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語文學科性質(zhì)的立足點

時間:2023-04-30 05:47:25 語文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討論語文學科性質(zhì)的立足點

適逢世紀之交,《語文學習》組織了語文學科性質(zhì)的大討論,有名家訪談,又有教壇新人的雛鳳之聲,百家爭鳴,盛況空前。

  但是,這場討論目前似乎又陷入了一個怪圈:討論各方正在重演“工具性”“思想性”拉鋸戰(zhàn)的老戲。不少論者大打“人文性”這張王牌。實際上,這“人文性”由于一開始就缺乏明確的界定,在討論中用來用去,幾乎演變成了“思想性”的代名詞。盡管有的文章強調(diào)“人文性”還“具有道德的、情操的、審美的特征”,其實,這還是應該理解為“思想性”的,只要別把“思想性”過“左”的曲解為“政治性”就行了。歷史的沉痛教訓告訴我們,就語文教學而言,過分的強調(diào)“思想性”,比過分的強調(diào)“工具性”更危險。所以,語文界一些飽經(jīng)近半個世紀風風雨雨的有識之士,立場堅定的為“工具性”搖旗吶喊,認為“十多年來,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理論收獲是肯定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

討論語文學科性質(zhì)的立足點

  筆者認為,對語文學科性質(zhì)的探討之所以屢次在這個怪圈中鉆不出來,問題出在討論的立足點上。大家總是站在語言學的圈內(nèi)來分析和解決語文學科的問題,自然難免得出“語文就是語言”的結論,不愿放棄“語文具有工具性”的觀點。另一方面,不少人又分明發(fā)現(xiàn),語文中存在一些非語言的東西,深感語文并不是語言學的附庸。遺憾的是,他們不是跳出語言學的圈子去尋求新的途徑解決問題,而是企圖用語言學的理論(無論是傳統(tǒng)的“思想性”還是新潮的“人文性”)來詮釋非語言的東西,怎不一再碰壁!李廷揚在《新解依然無解》末尾就曾尖銳的指出:“用語言學中的術語和概念來解釋語文及其教學的根本問題,可以斷言是沒有出路的!

  本文試圖從已被人們重視的“言語”這個概念的辨析出發(fā),探討一下語文教學研究應當“回歸”的主要立足點。

  《中國中學教學百科全書·教育(www.35d1.com-上網(wǎng)第一站35d1教育網(wǎng))卷》是把“言語”作為一個心理學術語界定的:“言語是人們用語言進行交際的過程。包括言語表達和言語理解兩方面!毖哉Z不同于語言!罢Z言是作為一種社會現(xiàn)象,言語則是作為一種心理現(xiàn)象;語言是交際的工具,而言語則是交際的過程!笨梢,語言屬于語言學研究的對象,而言語屬于心理學研究的對象。

  勿庸置疑,語言具有工具性,它是靜態(tài)的、形式的、全民性的交際載體。用“天人合一”的觀點來看,語言的確具有人文性,但同時也要看到,它的人文性畢竟已是“沉淀”或“烙印”,是一種“形式的內(nèi)容”,還是應結合“主客二分”的方法將其界定為客體的。那種認為語言“是客體,又是人的主體”的觀點,是“二元論”,不是辯證法,很成問題。試想,如果我們也運用“天人合一”的方法去考察一下其他工具的話,不難發(fā)現(xiàn),它們一樣同“能制造工具并能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人脫不了關系,它們都是“人化的自然”,它們身上都有歷史的、文化的“沉淀”或“烙印”,它們都具有人文性。“舊石器”、“新石器”標志著兩個歷史階段,誰能說它們沒有人文性呢?既然如此,我們還有無必要把它們(注意:不是“他們”)確認為客體呢?辯證唯物主義是主張“天人合一”和“主客二分”相結合來看問題的。對此,王朝清在《要辯證法,不要絕對化》中已經(jīng)作過透辟的闡釋。語言同其他工具一樣,一旦被人創(chuàng)造出來,它就作為“產(chǎn)物”脫離人的意志而為一種客觀存在。任何具有該語言言語能力的人都可以借以為自己服務。日本鬼子侵略中國時,不是也可以說幾句生硬的中國話來咒罵我們嗎?

  我們注意到,在論述語言工具性時,不少論者引用過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的一些言論作證。對此,也要具體分析。列寧說:“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边@里的“語言”,是語言學范疇的含義。馬克思和恩格斯說過:“語言和意識具有同樣長久的歷史;語言是一種實際的、既為別人存在并僅僅因此也為我自己存在的、現(xiàn)實的意識。語言也和意識一樣,只是

[1] [2] 

【討論語文學科性質(zhì)的立足點】相關文章:

論產(chǎn)業(yè)哲學的對象及其學科性質(zhì)04-29

翻譯學學科性質(zhì)與研究方法反思05-02

論辯證邏輯的研究對象和學科性質(zhì)04-29

自然辯證法的學科性質(zhì)與發(fā)展方向04-28

語文學科總結05-08

語文學科評語01-25

關于語文學科語文訓練的設計04-26

小學語文學科總結09-05

語文學科活動方案07-21

當代中國美學研究的理論立足點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