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變奏曲讀后感
“如果大地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光明/誰還需要星星/誰還會/在夜里凝望/尋找遙遠的安慰”,“如果大地每個角落都充滿了光明/誰還需要星星/誰還會/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燒/尋求星星點點的希望”。多么深沉的感慨!多么開闊無私的渴望!多么孤獨寂寞的靈魂!“如果大地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光明”,那是怎樣的世界呢?光明遍布于萬物,萬物消融于光明,沒有污穢,沒有煩惱,沒有痛苦,這純然一個琉璃一樣的世界。它該是天堂,該是極樂國土,該是大同世界吧!叭绻蟮氐拿總角落都充滿了光明”,那絕不是太陽的威力!
只有每個人心中都有一輪太陽,驅盡了心中的一切愚癡、邪惡、骯臟時,那才可能是一個光明的世界。到那時,人類一代代努力建構起的所有的道德將失去存在的意義;到那時,誰還渴望星星、火點,誰還向往春天,誰還會做光明的夢呢?
然而,這只是“如果”,我們還在尋找星星,我們還在渴望春天,我們還有很多呈現(xiàn)苦難的詩篇,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太陽照不到的地方,有很多生于黑暗或潮濕之地的生靈,也許是物質的貧困,也許是靈魂的枯竭。
然而,正是因為黑暗的存在,我們的文明文化才有了意義,我們歷代仁人志士的奮斗才有了價值,我們的'生命才有了方向?鬃釉疲禾煜掠械,丘不與易也。人之所以為人,正在于要在苦難中掙扎蛻變升華,正在于生于黑暗卻能迸發(fā)出照徹黑暗的光明,正在于雖身處寒冷黑暗中卻永遠不放棄為自己為他人尋找光明的執(zhí)著。
然而,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撕破黑暗的。個體的黑暗也許并不可怕,但如果它是所有人心中的黑暗呢,但如果它是整個時代的黑暗呢,但假如它是世世代代人的夢魘呢?“誰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詩”,“誰愿意/一年又一年/總寫苦難的詩”,為什么“愿意的”卻常常是“不愿意的”呢?所以我知道魯迅心中濃黑的悲涼了,所以我也知道仁人志士的悲哀了。
然而,我要說,這是一顆堅強而獨立的靈魂,即使暗夜里漫天烏云,他都不放棄星星點點的希望;即使寒冷里,處處都是黑暗的堅冰,他仍然不屈的寂寞的燃燒;即使沒有火的溫暖,他也要保持一個冰形的燃燒的姿態(tài)。生命,可怕的不是黑暗,而是毫無反抗的做了黑暗的奴隸,不僅做了奴隸,而且為虎作倀,成了黑暗的幫兇,并自鳴得意。
“如果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光明”,這其實是一項需要全世界世世代代努力的工程;這其實是每一個國家政府、每一個國家子民永遠為之獻身的事業(yè)。
我反復咀嚼著這首詩,我感到了這種渴望背后的悲哀,我感到了悲哀背后的悲憫,我感到了悲憫背后的一個歷盡滄桑而愈美麗愈開闊的靈魂。
向江河先生致禮!向羅京先生致禮!向一切真善美的行為致禮!
-----------------
從那以后,邊情不自禁地愛上了它,那“黑暗中的天使”。在漆黑的夜色中,只有它們瘦小的身軀在寂寞的燃燒,用它們微弱的光芒敘述著一個古老而又凄美的傳說。
暑假中的我,曾一度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不停,不停掙扎著;可那仿佛是一個漩渦,越是掙扎就越陷越深。外婆的去世,狠狠地敲擊了我的心臟,當看到曾經(jīng)對我萬般呵護、萬般疼愛、萬般照顧的外婆,轉眼間變成了尸體,靜靜地躺在陰森的棺材中一動不動時,感到的只有天崩地裂。但那時的我,并沒有掉下眼淚,眼窩一直是干涸的。才明白一個人真正難過到極點的時候,是沒有眼淚掉下來的,心被狠狠刺了下,卻發(fā)不出任何聲音——因為痛苦以張開它那巨大的羽翼,把一切包裹得不留余地;還天真的以為外婆去世后,會變成星星,在天空注視著我們。于是,在夜晚,總是不停地仰望這夜空。無助、孤獨、傷心,使我漸漸在黑暗中無法自拔。
“如果大地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光明,誰還需要星星,誰還會在夜里凝望,尋找遙遠的安慰;“讀完后內心觸電般悸動,一陣陣熱浪如迅雷不及掩耳,排山倒海般充溢我模糊了不知多少次的雙眼。星星勾起了我對外婆的無限思念。是!在沒有光明的暗夜,星光的微弱雖無法改變黑暗的世界,但也給予了人們希望和鼓舞。正如沒有外婆的日子,雖然感到無助,但我有怎么能沉浸在悲傷之中,而打破了原先的生活規(guī)律。應振作起來,欣慰星星閃爍的希望之光以為我照亮了通往光明的路。
我是一顆星星,雖然渺小,但我擁有著奮斗的激情和對光明的熱愛,我會用我所能盡的一切,去改編著《星星變奏曲》的旋律和命運,用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打敗黑暗,為了心中那個美好的愿望,努力燃燒自己,永遠在天空閃爍。
【星星變奏曲讀后感】相關文章:
星星變奏曲賞析01-10
星星變奏曲說課稿01-01
星星變奏曲說課稿11-03
《星星變奏曲》練習題11-03
《星星變奏曲》教學反思范文10-05
星星變奏曲公開課教案01-01
小星星變奏曲中班音樂教案06-08
星星變奏曲讀后感01-18
星星變奏曲讀后感(通用6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