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山石燕飛舞散文
二十多年前,我在萊蕪四中讀書,生物課上老師將一枚貝殼大小的小石頭展示給我們,說上面形如蠶蛹和燕子的花紋是“三葉蟲”化石,俗稱“燕子石”。讓我們驚奇和自豪的是老師說這塊石頭采于學校之南的九龍山。經(jīng)不起“燕子石”的誘惑,我和同桌竟策劃了一次“探險行動”——九龍山探險尋找“燕子石”。
九龍山莽莽九派山脈,逶迤四十余華里,由于不知“燕子石”的確切出處,我們只好不畏艱險地一個山峰一個山峰的搜尋。山雖不很高,卻沒有一條暢通的攀山路。我們沿著一條崎嶇的羊腸小道攀上東側(cè)的山峰,就再也找不到一條可行的山路啦。為了找尋“燕子石”,我們只好披荊斬棘,穿越柏樹林,越過槐花海,踩荊棘,踏碎石,歷經(jīng)攀懸崖峭壁之驚,越殘墻斷壁之苦,終于在西山梁上看到了一線光明:一條自上而下斜穿至山腰的頁巖層,明顯地流露出了被人開采的跡象。于是,我們不顧攀山辛勞,忍著荊棘劃傷手臂之痛,興奮地奔向西山梁。整整一個下午的爬上爬下,當我們站在神秘的“燕子石”的發(fā)源地時,失望卻壓過了喜悅,因為我們像尋覓一枚掉落的繡花針一樣尋覓了一個多小時,也未曾找到一塊印有完整“燕子”的石塊。最終,我們只好撿拾了數(shù)塊支離破碎的“碎燕子”下了山。
據(jù)勘探,九龍山泉水峪中,燕子石儲量豐富,且石質(zhì)優(yōu)良,色澤典雅,姿質(zhì)溫潤,紋彩特異。石上蟲體宛如浮雕,形似飛燕,富有天趣,耐人玩味,特別是經(jīng)過加工磨制,依物造型后更具觀賞價值。以燕子石為原料,精工制作的`硯臺、鎮(zhèn)紙、筆架、印泥盒等文房諸寶,以及屏風、花瓶、扇面等工藝裝飾品,造型古樸大方,格調(diào)清新高雅,隨形而就,形藝結(jié)合,確有獨特風韻,深受一些書法、藝術(shù)、知識界人士所賞識,成為人們饋贈親友的佳品。著名畫家、書法家范曾對燕子石工藝品曾題過詩:“化石崢嶸億年沉,紛紛燕子入殘痕。轟然地裂無邊火,鑄就渾沌萬古魂!
九龍山石“燕”飛舞。數(shù)年來,每當我看到形色各異的燕子石制品,總想再次攀登九龍山親自尋找一塊燕子石擺入書房。然而,一想到那攀山之苦,也就放棄了。機會總會垂青有心人。近幾年,顏莊鎮(zhèn)大刀闊斧地對九龍山進行綜合治理,先后硬化了四十華里的環(huán)山路,規(guī)劃建設(shè)了高壓線路和水庫塘壩,帶動流域居民從發(fā)展林果基地起步,參與旅游開發(fā),加快脫貧致富,將九龍山打造成了集觀光、旅游、休閑、餐飲于一體的風景區(qū)。乘車游覽九龍山已成了鋼城旅游新時尚。一個春光明媚的周末,幾位友人相約,驅(qū)車游覽了九龍山。
二十多年來,九龍山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昔日的羊腸小道,已被寬闊平整的水泥路所替代。當我們的車駛過題寫“九龍山風景區(qū)”的青灰色石牌坊時,不覺眼前一亮:九龍山氣派多啦!東面一道山峰由北而南、由低到高,迤邐綿延,恰似一條青龍搖頭擺尾;南面的峰頂是三頂疊峰,猶如巨龍昂首沖天;山腰裸露的一道灰色石灰?guī)r就像龍身的龍紋龍鱗。望山峰松柏戴帽,看山腳果樹滿坡,滿山遍野一派郁郁蔥蔥的景象。山溝里那蓄滿水的小型水庫明珠一般,與九座山峰一起宛若“九龍戲珠”。我們驅(qū)車沿著水泥環(huán)山公路翻山越嶺,仰起低伏,盤旋彎繞,峰回路轉(zhuǎn),沿著綿延的山脊北側(cè)由東而西駛進山里。環(huán)山路的兩邊是密密層層的松柏林和槐樹林,林海茫茫,綠浪翻滾。回頭望那駛過的環(huán)山路,就像天上飄落在青山翠嶺中的銀色絲帶。一條四十華里的環(huán)山路,解開了九龍山神秘的面紗。
車游九龍山,短短數(shù)小時我們便走走停停行程四十余華里,實地探查了魯長城遺跡的古韻,一睹了“齊魯松王”和“齊魯柏王”的風采,燕子石發(fā)源地雖未找到一塊稱心如意的燕子石,在回來的路上,路經(jīng)顏莊燕子石加工廠選購一套由硯臺、鎮(zhèn)紙、筆架、印泥盒組成的文房之寶,彌補了我多年的夙愿。
望著硯臺上那栩栩如生的石“燕”飛舞,品味著九龍山的變化,眼前不覺呈現(xiàn)出了一副巨型的“鶯歌燕舞”圖,那是明天九龍山的縮影。
【九龍山石燕飛舞散文】相關(guān)文章:
蜻蜓在長河飛舞散文12-06
九龍山尋杏花記散文10-25
石燕洞05-28
石燕湖之行08-20
游石燕湖07-23
蝴蝶飛舞誰在你的月下纏綿散文11-26
做一只飛舞的蜻蜓散文09-28
飛舞05-08
石燕湖之行作文03-04