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商業(yè)模式”一詞幾乎成了人們談論商業(yè)公司時的口頭禪,言不稱商業(yè)模式是不現(xiàn)實、缺乏戰(zhàn)略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世界知名公司的商業(yè)模式是怎樣運轉的,
知名商業(yè)模式
。(1)蓋茨的商業(yè)模式
蓋茨是一個天才,在1977年他21歲的時候創(chuàng)辦了微軟公司。1986年3月微軟上市,他30歲時,就成了億萬美元富翁!
但他為什么一個人能賺這么多錢?
其實,蓋茨的億萬財富并不是說他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這么多的盈利收入,而是在他公司上市后,股票市場對微軟未來的收入非?春,然后愿意給微軟的股票很高的價格,也就是說,蓋茨今天的財富更多的是反映微軟未來的收入,反映微軟未來能賺多少錢,是股市幫助蓋茨把未來的收入提前變現(xiàn),他今天的財富不是靠過去已賺的收入累計起來,而是未來收入的提前累計。所以,是股市幫了他的忙,是股市非?春梦④浀奈磥”。
那么,為什么微軟會這么賺錢?它跟別的公司有什么差別?原因當然很多。,在餐館、商店打工,自己賺錢上學。他的家境極普通。大學畢業(yè)后,在一家連鎖商店工作過兩年,1941至1945年當兵。1945年至 1962年間,在阿肯色州的農(nóng)村,他通過加盟‘Ben Franklin’品牌開過多家連鎖店,當時讓他極其痛苦的問題有兩個,一是他必須付很高的批發(fā)價進貨,他的規(guī)模太小,沒辦法,只好忍受批發(fā)價,得不到出廠價;二是像阿肯色農(nóng)村這種邊遠的地方,人口少,市場小,沒有批發(fā)商愿意往那里送貨,沃爾頓自己必須想法安排貨運,讓成本升高。
就以今天中國農(nóng)村的情況為例,農(nóng)村人口稀少,收入又低,不僅銀行和保險公司不愿意去,就連一般的平價超市也覺得那里沒油水,不愿去。結果,收入低的農(nóng)村反而得不到廉價商品。當時,美國農(nóng)村也如此,一般認為,在人口少于5萬的鄉(xiāng)鎮(zhèn)開平價商場,是不會贏利的,所以,那時的連鎖超市都集中在城市,在那里互相競爭砍價,避開鄉(xiāng)村。也恰恰因為是這樣,沃爾頓先生反倒覺得鄉(xiāng)村才有機會,因為那里競爭少,只要價格足夠低,即可贏得市場。
1962年,在阿肯色州的一個小鎮(zhèn),沃爾頓開了,它的平均庫存時間在6到13天,而競爭對手的庫存時間為75至100天。電腦淘汰速度、降價速度一直很快,這種庫存時間優(yōu)勢對戴爾的成功極為關鍵。
如果直銷模式這么節(jié)約成本,這跟特定產(chǎn)品的標準化程度有關,標準化程度越高、越成熟、越簡單的產(chǎn)品,越便于做直銷。個人電腦到1985年已具備這些特點,已相當標準化。但是,有很多東西是非常個性化的,比如,女士服裝、時裝,還有汽車、食物等許多商品,可能難以直銷,一般人都喜歡看一眼、試一下才決定買不買。所以,零售商店不可能被淘汰,總會有市場,只是人們必須為此多付一些錢。
戴爾的‘定制加直銷’模式還有其它優(yōu)勢。實際上,它特像中國的房地產(chǎn)模式,開發(fā)商在蓋樓房之前,就把房子預售給客戶,先得到房價,然后再用這些錢蓋房,這樣,不僅開發(fā)商自己不需多少本錢,而且拿到這些售價后,可以把錢存在銀行先賺利息,或者做別的投資,大大提高利潤空間。戴爾在大學時,沒有本錢就能開公司,道理也在此。
為什么讀書?
戴爾在1985年,也就是在大二時,退學不讀書了,
管理資料
《知名商業(yè)模式》(http://m.clearvueentertainment.com)。蓋茨以及他的搭檔——保羅。艾倫也大學沒念完,就退學辦公司了,香港首富李嘉誠也如此。媽媽不是說讀書很重要,否則不會有出息。但,他們?yōu)槭裁茨敲闯晒,都是億萬富翁呢?表面看,好像是這樣。但是,對多數(shù)人來說,不一定從小就知道自己對什么最感興趣、自己立志一輩子做什么,也不一定知道自己最適合做什么工作。所以,多數(shù)人需要小學、中學、大學這一系列規(guī)范化的教育,通過這些教育,一方面學會做人,知道社會的過去、今天和明天;另一方面,也給每個人時間和機會,去了解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對什么感興趣,學會一些謀生的技能,等等。當然,并不是每個大學畢業(yè)生必然比沒上過大學的人更成功,同樣地,也不是每個沒上過大學的人必然不會成功。上大學,好的教育,只不過讓自己成功、讓自己過好生活的機率增加一些,但并不能保證任何東西。像戴爾、蓋茨、艾倫,他們從小就著迷于電腦,中學時,就把電腦技術的方方面面了解很透,他們?nèi)ギ數(shù)卮髮W旁聽電腦課、去計算機房實習。雖然還沒進大學,或者進了大學但沒念完,可是,他們已把大學相關內(nèi)容學透了,自學有時能達到‘一日勝讀十年書’的效果。所以,課堂只是學習的一種方式,自學看書,或以其它方式學習,也是可行的。不過,對多數(shù)人,大學這種有組織的系統(tǒng)學習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就像制造業(yè)工廠一樣,大學能達到規(guī)模效果,是系統(tǒng)產(chǎn)出,是批量生產(chǎn)。
的確,對中國家長來說,我們習慣于認為“唯有讀書高”,所以,對后代,不管三七二十一,總要他們學位一個接一個地拿,最好是拿到博士學位或更高。為什么大家只顧追學位,不太管自己小孩到底喜歡做什么、適合做什么呢?并不是每個人拿到博士、學問做深了才幸福。
一種可能的解釋是歷史上的科舉制,“學而優(yōu)則仕”,只有讀好書才能做官。到如今的中國,什么都國有,什么都由行政權力控制,從行政資源到商業(yè)機會都由官權控制著。在這樣超度官權管制的社會里,學位可能是每個機關、每個單位都必然要求的,否則,龐大的官僚體系就無法管制,就會到處走后門。所以,這樣的社會,只好通過學位這種硬指標,來證明每個人的能力,離開學位就無法客觀判斷了。于是,為了適應這種社會,大家只好盲目追求學位,不管這些學位有沒有用、適不適合自己的小孩。—— 追求學位當然過于機械化,但是被這種制度逼出來的理性選擇。
可是,在美國這種私有制社會里,公司和財產(chǎn)都是私人的,不是控制在官權力手中。只要你能創(chuàng)業(yè),辦自己的公司,能創(chuàng)造價值,你就不需要通過學位證書向任何人證明你的能力,你就是自己的老板,有沒有上過正規(guī)大學,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真實能力。所以,在美國,就有戴爾、蓋茨、艾倫這些沒上完大學但極端出色的個人故事,父母也沒必要逼著小孩沒完沒了地追求學位,浪費掉許多青春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