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天京》讀后感3000字
《戰(zhàn)天京》讀后感3000字
沈陽煙草 劉博
這是一篇遲來了很久的書評,是對半年前讀過的一本書《戰(zhàn)天京》的一些感想,雖然遲來了很久但每當自己想偷懶不寫讀后感時對這本書的推薦欲望便告訴自己:不行!不管什么時候也一定要寫完。以至于當時看書時在空白處寫的評語都一直留存在手機里不愿刪除,一直到寫完這篇為止,現(xiàn)在回想起來當時在飛機上看完書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筆寫讀后感時的場景還覺得似乎就在眼前一樣,足見此書甚好,值得一讀!
此書作者譚伯牛,最早于2004 年出版,從豆瓣書評來看,此書出版后似乎獲得過不錯的反響。只是我之前孤陋寡聞,一直未曾聽說,只是一年前在聽“羅輯思維”音頻時老羅推薦便毫不猶豫花錢買下,羅輯思維說這是一本硬書,按傳統(tǒng)圖書的法子出版是賣不動的冷門硬書,非常小眾的書如果沒有包裝和市場營銷手段是不可能被大眾發(fā)現(xiàn)的,這年頭粉絲經濟的威力是無窮的,借助羅輯思維的平臺發(fā)布的定制版很快就在網上賣完了,比很快更快的首版售罄。其實開始并沒對本書抱多大希望,以為不過營銷推薦,故事內容估計也在節(jié)目講差不多了,然而開卷試讀,卻給了我相當?shù)捏@艷。就書而言,閱讀體驗著實不錯,作者寫的任性,我看的自在。書中所引古人奏折、筆記之出處俱有評注,此舉已甚難得,更為難得的是,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作者還加以鉆研求證,明辨是非,杜絕道聽途說。其中對于大人物的一些小伎倆也毫不諱言,曾公那些見不得人的“不可錄不可錄”信件日記一一攤開,總還是回歸人性的“了解之同情”。
晚清因其特殊的歷史時期,常常被世人置于喪權辱國,不喜多談之地。從歷史課本中我們看到的晚清就是一場不堪回首的悲劇,外有八國聯(lián)軍侵華,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內有白蓮教起義,太平天國運動,內憂外患,動蕩已極。所謂亂世出英雄,這個烽煙四起的時代,《戰(zhàn)天京》這本書講述的是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曾國荃、郭嵩燾等晚清軍政名人的故事。作者在充分了解正史的基礎上,大量利用書信、奏折、筆記等史料,抱“同情之理解”的態(tài)度,鮮活再現(xiàn)了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為代表的晚清名臣之間的恩怨沖突。全書夾雜的書信、章奏其實并不難讀,關鍵在于作者細致的解析。作者用筆直白有趣,頗多妙語,可以說是“史筆見其真,詩筆見其美,畫筆見其巧”(序中語)。他不是現(xiàn)在所盛行的那種單純以抖機靈為主的插科打諢,而是實實在在的講解,是下了很多功夫之后,抽絲剝繭的分析。
書名《戰(zhàn)天京》已然道出故事的主線:太平天國之亂。太平天國始于道光崩殂,咸豐繼位之際,終于同治三年,天京陷落之時,歷時一十三年,貫穿咸豐帝的執(zhí)政生涯。這本書講的故事主要就落在其間,這段時間也正是曾國藩大展宏圖的時間,全書七章有五章都在寫曾國藩,剩下兩章一是慈禧政變,一是講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所以這本書的領銜主演無疑就是曾國藩了。作為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三人并稱“晚清四大民臣”的.曾國藩,他的故事在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看這本書,覺得精妙處全在前半部分,即曾國藩建湘軍,圍攻南京一段。期間除了與太平軍斗智斗勇,更要與同僚甚至圣上周旋來往,戰(zhàn)場上固然險象生環(huán),馬革裹尸,官場中又何嘗不是官官相忌,君心難測。其時晚清政府國庫空虛,曾國藩辦湘軍只能“就地籌餉”,雖貴為“節(jié)制四省”之欽差大使,實則手無實權,處處掣肘;I餉則得罪地方官員,不籌餉則打不了仗得罪圣上,曾國藩斡旋于皇帝與群臣之間,一面要應付同僚,一面要跟皇上要權,其中尺度拿捏無一不是官場極深之心機,一不小心得罪皇上就是革職掉腦袋的事情。本書引用了大量曾國藩與皇帝的往來奏折諭旨,作者精心加以解讀,其間言語精妙處不亞高手對弈,招招致命。時有大臣胡林翼云:“天下奏牘,僅三把手,而均在洞庭以南!边@三把手說的就是曾國藩、左宗棠和他自己。本書就用了兩章的分量來寫曾國藩和左宗棠的恩恩怨怨,其中以奏折相互攻訐、相互保舉的文字,攻守相間,精彩紛呈。如果只讀原文,沒有一定的古文功底,甚難解讀,即使明白意思了,沒有當時歷史背景的知識,也很難發(fā)揮延展。作者就為我們一一解讀了這些奏折,盡情還原了其中含沙射影,峰回曲折之處,讀來不由令人撫掌而嘆曰:妙極,妙極!
曾國藩的故事代表不了整個晚清的歷史,事實上這本書的時間跨度也不長,但是卻正好落在了晚清最為動亂的一個時間段里?菰锏墓盼氖妨先魡瘟虚_來固然索然無味,但是經過作者這么一加工,有如小說般流暢,卻仍緊扣史實,以史敘事,實在難能可貴。
今人談曾國藩,言必提《曾國藩家書》,奉為修身治家之絕學。曾文正儼然已出凡入圣,加持了得道高人的光環(huán),似乎句句真知良言,事事溫良恭儉。然而譚伯牛在《戰(zhàn)天京》一書中毫不客氣的指出,曾氏書信,多有刪減,那些有損其偉光正形象的書信,早就被著明了不許被編輯入書。這就像雷鋒同志雖然做好事不留名,但是都寫進了日記里。曾同學更進一步,雖然做壞事也寫進了日記里,但是統(tǒng)統(tǒng)不能編輯入書。如同近年來某些被捧上神壇的偶像總要干些出軌、吸毒、罵警察的事情來自砸招牌,雖情有可原然終究不夠光彩。歷史人物同樣有著多副面孔,只是時間久遠記載過少,我們更容易將其臉譜化,從譚伯牛引用的書信、奏折來看,曾國藩確系心胸豁達之人,然離“無故加之而不怒,猝然臨之而不驚”的圣人形象尚有距離,今人有將其奉為左右逢源的官場高手者,更是站在歷史之后看歷史之前,絲毫不顧忌當日曾氏的險惡處境了。
《戰(zhàn)天京》中的曾國藩,我更愿意將其描述成一個“兢兢業(yè)業(yè)的囧老頭”,本是一介書生,奈何國家危亡之際,肩負了統(tǒng)兵重任,以一己之力,挽大廈將傾。咸豐年間,國弱民殘,國庫只剩二十萬兩紋銀,明擺著就是擺爛來的。曾氏統(tǒng)兵,無兵無錢,只能是辦團練,收厘金,日子過的捉襟見肘,舉目無助。甚至祁門大營被太平軍圍困時,情況危急,朝不保夕,連李鴻章都借口而去,氣的曾文正在日后怒罵自己這個學生“不可共患難耳!”幕僚門客更是樹倒猢猻散了,逼得曾氏幾欲自殺。而這樣的的自殺境地,在曾氏統(tǒng)領湘軍的十數(shù)年間,大約發(fā)生過三次,曾氏處境之艱難,可想而知。慘淡經營十數(shù)年終于平熄了太平天國的燎原烽火,不及慶功,又因手握重兵惹得中樞猜忌,不得不裁撤湘軍,愣頭青左宗棠此時也不甘寂寞,為了太平天國幼主出逃一事狠狠的參了曾國藩一本,雖說是對公不對私,然數(shù)千年中國歷史,殺功臣的事情還少么?中樞疑心正起,左宗棠就下了一劑猛藥。功高震主之際,如履薄冰之時,可知曾國藩左右逢源云淡風輕的圣人形象,不過后人想象罷了。
我是在外出度假的飛機上看完這本書的,當時給我的震撼莫過于更立體地了解了一些歷史人物所處的境遇和當時的一些鮮為人知的內幕,對于慈禧發(fā)動宮廷政變我耿耿于懷,也曾意淫肅順如果能夠再強硬一些也許中國歷史會有新的寫法,所以當時就在扉頁中寫到:肅順之敗,敗在迂腐,自認為有皇命在身便自以為是,狂妄自大,未能對局勢有清晰判斷,終失大好局面。肅順之敗,敗在愚笨,自覺遺詔在手便萬事無憂,內無皇寵,外無親軍,不知借權以贖買人心,反而剛愎自用,未能迅速掌握實權,終落得身首異處的失敗命運。肅順之敗,敗在愚鈍,自覺道義在手便諸事不多考量,當斷不斷,瞻前顧后,不思用雷霆手段掌控時局,速除“后黨”而固權,優(yōu)柔寡斷,痛失好局。故肅順迂腐、愚笨、愚鈍之徒也。
對于曾國藩的評價我也有自己的一點看法,同樣在飛機顛簸中寫道:世人皆言曾國藩乃一完人,殊不知文正公也曾被同僚排擠,只因為過于“憤青”,做事有欠妥當,因而險些四面楚歌,身陷重圍而不得救,幾乎自裁于軍前。當時“創(chuàng)立湘軍,被困江西之時,不得不泣血上奏:每聞春風之怒號,則存心欲碎,見賊帆之上駛,則繞屋彷徨!痹鞘ト,非完人,乃一“真人”也。他也有年少輕狂之時,也有剛愎自用之事,也有腹背受敵之難,也有抗旨矯昭之舉,也有打擊同僚之惡。故,人無完人,且不可輕言推崇,世人之所以贊美曾文正公皆因自身之缺失在其身上尋得解決途徑,找到出口,何故?圣人如此,凡人亦可有錯,終自欺欺人而已。
推薦這本書給每一個愛好歷史的朋友們去閱讀,希望每一個讀過它的人都能夠有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見解。
作者:沈陽市煙草專賣局· 劉博
【《戰(zhàn)天京》讀后感3000字】相關文章:
《戰(zhàn)天京》的讀書筆記09-09
《營銷戰(zhàn)》讀后感09-01
戰(zhàn)象讀后感02-04
這幾天京東和蘇寧易購在大家電價格上的競爭只是簡單的價格戰(zhàn)嗎?01-11
《營銷戰(zhàn)》讀后感范文04-27
《情戰(zhàn)癌魔》讀后感03-12
情戰(zhàn)癌魔 讀后感03-12
情戰(zhàn)癌魔讀后感03-12
情戰(zhàn)癌魔 讀后感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