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為一名專家型教師

時間:2023-05-07 12:26:29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努力成為一名專家型教師

——讀斯騰伯格《教育心理學》有感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  盛群力 如果要在眾多的教育心理學著作中挑選幾本的話,我會想到斯騰伯格新近編著的《教育心理學》。斯騰伯格是當代國際最著名、最優(yōu)質高產的教育心理學家之一。本書作為斯騰伯格最新推出的教科書,旨在幫助教師理解與發(fā)展教與學的技能,成為一個善于思考的實踐者。該書2002年由美國著名的皮爾遜教育出版公司出版,經我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專家張厚粲教授主持翻譯,中文簡體字版由中國輕工出版社20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學》全書63萬字,500余頁,共十四章,分人類發(fā)展、人類差異、思維、學習與記憶、激勵與教育、教學評估等五大部分。斯騰伯格認為,教育心理學的總體目標幫助教師理解和發(fā)展教學技能,有關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能夠發(fā)現(xiàn)最佳教育途徑的科學答案。斯騰伯格的這本著作面向教師的教學實踐,定位于現(xiàn)實世界,告訴讀者怎樣將書中所學的知識運用到課堂實踐中去。他主張,并不一定要記住固定的教學模式,更重要的是發(fā)展專業(yè)技能,成為一個善于思考的實踐者。對于教學實踐來說,最困難的不是通曉有效教學的步驟,而是知道在什么情況下以及怎樣運用這些教學步驟。斯騰伯格指出,專家型教師是能夠有效的解決問題的人,是善于學習,勤于思考的人。斯騰伯格從長期的研究中創(chuàng)造性的提出了“三元智力理論”或者“成功智力理論”,這一理論強調了智力(能力)的三個關鍵成分,即分析、創(chuàng)造和實踐。這一主導性的理論同斯騰伯格倡導的心理自我管理的三種風格(立法型、執(zhí)行型和司法型)也是相一致的。所謂分析能力,要求人們搞清事情的來龍去脈,有評價和反思的能力,善于總結提煉,權衡利弊關系等;所謂創(chuàng)造能力,要求人們能夠提出遠景、目標和計劃,有一種事業(yè)和生活的追求,敢于超越自己已經知道的東西;所謂實踐能力,要求人們能夠將計劃付諸于行動,善于排除困難,堅持不懈地到達目標,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自己學到的知識技能。人的能力或者智力有不同的特點,有不同的優(yōu)勢。那么,什么樣的人才是聰明或者有能力的呢?斯騰伯格的觀點是:不要光看智商的高低、有沒有過人的特質或者環(huán)境優(yōu)越與否,主要是看其是否能夠依據自身的特點與任務的要求相匹配,揚長避短,揚長補短。研究表明,專家型教師有三個共同特點:第一,具有專家水平的知識,能在教學中采用更多的策略和技巧,能更有效地運用自己的知識(包括學科內容知識和教育學知識)來解決問題,能夠對問題作出正確的表征。制定良好的課程計劃。第二,能高效率地完成工作,擁有較多的自動化教學技能,調用心理資源得心應手;同時能夠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計劃、監(jiān)控和自我反思。第三,富有洞察力,從新的角度或方面去審視問題,善于作出區(qū)分、整合和類比,能夠創(chuàng)造解決問題的新穎方法。對于如何解決問題,斯騰伯格提出了由七個步驟構成的循環(huán)圈;第一,確定問題是否真的存在;第二,確定存在的問題是一個什么性質的問題;第三,合理表征和組織有關問題的信息;第四,設計或者選擇解決問題的策略;第五,分配問題解決所需要的各種資源,尤其是心理資源(如努力程度和時間以及精力的投入程度);第六,監(jiān)控問題解決的過程,隨時作出必要的調整;第七,對問題解決的方案(結果)進行評估。在對問題進行解決的過程中,尤其是涉及學習新知識技能時候,要運用三種重要的心理加工過程,這就是:選擇性編碼——將相關的信息與不相關的信息相區(qū)分開;選擇性綜合——將潛在的彼此關聯(lián)的信息放在一起;選擇性比較——將新舊信息聯(lián)系起來,其本質就是形成類比,看到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一個專家型的教師,在努力幫助學生成為取得優(yōu)異學業(yè)表現(xiàn)時會盡其所能。這當然依賴于對優(yōu)秀的學生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斯騰伯格主張,優(yōu)秀的學生是能夠運用有效的學習策略的人;對學習的效果持續(xù)進行自我評價的人;是一個善于了解自我、了解他人和了解差異、了解學習過程的人;是相信自己經過努力可以有所進步的人;是一個先從自己比較擅長的領域取得成功,然后再在相對薄弱的學科付出更多努力迎頭趕上的人;是一個有毅力不肯半途而廢的人,愿意延遲得到回報;是一個對己的行為負責的人,認識到無論是成功或者失敗,都與自己的內部狀態(tài)所分不開。對一線教師來說,需要做到既基于學科知識,同時又能夠超越學科知識。也就是說,教育心理學的知識應該成為幫助他勝任崗位和脫穎而出,成為一名專家型教師的重要條件。當然,正像斯騰伯格指出的:沒有成為專家型加教師的靈丹妙藥。相反,奇跡是取決于每個希望成為專家型教師的人日積月累的努力。    附:部分教育心理學著作掃描 [1][美]Bigge,M.L.著,徐蘊等譯:《寫給教師的學習心理學》,中國輕工出版社,2005年版。全書共十四章,28萬字。本書采用答問的形式系統(tǒng)介紹了當前有關學習心理學研究的重要成果,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是一本適宜于教師閱讀的好書。 [2][美]斯萊文著,姚梅林等譯:《教育心理學》(第7版),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年版。全書十四章,92萬字。斯萊文是當代國際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和合作學習研究專家。其編著的教育心理學著作,十分受到讀者歡迎,再版更新的速度也很快。本書作者認為,教育心理學不可能告訴教師做什么,但是可以給教師提供做出正確決策的原則。有效的教學既不是一些雕蟲小技,也不是一套抽象的原則,相反,它是將理解透徹的原理明智地運用于實踐,滿足實踐的需要。 [3]張春興:《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全書共十三章,60萬字。本書以研究目的教育化、研究對象全人化和研究方法本土化為理念,從教育心理學的教育學基礎、心理學基礎和實踐途徑來加以探討,是一本極其出色的著作。 [4]吳慶麟著:《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全書共二十章,30萬字。本書上編13章主要討論了加涅的教學設計理論,下編7章主要討論了學校學習的認知心理學基礎。 [5]吳慶麟主編:《教育心理學——獻給教師的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全書共十四章,45萬字。本書旨在加強教育心理學與中小學實踐之間的聯(lián)系,從教師的角度,闡述教育心理學的基本原理與規(guī)律,促使教師學會在自己的課堂實踐中運用這些知識。 [6]吳慶麟等編著:《認知教學心理學》,上?萍汲霭嫔2000年版。全書共十四章,36萬字。本書著眼于當代認知心理學與學科教育實際之結合,較為系統(tǒng)地闡述了知識的表征與獲得、問題解決技能的形成,并從認知科學的觀點出發(fā),探討了語文、數學和科學等學科教學的掌握知識技能的規(guī)律性問題。 [7][美]奧蘇伯爾等著,佘星南等譯:《教育心理學——認知觀點》,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全書共十七章,68萬字。本書將學習論和教學論結合在一起,在闡述了影響課堂學習的內因(學生的認知結構、認知發(fā)展、智能及其他人格發(fā)展的差異)和外因(教材、社會因素和教師特征等)時,論證了多方面的教學論主張。 

【努力成為一名專家型教師】相關文章:

成為一名地理教育專家04-30

成為一名地理教育專家論文05-04

專家講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師04-30

成為一名好老師04-30

做專家型教師培訓心得(3篇)01-14

我要成為一名“新”教師04-27

努力做研究型的教師04-30

如何成為一名好老師04-30

成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心得04-29

我想成為一名老師作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