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古詩《正月十五夜》是詩人蘇味道寫的。下面大學(xué)網(wǎng)小編為大家?guī)黻P(guān)于此古詩的解析,歡迎一起鑒賞。
《正月十五夜》
火樹銀花①合,星橋②鐵鎖開③。
暗塵④隨馬去,明月逐人來⑤。
游伎⑥皆秾李⑦,行歌盡落梅⑧。
金吾⑨不禁夜⑩,玉漏莫相催。
作者簡介
蘇味道(約648~705年)
趙州欒城(今河北欒城)人。九歲即能成詩,二十歲中進(jìn)士,后任成陽尉。深得吏部侍郎裴行儉器重,兩次以書記之職隨其征討突厥[13] 。武則天證圣元年(695年),出為集州刺史,不久官拜天官侍郎,圣歷初年官至宰相,頗得武后信任,共三次出任此職,前后共計(jì)七年。由于武后執(zhí)政時(shí)期吏治嚴(yán)苛,蘇味道為官處事小心翼翼,有人蔑稱其為“蘇模棱”,后還因此得成語“模棱兩可”。[14] 中宗復(fù)辟后,因其曾依附于張易之兄弟,被罷黜宰相之職,貶為眉州刺史。五十八歲時(shí)卒于四川[15] ,后于欒城蘇邱安葬。身后有一子留居眉山,其后代中以“三蘇”最為出名。
注釋
①火樹銀花:比喻燦爛絢麗的燈光和焰火。特指上元節(jié)的燈景。此句對后世影響甚大,如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詞有:“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薄都t樓夢》十八回:“只見庭燎繞空,香雪布地,火樹琪花,金窗玉檻”
② 星橋:星津橋,天津三橋之一,“洛水貫都,以像星漢”此處或以星津橋指代天津三橋!睎|都洛陽,洛水從西面流經(jīng)上陽宮南,流到皇城端門外,分為三道,上各架橋,南為星津橋,中為天津橋,北為黃道橋[2] 。開元年間,改修天津橋,星津橋毀,二橋合而為一。
③ 鐵鎖開:比喻京城開禁。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這天取消宵禁,連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區(qū)與洛北禁苑的天津橋、星津橋、黃道橋上的鐵鎖打開,任平民百姓通行。
④ 暗塵:暗中飛揚(yáng)的塵土。
⑤ 逐人來:追隨人流而來。
⑥ 游伎:歌女、舞女。一作“游騎(jì)”
⑦秾李:此處指觀燈歌伎打扮得艷若桃李。《詩經(jīng)·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華如桃李!
⑧落梅:曲調(diào)名。
⑨金吾:原指儀仗隊(duì)或武器,此處指金吾衛(wèi),掌管京城戒備,禁人夜行的官名,漢代置。《唐兩京新記》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燈,光若晝?nèi)!?/p>
⑩ 不禁夜:指取消宵禁。唐時(shí),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嚴(yán),對私自夜行者處以重罰。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計(jì)時(shí)器皿,即滴漏。
譯文
正月十五之夜,到處燈火燦爛。城門打開鐵鎖,紅光輝映石橋。馬蹄踏過處,塵土飛揚(yáng)。歌女花枝招展。邊走邊唱《梅花落》。禁衛(wèi)軍特許通宵歡慶,計(jì)時(shí)器不要緊催天亮。
[元宵節(jié)古詩《正月十五夜》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