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斯情人讀后感(一)
看法國女作家杜拉斯的《情人》時,感覺它有著葉芝詩作《當你年老》和小仲馬作品《茶花女》的味道?赐暾啃≌f后卻只想用一句話評價它:兩個小孩的愛情。
至于這部小說的魅力,前言部分說得很清楚,是《情人》使杜拉斯這個讓人難懂的作家受到了出乎意料的歡迎。的確,杜拉斯并不是一位通俗小說家,但她在《情人》中的語言就很能抓住讀者的心。
比如開頭,她借用一個男人的語言作為開場白:“……大家都說您年輕的時候很漂亮,而我是想告訴您,依我看來,您現(xiàn)在比年輕的時候更漂亮,你從前那張少女的面孔遠不如今天這副被毀壞的容顏更使我喜歡。”(也就是這話讓我想到了葉芝的《當你年老》)。
這樣的開頭自然就引出了下文的回憶,引出了那個窮苦的、穿著不倫不類的白人小女孩和富有的中國情人的愛情。
白人小女孩“我”才十五半,心理和生理年齡都屬于孩子。而“我”的中國情人雖然是成年人,卻也處處顯露出小孩的特征,他不工作,愛玩,依靠父親生活,心靈單純。
這兩個具有共性的軀殼,在湄公河的渡船上相遇后,開始了充滿激情和絕望的愛情之旅。
盡管結局在兩人的相遇就已經(jīng)注定。但這個失敗的愛情不是因為主人公彼此年齡的懸殊和國籍的不同,而是與中國情人的父親有關。
父親是富翁,希望兒子和一個門當戶對的中國女人結婚。父親知道兒子離不開他的錢,白人小姑娘的家庭也需要錢,就用錢買斷了他們的愛情。
看到這里,你一定會驚呼,《情人》里面的父親和《茶花女》里的父親何其相似!
但有所不同的是,《情人》的女主人公比茶花女幸運,因為得到一筆錢,女孩離開西貢去法國繼續(xù)念書,后來幾經(jīng)結婚、生育、結婚、寫書。
本來以為故事看到這里也就結束了,但昔日的中國情人打來了電話,作家就用這個電話內(nèi)容作了結尾。中國情人在電話里說,他和從前一樣,仍然愛著她,他永遠無法扯斷對她的愛,他將至死愛著她。
這樣的結尾脫泥帶水,卻省掉了讀者的遺憾。這樣的愛情有悲傷,卻不令人感到悲哀。
關上《情人》時,我想起了某位心理學家的觀點,他認為人都具有兩種角色,即成年人的外表和內(nèi)在的小孩、外表的小孩和內(nèi)在的成年人,當兩種角色在體內(nèi)發(fā)生沖突時,性格的矛盾就出來了。所以,大多數(shù)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都活得很壓抑。
而《情人》這部小說讓壓抑的人性得到了釋放,那自說自話的敘述方式也讓違反傳統(tǒng)的感情有了力量和純度。所以,作為一個小說家,杜拉斯是成功的。
最后,再說一句廢話,處在愛情里的男女都會像孩子一樣癡而純,讓我們?nèi)ダ斫庾约汉退麄儼伞?/p>
杜拉斯情人讀后感(二)
不知是我看書少,還是它優(yōu)秀,《情人都拉斯》是我第一次想一口氣看完的書。
按理說應先讀杜拉斯的《情人》當作預習,從她的書中可以先了解她的性格和風格。但由于這本《情人杜拉斯》是寫她的而不是她寫的,是她真實生活的寫照。據(jù)說她的人生經(jīng)歷比她的小說更離奇曲折,她的性格、生活和成就,傳奇得令人發(fā)指…所以《情人杜拉斯》就更加吸引我。雖然知道《情人》其實也是她的自傳式小說。
很難想象一個二十七歲的男人,從讀一個女人的第一本書開始,便完全迷戀于她,從此他的生命里沒有親人朋友,只有她和她的文字,他完完全全的屬于她,除此之外不做任何事。那年她六十五。他們見面了。
他去找她了,在7年瘋狂的給她寫信之后,她終于回復了,她同意見面了。他便留了下來,十六年,直到1996年3月3日,她走了,結束了…
他們經(jīng)歷相愛、快樂、吵架、傷害、平淡,幾乎無時無刻不在一起,我想支撐他們關系直到最后的,是文字,她的文字,她的書,就像作者說的:只有文字的真實。
作者用了太多的重復句式,有時顯得啰嗦,如“我留下了,我還是留下了,我就這樣留下了…”,或許這種反復更能抒發(fā)作者強烈的情感。順敘,插敘,倒敘…模模糊糊,反反復復,甚至到后面看得有點煩,就像他們親密得讓彼此厭煩,之后又重新來過。
一方面,句式重復,敘述重復,邏輯混亂,有時叫人看不懂,有時就像在看作者的自言自語,或者胡言亂語。
當然,誰都可以不用懂,因為這是他們的故事。
另一方面我又著迷于他的癡狂,他不想且不做任何事,任何人都與他無關,從1980年以后他就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和她在一起,就像她畢生都在寫作直到臨終。
書讀完后我知道卓越的人都是孤獨甚至是癲狂的。我知道作家的心靈是純凈、感性、悲觀且敏感的。我崇拜他們可以用畢生追求并執(zhí)著于一件事,我也看到他們在單一生活中的憤怒和絕望。我知道不管是作家、心理學家、藝術家或是別的什么人,要保持心智不受困擾就要把幻想與現(xiàn)實分開,保持清醒的客觀,避免走入瘋癲狀態(tài);也知道真正好的作品就是忘我的人物合一,因為在杜拉斯的小說里,她就是故事,在杜拉斯的生活里,她就是小說。
杜拉斯情人讀后感(三)
翻開杜拉斯的小說《情人》,第一句就吸引了我。我已經(jīng)老了,迎面而來的滄桑感彌漫著。先不管小說的內(nèi)容如何,語言的氣氛首先就打動了我。一直看下去,越讀越有味道。作者的才氣躍然紙上。整篇小說的基調(diào)洗
練,枯冷,極度的痛苦,激情潛伏在這種基調(diào)之下,低沉悲傷?此凭徛允鏊频淖杂蓴⑹拢ㄆx下來,感覺沒有任何多余的字詞,每一句,每一段都用心之致,給人以極大的震撼和愉悅。雖然是小說,但非常適合拿來朗讀,我覺得好的文字是拿來讀的。讀起來充滿韻味,"情人"就是這樣。(m.clearvueentertainment.com)
小說的主題任然是關于愛情,死,希望這些內(nèi)容。對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普遍現(xiàn)象在具體的時間和具體的背景條件下描述,但又采用很多不同以往的寫作方法而增加了小說的魅力。具體采用何種方法我不知道,但并不影響我去喜歡它。文中采用的那種回溯性的敘事過程,即于小說彌漫的基調(diào)很貼切,也一下抓住了讀者的心,產(chǎn)生信任感,接受虛構既是真實。如:
"太晚了,太晚了,在我這一生中,這未免來的太早,也過于匆匆。才十八歲,就已經(jīng)是太遲了。在十八歲和二十五歲之間,我原來的面貌早已不知去向。我在十八歲的時候就變老了……衰老的過程是冷酷無情的……我倒并沒有被這一切下倒,相反,我注意看那衰老如何在我的顏面上肆意踐踏,就好像我很有興趣讀一本書一樣……"
小說中我和情人的深沉而無望的愛情,以及人性中最本質(zhì),最隱秘的特性的揭露,催人深思,讓人尋味。小說自始自終涌動的滄桑和悲涼的情感力量,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讓人久久的沉浸其中……
因為讀了"情人",我又買來杜拉斯的其它小說,但卻沒有這樣大的樂趣,她的小說總體來講是比較難懂的,特別對于我們這樣不是專業(yè)人員來說更是如此。"情人"之所以讓我喜歡是在于語言的魅力,王道乾先生的譯文真是非常的精妙,讀過了才知道語言的藝術這樣震撼人心。譯者的藝術水平直接影響原文的藝術感染力。記得在讀泰戈爾的詩集的時候,前后讀過好幾個版本,詩的韻味真的相差好多。感覺新的版本遠不如老版本。"五四"時候的作家語言的把握能力優(yōu)于現(xiàn)在。也可能是我個人欣賞角度的不同,每個人的喜好差別而已。最后,非常感想有這么好的作家讓我能讀到這么好的作品,感受到這么有魅力的語言,并能夠?qū)W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