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趣味故事

時間:2024-03-12 12:33:41 好文 我要投稿

數(shù)學趣味故事

數(shù)學趣味故事1

  【九片竹籬笆】

數(shù)學趣味故事

  有9片竹籬笆,長度分別是1米、2米、3米、4米、5米、6米、7米、8米和9米。從中取出若干片,順次連接,圍出一塊正方形場地,共有多少種不同取法?

  1+2+3+4+5+6+7+8+9=45(米)。

  由于

  4×11<45<4×12,

  可見所得正方形邊長最大不超過11米。

  其次,因為各片籬笆的長度互不相等,所以在正方形的四條相等的`邊中,至少有三條邊是由兩片或更多片籬笆連成的。由此可見,至少要取出7片籬笆,因而其中至少有一片籬笆的長度大于或等于7米。

  這樣就確定了,正方形的邊長可能取值范圍是從7米到11米。在這范圍內(nèi),可以列舉出全部可能取法如下:

  邊長為7:(7,6+1,5+2,4+3),1種。

  邊長為8:(8,7+1,6+2,5+3),1種。

  邊長為9:(9,8+1,7+2,6+3),(9,8+1,7+2,5+4),(9,8+1,6+3,5+4),(9,7+2,6+3,5+4),(8+1,7+2,6+3,5+4),5種。

  邊長為10:(9+1,8+2,7+3,6+4),1種。

  邊長為11:(9+2,8+3,7+4,6+5),1種。

  提示:題目問“共有多少種”,不能有遺漏。為此,可以首先估計一下正方形邊長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確定搜索范圍。

數(shù)學趣味故事2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長時間,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興興回來。師父唐僧問:你們每人各摘回多少個桃子?

  八戒憨笑著說:師父,我來考考你。我們每人摘的一樣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個,如果3個3個地數(shù),數(shù)到最后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

  沙僧神秘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個4個地數(shù),數(shù)到最后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

  悟空笑瞇瞇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個5個地數(shù),數(shù)到最后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多少個?

  唐僧很快說出他們每人摘桃子的'個數(shù)。你知道他們每人摘多少個桃子嗎?

  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一元錢哪里去了

  三人住旅店,每人每天的價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錢,總共給了老板三十元,后來老板優(yōu)惠了五元,讓服務員退給他們,結果服務員污了兩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錢,也就是說每人消費了9元錢。三個人總共花了27元,加上服務員貪的2元總共29元。那一元錢到哪去了?

  分蘋果

  小咪家里來了5位同學。小咪的爸爸想用蘋果來招待這6位小朋友,可是家里只有5個蘋果。怎么辦呢?只好把蘋果切開了,可是又不能切成碎塊,小咪的爸爸希望每個蘋果最多切成3塊。這就成了又一道題目:給6個孩子平均分配5個蘋果,每個蘋果都不許切成3塊以上。

  小咪的爸爸是怎樣做的呢?

數(shù)學趣味故事3

  數(shù)學、奧數(shù)的學習是枯燥的,怎樣才能激發(fā)孩子的數(shù)學學習興趣,愛上數(shù)學呢?不如從小學數(shù)學趣味故事開始啟發(fā)孩子的`數(shù)學思維。

  【分樹】

  從前,有一個老漢,臨死前對三個兒子說:“我不行了。咱們家只有十七棵樹,我死后,老大分二分之一,老二分三分之一,老三分九分之一,并且,每個樹都不能砍倒。”說完這些,老漢死了。

  兄弟三人看到死去的父親,他們傷心極了,于是,三人商量著安葬了父親,他們并且,按照父親的叮囑,商量著分樹,按老人的遺囑分樹,怎么分也分不開,兄弟三個一籌莫展,誰也沒有辦法。

  不過,正在他們一籌莫展的時候,一個聰明的小朋友從這里路過,輕輕松松,就將這個問題解決了,讓我們一起看看他的解決方法吧。

  小朋友和兄弟三個人說:“要想用現(xiàn)有的樹,將其按照你們父親的叮囑分是分不開的,所以,我們需要借助下外人的樹”,聽到這里,兄弟三人還是很迷茫,于是,小朋友就給他們繼續(xù)解答問題。

  解答方法:

  把鄰居的樹加上來分,17+1=18(棵)老大:18除以2=9(棵)老二:18除以3=6(棵)老三:18除以9=2(棵)9+6+2正好17棵,最后把鄰居家的還給鄰居。

數(shù)學趣味故事4

  在數(shù)學城電子計算器展銷中心,售貨員熟練地操作著各種型號的電子計算器,計算著各種問題。觀看的人不時發(fā)出一陣陣贊揚聲,算得多快多準呀。人群中不少小學生拉著自己的爸爸媽媽,吵著要買電子計算器。有了它,做起數(shù)學題該多好呀!

  “不!”忽然,一個身材奇特的小矮人跳上了柜臺,搖著手,對小學生說:“小朋友不宜用這樣的東西,要從小培養(yǎng)自己的計算能力,學會簡便算法。有了好算法,有時候算起來比計算器還快呢!

  大家一齊把目光集中在小矮人身上,仔細一看,原來是外號叫“半截兒”的小“5”。

  “什么?你能比我的計算器算得還快?”售貨員奇怪地問。小“5”說:“你不信,我們試試!闭f著,小“5”對大家說:“你們隨便報一個數(shù),求這個數(shù)乘以5的積,售貨員請用電子計算器也一道算,看誰快?”

  “好!”大家一齊喊道。觀看的`人群中有人先報了個算式“246×5”。

  “1230”小“5”脫口而出。

  “314×5、289×5……”

  “1570、1445……”小“5”一口氣報了出來。

  售貨員還未來得及操作完,得數(shù)就被小“5”說出來了。

  “好!”大家熱烈地鼓起掌來。小“5”笑著說:“這叫做‘添零折半法’,因為5是10的一半,一個數(shù)乘以5,只要把這個數(shù)擴大10倍,再折半就行了。比如,246×5=2460÷2=1230!

  “我們再來比一比!笔圬泦T不服氣地說。

  “好,我們來計算任一個末位數(shù)是5的兩位數(shù)的平方!毙 5”說。

  “等于3025。”小“5”真快,一下子又報出了得數(shù)。

  這時候,連售貨員也佩服小“5”神速的口算能力了。小“5”說道:“任一個末位數(shù)是5的兩位數(shù)的平方,只要把它的十位數(shù)字乘上比它大1的數(shù),再在積的后面添上25,就是結果了。例如752=5625,56就是7和8相乘的結果。

  “哈哈,這樣算快極了!

  “半截兒,真正靈,敢同計算器比本領;方法妙,快又準,數(shù)學城里大明星。”不知是誰編了幾句順口溜,把大家都逗樂了

數(shù)學趣味故事5

  一天,唐僧想考考三個徒弟的數(shù)學水平,于是他把徒弟們叫到面前,說:徒兒們,現(xiàn)在我在地上寫3個數(shù),你們誰能準確讀出來,我就把真經(jīng)傳給他。

  唐僧首先寫出:23456。豬八戒迫不及待地說:這個讀二三四五六!唐僧搖了搖頭,說:八戒,多位數(shù)的讀法是有規(guī)律的。每個數(shù)字從右到左依次為個位、十位、百位、千位和萬位。只要從左到右把每個數(shù)字讀出來,并在后面加上萬、千、百、十就可以了,只是需要注意,最后一個數(shù)字不要讀個。所以,23456讀作二萬三千四百五十六。

  唐僧又寫出:130567。孫悟空馬上說:這太容易了,讀作十三萬零千五百六十七。唐僧又搖了搖頭,說:遇到0,要特別注意,當一串數(shù)中間有0時,只要讀零就可以了,它后面的`數(shù)位不要讀出來。所以這個數(shù)應該讀作十三萬零五百六十七。

  第三個數(shù)是120034。沙和尚想了想說:應該讀作十二萬零零三十四。唐僧嘆了口氣,說:如果一串數(shù)中有連續(xù)的幾個零,讀一個就可以了。所以這個數(shù)要讀成十二萬零三十四。徒兒們,你們的數(shù)學都學得不太好,還得繼續(xù)努力呀,真經(jīng)暫時不能傳給你們呀!

數(shù)學趣味故事6

  金字塔是埃及的著名建筑,尤其胡夫金字塔最為著名,整個金字塔共用了230萬塊石頭,10萬奴隸花了30年的時間才建成這個建筑。金字塔建成后,國王又提出一個問題,金字塔倒底有多高,對這個問題誰也回答不上來。國王大怒,把回答不上來的學者們都扔進了尼羅河。當國王又要殺害一個學者崐的時候,著名學者塔利斯出現(xiàn)了,他喝令劊子手們住手。國王說:“難道你能知道金字塔的高度嗎?”塔利斯說:“是的,陛下!眹跽f:“那么它高多少?”塔利斯沉著地回答說:“147米。”

  國王問:“你不要信口胡說,你是怎么測出來的'?”塔利斯說:“我可以明天表演給你看!钡诙,天氣晴朗,塔利斯只帶了一根棍子來到金字塔下,國王冷笑著說:“你就想用這根破棍子騙我嗎?你今天要是測不出來,那么你也將要被扔進尼羅河!”塔利斯不慌不忙地回答:“如果我測不出來,陛下再把我扔進尼羅河也為時不晚!

  接著,塔利斯便開始測量起來,最后,國王也不得不服他的測量是有道理的。小朋友,你知道塔利斯是如何進行測量的嗎?

數(shù)學趣味故事7

  小朋友們,當你輕輕地打開數(shù)學書的時候,是否看到了數(shù)字們微笑的臉?咦?數(shù)字怎么是活著的呢?當然是活著的嘍!他們各有不同的性格。你看,一向認為自己個頭最高、腰板總是挺得直直的“1”,是多么傲慢呀。他可以整除所有的數(shù),但是他除了自身之外卻不能被別的數(shù)整除,真可謂是“獨霸將軍”。

  但是“2”卻很和善,所以他和他的倍數(shù)們成了很好的.朋友。聽說過什么是質(zhì)數(shù)嗎?那些家伙在數(shù)字界中有點與眾不同。他們很固執(zhí),相互纏在一起,掛在篩子上怎么都打不散,總是抱成團。怎么樣,數(shù)字們都擁有不同的個性吧。因此,我們不能忽視他們的生命。據(jù)說,數(shù)字們也時常組織聚會呢。這種聚會根據(jù)不同的目的和時間而定,同樣的數(shù)字可以參加不同種類的聚會。當聽到“自然數(shù)集合”時,所有的自然數(shù)就會聚集在一起,但是當聽到“整數(shù)集合”時,剛剛集合在自然數(shù)隊伍里的數(shù)字們就會跟著整數(shù)的隊伍走。

  故事六:誰是真正的王子?

  “王子!”

  動物王國的國王10年前丟了一個兒子,所以從很早以前大臣們就開始四處尋找王子。

  國王因為年紀大了,記憶力漸漸地減退,越是這樣,國王越想看到王子。

  “?怂寡剑业陌?怂,我想你想得連覺都睡不著了!

  “在我死之前,如果能看一眼我的兒子……”

  大臣們?yōu)榱死蠂醯教帉ふ,并告訴大家:

  “我們的王子有3個特征:第一,用4只腳走路;第二,渾身長毛;第三,力量很大。如果誰看到王子請立刻與我們聯(lián)系!

  聽了這番話,老虎覺得自己渾身都是毛,心里想:

  “這不是在說我嗎?是啊,我就是王子!

  于是,老虎跑到了大臣們的面前。

  “我就是王子!

  大家看了看這只老虎,它可以用4只腳走路,全身的長毛隨風飄舞。不僅如此,它的力氣很大,在旁邊觀看的小兔子被他踢了一下,立刻就暈倒了。

  大臣們看了看老虎,連連點頭。

  這時,傳來一聲急促的喊聲:

  “等等!”

  只見一只狐貍撅著尖尖的小嘴兒,扭動著身體走了過來。

  “我才是王子呢。”

  狐貍用輕巧的小腳兒跳了跳,炫耀著閃閃發(fā)光的銀毛,說道:

  “只有力氣就行了嗎?真正的力量來自智慧!正因為我聰明十足,所以才有‘像狐貍一樣聰明’這樣的話!

  聽了狐貍的話,大臣們又連連點頭。

  大臣們無法斷定誰是?怂雇踝樱蛩阆驀醴A報。國王聽到找到王子的消息,高興得合不攏嘴,連忙跑了出來。但是老虎和狐貍正為誰是王子的事情爭吵不休,剛開始還只是吵嘴,后來干脆相互扭打在一起,撕咬起來。

  國王看著打得頭破血流的老虎和狐貍,臉上的笑容頓時消失了。

  “從前可愛的孩子們現(xiàn)在竟然變成這樣……”

  國王很傷心。

  其實他們兩個都是國王的孩子,國王沉默了很久,然后說道:

  “我的兒子還有一個特征,愛打架的人不是我的孩子!

  聽了這句話,原先撕打在一起的老虎和狐貍立刻停了下來。

  國王又說:

  “我要找的?怂雇踝硬淮嬖诹,以后不要再找王子了!

  大臣們手里拿著“x”形狀的王冠,本來這頂王冠是要給王子戴的,一聽國王這樣說,大臣們都呆呆地站在原地。國王走了。

  “?怂共淮嬖诹,?怂共淮嬖诹恕

  遠處回蕩著國王的嘆息聲。

數(shù)學趣味故事8

  “0”的故事

  羅馬數(shù)字是用幾個表示數(shù)的符號,按照必須規(guī)則,把它們組合起來表示不一樣的數(shù)目。在這種數(shù)字的運用里,不需要“0”這個數(shù)字。

  當時,羅馬帝國有一位學者從印度記數(shù)法里發(fā)現(xiàn)了“0”這個符號。他發(fā)現(xiàn),有了“0”,進行數(shù)學運算方便極了,還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紹。這件事被當時的羅馬教皇明白了。教皇十分惱怒,他斥責說,神圣的數(shù)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在上帝創(chuàng)造的數(shù)里沒有“0”這個怪物,于是下令,把這位學者抓了起來,用夾子把他的`十個手指頭緊緊夾住,使他兩手殘廢,讓他再也不能握筆寫字。就這樣,“0”被那個愚昧、殘忍的羅馬教皇明令禁止了?墒,雖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羅馬的數(shù)學家們還是不管禁令,在數(shù)學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數(shù)學上的貢獻。之后“0”最終在歐洲被廣泛使用,而羅馬數(shù)字卻逐漸被淘汰了。

數(shù)學趣味故事9

  6. 籌算女杰王貞儀

  女數(shù)學家王貞儀(1768-1797 ),字德卿,江寧人,是清代學者王錫琛之女,著有《西洋籌算增刪》一卷、《重訂策算證訛》一卷、《象數(shù)窺余》四卷、《術算簡存》五卷、《籌算易知》一卷。

  從她遺留下來的著作可以看出,她是一位從事天文和籌算研究的女數(shù)學家。算籌,又被稱為籌、策、籌策等,有時亦稱為算子,是一種棒狀的計算工具。一般是竹制或木制的一批同樣長短粗細的小棒,也有用金屬、玉、骨等質(zhì)料制成的,不用時放在特制的算袋或算子筒里,使用時在特制的算板、氈或直接在桌上排布。應用“算籌”進行計算的方法叫做“籌算”,算籌傳入日本稱為“算術”。算籌在中國起源甚早,《老子》中有一句“善數(shù)者不用籌策”的記述,現(xiàn)在所見的最早記載是《孫子算經(jīng)》,至明朝籌算漸漸為珠算所取代。

  17世紀初葉,英國數(shù)學家納皮爾發(fā)明了一種算籌計算法,明末介紹到我國,也稱為“籌算”。清代著名數(shù)學家梅文鼎、戴震等人曾加以研究。戴震稱其為“策算”。王貞儀也從事研究由西洋傳入我國的這種籌算,并且寫了三卷書向國人介紹西洋籌算。她在著作中對西洋籌算進行增補講解,使之簡易明了。王貞儀介紹的納皮爾算籌乘除法,當時的讀者認為容易了解,但與當時我國的乘除法籌算的`方法相比,顯得較繁雜,因此,數(shù)學家們沒有使用西洋籌算,一直使用中國籌算法。今天的讀者把中外籌算乘除法視為老古董,采用的是由外國傳入的筆算四則運算,這種筆算于1903年才開始被使用,故我國與世界接軌使用筆算的歷史只有100年。

數(shù)學趣味故事10

  數(shù)學課上,張老師出了一道這樣的計算題:25÷7×14÷11×132=?

  許多同學一看題就說:“ 25除以 7,不能除盡呀 !”有的同學說:“是近似計算嗎?”

  這時,張老師說:“同學們先想一想,能不能聯(lián)系一下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分數(shù)乘法來計算呢?”

  “能!”小慧站起來說道,“一個數(shù)除以另一個數(shù)等于這個數(shù)乘以另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所以能夠直接得到準確得數(shù)!闭f完,小慧走到黑板前列出了下面的.算式:

  張老師看了小慧的算法后,高興地說:“小慧的算法很好,能夠聯(lián)系學過的知識解題、不過誰還有其他的做法嗎?”

  小波舉起了手說:“我有。”……

  你能想出別的做法嗎?

數(shù)學趣味故事11

  門打開了,進來的是一個年輕的小伙子。劉建明先生請他坐下,小伙子自我介紹說:“我是內(nèi)地的導游,叫于江,這次我?guī)ьI了個旅游團到香港來旅游,聽說您的大酒店環(huán)境舒適,服務周到,我們想住你們酒店!眲⒔飨壬B忙熱情地說:“歡迎,歡迎,歡迎光臨,不知貴團一共有多少人?”

  “人嘛,還能夠,是個大團。”劉建明先生心里一陣驚喜:一個大團,又一筆大生意,真是太好了。作為一名導游,于江看出劉建明先生的心思,他記上心來,慢條斯理的說:“先生,如果你能算出我們團的人數(shù),我們就住您們大酒店了。”

  “您請說吧!眲⒔飨壬孕诺恼f。“如果我把我的團平均分成四組,結果多出一個人,再把每小組平均分成四份,結果又多出一個人,再把分成的四個小組平均分成四份,結果又多出一個人,當然,也包括我,請問我們至少有多少人?”

  “一共多少呢?”劉建明先生立刻思考起來,他必須要接下這筆生意,“沒有具體的數(shù)字,就應如何下手呢?”他不愧是精明的生意人,很快就明白了答案:“至少八十五人,對不對?”于江先生高興地說:“一點都不錯,就是八十五個人。請說說你是怎樣算的?”“人數(shù)最少的狀況下是最后一次四等分時,每份為一人,由此推理得到:第三次分之前有1×4+1=5(人),第二次分之前有5×4+1=21(人),第一次分之前有21×4+1=85(人)”“好,我們這天就住那里了。”“那你們有多少男的.和女的?”

  “有55個男的,30個女的。”“我們這兒此刻只有11人的房間,7人、5人的房間,你們想怎樣?”“當然是先生您給安排了,但務必男女分開,也不能有空床位。”又出了個題目,劉建明還從沒碰到過這樣的客人,他只好又得花一番心思了。

  冥思苦想之后,他最后得出了最佳方案:男的兩間11人房間,四間7人房間,一間5人房間;女的一間11人房間,兩間7人房間,一間5人的,一共11間。于江先生看了他的安排后,十分滿意,立刻辦理了住宿手續(xù)。一樁大生意做成了,雖然復雜了點,但劉建明先生心里還是十分高興的。

數(shù)學趣味故事12

  數(shù)學、奧數(shù)的學習是枯燥的,怎樣才能激發(fā)孩子的`數(shù)學學習興趣,愛上數(shù)學呢?不如從小學數(shù)學趣味故事開始啟發(fā)孩子的數(shù)學思維。

  【勇敢的數(shù)字4】

  數(shù)字4和數(shù)字10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它們之間從來沒有因為什么事情而鬧過脾氣,但是,后來很多數(shù)字都和10講:“你看看,你比4大那么多,你也比它厲害,為什么要和它平起平坐!眲e人的這些話,在數(shù)字10看來也很有道理,于是,它對數(shù)字4總是鄙視和瞧不起。

  剛開始數(shù)字4不在意,但是,有一天數(shù)字4實在忍無可忍了,就勇敢的向數(shù)字10發(fā)起挑戰(zhàn),數(shù)字4說:“我之前和你是好朋友,希望以后也是,我要是證明自己不弱小,那么請你以后不要再鄙視我”。聽了數(shù)字4的話,數(shù)字10也覺得有道理。

  用四個4和適當?shù)臄?shù)學符號,可以分別得到1、2、3、4、5、6、7、8、9、10.

  4÷4+4-4=1,

  4÷4+4÷4=2,

 。4+4+4)÷4=3,

  4+4×(4-4)=4,

  (4×4+4)÷4=5,

  (4+4)÷4+4=6,

  4+4-4÷4=7,

  4+4+4-4=8,

  4÷4+4+4=9,

 。44-4)÷4=10.

  看到數(shù)字4的這些展示,數(shù)字10慚愧的地下了頭,后來它們還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數(shù)學趣味故事13

  老師出了一道題:8÷2=?

  隨后問大家:8分為兩半等于幾?

  皮皮回答:等于0!

  老師說:怎么會呢?

  皮皮解釋:上下分開!

  丁丁說道:不對,等于耳朵!

  老師:哦?

  丁丁回答:左右分開唄!

數(shù)學趣味故事14

  不知道各位小朋友學過烏鴉喝水這篇課文沒有,知道烏鴉是用什么方法才喝到瓶子中的水的,是不是很佩服聰明的烏鴉呀。下面是為大家收集的小故事之烏鴉喝水的秘密,供大家參考。

  我們知道,長方體的體積等于長乘以寬再乘以高,正方體的體積等于棱長的立方。可是你想過沒有,要想知道一只雞蛋的體積是多少,應該怎么來求?

  面對這個問題,你或許會一籌莫展,因為雞蛋的外形不規(guī)則,沒有現(xiàn)成的公式可用。

  其實,這個問題也很簡單。《烏鴉喝水》這篇文章你一定讀過。烏鴉發(fā)現(xiàn)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口太小,水面又太低,怎么辦呢?聰明的烏鴉發(fā)現(xiàn)周圍有小石子,于是銜來石子,放入瓶中。每放進一塊小石子,水面就會上升一次;投進的石子體積越大,水面上升得就越高。這是因為投入的石子有“體積”,要占據(jù)一定的空間,于是,它就把與它體積相等的水“擠”上去。也就是說,被“擠”上去的`水的體積恰好等于投進石子的體積。

  石頭的體積難以求出,那是因為它的形狀很不規(guī)則。如果我們能計算出被它“擠”上去的水的體積,那么事情就好辦多了。只要我們用一個長方體器皿,就很容易算出被“擠”出來的水的體積了。

  假設這個長方體器皿底面是邊長4厘米的正方形,放入石頭后水面上升了2厘米,那么,石頭的體積是4×4×2=32(立方厘米)。到這里,你一定會高興地叫起來:“那我也會求雞蛋的體積了!

  烏鴉的聰明之處,在于它借助小石子,使瓶中的水面上升,從而喝到了它想喝的水。

  人類的聰明之處,在于從烏鴉喝水想出了“等量代換”的妙計。

數(shù)學趣味故事15

  有一天,“0~9”這幾個可愛的數(shù)字娃娃想比一比誰最大,誰最小。

  數(shù)字娃娃“9”跳出來得意地說:“我最大!”還指著“0”說::“尤其是你,沒頭沒腦,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你最。 

  數(shù)字娃娃 “0”的'臉漲得通紅,傷心的哭了起來。這時,數(shù)字娃娃“1”一把拉過“0”說:“別難過,我們倆合在一起比他大!边@時“1”和“0”并排站在一起就成了“10”,“9”看到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數(shù)學趣味故事】相關文章:

趣味數(shù)學故事03-11

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03-12

(精選)趣味數(shù)學小故事03-12

【精品】趣味數(shù)學故事15篇03-11

趣味的小故事03-09

趣味數(shù)學作文09-02

趣味語文小故事03-11

趣味語文小故事(精選)03-12

課堂趣味數(shù)學游戲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