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過端午習俗

學人智庫 時間:2018-01-13 我要投稿
【m.clearvueentertainment.com - 學人智庫】

寧波端午節(jié)的習俗有哪些? 寧波人都是怎么過端午節(jié)?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每當艾旗揚風,粽葉飄香之際,意味著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到了。寧波鄉(xiāng)間稱端午節(jié)為“端五”,也叫端陽。寧波諺語有:“五月端午晴,爛草刮地塍。五月端午落,燥谷燥草好進屋”;“端午有雨是豐年,芒種聞雷亦美然”;“若要芋艿大,端午要削過”等,這些有關農業(yè)、氣象的民諺,今天用于預測天氣倒未必準確,但其中蘊涵著濃濃的浙東鄉(xiāng)風鄉(xiāng)韻,使人覺得家鄉(xiāng)的端午分外親切。

老寧波過端午,有粽子、香袋、雄黃酒的濃濃香味,也有菖蒲、艾草帶來的田野清香,還有佩香袋、系長壽繩、畫額、掛鐘馗像、龍舟競渡等辟邪納福、攘毒防疫的忙碌。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習俗早已淡化,有些習俗則綿延至今。

“五月白糖粽子”

如今一年四季都可吃到粽子,吃粽子似乎不再是端午節(jié)的專利了?墒,裹粽子、吃粽子、互贈粽子一直是寧波最有代表性的端午習俗。寧波民謠《十二月節(jié)氣歌》中有“五月白糖粽子,六月橋頭搖扇子”,還有“酒入雄黃粽子香,要嘗味道到端陽”的說法。寧海的《節(jié)俗謠》唱道:“清明吃艾草,四月八日吃柴腦(烏飯麻糍),端午筍殼包,六月六嘗新吃麥糕……”說明吃粽子是端午食俗。寧波老話講“吃過端五粽,還要凍三凍”,或者說“吃過端五粽,棉襖勿可送”,意思是吃了端午粽子,還有較冷的天氣,要注意保暖。

寧波人包的粽子與別處不同,寧波箬殼粽用的是老黃箬殼(毛竹殼)或用青竹殼,不像別處用蘆葦葉、菰葉(茭白葉)、芭蕉葉等裹扎;寧波粽子是稠粘適口的堿水糯米粽,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白粽子;寧波粽子包扎成棱角分明的四角枕頭形,不同于別處的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寧波粽子以糯米粽為主,不同于別處以高粱米、黃黏米、粘玉米等裹的。寧波粽子品種花樣繁多,有堿水粽、赤豆粽、綠豆粽、豇豆粽、紅棗粽等素粽,也有火腿等葷餡料。粽子煮熟后,剝去箬殼后的四角糯米粽,因堿水浸泡的緣故,晶瑩剔透猶如田黃石,清香撲鼻,蘸上少許白糖,吃起來又糯又稠。過去寧波有關端午吃粽子的“繞口令”是這樣唱的:“一只粽子四只角,解縛(音“婆”)脫殼,筷割角,白糖一(音“篤”),直噠咽落;兩只粽子八只角,解縛脫殼,筷割角,白糖一,直噠咽落;三只粽子十二只角……”雖說是計數的童謠,卻道出了寧波粽子滑溜爽口的特點。

從前端午粽子是主婦們自家裹的。據寧波《時事公報》1930年5月7日報道,當年寧波城中曾舉辦過端午粽子賽會。寧波的巧婦們將在家中預先做好的粽子集聚一堂,供賓客觀賞品評。粽子的式樣有鴛鴦枕、鳳頭、蓮船、石榴,爭奇斗艷,令人目不暇接。其餡有葷有素,其味有甜有咸,五味雜陳。最終評定蓮船式樣為最佳,該粽長約一尺許,粗如玉臂,內摻白糯米、栗子肉、火腿、雞絲,外裹箬殼,扎以彩繩,編成“請嘗”、“端陽”字樣,有棱有角,悅目動人。入水煮熟,去箬切片,盛于瓷盆,遍嘗親友,味極鮮美。有人賦詩贊云:“未曾剝殼香盈溢,便經入腹齒猶芳!

“江廈街”因“江廈侯”黃晟得名

乾隆年間象山人倪象占在《南雜句》中描述寧波人過端午情景:“五月端陽老虎描,艾旗蒲劍辟群妖;雄黃細蘸高粱酒,蒼術還須正午燒。”老寧波一到端午就要到附近田野采艾蒿,到河塘拔菖蒲,扎成艾束菖蒲劍,掛在自家門楣及窗戶上。中午要燒蒼術,讓中草藥的清香氣味持續(xù)均勻地飄浮在每個角落,俗稱“蒲劍斬千妖,艾旗招百!,目的是祈求合家平安。有的還在艾旗下面掛一個大蒜頭,艾葉、菖蒲、蒜頭被稱為“端午三友”,蒜頭象征武器銅錘,與蒲劍、艾旗相配合,攘毒防病、斬妖驅魔、鎮(zhèn)宅辟邪。有的人家還要在門口貼上打油詩:“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諸蟲百毒門外歇,若要再想鉆進來,請等過了重陽節(jié)!蓖米、蒼蠅開玩笑,頗具幽默色彩。

據說,寧波人端午插艾葉掛菖蒲這一風俗是為了紀念唐代武官黃晟。相傳,在三江口姚江桃花渡江面,潛藏著一條豬婆龍,出沒無常,興風作浪,吞食百姓,百姓們都不敢坐船渡江。每年端午前,百姓們要用童男童女、家禽豬羊等投入江中,以乞平安。這事被武官黃晟知道后,他發(fā)誓要除掉這條妖龍。黃晟(859909),字明遠,鄞縣人,唐朝末年武將。他歷任飛都副兵馬使、左散騎常侍、浙東道東西副指揮使、明州刺史,為官18年間,建明州羅城18里,重造浮橋,深受明州百姓愛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4月24日,豬婆龍又出來作孽,為保護黎民,黃晟手持長劍,縱身躍入姚江,在江中與妖龍搏斗,血染江面,妖龍雖除,黃將軍卻因失血過多英勇犧牲,黃晟死時50歲,百姓無不失聲痛哭,從此姚江再無妖龍危害。宋太祖得知此事,在開寶八年追封黃晟為“江廈侯”;宋理宗在淳八年加封他為“靈翼侯”。明州百姓為了紀念他,就在桃花渡南岸造了一座“飛廟”(舊址在今中山廣場北側),四季香火不絕。每年端午,寧波城家家戶戶用菖蒲做劍,在菖蒲根雕成黃將軍模樣,染上雄黃,掛在門前,祈求黃將軍神靈呵護。

寧波三江口“江廈街”的地名,就是源于宋太祖封黃晟的謚號“江廈侯”,甬城百姓為紀念建造明州羅城的刺史黃晟,將甬城最繁華的街道命名為“江廈街”。

據象山《崛坡黃氏宗譜》載:唐懿宗乙卯年黃晟生于鄞縣,死后下葬于東錢湖隱學山處。五代后梁乾化二年因黃晟后裔遷居象山,墓亦隨之遷至象山珠溪“常樂寺”之后,供人瞻仰。黃氏宗祠有對聯:“乘驥顯鴻猶四海中星輝云爛,斬蛟傳駿烈千秋下浪靜波澄。”宋戴埴《鼠璞》:“唐末刺史,初為飛都副兵馬使,保護鄉(xiāng)井(家鄉(xiāng)),歿,祠之!庇涊d此事。

“忙做忙,勿要忘記五月黃”

寧波老話“忙做忙,勿要忘記五月黃”,以前端午,寧波人作興吃“五黃六白”,只不過這老底子的傳統(tǒng)現在已有所淡化,但在寧海、余姚及寧波市區(qū),不少家庭仍保留著吃“五黃六白”的食俗!拔妩S”指黃瓜、黃魚、黃鱔、黃蛤、黃梅。各地稍異,水鄉(xiāng)吃黃鱔,海濱吃黃蛤,山區(qū)吃黃梅,有的用黃泥蛋(咸鴨蛋)、黃豆瓣、枇杷(皮黃色)等替代,因地制宜,反正是五樣“黃”字頭食物即可!傲住敝付垢、茭白、小白菜、白條魚、白斬雞、白切肉(或白酒、白蒜頭等),民間認為,吃“五黃六白”能辟邪解毒。

“五黃六白”是“上市頭”菜肴、瓜果,主打菜是黃魚,寧波民諺有“五月五,買條黃魚過端午”之說,在寧波人的心目中,千魚萬魚的滋味都比不上金燦燦的黃魚,它是魚中的王子。端午的黃魚個頭肥大,不論清燉、紅燒、油拖、做羹,味道都鮮美無比。咸齏大湯黃魚、苔菜拖黃魚、糖醋黃魚,都是寧波人的家常菜。像苔菜拖黃魚,用面粉拌成糊,將黃魚肉條蘸裹面糊,入油鍋一炸。翡翠般綠的苔菜,黃橙橙的油拖黃魚,外酥內軟,香味濃郁,那個味道美啊!

端午是黃魚旺發(fā)季節(jié),從前寧波的黃魚多得“造反”,吃不完的黃魚,從黃魚背部入刀,剖開成扇形,灑上鹽曬干就成了黃魚鲞,寧波老歌謠《十二月魚名》有“四月黃魚曬白鲞”之句,黃魚鲞送給上海親戚,是美味的下飯。大黃魚原本是寧波最普通的海魚,當初的價格不過二角六分一斤,后來漲到了四角八分錢一斤,30年前菜場里還能排隊買到野生大黃魚,寧波市1985年端午節(jié)黃魚日銷量為29噸,這也許是野生大黃魚最后一次大規(guī)模售賣。

清代王蒔蕙《黃花魚》詩:“瑣碎金鱗軟玉膏,冰缸滿載入關舫。”是對寧波沿海大黃魚豐收景象的描繪。只見海面上,大黃魚鱗光燦爛,騰挪閃耀,似金箔璀璨。然而,當年滿艙的金箔如今已千金難買,對老寧波來說,野生大黃魚鮮美的滋味只剩下了追憶。

寧波人有“端午黃鱔賽人參”的老話頭,黃鱔產于家門口的田塍邊,容易捕釣。黃鱔圓肥味美、肉質鮮嫩,佐以韭芽,炒成鱔絲糊辣、爆鱔等,色澤黃亮,清香爽口,為寧波百姓端午宴客時所必備。

黃瓜也是“當令頭”蔬果,與蝦仁同炒,也可單獨冷拌,鮮嫩清脆。飯后細嚼枇杷,不但應節(jié)令,且有助消化。

“龍舟競渡”始于古代于越

寧波是端午節(jié)龍舟競渡發(fā)祥地之一,1976年在鄞縣云龍鎮(zhèn)甲村石禿山出土過一件戰(zhàn)國時期羽人競渡紋銅鉞,該鉞一面上刻雙龍昂首相向,前肢彎曲,尾向內卷;下刻一龍舟,上坐四人成一排。四人皆頭戴高高的羽毛冠,雙手持槳,奮力劃船,做競渡游戲。寧波古屬“于越”,以蛟龍為圖騰,于越地處水鄉(xiāng)澤國,以舟代車。這件戰(zhàn)國羽人競渡紋銅鉞證明:龍舟競渡早在屈原投江之前在于越已盛行,如今的龍舟競渡始于古代于越。寧波具有江河湖泊優(yōu)勢條件,如東錢湖、姚江、奉化江、甬江等,龍舟競渡習俗一直風行。

《鄞縣通志文獻志》記載有舊時鄞西集士港賽龍舟時萬人空巷,觀者如堵的盛況。

1946年《時事公報》報道:該年鄞縣的張斌橋、西門外,及鄞東鸕鶿橋各處港岸分別舉行賽龍舟活動,觀眾人山人海,西門外競賽龍舟時,因擁擠不堪,有觀賽兒童失蹤,警方恐人多滋事,中止了賽龍舟。同時,江東櫟木廟賽龍舟會也熱鬧非凡,自張斌橋至賣席橋街等處,先巡游一周,接著龍船開賽,鑼鼓喧天,笙歌遏云,船身亮麗,賽者穿紅著綠,每船坐二十余人,各執(zhí)一槳,驍勇非凡。沿岸萬人翹首,人聲鼎沸,極一時之盛。

過去寧波還有在夜間的龍舟比賽。夜龍船上,張燈結彩,往來穿梭,水上水下,別具情趣。雕有龍頭龍尾、長約二三丈的龍舟,十多人齊劃,中間站著一俯一仰指揮者打鑼,十余條龍船一起出發(fā),老遠就聽到“鏘咚咚,鏘咚咚……”有節(jié)拍的鑼鼓聲,舟快如飛,從張斌橋到新河頭,兜圈子奪紅旗,得勝者可得好幾埕老酒,如今這種“鼓吹通宵鬧畫船”的盛況已難以尋覓了。

送端午擔墊矮凳腳

寧波舊俗,有對象的男青年要在端午挑“端午擔”送女方家,在鄉(xiāng)間見到過這種場景:端午一大早,田塍上遠遠近近走著肩挑籮筐的后生,不是收舊貨兌麥芽糖的,而是虔誠地向未來的丈人家去“進貢”的,他們的后面跟滿了拍手跺腳的毛孩子,端午擔,少者四色,多者八色,黃魚要成雙,一只蹄、一只雞、粽子、荸薺、粉干,……還有一只頭頸涂紅的戇大鵝,據說鵝在路上越叫越發(fā),稱“戇戇鵝”,故有“呆大”女婿一說。

城里未過門的女婿(俗稱“毛腳女婿”)也要提包頭送節(jié),趁此機會好好拍拍丈母娘的“馬屁”,包頭六色或八色,用幢箱籃裝著酒、煙、黃魚、火腿……外加時鮮佳果枇杷、桂圓之類。寧波人把這種送禮稱作“墊矮凳腳”,意思是要把未來的丈人丈母擺平。

按禮節(jié),丈人丈母要把部分“節(jié)貨”作“回禮貨”送還女婿家。如果是新媳婦,回禮中會有雛雞,寓意“早生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