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衣食住行中的禮的讀書筆記

時間:2023-05-06 08:07:55 讀書筆記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古代衣食住行中的禮的讀書筆記

  作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我國古代對禮儀非常重視,有各種尊卑法度需要遵守,不只是正式的場合有嚴格規(guī)定,連日常的吃穿住行中都有很多講究。

古代衣食住行中的禮的讀書筆記

  許嘉璐在《中國古代衣食住行》這本小書里,詳細梳理了我國古代的服飾和佩飾、飲食和器皿、宮室和起居、車馬與交通四大部分內(nèi)容。不管是王公大臣還是平民百姓,這些物品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許嘉璐不但清楚地講解了物品的類別、材質(zhì)、款式、做法和用法等知識,還講解了這些物品在使用過程中的相關(guān)禮儀。

  拿帽子來說,帽子的名稱出現(xiàn)得比較晚,古代稱帽子為頭衣、元服,顧名思義,就是頭上戴的衣物。類似的,古人也把襪子稱為足衣,指腳上穿的衣物。

  頭上戴的衣物,對古人的儀表很重要,甚至成為身份的象征。古人成年禮就都跟帽子和頭飾相關(guān)。我們都知道,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弱冠之禮,女子十五歲行及笄之禮,代表成年。冠就是一般貴族戴的普通帽子,笄是一種發(fā)簪。

  古人戴冠是一種禮。為了遵守戴冠的禮節(jié),子路甚至丟了性命。這件事在《左傳·哀公十五年》有記載。衛(wèi)國發(fā)生了內(nèi)亂,子路用來系冠的纓被人砍斷了,他說“君子死,冠不免!泵χァ敖Y(jié)纓”,放棄了戰(zhàn)斗,敵人自然把他殺死了。

  戴冠表示禮節(jié)和尊重,有時候免冠也是犯了錯誤的人表示賠罪道歉的一種行為。信陵君在趙國的時候,平原君因故得罪了信陵君。所以,當(dāng)信陵君要離開的時候,平原君就“免冠謝”,表示一種認錯賠禮的態(tài)度。

  上學(xué)時候都學(xué)過《鴻門宴》,宴席上,飲食和座次,都有禮儀規(guī)矩的講究。

  古人席地而坐,吃肉的時候,先用“匕”把肉從做肉的鍋里取出來,放在俎上,俎是砧板,再把俎送到席上,吃飯的人用刀割肉吃。樊噲闖入宴席后,項羽“賜之彘肩”。樊噲把他的盾放在地上,把彘肩放在盾上拔劍切了吃。樊噲身份低微,也不是宴席原本就邀請的人,所以沒他的位置,他只能就地取材,用盾和劍,但他的吃法仍然是符合古人飲食習(xí)慣的。

  古人室內(nèi)的座次是有尊卑之分的。坐西向東最尊,其余按尊卑次序依次是坐北向南、坐南向北、坐東向西。鴻門宴上,項王、項伯東向坐,位置最尊貴,代表地位最高。亞父范增南向坐,地位比項王差一級。劉邦北向坐,地位比亞父范增還要低一級。最后是張良西向侍,張良的座次不僅是最卑微的,還專門加上了“侍”,地位更見卑微。最后闖入的樊噲,根本沒有位置,賜酒站著喝,賜肉坐地上吃。

  古人出門,最常見的是坐馬車。不同品級的臣子,其馬車也是有嚴格的制度規(guī)定的,出門乘坐的馬車要符合身份,不能掉價,也不能僭越。古人的行走方式也分為步、行、走、趨很多種,在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的人,都有相應(yīng)的禮儀要求。比如面對尊者,要趨進、趨退,來表示尊敬。

  當(dāng)然,古人過于講究身份地位的尊卑,許多禮儀要求比較細致、苛刻,以現(xiàn)代眼光來看,可能顯得迂腐、不合時宜。但總體上,古代禮儀還是彰顯了對儀表禮貌的關(guān)注、對高貴品德和學(xué)識的尊敬,值得我們?nèi)W(xué)習(xí)。

【古代衣食住行中的禮的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古代詩歌中的月亮05-01

留學(xué)德國: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05-02

古代詩歌中的押韻與平仄04-30

論語中關(guān)于禮的句子04-30

日本古代文化中的道家思想04-28

關(guān)于古代詩歌教學(xué)中的-意象-04-30

漢字中的古代服飾考釋五則04-28

論我國古代道家思想中的和諧04-27

衣食住行話育兒04-29

中國古代詩歌中的隱喻翻譯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