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幼兒園老師的管理需不需要分層次?

時間:2023-04-29 05:11:34 園長之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對幼兒園老師的管理需不需要分層次?

  某幼兒園在教師管理上采取的是分層次的方式,即把全園教師按照日常工作表現(xiàn)、工作能力等加以區(qū)分,經由班子會一園務會一教代會的程序,集體討論確定為骨干教師和非骨干教師,區(qū)骨干教師和市骨干教師,然盾有區(qū)別地進行培養(yǎng)。骨干教師,園里給予她們更多的鍛煉實踐、大型觀摩、參與科研等的機會。最初時,園內確立的骨干教師在待遇上與非骨干教師相同。但在骨干教師取得一定成績后(即獲得上級有關部門的獎勵等),幼兒園在待遇上就做適當調整。確立的骨干教師并不固定,一段時期后再根據(jù)表現(xiàn)等重新予以調整。

對幼兒園老師的管理需不需要分層次?

  分析與思考

  這一案例中涉及的是幼兒園管理中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教師管理,F(xiàn)代管理思想強調人是管理的核心,離開了人的作用,管理目標就不能實現(xiàn),也就無所謂管理了。具體到托幼園所,其各項工作質量的高低,都取決于人,取決于教工隊伍的素質。特別是在教養(yǎng)工作第一線的老師,他們是園所教養(yǎng)工作的直接執(zhí)行者,對于園所保教質量的提高,更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能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調動起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fā)揮他們的主人翁意識、促進他們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建設起一支高素質的教工隊伍,也就成為幼兒園管理工作是否有效的一個重要的表現(xiàn),成為衡量園所領導的管理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

  正因為幼兒園的教師隊伍建設有著如此重要的意義,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也就日益成為幼兒園管理者的一大共識。不少幼兒園在教師管理上有了自己的一套模式,并據(jù)此進行教師的培養(yǎng)培訓工作。該幼兒園的教師管理制度實際上也正體現(xiàn)了這樣一種思路:既是一項規(guī)章制度,同時也是師資培訓的一種手段。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該幼兒園的教師管理制度。

  管理心理學的激勵理論認為,動機的產生有賴于激勵。也就是說,只有當外界環(huán)境如工作條件、管理制度等對人的行為的影響總是在同人的生存、發(fā)展、榮譽、社會地位等因素發(fā)生關系時,才會對人的行為產生激勵作用,才能激發(fā)起人的行為的內在動機。該幼兒園對教師的分層管理,正隱含有上述一些因素的關系,如管理制度與發(fā)展、管理制度與榮譽等關系。也正因這些關系的存在,這一制度就能夠更大地激發(fā)教師的競爭意識。使得所有教師都產生一種緊迫感:對骨干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骨干教師付出更多的努力,提高自身素養(yǎng);非骨干教師在這種刺激下,為了獲得與骨干教師同等的待遇,也不得不嚴格要求自己、向骨干教師奮進。同時,根據(jù)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觀點,一每位教師都有體現(xiàn)自我價值和實現(xiàn)自我能力的需要,為了實現(xiàn)這種的需要,他們都要不斷地完善自己,加強專業(yè)素養(yǎng),這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全園逐漸形成一種你追我趕、共求進步的良好氛圍,既對幼兒園教師整體水平的提高有益,也對園內優(yōu)良園風學風的形成有利。

  另外,園內確立骨干教師和非骨干教師主要依據(jù)的是“平時的工作表現(xiàn)和工作能力等”,體現(xiàn)了“任人唯賢”、“唯才是舉”的用人原則,撇開了過去流行的“教齡型”用人準則。這種打破教師崗位待遇的“資格論”(即教齡長的教師工資高)的做法,能調動起廣大青年教師和有能力之人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也能對一些抱有“倚老賣老”思想的老教師起到敲警鐘的作用,迫使他們不斷反省、發(fā)展。教師在競爭下求進取、在壓力下促提高,全園的整體師資水平也就隨之上去了,從而促進了全園保教質量的提高和辦園水平的提高。

  幼兒園確立骨干教師和非骨干教師依據(jù)的是平時的工作表現(xiàn)和工作業(yè)績,通過班子會一園務會一教代會的程序集體討論,聽取了廣大教職員工的意見,整個過程體現(xiàn)了民主公平的原則,可以說也是“民主管理”的一個表現(xiàn)。而且,最初確立骨干教師與非骨干教師時,由于只是幼兒園內部確立的,沒有通過有效的審定,所以二者在工資等待遇上并無差別,這就不易引發(fā)因工資獎金等而產生的不必要的沖突和糾紛。骨干教師出現(xiàn)工作業(yè)績后(如上級主管部門給與獎勵、對幼兒園發(fā)展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貢獻,等等),再給予待遇上的提高。這種“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優(yōu)質優(yōu)酬”的分配原則,由于有章可循、有據(jù)可考,其他教職員工即使有議論和不滿,也沒有什么足夠的理由反對,相對而言是比較公平的。而且待遇的提高也能起到進一步激勵骨干教師努力求發(fā)展的作用。其他教師也會受到“負面強化”,轉而謀求自身的發(fā)展。骨干教師不是固定不變的,一段時間后要根據(jù)工作表現(xiàn)等進行調整。重新確定骨干和非骨干、區(qū)骨干和市骨干。以上的做法比較可行,等于給那些最初沒有被定為骨干教師的老師以發(fā)展的機會和希望,同時對那些最初確立的骨干教師也是一種鞭策和警醒,因為他們隨時都有可能因工作業(yè)績不佳而被降為非骨干教師,失去以前的那些有利的發(fā)展機會和鍛煉機會。由于這種不確定性的存在,使得所有教師都有機會成為園內確定的骨干教師,獲得更多的發(fā)展機會,所以大家都會注意不斷提高自己,競爭創(chuàng)新的意識、不斷進取的精神在幼兒園盛行,整個幼兒園也就充滿了活力。

  建議:

  教師管理采用的是“分層管理法”,對骨干教師看得過重,把大部分觀摩、鍛煉的機會給了骨干教師,有意或無意地剝奪了非骨干教師鍛煉的機會和權利。一方面非骨干教師鍛煉機會少,不利于發(fā)展,會進一步拉大骨干教師與非骨干教師的差距;同時也易使非骨干教師感到不受重視,工作的積極性受到影響。另一方面骨干教師也有可能會恃才自傲,從而不思進取。整個幼兒園中教師人為的層次劃分,教師之間過于濃厚的競爭意識,可能會引發(fā)教師對榮譽、獎勵等的過分重視,互相之間產生隔閡及誤會,這對幼兒園融洽團結、共求進步的團體風氣的形成會很不利。

  雖說幼兒園骨干教師與非骨干教師的確立是不固定的,會有調整,每個教師都有可能獲得該機會,但卻不能肯定所有教師都能在不被定為骨干教師的時候,仍能保持工作熱情(尤其是那些老教師,對名譽等看得比較重,一旦未被評上,將會受到很大影響)。況且每次的名額是有一定限制的,并不是每名教師都有機會評上。如果有的教師在經歷很多次后,仍未被評上,那就很容易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對幼兒園的這一制度產生抵觸情緒,甚至自己失去信心、放棄消沉下去。

  教師的培養(yǎng)就如同“兒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教育一樣。不同教師的水平和素養(yǎng)程度不一,幼兒園應對不同教師制定不同的發(fā)展方案、提出不同要求,使每位教師在其原有水平上都得到提高。同時,每名教師都有其自身的一些特長,并不是一無是處,可以采取優(yōu)勢互補、合理結構等方式合理配班,沒有必要減少他們個人的發(fā)展機會。雖然“教師分層管理”有其可取之處,但不良影響也是比較大的,倒不如采取“有針對性培養(yǎng)”的方法,即:對教師不人為進行層次區(qū)分,而是根據(jù)每個教師的特點進行培養(yǎng),給予相適應的發(fā)展機會,促使所有教師都得到提高!

【對幼兒園老師的管理需不需要分層次?】相關文章:

正常兒童需不需要補碘?06-08

孩子到底需不需要上親子班02-16

小孩子到底需不需要空閑時間04-30

探討:坐飛機需不需要買10份保險二04-28

探討:坐飛機需不需要買10份保險三04-28

探討:坐飛機需不需要買10份保險四04-28

探討:坐飛機需不需要買10份保險一04-28

層次04-30

企業(yè)知識的層次結構及管理過程研究04-29

現(xiàn)場管理需抓好五個要素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