實錄3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課文寫了一個美好的故事,里面還包含著一首詩,誰能猜出是哪篇課文呢?

 。ㄉ穑

  師:對了。這就是我們將要學習的新課文。(板書課題)看來大家對這課較熟,老師還沒教,自己就先看了。真好!能把課題讀好嗎?

 。ㄉR讀課題)

  師:像這種樣式的課文,你們以前還讀過哪些?

  (學生議論紛紛,如數(shù)家珍般地列出了:《英英學古詩》《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但愿人長久》《母親的恩情》《李廣射虎》等)

  該環(huán)節(jié)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超前閱讀,引導他們溫故知新。

  師:你認為學習這篇課文該完成哪些任務呢?

  生:把課文讀好。

  生:領悟課文里的意思。

  生:能熟練背誦古詩。

  生:理解詩句的意思。

 。◣熾S機板書:讀 悟解 背)

  師:太好了,同學們,這既是要完成的任務,也是我們讀懂課文的方法。下面,同學們就認真讀書,把生字讀準。老師看看大家能讀明白哪些問題。

  讓學生自定目標,自找學習方法,這不正是尊重學生的主人意識,還給學生自主學習權(quán)力的體現(xiàn)嗎?

  (生自由朗讀課文后交流)

  生:我知道了課文講的是李白和孟浩然之間的友誼。

  師:你一下子就找到了文中兩個主要的人物。

  生:我知道了李白送孟浩然走的時候,心里很舍不得,我是從“李白佇立在江邊,凝視著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這句話里體會出來的。

  師:用一個成語來形容,這就叫“依依惜別”。

  生:我讀懂了李白和孟浩然不但是很好的朋友,而且還是真正的朋友。

  師:你的體會是聽了誰的話后聯(lián)想到的?

  生:是聽了女女同學(指第一位發(fā)言的同學)的回答后想到的。

  師:是啊,學會聽,而且會聯(lián)想,就會學到更多的知識。

  教師適時點撥,不露痕跡地教給學習的方法,能使學生的思維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生:聽了剛才幾位同學的發(fā)言,我聯(lián)想到了一句格言——真正的朋友,是永遠不會變心的。

  師:你的聯(lián)想很有道理。()那么,你能從文中找到一些話來證明他們是真正的朋友嗎?

  生:孟浩然的話里有這么一句:“王勃說得好:‘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薄挥姓嬲呐笥巡艜词惯h在天涯海角,彼此之間的距離仍似鄰居。

  師:你的理解能力真出色!

  生:從李白的話中,我知道了他們的友誼不是建立在吃喝玩樂上的:“終于,李白舉起了酒杯說:‘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

  師:老師課前查過資料,李白比孟浩然小12歲,把他當做兄長是自然的,可他為什么又特別尊敬孟浩煞,尊稱他為“夫子”,稱呼都是“您”呢?

  此處何國成老師故布“疑陣”,引導學生品讀課文的關鍵處?磥,深人鉆研教材僅靠教材和教參是遠遠不夠的。倘若教者胸無“丘壑”,課上又怎能指點迷津?

  生:因為他非常敬重孟浩然的人品,欽佩他的學識,所以特別尊敬他。

  師:噢,原來是這樣,大家一齊把這幾句話讀好。

  師:請兩位同學上來板書句中兩個你認為關鍵的詞兒。

  (兩生板書,一生寫“人品詩篇”,一生寫“令人敬仰 譽滿天下”。其中,“篇”字學生寫完后覺得不夠好看,擦了重寫。師隨即給予肯定。)

  師:板書是給大家看的,把字寫好,能體現(xiàn)出你對別人的尊重。這兩位同學都懂得這一點。他們的關鍵詞也找得不錯。

  師:同學們的悟性真好,通過自己讀書,自己領悟,讀懂了文中的人、文中的情。還有要說的嗎?

  生:我讀懂了詩題的意思:李白在黃鶴樓送孟浩然去揚州。

  師:你怎么知道孟浩然去的地方廣陵就是揚州?

  生:詩句中就有啊,“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生:文中李白說的話里也有:“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

  生:我知道李白的老朋友孟浩然是向西邊辭別了黃鶴樓,去了揚州。

  師:“向西邊辭別黃鶴樓”,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從“西辭”這個詞能看出來。

  師:是嗎?

  生:我不同意他的說法。我曾經(jīng)跟爸爸去過黃鶴樓,在那兒,導游阿姨還說起這首詩,記得當時她說黃鶴樓和揚州都在長江邊上,因為黃鶴樓位于揚州的西面,因此才是“西辭”。

  生:我留心了文中的插圖,圖中也把黃鶴樓畫在了西邊,李白佇立在那兒, 目送江上東去的孤帆。

  何老師不向?qū)W生灌輸知識,即使學生答錯了,也不發(fā)表看法,只是通過與學生的交談,一步步地引導,讓學生自己感悟、糾正,把正確答案找出來。

  師:送別的詩有很多。同學們讀過哪些,分別是送誰,怎樣送的,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

  生:我讀過《贈汪倫》(背詩),汪倫是“踏歌”送李白,歌頌了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

  生:我想起音樂課上劉老師教唱的一首歌《送別》。

  師:愿意唱給大家聽嗎?

 。ê卫蠋熾S著同學們的歌聲輕聲哼唱)

  師:謝謝你們給老師帶來這美好的感受。送別的時間、地點、人物、方式可以不同,但朋友間的真情是共同存在的。課后,同學們可以再去找些送別的詩、歌,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近代的、當代的,大家一起交流。

  何老師有意拓展、延伸,幫助學生形成了送別詩的知識組塊,課雖盡,而“學無涯”。

  師:本課的學習任務你們自己讀書完成了。你認為還該做點什么筆頭作業(yè)嗎?

  生:抄寫本課的生字。

  師:有必要,該掌握的基礎知識一點也不能馬虎,相信你們有能力自學好生字詞。

  生:把這首詩的.意思寫下來,書后思考題中有要求。

  師:你有學習方法,知道抓住書后思考題來把握課文,也懂得及時整理重要的學習內(nèi)容。詩意不要被詩句“框住”,你想怎么寫就怎么寫。

 。ㄉ毩⒆鳂I(yè),生字抄寫正確率100%,詩意正確率98%。寫詩意時學生不拘泥于詩句的直譯,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能寫出詩意境的占85%。)

  讓學生自己決定作業(yè)的內(nèi)容及形式,使得作業(yè)的設計關注了學生的感受。學生時時處處都在自主學習。

  聽課后記:

  課后,跟學生們聊起這堂課時,他們七嘴八舌,爭相作答:“很簡單,一學就懂。”“都不感覺是在上課,好像就是在跟一位和藹可親的老爺爺聊天!薄拔矣X得今天自己特別聰明,有些問題不假思索就能舉手回答了”……是啊,這是一堂簡單的語文課!說它簡單,因為它的問題簡單;說它簡單,因為它沒有讓人眼花繚亂的所謂的“創(chuàng)新”的花樣,有的只是簡簡單單的教學流程,讓你一看就懂;說它簡單,因為它所折射出的教學理念簡單:以學生為主體。這是一堂好課,說它好,是因為課上大部分的時間是學生自己在讀書、在感悟、在交流、在合作;說它好,是因為它讓每一位學生時時都在老師恰到好處的賞識評價中體驗成功,如沐春風;說它好,是因為它悄悄為學生架起了自主學習的橋。透過這簡單的好課,我又深感其中的“不簡單”,這是學問,需要我們認真學習,細心揣摩,大膽實踐。

《黃鶴樓》教學實錄4

  教學過程 :

  一、激趣、導入

  大家都喜歡聽歌,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歌:《送別》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會唱的可以跟著唱。

  1、播放歌曲《長亭送別》。

  聽了這首歌,你體會到了什么?

  是啊,從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為離別而憂傷,為離別而落淚,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有的用歌抒情,有的則用詩來釋懷。老師這還有一首送別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2、出示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A 你們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

  B 請同學們自讀詩,說說你對這首詩的理解。

  二、講讀課文

  你們說的都很好,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著李白,在這繁花似錦的春天,登上那飛檐凌空的黃鶴樓,去送一送孟浩然吧!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詩文對照,自學課文。

 。ㄒ唬⿲W生自學課文。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請用筆劃出來,學習小組討論解決。

 。ǘ┳x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句子:

  1、暮春三月,長江邊煙霧迷蒙,繁花似錦,年輕的李白正在黃鶴樓上為大詩人孟浩然餞行。

  A、指名讀

  B、提問:

  誰能用學過的語句來描繪一下春天的美景?

  你除了知道時間在暮春三月,還知道什么?

  2、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一會兒遠眺,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

  A、提問:

  從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什么?

  是啊,這依依惜別之情深深地藏在了他們的心底,讓我們一起朗讀一、二兩節(jié),體會一下這藏在心底的離別之情吧!

  B、配樂朗讀

  兩人都把這依依惜別之情深深地藏在了心底,時間慢慢地過去,終于,這藏在心底的深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千言萬語涌上了心頭,李白舉起了酒杯說……(生接讀)

  3、“孟夫字,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自從我結(jié)識了您,就一直把您當做我的兄長和老師。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孟浩然接過酒杯,一飲而盡,說……(生接讀)

  A、思考:從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B、提問: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李白對孟浩然的敬仰之情、難舍之情?

  C、讓我們用朗讀把這噴涌而出的師生情、手足情、離別情表達出來吧。

  D、道不完的離別情,敘不完的朋友誼,讓我們舉起酒杯,再現(xiàn)這感人的話別場面,讓它深深地印在心底吧!在班級中找你的好朋友,一個演李白,一個演孟浩然,可以用上文中的語言,也可以發(fā)揮想象用上自己的語言,可以站起來。

  E、學生上臺表演

  4、知己離別是惆悵的`、是憂傷的,但不忍別、終要別。

  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隨著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著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教師配圖朗誦)

  朋友已經(jīng)遠行,從此人海茫茫,天各一方,這一別,不知何時才能見面啊!想到這,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了,隨即吟出了膾炙人口的名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讓我們也一起隨著李白佇立在江邊,凝視著遠方,送一送孟浩然吧!——《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5、如果李白生活在現(xiàn)代,他一定會用現(xiàn)代的語言來表達此時激動的心情,假如你是李白,佇立在江邊,目送著友人漸漸遠去,你能把這首千古傳誦的名詩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嗎?

  學生反復誦讀、同桌討論。

  《黃鶴樓送別》評課

  《黃鶴樓送別》是一篇“文包詩”形式的課文。課文把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巧妙地包含在一篇淺近的現(xiàn)代白話文中,通過一個趣味盎然的故事幫助學生理解古詩。文章是詩歌的擴展和闡釋,詩歌是文章的濃縮和提煉。詩與文渾然一體,旨在使學生通過課文更易于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詩歌的意境,領悟詩歌的情感。黃老師的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整體入手,潛心會文。黃老師從整體入手,抓住“依依惜別”這個關鍵詞語,讓學生在課文中找一找相關的詞句,劃一劃,談談自己的體會。這又讓我想起了這八個字,“提領而頓,百毛皆順”,黃老師很好的抓住了這篇課文的領子就是送別,就是體悟這“依依惜別的深情!

  其次,抓住細節(jié),體味真情。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黃老師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句品味。比如:、依依惜別、“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楊柳依依、佇立、凝視、膾炙人口等,指導學生不僅看到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了文本的內(nèi)部,發(fā)現(xiàn)了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文字背后蘊含的人物的豐富情感。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考。交流討論,相機學習課文,抓住重點詞句,通過讀、議等形式,從人物所處的特定環(huán)境、表情語言去體會情感;鼓勵學生發(fā)揮豐富的想象、深入人物內(nèi)心,以課文的情為基調(diào),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課堂上體現(xiàn)了以讀為本,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與文本對話的廣闊空間。通過有聲有色地讀課文,使學生更多、更直接地與文本對話,使課堂回歸了語文教學的本色。

  再次,抓住“空白”,引導想象。《黃鶴樓送別》這篇文章主要是引導學生體會人物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但文本描寫的情景離學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離,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細膩。例如,目送友人的船漸行漸遠,望著浩浩蕩蕩的江水,此時李白心情激動,他會想些什么呢?給了學生無限的想象空間,讓學生想象說話,在想象中與人物進行心靈的溝通,產(chǎn)生共鳴,從而更好地體會那意境。

  最后,拓展資料,升華情感。文本中的人物和描寫的情景時空跨度太大,如何讓學生在情感上與李白產(chǎn)生共鳴,也對孟浩然充滿敬仰之情是個不太容易處理的問題。于是黃老師適度地把課外資料引入課堂,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增加閱讀的積累,感受古詩的悠遠流長,努力使課堂教學真實、樸實、扎實,讓孩子真正學有所得。也使學生對兩位詩人之間的深情厚誼的了解變得“充實”、“厚實”,對激發(fā)學生情感起到很好的推波助瀾的作用。在“潤物細無聲”般的熏陶中,提升審美趣味,閃現(xiàn)智慧火花,提高語文素養(yǎng)!饵S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通過此課的學習,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更多送別詩的興趣,將學生帶入絢麗多彩的古詩百花園中,最后作業(yè)的設計很好的體現(xiàn)了這一點。

  聽完了這堂課,我有一點疑惑。這篇課文是文包詩,文章當然是重點,那首詩我覺得在整篇課文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黃老師今天的這堂課中,這首詩只是一帶而過,學生齊讀一遍而已。是不是引出詩歌后,可以通過反復朗讀、吟誦,然后讓學生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再講講這首詩的意思,讓學生加深理解。

《黃鶴樓》教學實錄5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

  2、理解“西辭”、“煙花三月”、“孤帆”、“唯”的意思。

  3、有感情地誦讀古詩,理解詩意,在創(chuàng)設的意境中想像詩歌所描繪的情境,體會詩歌表達的感情。

  4、拓展練習,激發(fā)學生積累詩歌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創(chuàng)設意境走進詩歌,理解詩歌,想像詩中所描繪的情景;

  2、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詩中所蘊涵的感情。

  教學準備:

  1、學生充分預習,查找詩人的資料;

  2、課件。

  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你們聽過由詩譜寫的歌曲嗎?

  生(齊答):聽過。

  師:都聽過哪些詩曲?

  生1:我聽過《鋤禾》的詩曲,非常好聽。

  生2:在一次少兒節(jié)目上,我聽過《鵝》、《望廬山瀑布》等由詩譜寫的歌曲,非常有韻味。

  生3:老師,我們班上的很多同學都會吟唱《春曉》,好聽極了!

  師:好的,就讓我們一起來吟唱一首《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熒黄鹨鞒洞簳浴罚瑢W生意猶未盡。)

  師:老師也非常喜歡吟唱詩曲,現(xiàn)在,老師唱一首歌,你們幫老師聽一聽,看看這首歌在哪種場合唱較合適?

  師(吟唱):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崖,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熑肭榈睾叱,學生入迷地聽著。)

  師:(歌曲完畢,故作遲疑狀)誰能幫老師這個忙呢?

  生1:好像可以在歡快熱鬧的場合唱。

  生2:不,我倒覺得應該是在平靜柔和的時候唱。

  生3:我想這首歌曲應該是表達一種依依惜別的感情。

  師:是嗎?你怎么知道的?

  生3:老師的表情、老師吟唱的曲調(diào)告訴了我。

  師:你是個心思細膩的孩子,感情也很豐富,謝謝你!其實不僅歌曲能表達難分難舍的離別情意,古詩也有許多是表達與友人送別情意的。今天老師就向同學們推薦一首詩歌。

 。◣熮D(zhuǎn)身板書課題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W生齊讀課題。)

  評析:由詩譜曲師生吟唱是本課開場的一個亮點,在師生、生生輕柔、平緩富有韻味的曲調(diào)聲中,詩韻、詩情已彌漫整間教室,并悄無聲息地融進學生的心田。

  師:你能理解題目的意思嗎?

  生1:這首詩寫的是李白送孟浩然去廣陵。

  生2:更具體的,應該是李白在黃鶴樓上為孟浩然餞行,送其去廣陵。

  師:是更為具體了。題目中哪個字的意思表示去呢?

  生(齊答):“之”字。

  師:你知道李白和孟浩然各是什么人嗎?他們之間是什么關系?

  生1:李白和孟浩然都是唐朝的詩人。

  生2;李白和孟浩然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師(補充):李白和孟浩然不僅唐朝著名的詩人,還是好朋友,而且是——師生關系。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師。平日里,他們無話不談而且興趣愛好相同,都喜歡把酒吟詩作對?梢哉f李白和孟浩然是知己,是忘年之交,彼此之間的感情是難分難舍的。

  師:題目中有兩個詞表示地點,你知道他們的地理位置嗎?

  生:我只知道廣陵就是今天的揚州。(其他學生滿臉疑惑)

 。◣熞贿呍诤诎瀹嫵鳇S鶴樓和廣陵的示意圖,一邊介紹他們的地理位置。學生頻頻點頭,臉上露出會意的笑容。)

  評析:適當?shù)臅r候,教師“該出手時就出手”,不要錯誤地以為“講”多了導多了就是違反新課程理念。本環(huán)節(jié),在學生“滿臉疑惑”的情況下,教師板畫了黃鶴樓至廣陵的示意圖,學生便能一目了然。

  師:你準備怎樣讀懂這首古詩呢?

  生1:先讀熟,再背誦。

  生2:通過查找資料加深對古詩的了解。

 。ㄈ嗯λ妓髦#

  生3:我覺得還應該看著插圖想像一下當時的情景,這樣有助于我們對詩意的理解,進而體會詩歌要表達的感情。

  師:是的,我們讀懂一首古詩,首先要讀通古詩,再理解詩句的意思,接著借助畫面想像當時的情景,體會詩歌表達的感情,最后把詩歌背下來。這是一種學習古詩的好方法。

 。◣煱鍟鹤x通——理解-——想像——體會——背誦。)

  評析:“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同理,“學無定法,貴在得法”。中年級學習古詩應有別于低或高年級,中年級學習古詩應有所側(cè)重,重在抓重點字詞引發(fā)想像,重在感悟詩境、體驗情感。本環(huán)節(jié),教師的“你想怎樣讀懂這首古詩”一問猶如拋出一條紅細繩,把學生個人獨特的學習方法這一顆顆珠子串起來,形成一法,并引導學生順著紅繩上的這一顆顆閃亮的珠子美美的學文。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遇到生字多讀幾遍,再讀給同桌聽一聽。

  (學生紛紛朗讀起詩歌,同桌互相檢查朗讀,師下去巡視指導。)

  師:比一比誰讀得又通順又流利。

 。ㄖ付2名同學朗讀,師生共同正音。)

  師:大家一齊試著讀一讀。

 。ㄈ帻R讀一遍。)

  師:請各學習小組,根據(jù)自學要求自學,比一比哪個小組的學習成果最豐碩?

  (師用幻燈出示學習要求:1、借助注釋理解字詞意思;2、聯(lián)系詞義理解詩句的意思;3、在古詩旁畫出不理解的地方或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W生自學5分鐘左右,師巡視各小組學習情況。)

  師:現(xiàn)在是展示你們小組學習成果的時候了,既然是集體智慧的結(jié)晶,上來匯報的時候,老師建議用“我們小組認為”等來匯報較為合適。哪個小組先來說呢?

  生1:我們認為“孤帆”的意思是只有一只帆船。

  生2:從文中注釋,我們了解到“唯”的意思是“單單”、“僅僅”。

  生3:小組一致認為“盡”的意思是“沒有了”、“消失了”。

  師:關于詩句的意思,你們能理解嗎?

  生1:我們理解第一、二行詩句的意思了!昂糜衙虾迫辉诜被ㄋ棋\的陽春三月,由黃鶴樓出發(fā),乘船東行到揚州去!

 。◣煱鍟合?lián)P州)

  生2:第三、四行詩句的意思是“我佇立江邊,目送友人的小舟越行越遠,漸漸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看見浩浩蕩蕩的江水流向天際。

  師:集體的力量是偉大,看來通過自學,大家學到的內(nèi)容還挺豐富的。好,再自己讀一讀詩句,看看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生1:“西辭“是什么意思呢?

  師:(一邊引導學生看黑板上的地理示意圖,一邊講解)因為黃鶴樓在廣陵的西邊,孟浩然正要離開黃鶴樓遠去廣陵,所以說成是“西辭”。

 。◣煱鍟何鬓o)

  生2:為什么孟浩然要離開李白呢?

  生3:為什么孟浩然要去廣陵呢?

  師:同學們都是愛動腦筋的同學,提出的問題都非常重要。

 。ㄕ斃蠋煴頁P同學的時候,一向較調(diào)皮的一個男孩舉起了小手。)

  生:老師,為什么題目不用“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呢?我感覺挺恰當?shù)摹?/p>

  師:(又驚訝又興奮)你真是個非常細心而且大膽的同學,敢于向詩人提出挑戰(zhàn)。我想,這些問題還是由同學來解答吧。同桌間可以議一議。

  評析: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種品質(zhì),有智慧的教師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銳的觀察力,能系統(tǒng)地感受和準確地判斷教育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細微變化。本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關注學情,善于捕捉學生問題的亮點,并以此為契機,引導學生展開探究進行有效的對話。

  生1:沒有點出是誰送孟浩然到廣陵,更能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生2:我仔細地品味了一下,還是原題目好,為什么呢?比較有味道,改正的題目太直白了。

  師:是的,或許黃鶴樓是李白與孟浩然兩人友誼的見證地,或許李白過份難過,不想直接用自己的名字作題目。老師和同學的解答,你們能滿意嗎?

 。ㄉ娂婞c頭示意。)

  師:你們知道李白在什么時候送別好友孟浩然嗎?

  眾生:“煙花三月”

  師:你能想像“煙花三月”是一種什么樣的畫面嗎?

  生1:繁花似錦。

  生2:春花爛漫。

  生3:百花齊放。

  師:呵,全是一個個那么美好的詞語。能用具體的語句來描述嗎?

  生:在草如蔭花似錦的陽春三月里,微風輕拂著大地,彩碟在花叢中翩翩起舞,一群群扎著小辮子的小孩兒在青草地上放著風箏……真的很美!

  師:是呀!那是個花枝招展,如煙如霧的三月,仿佛每逢過節(jié)夜空煙花璀璨的美麗畫面。想繼續(xù)想像畫面嗎?

  生1:我仿佛看到了各色細細的碎碎的野花遍布野外,就如給大地披上了一件碎布花衣,太迷人了!

  生2:我想用詞匯來描述,那是個像煙花一樣撩人眼、擾人心的美好三月,人們的生活是那么快樂!

 。◣燑c示課件,出示“煙花三月”的美麗畫面,學生“呀”地興奮地叫起來。)

  師:讓我們把從美麗的畫面中獲得的美好情感帶入古詩中,一起再次美讀古詩吧!

 。ㄉ⒉[著雙眼吟誦,陶醉在詩意中。)

  評析:表面上看,好像是牽引,似乎學生處在被動狀態(tài),但實際上并非是攙扶著學生在走路,而是教師指點給學生一個個前進的路標。詩中的一個個意象,就是一個個明亮的路標,尋著它們,引發(fā)豐富的聯(lián)想,學生就可以輕松地走進意境,感悟詩境了。

  師:請聽一段濤聲,并說說你的感受。

 。úシ爬藵ご蚝0兜穆曇簦晞莺拼。)

  師:說說你此時的感受。

  生1:我仿佛看到了江面上波濤洶涌,船只猶如一葉葉扁舟在江面上起起伏伏。

  生2:江面上風大浪大,我真為那些出行的人擔心。

  生3:江面上波濤洶涌,景色壯觀!

  師:此時,李白正在欣賞美景嗎?為什么?

  生:不。此時,李白心情非常難受,因為好友即將與自己離別了。

  師:你哪里看出來?

  生1:“孤帆”

  生2:“唯見”

  生3:“盡”

  師:哦,懂得從古詩中的字詞感覺出,了不起!思考一個問題:這時候的江面上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船只呢?

  眾生:不是的。

  師:為什么李白看見的是“孤帆”呢?

  生1:好友孟浩然已漸漸遠去了,李白依依不舍。

  生2:李白的目光追隨著好友孟浩然,別的什么都沒有在李白眼中停留。

  師:你獨特的感受力令老師吃驚!

  評析:語文教學要做到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以學生為本,就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積累,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苯處熢谝l(fā)學生情感之前的鋪設無疑是成功的。由一段浪濤激打海岸的聲音勾起學生無限想像,無邊的離別愁緒,因此才有了“李白的目光追隨著好友孟浩然,別的都沒有在李白眼中停留”的絕妙體驗。

  師(點擊課件,出示課文插圖),想像一下,李白和孟浩然在離別時可能會說些什么?同桌兩人分別扮演李白和孟浩然演一演、說一說。

  (學生興致很濃,有的深情地告別,有的“揮淚”作別,有的拱手相送——老師認真地巡視全班,不住地點頭)

  師:誰能來扮演一下呢?

  生1:(拱手)今日相別,何日再見!

  生2:(略帶悲傷)朋友,一路走好!

  生3:(深情地)天下哪有不散的筵席啊!

  生4:(自信地)后會有期!

  師:(拱手)是呀,今日相別,后會有期!可是,相見的日子遙遙無期呀!

 。úシ乓魳贰端蛣e》)

  評析:走進詩境,融入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感受此時詩人李白和孟浩然的離愁別緒是執(zhí)教者設計本環(huán)節(jié)的意圖。當江濤聲聲擊打在孩子的心坎上時,他們的眼前仿佛浮現(xiàn)出當時詩人與好友的離別情景,于是,情不自禁地拱手互道珍重,真誠地道聲:“朋友,一路走好!”在《送別》的樂曲聲中,濃濃地不舍、深深地傷感之情悄然浸濕了孩子的眼睛。

  師(傷感地):帆影已遠逝了,詩人李白仍翹首東望,此時他的心情如何呢?

  眾生:非常難過。

  師:你試著讀一讀,看看怎樣才能讀懂詩人此時的心情?(音樂繼續(xù)播放)

  師:誰來讀一讀?請同學們聽一聽誰的讀最能打動你心?

 。◣熤付3名同學朗讀詩歌,并組織點評。)

  生1:我欣賞丙同學的讀,甲同學讀得太快了,好像要將孟浩然快快送走似的。

  生2:乙同學讀得較慢,能體現(xiàn)李白舍不得孟浩然,但情感的投入不夠濃。

  生3:丙同學在重點處讀出重音,還能延長,依依不舍之情在其表情上也能體現(xiàn)出來,深深地打動了我。

  師:老師覺得這幾個同學都讀得不錯,尤其是丙同學。老師還發(fā)現(xiàn)了我們班的同學都是點評專家,評得非常準確、到位。老師也禁不住想?yún)⒓幽銈兊睦收b會。

  眾生:(興奮地)太好了!

  (師配樂朗誦完畢,學生不約而同地熱烈鼓掌。)

 。◣煋P起雙手,做個指揮狀,全班深情地朗誦。)

  師:這一節(jié)課,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投入,F(xiàn)在該是收獲的時候了。請從“課堂大闖關”中,任選一個過關,有信心嗎?

  生(興奮地):有!

  (師以幻燈出示“課堂大闖關”要求:

  1、我能有感情地吟誦這首詩;

  2、我能理解每句詩的意思;

  3、我能吟唱這首詩;

  4、我還知道李白寫的其它詩歌;

  5、我也知道其它有關友人送別的詩歌。

  6、我能為這首歌譜曲吟唱。)

  (頓時四個小組展開過關斬將的激烈場面。學生個個充滿自信。)

  師:過關斬將開始,誰來當?shù)谝粋吃螃蟹的人呢?

  生1:我想有感情地吟誦這首詩。

 。ㄟ@個學生是班里朗讀較差的同學,讀得斷斷續(xù)續(xù),還讀錯幾個生字,但老師仍然充滿微笑地鼓勵著。)

  師:如果把每個生字都讀對了,相信你會讀得更好!

 。▽W生微笑著點點頭。)

 。ňo接著一個又一個學生舉手過完后面的幾關。)

  師:許多同學還想挑戰(zhàn)自我,挑戰(zhàn)同學。那么,你可以利用課外時間選擇沒過完的關卡繼續(xù)過關。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幾首表達友人送別的古詩,這些古詩可以說千古傳唱,膾炙人口。請同學們選擇其中一首背下來。

 。◣熁脽舫鍪竟旁妰(nèi)容:)

  《山中送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山中相送罷,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日暮掩柴扉。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春草年年綠,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孫歸不歸?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師:(此時,下課鈴聲響起)好,同學們課后再背給同桌聽,比一比,誰最快記下來。

  評析:

  教師能以課堂為主陣地,提供打開學生閱讀視野大門的鑰匙,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外閱讀環(huán)境,讓學生從課內(nèi)走向課外,做好語文課堂學習的“延伸”,引導學生在課外這個大天地里無止境的學習,是新課程語文教師的另一角色功能。

【《黃鶴樓》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黃鶴樓送別課堂實錄02-28

《背影》教學實錄12-07

《挑山工》教學實錄03-12

《社戲》教學實錄12-18

《管仲列傳》教學實錄12-06

《在山的那邊》教學實錄12-02

《天上的街市》教學實錄12-13

《濟南的冬天》教學實錄12-17

《雪孩子》教學實錄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